中国佛学院的发展历程如何?

作者:出处:
分享到:

 
    中国佛学院1956年由中国佛教协会创办,喜饶嘉措大师、法尊法师、赵朴初居士、一诚法师等先后担任中国佛学院院长。

    北京宣武门外教子胡同有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古刹法源寺。寺内建筑恢弘、气象庄严;更兼有唐松宋柏,异卉仙葩,是繁华喧嚣的现代都市中一处清幽静谧之所在。全国的汉语系高级佛学院——中国佛学院就位于其中。

    著名佛教学者白光、梦参、黄念祖、郭元兴、方兴、禹振声、吴立民、王志远、韩廷杰、方广錩、姚长寿等曾在佛学院担任教职。佛学院招收具有高中以上学历或同等文化程度,信仰虔诚,品学兼优,有一定时间的出家经历,发心从事佛教事业的青年僧人,学制为四年。1961年起增设研究生部,1962年开办藏语班,招收来自西藏、四川、青海、云南等省的学员。

    中国佛学院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基础佛学、戒律学、中观学、唯识学、禅宗学、净土学、天台学、贤首学、各宗派佛学的专题研究课、印度佛教史、中国佛教史、佛教音乐、中国佛教文献学、时事政治、古代汉语、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印度宗教哲学史、图书馆学、英日梵藏语、书法、写作、体育等。此外,还有早晚课诵、朔望诵戒、禅修等日常课目。

    中国佛学院1966年因“文革”停办。1980年恢复招生,先后设立专修、本科和研究生班,并在苏州灵岩山和南京栖霞山各设分院一所。学僧毕业后,其中有一部分留在中国佛教协会和中国佛学院工作,绝大多数都回到原地的佛教协会、佛学院或重点寺庙工作,

    中国佛学院还是与各国佛教界进行友好交流的重要窗口。印度、柬埔寨、斯里兰卡、泰国、越南、老挝、尼泊尔、缅甸、美国、日本、新加坡、韩国、朝鲜等国家的佛教徒和各界人士先后来中国佛学院交流参观。中国佛学院亦积极努力加强与香港、澳门、台湾等佛教四众弟子的联系,以增进彼此之间的“中国佛教同根”之情谊。从1981年起,中国佛学院还先后选送毕业生二十人分别到日本、斯里兰卡、缅甸、韩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的高等院校和佛学研究机构进修深造。有些已取得硕士学位,并继续攻读博土学位。

    在中国佛教协会的领导下,中国佛学院为中国佛教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僧才,是中国佛教教育跨入新时代的希望所在。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