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与释迦牟尼成道有什么关系?

作者:出处:
分享到:

 
   「腊八」在中国古代就是一个重要的祭日,人们在年终时用猎得的禽兽祭祀天地神灵和祖先,称为「腊祭」。佛教传说十二月初八是释迦牟尼的成道日。

    释迦牟尼在成道之前,曾经修苦行多年,形体消瘦,后来决定放弃苦行。他接受一名牧女供养的乳糜,食后体力恢复,于是端坐在菩提树下沉思坐禅,终于在十二月八日开悟“成道”。为了纪念佛陀成道,在十二月初八所举行的法会,称为成道会、成道节、佛成道日、腊八会。《敕修百丈清规》卷二规定,为纪念释迦牟尼的成道日,僧众在腊月初八要准备香、花、灯、烛、茶、果等各种供品,以用来供养。寺院多在这天举行诵经活动,并仿效牧女献乳糜的做法,取香谷和果实熬粥供佛。因十二月为中国农历腊月,故称十二月八日为“腊八”,这天所熬的粥叫作“腊八粥”。

    佛教传入中国后,僧人在佛成道节吃腊八粥的习惯也传入民间,与传统的腊月祭日相结合,逐渐演化为佛俗共有的腊八节。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卷十记载说:“(腊月)初八日,街巷中有僧尼三五人,作队念佛,以银、铜、沙罗或好盆器,坐一金铜或木佛像,浸以香水,杨枝洒浴,排门教化。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

    腊八节除了寺院里煮粥供佛和僧尼自用外,宫中和民间也纷纷效仿。据史料记载,清代皇宫里吃的腊八粥历来由雍和宫的喇嘛熬制。《光绪顺天府志》云:“腊八粥一名八宝粥,雍和宫熬粥,定制派大臣监视,盖供上用焉。”雍和宫熬腊八粥的仪式相当隆重,过程也十分复杂:“腊月初一开始领料,初二到初五陆续由皇宫运到雍和宫。初六日过秤分料,每锅粥要用各种米、豆等共十二石,大枣等干果各百余斤,初七日上午淘米,泡干果,下午点火熬粥。”每一个过程都要由一名蒙古王公和一名内务府官员以“监粥大臣”、“供粥大臣”等头衔负责监督。雍和宫至今仍保存有一口高约1.5米、直径2米多的大铜锅,就是当年为皇宫熬腊八粥用的。据说咸丰朝以前每年要熬五锅粥,第一锅供佛,第二锅送进宫里,第三锅分给王公大臣和庙里的大喇嘛,第四锅送给在京的文武百官和京外的封疆大吏,第五锅供众喇嘛食用并舍给庙外的平民一些。

    清人富察敦崇撰写的《燕京岁时记》中记载了京城百姓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切不可用莲子、扁豆、薏米、桂圆,用则伤味。每至腊七日,则剥果涤器,终夜经营,至天明时则粥熟矣。除祀先供佛外,分馈亲友,不得过午。”由此可以看出,百姓过腊八节虽不如皇家那么隆重,但熬腊八粥的规矩也不少,不仅用料品种繁多,而且还有诸多讲究,比之宫中亦不逊色。随着时间推移,过腊八节的习俗长久流传下来,色香味俱佳的腊八粥更是成为备受中国民间欢迎的节令传统饮食。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