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海青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服?

作者:出处:
分享到:

 
    海青是中国佛教僧侣在举行法会时穿的外衣,是佛弟子一种比较正规的常服。

    佛教界在家修行的居士到寺庙参加法会时有的也穿海青。

    海青,所用布的颜色自然是不纯正的青色。海青的款式是圆领方襟、腰宽袖阔,展开为一方形的大袍。因此,海青也称为“大袍”。海青的衣领称为“三宝领”,是用三层布复叠缝制而成。在三宝领前面的中段,用蓝色线缝成五十三行,寓意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之说。另外海青与一般在家人的长袍不同之处是袖口不同,海青的袖口是缝合起来的,而在家人长袍的袖口是不缝合的即敞开的。再有海青与俗袍不同的是,在左肩处缝有一个钩,在胸前缘边缀有一枚用香木、牙或骨等质料制成的圆形大环,佛教界把这个圆环称为“哲那环”。缝在左肩处的钩子就搭扣在哲那环上,使海青显得既飘逸又方便。

    据圣凯法师说:海青是依据隋朝以后天子所穿的黄袍稍加修改后而成的。从文献记载来看,在江苏吴中之地就有将宽阔大袖的衣服称为海青的习俗,又因按朝廷天子所穿龙袍改制而成的法衣袖口宽广,于是便援引其名而称为“海青”了。

    中国佛教僧侣和居士们在举行法会时穿的海青寓意是很深的,即海青的“海”字象征着佛教弟子之心能够包容万物,取大海浩瀚深广、波涛自在无碍之意。而“青”字则象征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意,寓意佛教界后继有人,而且一代胜于一代。其意在于鼓励鞭策后学进取,不同凡俗。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