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传故事指的是什么?

作者:出处:
分享到:

 
    佛传故事又叫做佛本行故事,是释迦牟尼一生中各阶段形象的综合。一般从他的诞生(包括诞生前后的种种神异)开始,讲到他作为王太子的生活以及放弃太子身份而出家修道,成为所谓等正觉佛后的教化事迹,直至他去世(涅槃)前后的生平事迹。

    比起大致雷同的佛像题材,佛传故事情节更为生动,更有吸引力,也更多地保留与现实有关的内容。其间衍化出种种情节和场面,各经记载不尽相同,仅新疆克孜尔石窟,各种佛传题材就有六十余种。

    关于释迦的传记,一开始并无系统的记载,只散见于小乘阿含部经典和律典中,片段地叙述释迦说法前后的事迹和戒律。此后,在各派的律典中,记载了释迦的简略传记。最后,把律典中的记载加以集中、润色,就形成了独立的佛传系统。汉译佛传经典,主要是《修行本起经》(包括同本异译的《太子瑞应本起经》、《过去现在因果经》)、《普曜经》(包括同本异译的《方广大庄严经》)、《佛本行集经》和《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等。因而,各个时期的佛传故事作品,就因其所据经本的不同,而有详略和侧重。

    刻画释迦本行像,传说是从摩揭陀国王舍城阿世王时开始的。这种传说虽然不尽可信,但从印度古代佛传雕刻作品,如桑奇第一塔浮雕、帕鲁德大塔浮雕、犍陀罗雕刻等,可知佛传故事创作很早即在进行。只是画面不多,情节简单,多为单幅构图,表现佛出家前的事迹较少。这是佛传故事的初期阶段。

    中国石窟寺庙中的佛传故事绘画和雕刻,则为其成熟形式的产物,而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其中最著名的,有大同云冈第6窟北魏佛传浮雕,分布于中心柱四壁,主室左、右壁和前壁,明窗两侧等处,现存37幅,从树神现身到释迦初转法轮,主要依据《过去现在因果经》雕出。敦煌莫高窟第290窟北周时期佛传壁画,分布于主室顶部人字披上,现存27.5米,87幅,从入梦受胎到初转法轮,主要依据《修行本起经》绘出。新疆克孜尔第110窟北朝后期佛传壁画,分布于主室东、西、北三壁,每壁分三层,现存57幅(可识别33幅),从树下诞生到释迦涅槃,主要依据《佛本行集经》、《有部毗奈耶》绘出。这些佛传故事作品,均采用多幅连续的连环画式构图,这种长卷式的横幅构图,具有浓郁的中国风格。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