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以来,一批批古代高僧,肩负取经求法重任,长途跋涉,百折不回,往返于西天路上。他们中几位高僧西行求法的事迹,在石窟艺术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反映。
杭州飞来峰龙泓洞,有一块宋代高浮雕造像,该浮雕七身人物,分作三组:第一组三人,中有二位印度高僧,有头光,上方题记为“摄摩腾”和“竺法兰”。高僧左侧有一从者牵白马,整装待发,上方题记作“葱岭”。第二组位于中间,浮雕三人牵二马,一马驮经,一马背上驮负莲座。上方题记为“朱八戒”、“从人”、“天竺囗囗囗”等。第三组浮雕一位中国高僧,双手合十,有头光,缓步前进,上方题记为“唐三藏玄奘法师”。
第一组浮雕,表现的是东汉明帝时,派遣郎中蔡*(左忄右音)、博士弟子秦景等人前往天竺,迎来天竺摄摩腾和竺法兰两位高僧,并用白马驮回佛像(莲座为代表)和佛经的故事。
第二组浮雕,应为表现三国魏甘露五年(260),中国第一位受戒僧人朱士行西渡流沙,往于阗国取经故事。题记中“朱八戒”三字系后人补刻。
第三组浮雕,为唐僧取经故事。玄奘三藏法师,即俗称唐僧,本姓陈,名祎,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贞观元年(627),他从长安出发,出敦煌,经今新疆及中亚等地,历尽艰险,到达中印度,入当时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学习佛经,一时称誉天竺。贞观十九年(645)返抵长安,往返十七年,行程五万里,携回佛经六百多部,是中国古代译经家中译作最多的一位佛学大师。
玄奘取经一事,唐代已经流传,后经历代民间艺人的创作加工,掺入大量神话传说,形成富有传奇性的艺术作品。现存作品,以南宋刊印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话本为最早。话本中的人物,除玄奘外,还有猴行者化身的白衣秀才和深沙神等人。元代有《西游记平话》和吴昌龄的杂剧《唐三藏西天取经》,随行者增加为孙行者、猪八戒和沙和尚三人。明代杨志和四十一本《西游记》和吴承恩百回本《西游记》,人物愈多。
基于唐玄奘取经史实而发展演义的唐僧取经故事作品和石窟中的雕刻、绘画,时代愈晚,玄奘的随从人物愈多,故事情节愈复杂。甘肃安西榆林窟,现存三处西夏时期的“唐僧取经图”,也是只画唐僧、孙行者和白马,没有猪八戒和沙和尚。这种有趣的现象,是研究《西游记》这部文学名著时不可忽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