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敦煌莫高窟由东来的和尚乐僔和法良首先开凿?

作者:出处:
分享到:

 
    据《李君莫高窟佛龛碑》和《莫高窟记》,前秦建元二年(336),有禅僧乐僔和法良,一个「西游至此」,一个「从东届此」,在莫高窟营建石窟。

    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它对研究佛教艺术在中国的传播路线以及如何看待国内各石窟的相互关系问题,至关重要。过去有一种“佛教艺术西来说”,认为佛教艺术先由中国西部传到敦煌,经过消化,再从这个“转运站”传到麦积山等处,然后再输送到中原,由西向东依次传递,到达云冈、龙门、巩县乃至响堂山、天龙山等石窟。按照这一传播路线图,在地理上处于西方的石窟佛寺,似乎一定比东方的早。例如,敦煌莫高窟的开凿要早于其东方的凉州石窟乃至云冈石窟,并对东方石窟产生影响。而实际上,莫高窟是由东来的两位僧人开凿的,其现存北朝第一期洞窟与凉州等地公元5世纪初至5世纪中叶的石窟雕塑、壁画,具有许多相似之处,表明它们在时代上应大致相同。莫高窟开创阶段所受到的东方影响,首先来自北凉的佛教艺术。敦煌早期北魏洞窟,还受到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首都平城、洛阳的影响。

    这是因为,佛教艺术的发展,是受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制约的。作为全国中心的首都地区和政治分裂时期各割据政权中心地区的佛教艺术,因其深厚的文化艺术传统和有力量集中四方的名僧巧匠,常常可以创作出一种新型的造型艺术,处于其他地区学习榜样的地位。佛教艺术由西域向东传播,首及河西地区。河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魏晋以来即在武威,即凉州。北凉素重佛法,沮渠蒙逊时期凉州佛教艺术臻于盛期。北魏太延五年(439),太武帝灭北凉,“凉州平,沙门佛事皆俱东,像教弥增”,佛教及佛教艺术的中心转移到北魏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因此,莫高窟先后受到凉州、平城佛教艺术的影响,自在情理之中。

    这就表明,我们研究佛教艺术的传播和发展历史,不能简单地用地理概念来说明各地之间的相互关系。总的来说,佛教艺术的传播发展,是自西而东进行的,但我们还需按照一定的具体历史情况作出具体的科学分析,不可忽视中心地区造像中心的影响。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