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素重礼仪,在称谓方面亦十分讲究。
佛教的称谓多属于中印合璧,不仅特殊,而且颇具神秘色彩。
佛教称谓作为—种历史文化现象,至今仍时时对我们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佛教称谓大致分为身份性称谓、礼节性称谓;其中又可分为书面称谓和通俗称谓,前者用于文书、信函之中,后者用于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之中。
僧尼称谓:如何称呼出家人
一般来说,男性的出家人称为僧,女性的出家人称为尼,而相对于在家信众则都可称为师傅。
比丘,又称为绊刍、乞士等,特指那些受过具足戒的男性出家人,俗称僧、大僧等。
比丘尼,又称绊刍尼等,特指受过具足戒的女性出家人,俗称尼、二僧等。
沙弥,特指已经剃度、受过沙弥十戒,但尚未受具足戒的男性出家人,年龄多在七岁至二十岁之间。但是在二十岁以上一直未受具足戒的沙弥也不少。
沙弥尼,特指已经剃度,仅是受过沙弥十戒而尚未受过具足戒的女性出家人。
式叉摩尼,又称为式叉摩那,含义为学戒女,特指准备受具足戒,先修学两年四根本戒和六法阶段的沙弥尼。
需要特别要注意的是,对于僧尼来说,尤其是那些年长的、有学问的、有德行的和有身份的,要多用礼节性称谓,但切记千万别滥用溢美的言语。因为在末法时期,有学有修有证者太少,如果名气和实际相差过大的话,一是怕对方承受不起,徒增虚荣之心;二是如果高僧大德满天飞,容易让人对佛教产生轻慢之心,以为佛教不过如此。如果要用礼节性称谓则要出于恭敬心和诚心,这样于法相应,于己有益,否则有涉嫌讥讽或谄媚的意味。
一般来说,对于僧尼均可称为师傅,也可在其前面冠以法名或职务名,如说师傅、当家师傅、知客师傅等;对于自己的皈依师或年长德高者也可称为师父;对于有学问或有一定身份的僧人,可称为法师;对于寺院的方丈则可称之为大和尚或长老;对于很有德行具一定声望的法师和居士,可称为大德等。
若是自称,僧人可自称为贫道、拙僧、弟子、晚学等,若是居士则可称为白衣、弟子、学人。
至于在戒场、法会、佛事活动等特殊场合,则可根据要求作灵活变通,或称戒和尚,或称阿阇黎,或称上师,或称禅师等。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对和尚、尼姑这两个称谓要慎用或者根本不用。
在书信中,称谓和礼貌用语要求更严一些,体例和语气要求一致。
在家信众和俗人称谓
对于在家信众和俗人,也要尽量用礼节性称谓,但是千万不要用过溢之词和太亲呢的称谓。无论对方身份高还是低,都要以平等心和爱护心去相待,这样对彼此都有益,对佛教有利。
一般来说,对于那些到寺院朝礼或参学的在家人,不分男女,都可称为居士、善信,或在其姓名前冠以姓氏,称为某某居士;对于那些来寺做佛事、功德者,称为檀那、檀越,或称某某施主、某某功德主;对于关心寺院或在某一方面有功于佛教的人,则可称为护法;对于那些信仰虔诚、很有德行者,可称为某某大德或大居士。
在书信中,除上述称谓外,还可用某某贤士、某某仁者、某某道友等。当然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社会通行的称谓,如先生、教授、同志等。
僧人与僧人之间称谓
僧人与僧人之间,可根据不同的场合及彼此之间的关系如实而称,应多从道上会。若是平辈,一般就可以直接在法名后面加师,称为某某师,也可称某某法师;若是同门,则不妨称某某师兄、师弟等。但那些伦理性的称谓如师爷、师叔、师侄、师孙等就需要慎用或不用,以免落于俗套,在十方丛林中尤须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