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图文百科 1000个你应该了解的禅宗问题》 第二章 禅宗发展源流 宗密在派系争论中持什么样的态度?

作者:出处:
分享到:

   
    中国禅法传演至唐朝中晚期时,由于当时流行禅法,习禅者众多,产生各个宗徒教说相违,甚至“互相诋訾,莫肯会同”的现象,所以当时被宰相裴休称做“于法为昆仲,于义为交友,于恩为善知识,于教为内外护”的宗密禅师为分析禅宗各家教说的浅深、顿渐及得失,站了出来。宗密大师对禅法有深入的研究,他系统地总结了禅门各派的不同特点,判别了禅宗与教家三种情况。

    宗密大师认为,禅宗各个门派言教的优劣就在于对禅学有没有全面的认识。他以摩尼珠为喻:明珠本来明净,无差别之相,这是他本身的“不变”之义;由于他接触光亮和其他物体能起种种差别的色相,显现种种颜色,此为其相用的“随缘”之义;有人见到明珠污染,便不承认它是明珠,只有将它摩擦干净之后才认为是明珠;另一种说法是黑暗的污染相本身就是明珠,明珠的本体是永不可见的;还有人认为明珠虚妄无实,彻体全空;最后一种既知珠体本来圆明,又知它的一切色相皆是虚妄,认识“有无自在,明黑融通”。所以宗密认为菏泽宗的主张先顿悟,依悟渐修的思想超越于其他三宗之上。

    可以说宗密当时是站在六祖立场上对其他门派进行批评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