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无量寿经》的主要思想

作者:出处:
分享到:

 
    通过一个心酸的王子迫害父王的故事,告诉世人往生净土的三个基本条件是“三福”,即世福、戒福和行福,往生净土的修行方式是十六观,即对于西方极乐净土世界的美妙景象,在修行中静心想象。

    经文以一个发生在古印度王舍城中的故事作为开篇:

    王舍城的太子阿阇世,受提婆达多挑唆,把自己的父王频婆娑罗幽禁在七重密室中,命令群臣不准任何人前去探望,准备活活将自己的父王饿死。

    其母后韦提希夫人听说后,便将自己的身体沐浴干净,然后涂上酥蜜和炒面,又在缨络宝冠中盛藏上葡萄汁,悄悄地带给国王。

    国王吃过酥蜜和炒面,喝完葡萄汁,向守门人要了一些水漱口。漱口完毕,国王双手合十,礼拜佛祖,虔诚地恳请佛授予自己八条戒律。这八条戒律称为八戒,是佛教为在家修行的男女教徒所制定的,包括出家人所持守的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五戒,以及不眠坐高广华丽之床、不装饰打扮及观听歌舞、不食非时食(正午过后不吃饭)。八戒比五戒要求更严,但是却不像五戒那样要终身坚守,而是临时奉行,一月中多者几天,最少者一昼夜。国王做这样的祈求,表示他希望皈依佛教。话音刚落,佛便派了弟子大目犍连到了他眼前,向他传授了八条戒律。以后每天都是这样。佛还派富楼那尊者向国王演说佛法。就这样,21天过去了,国王不但没有饿死,反而比以前更加心平气和,容颜悦人了。    

    一天,阿阇世王发现了这个秘密,他非常生气,拔出宝剑,欲杀死自己的母亲。

    当时,有一位聪明多智的大臣月光和医师耆婆一起来见阿阇世王”,劝诫他说:自古以来,从没有听说有大逆不道、杀害自己母亲的人。大王这样做是违逆天理的,玷污了王族的种姓。阿阇世王听从了他们的劝谏,收回了宝剑,但是仍然决定将其母后幽禁在王宫中,使他们夫妻不能见面。

    看见儿子这么大逆不道,韦提希夫人痛不欲生,求告于佛,请求佛陀能够救助她,逃离这些苦难。

    佛立刻听到了韦提希的祈求,随即来到韦提希被幽禁的地方,向她宣说了西方净土的无限美妙庄严,教主阿弥陀佛及其左右胁侍菩萨观音和大势至的殊胜功德,并以神通力在她的眼前展示了这个神圣洁净的极乐世界,告诉她要通过16种观想法门的修炼,才能往生。当释迦佛说话的时候,韦提希夫人和她的五百侍女都在认真聆听,心领神会,所以,听完之后,就看见西方极乐世界无边无垠美妙绝伦的景象,看见了西方三圣。心中无限欢喜,为从未见过的盛景而感慨万千,一时豁然开朗,证得无生无灭的诸法实相,得到了无生法忍。

    《观无量寿经》在讲述上述故事的时候,贯穿着以下的思想:

    一、三福——往生净土的基本条件

    三福是原始佛教的布施、持戒、修定三种福德行内容(三福事业)的展开,也称为净业,是对人们行为方式的规范和劝善。寓意着在完成布施、持戒、修定的同时,自己和他人都拥有了福德。

    第一种:世福,即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心怀慈悲,不屠杀生灵,修行十种善业;

    第二种:戒福,即皈依佛、法、僧三宝,受持各种戒规,无论遇到何种状况,都不能失去持戒之人的威严仪态;

    第三种:行福,即发菩提心,深信因果报应,诵读大乘经典,劝勉修行人奋进不已。

    对“三福”的强调,也说明佛教传入中国后,与儒家思想产生了融合,将孝与奉提在首要位置,充分说明佛教对中国世俗社会风范的遵从。    

   二、十六观——往生净土的修行方式

   十六观是观想阿弥陀佛及其极乐世界的16种方法。观想,实际上就是人对于净土世界中各种景象的一种想象。

   第一观:即是初观,或可称为“日观”、“落日想”。这是以观看日落为例所做的说明。面向西方正襟危坐,心思集中专一、不散乱、不游弋,将日落景象牢牢记在心中,无论是睁眼还是闭目,这种景象都历历在目,明了清晰。

    第二观:水观,是在日观完成后所进行的观想。一心想着见到西方净土的水都是澄净明洁的,无论睁眼还是闭眼,此水都是这样。并由水观再联想到“冰观”,想着晶莹剔透的冰景象;再由冰观到琉璃观,想到琉璃世界众宝齐聚,内外映彻的景象。水想修成后,即称为初见极乐园地。

    第三观:地观,就是在入定的状态中,使西方极乐世界历历在目,清晰明了,但却无法详细地描述。能成就观地法门者,可免除八十亿劫生死轮回之苦,离开人世时,便能往生佛国净土,得到无碍自在的大智慧。

    第四观:宝树观,或“树想”,观想西方极乐世界七重宝树的美妙与神奇。这些树每棵都有八千由旬高,树叶和花蕾都是由七种宝物做成的,片片具足,朵朵圆满。这些宝树的行距相同,就连叶片的间距也是井然有序。在茂盛的树叶间,生长着许多美丽的鲜花,花上自然而然结出七宝果实。宝树之上,覆罩着宝珠编织的宝网,宝网之间,点缀着华丽的宫殿,宫殿中居住着逍遥自在的童子。在观看到这些宝树之后,还要一一地观想树的茎、叶、花、果,使它们都清晰明了,这样宝树观的修行才真正完成。

    第五观:八功德水观,或“八功德水想”。是对净土世界中八个水池的水所做的观想。每一池水都由七种宝物组成,分出十四个支流。水流以黄金做渠道,金刚沙铺底。每一支流中都有六十亿朵七宝莲花。流水之声细微奇妙,都在演说佛法。

    第六观:总观,或“总观想”,是对前面五种观想的综合,要求从总体上来观想极乐世界的宝树、宝地、宝池。这样,一个完整的世界便呈现在人们面前。

    在以上六观中,首先从日落开始,是有一定道理的。太阳东升西落,自古以来在人们的心目中西方都是人的最终归宿,日落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也象征着一个人生命的完结,同时,新的生命便从另一个地方涅槃重生。前面五观都是对于自然界个体的独立观想,第六观将这些分散的个体结合在一起做以总观,使人们的认识从简单的单一性提升到复杂的多元性角度,循序渐进而且。圆满地营造了一个美好的环境。环境的好坏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在观经中着实体现了这个观点。

    第七观:花座观,或“花座想”,是对极乐世界中莲花及佛的莲花宝座的观想。这些莲花的每一片莲叶上都能放射百种宝珠的光芒,每一片莲叶间都装饰着百亿颗摩尼宝珠,多彩夺目的光芒笼罩着整个大地。莲花台也是由各种宝物制作而成的,在莲花台上还有柱子一样的宝幢。宝幢上的宝幔装饰着宝珠,宝珠的光芒照彻极乐世界的每个角落。这些精妙无比的莲花和莲花台,都是阿弥陀佛在做法藏比丘时所发的誓愿而成就的,所以在做这一观想时,同样不得心存杂念。    

    第八观:像观,或“像想”,是对于净土世界阿弥陀佛以及观音、大势至两位菩萨的观想。观想佛的原因是因为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存在于一切众生的思想意念中,所以,在这个观想过程中,众生的心就是佛,诸佛所独有的深广如海的超凡智慧,也由此观想而生起。在这一观中,要观想佛的各种名号,观想佛坐在莲花台座上的形象。这一观想成功后,修持者便能听到极乐世界的水流声,看见金色光明及行行宝树,听到凫雁和鸳鸯演说佛法的声音。无论是入定还是出定,都能听闻到不可思议的佛法。

    这一观想是从整体上对于阿弥陀佛及其左右胁侍观音和大势至菩萨的观想。这一佛与观音、大势至两位菩萨共同出现的整体组合被称为西方三圣组合,以下第九到第十一观又要对西方三圣分别做独立观想。

    第九观:佛身观,或“遍观一切色身相想”。是从细微处对于阿弥陀佛的观想,与第八观是相辅相成的。诸如佛的身高,白毫相,双眼,甚至佛身体上的毛孔,头顶的圆光以及圆光中数以百万亿的化佛,化佛两侧的化菩萨等,都是要静心专注观想的。阿弥陀佛以及他的化佛所具有的光明和形象特征,是无法详尽描述的,但是在这个修行过程中能见到这一事相的人,便能见到十方世界一切诸佛,因为能见到一切诸佛的缘故,所以这个观想法门又叫做“念佛三昧”。

    第十观:观音菩萨观,或“观观世音菩萨真实色身想”。观想菩萨的身高,紫金色的身体,头顶的肉髻,脖项的圆光以及圆光中的化身佛。观音菩萨头顶上有摩尼宝做成的天冠,天冠中有一尊伫立的化身佛;胳膊是红莲花的颜色,饰以缨络。手掌也如同莲花,指端有如印契般的图画,观音用这样的手掌接引众生;脚步抬起时,足下生出千幅轮相,自然变化为光明台;脚步落下时,流散出金刚摩尼花遍布四方。观想的顺序应该从其头顶的肉髻开始,然后是天冠,其余各种相貌特征,也都应该按照顺序一一观想。

    第十一观:大势至菩萨观,或“观见大势至菩萨”,是对大势至菩萨的观想。此菩萨的肉髻上有个宝瓶,宝瓶中盛满了各种光明,从中普现出种种佛事。其余的身体特征与观音菩萨没有区别。  

    第十二观:极乐世界观,或“普观想”,是将修行者自身放置在极乐世界中,想象自己已经享有了极乐世界的一切美妙、在莲花中结跏趺坐莲花盛开时的光芒照射在自己身体上,见到佛与菩萨围绕在自己身边。

    在第六观时曾经有对极乐世界的总体观想,但是并没有要求修行者设身处地,到了这个时候,修行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所以要求也就更高了。

    第十三观:杂想观,再一次观想阿弥陀佛在七宝池水上的形象,观想阿弥陀佛和观音、大势至菩萨变现于一切地方的神通力量。

    至此,《观经》完成了对于超脱于尘世之外的极乐世界的观想。在以下的三种观想中,将人们带回到现实世界中。根据发愿往生净土者各自对于佛教的信仰程度、修习积善断恶的程度等的不同。将众生分为上、中、下三品,每品三级,共三品九级。品级不同,往生净土后所受的待遇和得到的果位也不同。

    第十四观:上辈生想观,是对上品往生者所做的划分,但是首先认为凡是信仰佛教的因果报应之说、信仰大乘教义者都属于上品,只是信仰程度不同,因而有了“上品上生”、“上品中生”和“上品下生”三个等级。上品者虽在临终时都能由西方三圣来迎接,但每级的坐具不同,分别为金刚台、紫金台和金莲花。到了净土之后,上品上生的人可以马上见到佛,中生者要过一夜才能见到佛,下生者则要过七天才能见到佛,过了三七二十一天之后,才能真正看清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第十五观:中辈生想观,是对中品往生者所做的划分。认为凡是能坚持戒行,不作恶事,均属中品。根据持戒程度的不同,中品也分为上生、中生和下生三个等级。前两级的人临终时还有阿弥陀佛来迎接,第三级的人则只好自行前往了。到了净土七宝莲花之中后,中品上生者所投的莲花马上开放,立刻听到说法声;中生者要在宝池中等待七天,莲花才开放,然后才闻法;下生者则要七天之后,才有可能遇到观音和大势至菩萨,听闻说法。

    第十六观:下辈生想观,是对下品往生者所做的划分。凡是名列下品的众生都是曾犯戒造诸恶业的人。根据所犯罪业程度不同,将他们分为下品上生、下品中生和下品下生三个等级。临终时只有佛、菩萨的化身去迎接。上生者,投身莲花后,要经三七二十一天莲花才开放,然后才能见到观音和大势至菩萨;中生者,则要经过六劫,才能听到观音和大势至菩萨说法;下生者则要被关闭在莲花中十二大劫,才能听到观音和大势至菩萨向他们说法。

    这十六观中前七观是观佛的依报,次六观是观佛的正报。这十三观是对《般舟三昧经》定中见佛思想的继承,又加入了观佛三昧的思想,明说称名念佛的意趣,即使是极恶之人也能借称名念佛往生极乐世界,这对后世影响很大。

    后三观是三辈九品往生行相。从后三观对于众生的划分中,解释了九品往生的因果,可以深刻体会到《观经》为了劝人止恶从善、潜心信佛所费的苦心,结合前面对于美妙的净土世界的描绘,无论是心灵上还是行为上,对众生都是一种鞭策。

    本经中所提出的重要思想三福和十六观,都是针对往生净土所应采用的修行方法而言的。尤其是十六种观想法门,这是早期净土宗所提倡的修行方式(如东晋慧远法师等,善导也曾专修《观经》中的十六观),通过静坐入定,专心思念、观想佛的相貌及所居住的佛土,达到修行的目的,完成修行功课。

    历代对于十六观法门的解释非常多,但以善导的疏解最为流行。据《观经玄义分》所说:古来诸师以为这十六观都是定善,善导则以观佛的依报和正报的前后十三观是定善,观三辈九品往生的后三观是散善。又古来诸师以为这十六观都是佛应韦提希的启请而说,善导则以前十三观定善是佛应韦提希的启请而说,后三观散善是佛无问自说。又后三观中三辈九品,古来诸师有认为上辈三品是对于大乘贤圣而说的,中辈三品是对于二乘学人而言的,下辈三品则是针对凡夫的;善导则认为都是针对今时的善恶凡夫的,是想通过这种方式使凡夫得以乘愿往生。善导的这一解说,为后世净土法门所广泛宣扬[1]。

    [1]参见《中国佛教》第三辑,东方出版中心。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