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个愿望所具有的威力,称为愿力。愿力是公众的资源,是任何人都可以依靠的外在力量,可以帮助人们达到期望的目标。小乘佛教在讲述释迦牟尼佛的前生故事即佛本生故事的时候,常常有这样的思想体现。
净土思想相信净土世界的存在,相信净土世界优越于现实世界。可以说是相当纯朴的。而当这样的思想发展为一种信仰,就已经迈入了更高的境界了,净土思想得到了提升。在净土宗形成之后,净土信仰的核心突出地强调弥陀愿力的作用,对愿力的依赖和执著的追求成为往生净土的畅达通道之一。这种愿力的学说,并不是净土宗所独创的,早在小乘佛教中已经出现了。
释迦牟尼佛逝世后一百年,原始佛教发生了分裂,出现了多个派别,佛教的发展进入了部派佛教时期。释迦牟尼佛在部派佛教后期被神化,认为他的过去生或前世是菩萨,在做菩萨的时候,常常变幻为各种动物或各式各样的人,教化众生,有时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如著名的萨埵太子本生故事中说,萨埵太子与两位兄长在山里游玩,突然遇到了一只饿得奄奄一息的母虎带着七只幼仔,萨埵顿生怜悯慈悲之心,决定拯救它们。于是他将自己的脖子刺出血来,纵身从山崖上跳落在虎堆里,众虎得食而获救。
萨埵太子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身。像这样为了兑现自己的愿望而忍辱负重,不惜牺牲生命来感化众生的故事有很多,小乘佛教的诸多经典中都有详细的记述,被称为佛本生故事。本生故事的结局都是令人感动、充满辛酸但却圆满的,佛以他的牺牲精神使众生得到救助,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众生因为佛的牺牲而得到救助,佛牺牲的原因是因为自己曾经许下的救度众生的誓言,这种誓言所具有的力量就是愿力的力量。
随着小乘佛教的衰落,大乘佛教的兴起,愿力的思想被借鉴到净土经典中。《无量寿经》中所出现的阿弥陀佛的前世为法藏比丘的说法,显然就是借鉴了佛本生故事而来,但法藏比丘所发的誓愿已经不像本生故事中佛的誓愿那么单一了,而是内容更为丰富,多达48个,而且还要求人们坚信他的誓言:不论何人,只要信赖弥陀愿力,愿生极乐世界,称念阿弥陀佛,无论一念、两念以及十念,做到了虔敬精诚,一心不乱,就能为弥陀的愿力所加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算众生的罪恶在现实世界的修行中没有消除,带业往生,在极乐净土里修行,不论时间多长,最终也一定能获得无上菩提,故称弥陀净土最为殊胜。这种带着强烈的精神力量的誓愿,就是净土宗所提倡的弥陀愿力的力量,这一力量所救赎的是十方众生,将本生故事中的救赎对象远远地扩大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