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图文百科 1000个你应该了解的禅宗问题》 第三章 禅宗哲学基础 为什么“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作者:出处:
分享到:

 
    《心经》上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段话的意思是:人感官所能感知到的有色相的三维物质世界其实是不真实的,只是一个假象,而人感官不能感知到的表面上看起来空无一物的地方却并非空无一物,而是有实质内容的。

    《心经》在这里阐述了有与空的关系,说明“有空不二”的道理。“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人间的物质、身体本来就是空无实体,而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和合而成,所以说空即是色;这些因素如果离散,则复归空无,故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并不是分析色见空,而是体达色的当体即空,空者也不是意味断灭,即有即空才是真空。这个真空既为有,所以就是不异于有,以空就是有,而来说明空即是色。也就是说以物质为表象的世界其实质是空无所有的,世人可以感知的所谓“空无所有”是依心起解的。

在这幅《维摩诘所说经》中,维摩诘身边的散花仙女故意将花撒到舍利弗的身上,后者情态狼狈地掸花,于是维摩诘借机指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佛教实质。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