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图文百科 1000个你应该了解的禅宗问题》 第四章 禅宗经典 《坛经》如何区分“作功德”与“作福德”?

作者:出处:
分享到:

 
    《坛经》中记载六祖曾经说过:“善知识,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是以福德与功德别,武帝不识真理,非我祖师有过。”在这里六祖明确指出“不可将福德便为功德”,而且六祖对功德和福德做了明确的区分:“功德在法身中”,法身修成了才算有功德。这就告诉世人与成佛有关的才能称为功德。功德绝不能庸俗地理解为修福,它是方便你成佛,方便你解脱生死的。

    可以说六祖对功德的解释,是以自己内心之中发出来的,功德就是他的见性,作功德就是修行自己的本性。他这段话就是要指导学佛的人不要在福德上下工夫,不论求这学那,终归是虚幻不实的,如同梁武帝一样。与人为善是好事,也是福德,但是佛教强调布施波罗蜜,布施是作功德的,“佛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作功德企图回报,那么你所得的福德也不能达到目的,更与功德不相应。学禅的人目标是修行达到解脱和成佛,这样才能一了百了。

《坛经》所录,梁武帝以修建众多寺庙而自诩功德,达摩则认为其并无功德。达摩自己不操劳作,只在少林寺传播禅宗佛理,后禅宗发展蔚为大观,人只知有佛而少知武帝。如此,武帝与达摩孰为功德,孰为福德?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