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典》 华严经 十地品第六

作者:出处:
分享到:

 
    (偈颂略)

    尔时,金刚藏菩萨摩诃萨告解脱月菩萨言:佛子,菩萨摩诃萨从初地乃至第九地,以如是无量智慧观察觉了已,善思惟修习,善满足白法[1],集无边助道法,增长大福德智慧,广行大悲,知世界差别,入众生界稠林,入如来所行处,随顺如来寂灭行,常观察如来力无所畏不共佛法[2],名为得一切种一切智智受职位[3]。佛子,菩萨摩诃萨以如是智慧入受职地已,即得菩萨离垢三昧、入法界差别三昧、庄严道场三昧[4]、一切种华光三昧[5]、海藏三昧[6]、海印三昧[7]、虚空界广大三昧、观一切法自性三昧、知一切众生心行三昧[8]、一切佛皆现前三昧,如是等百万阿僧祗三昧,皆现在前。菩萨于此一切三昧。若入若起[9],皆得善巧,亦善了知一切三昧所作差别,其最后三昧,名受一切智胜职位。此三昧现在前时,有大宝莲华忽然而生,其华广大,量等百万三千大千世界,以众妙宝间错庄严,超过一切世间境界,出世善根之所生起,知诸法如幻性众行所成,恒放光明,普照法界,非诸天处之所能有,毗琉璃摩尼宝为茎[10],旃檀王为台,玛瑙为须,阎浮檀金为叶[11],其华常有无量光明,众宝为藏,宝网弥覆,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莲华以为眷属。尔时,菩萨坐此华座,身相大小正相称可,无量菩萨以为眷属,各坐其余莲华之上,周匝围绕,一一各得百万三昧,向大菩萨一心瞻仰。佛子,此大菩萨并其眷属坐华座时,所有光明及以言音,普皆充满十方法界,一切世界咸悉震动,恶趣休息,国土严净,同行菩萨靡不来集,人天音乐同时发声,所有众生悉得安乐,以不思议供养之具,供一切佛,诸佛众会悉皆显现。佛子,此菩萨坐彼大莲华座时,于两足下放百万阿僧祗光明,普照十方诸大地狱,灭众生苦;于两膝轮放百万阿僧祗光明,普照十方诸畜生趣,灭众生苦;于脐轮中放百万阿僧祗光明,普照十方阎罗王界,灭众生苦;从左右肋放百万阿僧祗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人趣,灭众生苦;从两手中放百万阿僧祗光明,普照十方一切诸天及阿修罗所有宫殿;从两肩上放百万阿僧祗光明,普照十方一切声闻;从其项背放百万阿僧祗光明,普照十方辟支佛身[12];从其面门放百万阿僧祗光明,普照十方初始发心,乃至九地诸菩萨身;从两眉间放百万阿僧祗光明,普照十方受职菩萨,令魔宫殿悉皆不现;从其顶上放百万阿僧祗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诸佛如来道场众会,右绕十匝住虚空中,成光明网,名炽然光明。发起种种诸供养事,供养于佛,余诸菩萨从初发心乃至九地,所有供养而比于此,百分不及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其光明网普于十方一一如来众会之前,雨众妙香,华鬘衣服,幢幡宝盖,诸摩尼等庄严之具,以为供养。皆从出世善根所生,超过一切世间境界。若有众生见知此者,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佛子,此大光明作于如是供养事毕,复绕十方一切世界,一一诸佛道场众会,经十匝已,从诸如来足下而入。尔时,诸佛及诸菩萨知某世界中某菩萨摩诃萨能行如是广大之行,到受职位。佛子,是时十方无量无边,乃至九地诸菩萨众,皆来围绕恭敬供养,一心观察。正观察时,其诸菩萨即各获得十千三昧。当尔之时,十方所有受职菩萨,皆于金刚庄严臆德相中出大光明,名能坏魔怨。百万阿僧祗光明以为眷属,普照十方,现于无量神通变化。作是事已,而来入此菩萨摩诃萨金刚庄严臆德相中。其光入已,令此菩萨所有智慧势力增长过百千倍。尔时,十方一切诸佛从眉间出清净光明,名增益一切智神通,无数光明以为眷属,普照十方一切世界,右绕十匝,示现如来广大自在,开悟无量百千亿那由他诸菩萨众,周遍震动一切佛刹,灭除一切诸恶道苦,隐蔽一切诸魔宫殿,示一切佛得菩提处道场众会庄严威德。如是普照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世界已,而来至此菩萨会上,周匝右绕,示现种种庄严之事。现是事已,从大菩萨顶上而入,其眷属光明亦各入彼诸菩萨顶,当尔之时,此菩萨得先所未得百万三昧,名为已得受职之位,入佛境界,具足十力,堕在佛数[13]。佛子,如转轮圣王所生太子,母是正后,身相具足,其转轮王令此太子坐白象宝妙金之座。张大网幔,建大幢幡,燃香散华,奏诸音乐,取四大海水置金瓶内,王执此瓶灌太子顶,是时即名受王职位,堕在灌顶刹利王数,即能具足行十善道[14],亦得名为转轮圣王。菩萨受职亦复如是,诸佛智水灌其顶,故名为受职;具足如来十种力,故堕在佛数。佛子,是名菩萨受大智职,菩萨以此大智职故,能行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难行之行,增长无量智慧功德,名为安住法云地。

    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法云地,如实知欲界集[15]、色界集、无色界集、世界集、法界集、有为界集、无为界集、众生界集、识界集、虚空界集、涅槃界集[16]。此菩萨如实知诸见烦恼行集,知世界成坏集,知声闻行集、辟支佛行集、菩萨行集、如来力无所畏色身法身集、一切种一切智智集,示得菩提转法轮集,入一切法分别决定智集,举要言之,以一切智知一切集。佛子,此菩萨摩诃萨以如是上上觉慧[17],如实知众生业化[18]、烦恼化、诸见化、世界化、法界化、声闻化、辟支佛化、菩萨化、如来化、一切分别无分别化,如是等皆如实知;又如实知佛持、法持、僧持、业持、烦恼持、时持、愿持、供养持、行持、劫持、智持,如是等皆如实知[19];又如实知诸佛如来入微细智[20],所谓修行微细智、命终微细智、受生微细智、出家微细智、现神通微细智、成正觉微细智、转法轮微细智、住寿命微细智、般涅槃微细智、教法住微细智,如是等皆如实知;又入如来秘密处,所谓身秘密、语秘密、心秘密、时非时思量秘密、授菩萨记秘密、摄众生秘密、种种乘秘密、一切众生根行差别秘密、业所作秘密、得菩提行秘密,如是等皆如实知;又知诸佛所有入劫智,所谓一劫入阿僧祗劫、阿僧祗劫入一劫、有数劫入无数劫、无数劫入有数劫、一念入劫、劫入一念、劫入非劫、非劫入劫、有佛劫入无佛劫、无佛劫入有佛劫、过去未来劫入现在劫、现在劫入过去未来劫、过去劫入未来劫、未来劫入过去劫、长劫入短劫、短劫入长劫,如是等皆如实知;又知如来诸所入智,所谓入毛道智,入微尘智,入国土身正觉智,入众生身正觉智,入众生心正觉智,入众生行正觉智,入随顺一切处正觉智,入示现遍行智,入示现顺行智,入示现逆行智,入示现思议不思议世间、了知不了知行智,入示现声闻智、辟支佛智、菩萨行如来行智。佛子,一切诸佛所有智慧广大无量,此地菩萨皆能得入。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地,即得菩萨不思议解脱、无障碍解脱、净观察解脱、普照明解脱、如来藏解脱、随顺无碍轮解脱、通过三世解脱、法界藏解脱、光明轮解脱、无余境界解脱。此十为首,有无量百千阿僧祗解脱门皆于此第十地中得。如是乃至无量百千阿僧祗三昧门、无量百千阿僧祗陀罗尼门、无量百千阿僧祗神通门,皆悉成就。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通达如是智慧,随顺无量菩提,成就善巧念力,十方无量诸佛所有无量大法明、大法照、大法雨,于一念顷皆能安,能受,能摄,能持,譬如娑伽罗龙王所注大雨[21],唯除大海,余一切处皆不能安、不能受、不能摄、不能持。如来秘密藏大法明、大法照、大法雨,亦复如是,唯除第十地菩萨,余一切众生声闻独觉乃至第九地菩萨皆不能安,不能受,不能摄,不能持。佛子,譬如大海能安、能受、能摄、能持一大龙王所注大雨,若二若三乃至无量诸龙王雨,于一念间一时注下,皆能安,能受,能摄,能持。何以故?以是无量广大器故。住法云地菩萨亦复如是,能安、能受、能摄、能持一佛法明、法照、法雨,若二若三乃至无量,于一念顷一时演说,悉亦如是,是故此地名为法云。解脱月菩萨言:佛子,此地菩萨于一念间能于几如来所安、受、摄、持大法明、大法照、大法雨?金刚藏菩萨言:佛子,不可以算数能知。我当为汝说其譬喻。佛子,譬如十方各有十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佛刹微尘数世界,其世界中一一众生皆得闻持陀罗尼,为佛侍者,声闻众中多闻第一,如金刚莲华上佛所大胜比丘,然一众生所受之法,余不重受。佛子,于汝意云何?此诸众生所受之法为有量耶,为无量耶?解脱月菩萨言:其数甚多,无量无边。金刚藏菩萨言:佛子,我为汝说,令汝得解。佛子,此法云地菩萨于一佛所,一念之顷所安、所受、所摄、所持大法明、大法照、大法雨三世法藏,前尔所世界一切众生所闻持法于此百分不及一,乃至譬喻亦不能及。如一佛所,如是十方如前所说尔所世界微尘数佛,复过此数无量无边,于彼一一诸如来所,所有法明、法照、法雨三世法藏,皆能安,能受,能摄,能持,是故此地名法云。佛子,此地菩萨以自愿力,起大悲云,震大法雷,通明无畏以为电光,福德智慧而为密云,现种种身,周旋往返,于一念顷普遍十方百千亿那由他世界微尘数国土,演说大法,摧伏魔怨,复过此数,于无量百千亿那由他世界微尘数国土,随诸众生心之所乐,注甘露雨,灭除一切众惑尘焰,是故此地名为法云。佛子,此菩萨于一世界,从兜率天下,乃至涅槃随所应度众生心而现佛事,若二若三,乃至如上微尘数国土,复过于此乃至无量百千亿那由他世界微尘数国土,皆亦如是,是故此地名为法云。

    佛子,此地菩萨智慧明达,神通自在,随其心念,能以狭世界作广世界,广世界作狭世界、垢世界作净世界,净世界作垢世界、乱住、次住[22]、倒住、正住,如是无量一切世界,皆能互作。或随心念,于一尘中置一世界须弥卢等一切山川尘相如故[23],世界不减;或复于一微尘之中,置二置三,乃至不可说世界须弥卢等一切山川,而彼微尘体相如本,于中世界悉得明现;或随心念,于一世界中示现二世界庄严,乃至不可说世界庄严[24];或于一世界庄严中示现二世界乃至不可说世界;或随心念,以不可说世界中众生置一世界;或随心念,以一世界中众生置不可说世界,而于众生无所娆害[25];或随心念,于一毛孔示现一切佛境界庄严之事;或随心念,于一念中示现不可说世界微尘数身,一一身示现如是微尘数手,一一手各执恒河沙数华奁香箧,鬘盖幢幡周遍十方,供养于佛。一一身复示现尔许微尘数头,一一头复现尔许微尘数舌,于念念中周遍十方,叹佛功德;或随心念,于一念间普遍十方,示成正觉,乃至涅槃及以国土庄严之事,或现其身普遍三世,而于身中有无量诸佛及佛国土庄严之事,世界成坏靡不皆现;或于自身一毛孔中出一切风,而于众生无所恼害;或随心念,以无边世界为一大海,此海水中现大莲华,光明严好,遍覆无量无边世界,于中示现大菩提树庄严之事,乃至示成一切种智;或于其身现十方世界一切光明,摩尼宝珠,日月星宿云电等光,靡不皆现;或以口嘘气能动十方无量世界,而不令众生有惊怖想;或现十方风灾火灾及以水灾;或随众生心之所乐,示现色身庄严具足;或于自身示现佛身,或于佛身而现自身;或于佛身现己国土,或于己国土而现佛身。

    佛子,此法云地菩萨能现如是及余无量百千亿那由他自在神力。尔时,会中诸菩萨及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护世四王[26]、释提恒因、梵天[27]、净居摩醯首罗[28]诸天子等,咸作是念:若菩萨神通智力能如是者,佛复云何?尔时,解脱月菩萨知诸众会心之所念,白金刚藏菩萨言:佛子,今此大众闻其菩萨神通智力,堕在疑网,善哉仁者,为断彼疑,当少示现菩萨神力庄严之事。时金刚藏菩萨即入一切佛国土体性三昧,入此三昧时,诸菩萨及一切大众皆自见身在金刚藏菩萨身内,于中悉见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种种庄严之事,经于亿劫,说不能尽。又于其中见菩提树,其身周围十万三千大千世界,高百万三千大千世界,枝叶所荫亦复如是。称树形量有师子座,座上有佛,号一切智通王。一切大众悉见其佛坐菩提树下师子座上,种种诸相以为庄严,假使亿劫说不能尽。金刚藏菩萨示现如是大神力已,还令众会各在本处。时诸大众得未曾有,生奇特想,默然而住,向金刚藏一心瞻仰。尔时,解脱月菩萨白金刚藏菩萨言:佛子,今此三昧甚为希有,有大势力,其名何等?金刚藏言:此三昧名一切佛国土体性。又问:此三昧境界云何?答言:佛子,若菩萨修此三昧,随心所念,能于身中现恒河沙世界微尘数佛刹,复过此数无量无边。佛子,菩萨住法云地,得如是等无量百千诸大三昧故,此菩萨身身业不可测知,语语业、意意业神通自在,观察三世三昧境界智慧境界,游戏一切诸解脱门,变化所作、神力所作、光明所作,略说乃至举足下足,如是一切诸有所作,乃至法王子住善慧地菩萨[29],皆不能知。佛子,此法云地菩萨所有境界,略说如是,若广说者,假使无量百千阿僧祗劫亦不能尽。解脱月菩萨言:佛子,若菩萨神通境界如是,佛神通力其复云何?金刚藏言:佛子,譬如有人于四天下取一块土,而作是言:为无边世界大地土多,为此土多?我观汝问亦复如是。如来智慧无边无等,云何而与菩萨比量?复次,佛子,如四天下取少许土,余者无量,此法云地神通智慧于无量劫但说少分,况如来地?佛子,我今为汝引事为证,令汝得知如来境界。佛子,假使十方,一一方各有无边世界微尘数诸佛国土,一一国土得如是地菩萨充满,如甘蔗、竹、苇、稻麻丛林,彼诸菩萨于百千亿那由他劫修菩萨行所生智慧,比一如来智慧境界,百分不及一,乃至优波尼沙陀分亦不能及。佛子,此菩萨住如是智慧,不异如来身语意业,不舍菩萨诸三昧力,于无数劫,承事供养一切诸佛,一一劫中以一切种供养之具而为供养一切诸佛神,力所加智慧光明,转更增胜,于法界中所有问难善为解释,百千亿劫无能屈者。佛子,譬如金师,以上妙真金作严身具,大摩尼宝钿厕其间[30],自在天王身自服戴,其余天人庄严之具所不能及。此地菩萨亦复如是,始从初地乃至九地,一切菩萨所有智行皆不能及。此地菩萨智慧光明能令众生乃至入于一切智智,余智光明无能如是。佛子,譬如摩醯首罗天王光明,能令众生身心清凉,一切光明所不能及。此地菩萨智慧光明亦复如是,能令众生皆得清凉,乃至住于一切智智,一切声闻辟支佛乃至第九地菩萨智慧光明悉不能及。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已能安住如是智慧,诸佛世尊复更为说三世智[31]、法界差别智、遍一切世界智、照一切世界智、慈念一切众生智,举要言之,乃至为说得一切智智。此菩萨十波罗蜜中,智波罗蜜最为增上,余波罗蜜非不修行[32]。佛子,是名略说菩萨摩诃萨第十法云地,若广说者,假使无量阿僧祗劫亦不能尽。佛子,菩萨住此地,多作摩醯首罗天王,于法自在,能授众生声闻独觉一切菩萨波罗蜜行,于法界中所有问难无能屈者,布施、爱语、利行、同事[33],如是一切诸所作业,皆不离念佛,乃至不离念具足一切种一切智智。复作是念:我当于一切众生为首,为胜,乃至为一切智智依止者。若勤加精进,于一念顷得十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佛刹微尘数三昧[34],乃至示现尔所微尘数菩萨以为眷属。若以菩萨殊胜愿力自在示现,过于此数,所谓若修行、若庄严、若信解、若所作、若身、若语、若光明、若诸根、若神变、若音声、若行处,乃至百千亿那由他劫,不能数知。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十地行相次第现前,则能趣入一切智智。譬如阿耨达池出四大河[35],其河流注遍阎浮提[36],既无尽竭,复更增长,乃至入海,令其充满。佛子,菩萨亦尔,从菩提心流出善根大愿之水,以四摄法充满众生无有穷尽,复更增长,乃至入于一切智海,令其充满。佛子,菩萨十地,因佛智故而有差别,如因大地有十山王。何等为十?所谓雪山王、香山王、鞞陀梨山王、神仙山王、由乾陀山王、马耳山王、尼民陀罗山王、斫羯罗山王、计都末底山王、须弥庐山王。佛子,如雪山王,一切药草咸在其中,取不可尽。菩萨所住欢喜地亦复如是,一切世间经书、技艺、文颂、咒术咸在其中,说不可尽。佛子,如香山王,一切诸香咸集其中,取不可尽。菩萨所住离垢地亦复如是,一切菩萨戒行威仪咸在其中,说不可尽。佛子,如鞞陀梨山王,纯宝所成,一切众宝咸在其中,取不可尽。菩萨所住发光地亦复如是,一切世间禅定神通、解脱三昧、三摩钵底咸在其中[37],说不可尽。佛子,如神仙山王,纯宝所成,五通神仙咸住其中[38],无有穷尽。菩萨所住焰慧地亦复如是,一切道中殊胜智慧咸在其中,说不可尽。佛子,如由乾陀罗山王,纯宝所成,夜叉大神咸住其中,无有穷尽。菩萨住难胜地亦复如是,一切自在如意神通咸在其中,说不可尽。佛子,如马耳山王,纯宝所成,一切诸果咸在其中,取不可尽。菩萨所住现前地亦复如是,入缘起理,声闻果证咸在其中,说不可尽。如尼民陀罗山王,纯宝所成,大力龙神咸住其中,无有穷尽。菩萨所住远行地亦复如是,方便智慧独觉果证咸在其中,说不可尽。如斫羯罗山王,纯宝所成,诸自在众咸住其中,无有穷尽。菩萨所住不动地亦复如是,一切菩萨自在行差别世界咸在其中,说不可尽。如计都山王,纯宝所成,大威德阿修罗王咸住其中,无有穷尽,菩萨所住善慧地亦复如是,一切世间生灭智行咸在其中,说不可尽。如须弥庐山王,纯宝所成,大威德诸天咸住其中,无有穷尽。菩萨所住法云地亦复如是,如来力无畏不共法一切佛事咸在其中,问答宣说,不可穷尽。佛子,此十宝山王同在大海,差别得名;菩萨十地亦复如是,同在一切智中,差别得名。佛子,譬如大海以十种相得大海名不可移夺。何等为十?一次第渐深;二不受死尸;三余水入中皆失本名;四普同一味;五无量珍宝;六无能至底;七广大无量;八大身所居;九潮不过限;十普受大雨无有盈溢。菩萨行亦复如是,以十相故名菩萨行,不可移夺。何等为十?所谓欢喜地出生大愿渐次深故;离垢地不受一切破戒尸故;发光地舍离世间假名字故;焰慧地与佛功德同一味故;难胜地出生无量方便神通世间所作众珍宝故;现前地观察缘生甚深理故;远行地广大觉慧善观察故;不动地示现广大庄严事故;善慧地得深解脱行于世间如实而知不过限故;法云地能受一切诸佛如来大法明雨无厌足故。佛子,譬如大摩尼珠有十种性出过众宝,何等为十?一者从大海出;二者巧匠治理;三者圆满无缺;四者清净离垢;五者内外明彻;六者善巧钻穿;七者贯以宝缕;八者置在琉璃高幢之上;九者普放一切种种光明;十者能随王意雨众宝物如众生心充满其愿。佛子当知,菩萨亦复如是,有十种事出过众圣。何等为十?一者发一切智心;二者持戒头陀正行明净;三者诸禅三昧圆满无缺;四者道行清白离诸垢秽;五者方便神通内外明彻;六者缘起智慧善能钻穿;七者贯以种种方便智缕;八者置于自在高幢之上;九者观众生行放闻持光;十者受佛智职堕在佛数,能为众生广作佛事。佛子,此集一切种一切智功德菩萨行法门品[39],若诸众生不种善根不可得闻。解脱月菩萨言:闻此法门得几所福?金刚藏菩萨言:如一切智所集福德,闻此法门福德如是。何以故?非不闻此功德法门而能信解受持读诵,何况精进如说修行?是故当知要得闻此集一切智功德法门,乃能信解受持修习,然后至于一切智地。尔时,佛神力故,法如是故,十方各有十亿佛刹微尘数世界六种、十八相动,所谓动、遍动、等遍动;起、遍起、等遍起;踊、遍踊、等遍踊;震、遍震、等遍震;吼、遍吼、等遍吼;击、遍击、等遍击。雨众天华、天鬘、天衣及诸天宝庄严之具,幢幡缯盖,奏天伎乐,其音和雅,同时发声,赞一切智地所有功德。如此世界,他化自在天宫演说此法[40],十方所有一切世界亦如是。尔时,复以佛神力故,十方各十亿佛刹微尘数世界外有十亿佛刹微尘数菩萨而来此会,作如是言:善哉,善哉,金刚藏,快说此法,我等悉亦同名金刚藏,所住世界各各差别,悉名金刚德,佛号金刚幢。我等住在本世界中,皆承如来威神之力而说此法,众会悉等,文字句义与此所说无有增减,悉以佛神力而来此会为汝作证。如我等今者入此世界,如是十方一切世界悉亦如是而往作证。尔时,金刚藏菩萨观察十方一切众会,普周法界,欲赞叹发一切智智心,欲示现菩萨境界,欲净治菩萨行力,欲说摄取一切种智道,欲除灭一切世间垢,欲施与一切智,欲示现不思议智庄严,欲显示一切菩萨诸功德,欲令如是地义转更开显,承佛神力而说颂言:(略)

    [1]满足白法:白法对黑法而言,白净善法称之为白法,修罗趣、饿鬼趣、畜生趣、地狱趣等四趣诸恶法称之为黑法。满足白法,即修行菩萨行的人,精进勇猛,遍修众行,使所有的功德具足圆满。    [2]不共法:如来佛功德,因其与其他不同,故名不共法。    [3]一切种一切智智:由一种智知一切诸佛的道法,又能知一切众生的因种的智慧叫作一切种智;具获知晓一切的智慧的智慧称一切智智。一切智智即佛智。受职位:接受受职灌顶的品位。    [4]道场:举凡佛成圣道、供养佛、学道等地方以及得道的人行法等均可称为道场。庄严道场即端庄严饰道场。    [5]一切种华光三昧:知一切众生有未来可以成佛的因种的禅定三昧。    [6]海藏三昧:像大海一样积聚万川,容纳万有。喻佛智能容纳一切包藏万有。    [7]海印三昧:香海澄静,湛然不动,一切形象皆能映现。喻佛智没有什么偏爱执着,一切众生皆可在其中顿现。    [8]心行:虑念迁流不息,或善恶的欲念,或心中念念不忘等都可称之为心行。    [9]若入若起:华严宗以六门修习综观华严经的大义,入与起即为六门中的两门。入即入五止:照法清净离缘止、观人寂泊绝欲止、性起繁兴法尔止、定光显现无念止、理事玄通非相止。起或指起二用或指起六观,起二用则是指海印森罗常住用和法界圆明自在用;起六观则是指摄境归心真空观、从心现境妙有观、心境秘密圆融观、智身影现众缘观、多身入一镜缘观和主伴互现帝网观。若入、若起的“若”本为设定之辞,并非遍举但蕴含全体,所以不可拘泥。    [10]毗琉璃:即琉璃。    [11]阎浮檀金:金名,以产地得名。    [12]辟支佛:又称辟支迦佛、辟支迦佛陀。又译为缘觉佛、独觉佛。是比声闻修行者高一等的修行者,他们不需听闻佛法,通过自己对因缘的觉悟而断灭烦恼的染垢,证得佛果,所以称之为缘觉或独觉。缘觉是说他要借现事的缘了悟佛法;独觉是说他不假他教,自己了悟。    [13]堕在佛数:数即数目,诸如佛二种十身、十力等。堕在佛数言其具有了佛的那些功德、作用、现相等,这里可理解为成佛。    [14]十善道: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等十种善业。    [15]如实:如实相,如实性。又,如指平等,实指不虚。又,真如实体之义。    [16]欲界:情欲、色欲、食欲、淫欲。色界:断离了欲界的秽恶之色而有清净之色,但尚有色质的存在。无色界:只有心识而无色质。识界: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六识。    [17]觉慧:觉察恶事、觉晤真理、分析事理、决断疑念的能力、作用。    [18]化:一指教化;一指种种变化,这里指后者。    [19]佛持等:从佛持到智持总称为佛十一持。所谓佛持是如来的色相之身住持世间,使众生佛种不断;所谓法持是指佛法住持世间,使众生法种不断;僧持是指如来、菩萨、众僧住持世间,使众生僧种不断;业持是指如来见诸众生造作恶业,便示现威猛势力逼令其行善;烦恼持是指如来有见于众生贪著烦恼,便随众生类别的不同示现行贪欲事,让其入于三昧断灭烦恼;时持是指时时润泽如来初发心时的菩提大愿,没有间断;愿持是指如来持守往昔所发大誓愿,不使其丧失;供养持是指如来往昔修行时,以诸供具侍奉十方如来以为供养;行持是指如来往昔勤修所有最上乘的修行恒不厌足;劫持是指如来在无量劫中,具修梵行功德而证道果,住持经劫,化诸众生;智持是指如来功德圆满,证得一切种智,再以智慧辨才演说所有的佛法,调伏众生。    [20]微细:幽深、精妙、精致等。    [21]娑伽罗:又称娑竭罗,海名,译为咸海。    [22]次住:次即止的意思,停留的意思,与前面的乱住相对,引申为平静、治。    [23]须弥庐:须弥山,佛教传说此山是一世界的中心,纯为珍宝所成,所以,汉译为妙高山。    [24]世界庄严:或作庄严世界。菩萨明白知道十方世界无边无量,其实不可得,为示现十方世界,菩萨以所有的佛的国土上最上等的庄严之具而庄严世界。庄严世界即饰扮的世界。    [25]娆害:同扰害。    [26]护世四王:又叫作护世四天王、护国四王,居须弥山半山腰间各护持一方天下。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    [27]释提桓因:又称释迦提婆因提、释迦因陀罗、赊羯罗因陀罗、释迦提桓因陀罗、释迦罗因陀罗、释迦提婆因陀罗、释迦提婆因达罗,译为帝释或释帝,居于须弥山顶,忉利天之主。梵天:清净天。净居:净居天的略称。净居天是证得声闻乘中的不还果,即不返回还生欲界的圣者所居之地。    [28]摩醯首罗:又称莫醯(xī)伊湿伐罗、摩醯湿伐罗,译为大自在。位于色界顶上的天神名。    [29]法王子:因菩萨生于佛陀家,所以,总称为法王子。这里是指达到第九地品位的菩萨。    [30]钿厕:错杂镶嵌。    [31]三世智:通达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智慧。    [32]波罗密:又作波罗密多、播罗弥多,译为究竟,到彼岸,度无极、度等。意为修行菩萨行能最终到达自利利他的极致。参见《十地品》一注[31][48]。    [33]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此为菩萨摄取众生的四种方法,简称四摄法。布施是给众生财物或佛法;爱语是善言慰喻;利行是用身、语、意三业利益众生;同事是与众生同其所作。通过四种方法使众生依附受道。    [34]十:华严圆教以十为圆满,并不指实数。    [35]阿耨达池:池名,一说在喜马拉雅山,是恒河等四大河流之源。    [36]阎浮提:洲名。即南赡部洲。    [37]三摩钵底:禅定的一种,在定中叫三摩钵定。参见《十地品》一注[2]。    [38]五通:即天耳通、天眼通、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即能听到一切声音,看到一切形色,知道一切行事,知道他人想什么,飞行自由五种神通。    [39]法门品:法即佛所说法,佛所说的法作为众生活动的轨则,可以保证其去恶行善,从而达到超越生死,断灭一切烦恼,成为从此岸到达彼岸的道路、门户,所以又称法门。品,是品类的意思,次第品级顺序的意思,共同一类的道法聚在一块的意思。此经中所说“集一切种一切智功德菩萨行法门品”是菩萨修行的所有功德的集聚综合,其中蕴涵诸多差别、不同品级渐次超越,最终达到不可言说的境界,但此境界中并不否定不同品级的差别,仍然要按照由第一地到第十地渐次地修行积累,不断地超越。故“法门品”的含义很丰富,不可拘泥。因其义丰,译文中不译。    [40]他化自在天:天界名,是为欲界六天的第六天界。此天行快乐之事时并不用自己乐器,而是借别人乐事以成己乐,故名他化自在。

    【今译】

    (偈颂略)

    这时,金刚藏菩萨摩诃告诉解脱月菩萨说:佛子,菩萨摩诃萨从初地品位乃至到第九地品位,以这样无量的智慧观察觉解了知之后,善于思惟修习,善于遍修所有的菩萨行,使所有的善法功德具足圆满,集聚无边际的相互资助促进的道法,增长广大福德智慧,广泛修行大悲功德,知道世界的差别,入于众生界稠密森林,入于如来佛所行的地方,随顺如来修行寂灭行,经常观察忆念如来智力无所畏惧的与他法不同的如来佛法,这叫做得一切种智一切智智受职灌顶的品位。佛子,菩萨摩诃萨以这样的智慧,修行到接受受职灌顶、得传佛的秘法的地位之后,即得到了菩萨离开烦恼的垢染禅定三昧、深入自性差别的法界的禅定三昧、端庄严饰道场的禅定三昧、知一切众生有未来皆可成佛的因种的禅定三昧、容纳一切包藏万有的禅定三昧、顿现一切众生的禅定三昧、顿悟虚空界至广至大无有穷涯的禅定三昧、遍知一切众生所有心行的禅定三昧、一切诸佛顿时出现在面前的禅定三昧,像这样的百万无数的禅定三昧,都示现在菩萨的面前。菩萨在这许多禅定三昧中,或入或起,都很善巧自由,也善于区分所有的禅定三昧的品位差别,其中最后的三昧叫做接受一切智胜职授职灌顶三昧。当这种禅定三昧出现在面前时,有大宝莲花忽然而生,其花非常的广大,其广大程度等同于百万个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大,大宝莲花用许许多多的奇妙的珍宝错落有致地装饰起来,超过一切世间的境界,此花是出世善根所生,知道一切法犹如幻性前提下的众多行业所养成的,她永远不间断地放射无限光明,普照所有法界,此花不是天界各处所能有的(天界以下更可想而知了)。她以琉璃如意为茎,旃檀香木王为台,玛瑙为须,阎浮檀金为叶,其花持续不断地放射无限量的光明,众多宝藏积聚而成的宝网弥盖着的十方三千大千世界粉碎为细末微尘那样多的莲花是其眷属。当时,菩萨坐于此莲花座上,其身相的大小正好和这莲花座相称,无数的菩萨是其眷属各坐于其余的莲花之上,团团围绕,每一位菩萨都各得百万种禅定三昧,倾心专注地瞻仰这位大菩萨。佛子,这位大菩萨及其眷属坐于莲花座时,所有的光明以及他们所发出的语言的声音,普遍充满十方法界,一切世界全都发出了震动,恶道在震动中休息,国土得到了庄严清净,修同一行的菩萨没有不来汇集的,人间、天界的所有的音乐同时奏响,所有的众生都得到了安乐,以不可思议的供养物品供献奉养一切诸佛,一切诸佛的集会一时全部显现。佛子,这位菩萨坐在那大莲花座上时,于两足底下放射出无限光明,普照十方所有的大地狱,断灭一切众生诸般苦;于两膝的弯处放射出无限的光明,普照十方畜生道,断灭一切众生诸般苦;于脐轮处放射出无限的光明,普照十方阎罗王界,断灭一切众生诸般苦;从左右肋放射出无限的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人间,断灭众生诸般苦;从两手中放射出无限的光明,普照十方一切诸天及八部鬼神的所有宫殿;从两肩上放射出无限的光明,普照十方一切的声闻第子;从项背处放射出无限的光明,普照十方辟支佛身;从其面门放射出无限的光明,普照十方初发求菩提心乃至九地品位的诸菩萨身;从两眉间放射出无限的光明,普照十方受职菩萨,让所有魔的宫殿全都不得出现;从头顶上放射出百万无限的三千大千世界粉为细微的灰尘那么多的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诸佛如来道场众会,右绕十周安住于虚空中,编织成光明之网,叫作炽燃光明。发起种种一切供献奉养之事,供献奉养于佛,余下的菩萨从初发心菩萨到修成第九地品位菩萨所得到的供养与此相比,不及百分之一,乃至于用算数无法进行比较。其光照网普罩于十方每个如来众会,天降种种妙香、华鬘衣服、幢幡宝盖、所有的珠宝等等庄严的用具,都拿来作为供养,都发自于出世善根,超过一切世间的境界。如果有众生见到知晓了这件事,都会对无上正等正觉无退转地坚持修行。佛子,此大光明做过如此盛大的供养之事后,再绕十方一切世界所有的诸佛道场众会,经过十周之后,从所有的如来的足下进入其中,这时,诸佛及所有的菩萨如果知道某个世界有某位菩萨能够行如此广大的事,到了受职灌顶的品位。佛子,这时十方无量无边乃至九地的所有众菩萨,都会前来围绕着他,恭敬供养他,一心观察他。正当观察时,众菩萨即各获得了十千三昧。当此之时,十方所有的受职菩萨,都从其心契玄同、德圆魔尽的金刚庄严臆德相中放射出大光明,这叫作能坏魔怨。百万无限光明是他的眷属,普照十方,示现无量的神通变化。做过这件事后,而来进入此菩萨摩诃萨金刚庄严、吉祥深广、心契玄同、德圆魔尽的金刚庄严臆德相中,其光进入之后,使此菩萨所有的智慧势力的增长超过了百千倍。这时,十方一切诸佛从眉宇间放射出清净光明,这叫作增益一切智神通,无数的光明是他眷属,普照十方一切世界,右绕周匝,示现如来的广大自由无碍自满自足,启悟无量百千亿无数的众菩萨,周遍震动一切佛的国土,灭除一切各式各样的恶道的苦,隐蔽一切各式各样的诸魔宫殿,示现所有的佛得菩提处的道场众会庄严威德。像这样的普照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世界之后,来到这菩萨大会上,右绕周匝,示现各式各样的端庄严饰之事,示现完这些事后,从大菩萨的头顶上进到里边去,其眷属光明也各入其他诸菩萨的头顶,当此之时,此菩萨得到了先前未曾得到过的百万三昧,这叫作已得受职之位,入佛境界,具有十足圆满、能自由运用的佛的十力,堕在佛的法数行列。佛子,这就好比转轮圣王所生的太子,母亲是正王后,身相具足完满,转轮圣王让他坐在白象宝妙金座上,头上张着大的网幔,设大幢幡,燃香散花,演奏各种音乐,取四大海的水放在金瓶之内,转轮王拿着金瓶,往太子的头上浇洒四大海之水,这时就叫受王职位,堕在灌顶刹利王数,即能够完全自由地行十善业之道,也得名为转轮圣王。菩萨受职也是这样,诸佛用智慧之水灌其顶,所以叫作受职;具足如来十种智力,所以堕在佛数。佛子,这叫作菩萨受大智之职,菩萨以这个大智职的职位,能修行无量百千亿无数的难行之行,增长无量智慧功德,这叫作安住法云地。

    佛子,菩萨摩诃萨安住在这法云地的职位,遵从真如实相了知欲界积集、色界积集、无色界积集、世界积集、法界积集、有所作为界积集、无所作为界积集、众生界积集、识界积集、虚空界积集、涅槃界积集。此菩萨依从真如实相遍知所有能见到的烦恼行为的积集,知世界的生成坏败的积集,知声闻修行的种种行的积集,辟支佛行的种种修行的积集、菩萨行的种种积集、如来力无所畏法身、无所畏色身的积集、一切种智一切智智的积集,示现得到菩提觉悟的转法轮积集,证入对一切法界作确定不易区分的智慧的积集等等,举要言之,就是以一切智知晓一切的积集。佛子,这位菩萨摩诃萨以如此这般的无上的觉察觉悟善恶,分析决断事理疑难的能力、作用,依从真如实相,遍知众生作业的种种变化、所有烦恼垢染的种种变化、所有示现所见的种种变化、世界的种种变化、法界的种种变化、声闻修行的种种变化、辟支佛功德的种种变化,菩萨功德的种种变化、如来神力的种种变化,所有这些全都能像真如实相一样确实地知晓。又依从真如实相了知佛持、法持、僧持、业持、烦恼持、时持、愿持、供养持、行持、劫持、智持,所有这些都如同真如实相一样的实知。又如同真如实相一样的知道诸佛如来证悟幽深、精妙、精致的智慧,即微细智,诸如修行微细智、命终微细智、受生微细智、出家微细智、示现神通微细智、成正觉微细智、转法轮微细智、住寿命微细智、般涅槃微细智、教法住微细智,所以有些都得到了如实真知。又进入到如来的秘密的地方,承受如来秘密传授的佛法,诸如所谓身相随意无穷变化的身秘密,方便说法各各随心所闻的语秘蜜,常处寂静其所思惟观察皆为不可思议的心秘密,思虑量度一切合适不合适、时非时的深浅程度的秘密,授受菩萨修行记事的秘密,摄取众生的秘密,各式各样修行超越生死烦恼的秘密,一切众生性行业差别的秘密,行业所作的原因的秘密,证得菩提的修行秘密等等,诸如此类的秘密皆如真如一样地得到了确实的知晓。又知晓了一切诸佛所有的觉悟时间本质的真理的智慧,即入劫智,诸如所谓的由一劫觉悟不可数的无限劫的真理、由不可数的无限劫觉悟一劫的真理、由有数劫觉悟无数劫的真理、由无数劫觉悟有数劫的真理、由一刹那觉悟一劫的真理、由一劫觉悟一刹那的真理、由劫觉悟非劫的真理、由非劫觉悟劫的真理、由有佛劫觉悟无佛劫的真理、由无佛劫觉悟有佛劫的真理、由过去未来劫觉悟现在劫的真理、由现在劫觉悟过去未来劫的真理、由过去劫觉悟未来劫的真理、由未来劫觉悟过去劫的真理、由长劫觉悟短劫的真理、由短劫觉悟长劫的真理,像这样的相互证入互涉平等为一的道理全都知晓了。又知道如来各式各样的解知事物的智慧,诸如所谓的解知愚夫道的道理的智慧,解知细微如灰尘的事物的道理的智慧,解知国土身正觉的智慧,解知众生身业正觉的智慧,解知众生心业正觉的智慧,解知众生行业正觉的智慧,解知随顺一切处的正觉的智慧,解知示现普遍能行的智慧,解知示现顺行的智慧,解知示现逆行的智慧、解知可思议不可思议的世间、了知的不了知的行的智慧,解知示现声闻成佛、独觉成佛、修菩萨地成佛和修如来行成佛的智慧。佛子,一切诸佛所有的智慧广大无边,此品位的菩萨对这些智慧全都能证得。佛子,菩萨摩诃萨能安住此品位,便得到了菩萨的不思议解脱、没有障碍解脱、清净观察解脱、普照光明解脱、如来藏解脱、随顺无碍轮解脱、通达三世解脱、法界藏解脱、光明轮解脱、无余境界解脱,以这十种解脱为首,有无量的百千无数的解脱门径全在这第十地品位中得到。像这样的乃至无量无数的禅定三昧门、无量无数的总持门、无量无数的神通门,全都得以成就。

    佛子,这样的菩萨摩诃萨通达如此广大无量的智慧,随顺无量菩提正觉,成就善巧的心念一切正道、助道法的念力,十方无量诸佛所有的无量大法放射出的大法光明、大法照射、大法所降的大法雨,在刹那间全都能安放,能受纳,能摄取,能持守,譬如婆伽罗海龙王所注大雨,除大海之外,其他的一切所在都不能安放,不能受纳,不能摄取,不能持守。如来秘密藏的大法明、大法照、大法雨也是这样,除第十地品位的菩萨外,其余的所有的众生、声闻、独觉乃至第九地品位的菩萨都不能安放,不能受纳,不能摄取,不能持守。佛子,譬如大海能安、能受、能摄、能持一大龙王所注大雨,如果是两个大龙王、三个大龙王、乃至于无数的大龙王,在一刹那间同时注下各自的大雨,大海也能安、受、摄、持。为什么呢?这是由于大海这个盛水器皿太无量广大的缘故。安住于法云地品位的菩萨也是这样,能安放、能受纳、能摄取、能持守一位佛的法明、法照、法雨,如果两位、三位、乃至于无量数的佛,在一刹那间同时都来演说,他也能安放,能受纳,能摄取,能持守,所以此地品位名叫法云。解脱月菩萨问道:佛子,此地菩萨在一刹那间能在多少如来的处所安受摄持佛的大法明、大法照、大法雨?金刚藏菩萨答道:佛子,这不是用算数所能知道的,我当为你打个譬喻。佛子,譬如十方各有十个不可说的百千亿万亿佛的国土化作微尘那样大数量的世界,在其世界中每一个众生都听闻到了佛法并做到了忆念不忘,他们作为佛的侍者,在声闻圣众中以其多闻名列第一,犹如金刚莲花上的佛远远胜于众多的比丘(僧侣),然而一众生所受之法除佛所说法外,其余的并不重叠接受。佛子,这说的是什么意思呢?这些众生所受纳的佛法是有数量界限的呢,还是没有数量界限的呢?解脱月菩萨说:其数量太多,无量无边界。金刚藏菩萨说:佛子,我为你说说这里的道理,使你理解。佛子,此法云地品位的菩萨在一个佛所、一刹那间所安、所受、所摄、所持的大法明、大法照、大法雨三世法藏,前面说到的那个世界的一切众生所闻听总持的佛法,与此相比,不及百分之一,乃至于用任何譬喻也无法说明二者的差距。如同一佛所是如此一样,十方如前所说的那个世界微尘数的佛,更超过这个数于无量无边,于那每一个诸如来佛的处所所有的法明、法照、法雨三世法藏,皆能安,能受,能摄,能持,所以此地叫作法云。佛子,此地的菩萨以自愿力发起大悲云,震大法雷,以通达明透无畏为电光,以福德智慧为密云,示现种种不同的身相,周旋往返,在一刹那间普遍于十方百千亿万亿的世界化为微尘那样广大不可言说的数量的国土上示现、演说大法,随顺着众生的心之所乐,注甘露雨,灭除一切众惑尘焰,所以此地名叫法云。佛子,此地菩萨在一世界中,从兜率天而下,乃至于涅槃,随顺所应化度的众生的心意而示现佛事,如此在二个、三个世界行事、乃至于如上微尘数世界的国土,还不止于此,乃至于无量百千亿万亿世界化为微尘数的国土上,也是如此,所以此地名叫法云。

    佛子,此品位的菩萨智慧明达,神通广大自由无碍圆满,能随其心意的念虑要求,将狭窄的世界作为宽广的世界,将宽广的世界作为狭窄的世界;将污垢的世界作为净洁的世界,将净洁的世界作为污垢的世界;诸如治乱、正倒等等,像这样无量的世界,全能互作转化。或随着心意念虑的要求,于一尘粒中安置一个世界中的须弥山等山川,其尘相如故,世界不减;或再于这一微尘中置放两个世界、三个世界乃至于不可说的无数世界的须弥山及其他一切山川,而那粒微尘的体相还是原来那样,在其中的世界皆得到明晰的再现;或随着心意念虑流转,在一个世界中示现两个庄严世界乃至不可说的无限多的庄严世界,或在一庄严世界中示现两个世界乃至不可说的无限的世界;或随着心意念虑的要求,将不可说的无数的世界中的众生置于一个世界之中;或随着心意念虑的要求,以一个世界中的众生充满不可说的无数的世界,而对众生却没有丝毫的扰害;或随着心意念虑的要求,在一毛孔中示现所有的佛的境界的庄严之事;或随心意念虑的要求,在一刹那中示现许许多多的多到不可说的无限的世界微尘数的身相,每一身体都示现微尘数只手,每一只手各执恒河沙数华奁香箧,盖幢幡周遍十方,以此供献奉养于佛。每一身体复又示现前面说的那样多的微尘数的头,每一颗头又示现那样多的微尘数的舌,在刹那刹那中周遍十方,赞叹佛的功德;或随心意念虑的要求,在一刹那间遍现十方,示现正觉乃至涅槃及以国土庄严之事,或普现其身于世,而在身中有无量诸佛及佛国土庄严之事,世界的成坏不无全现;或于自身一毛孔中吹出一切风,而对众生则无任何恼害;或随着心意虑念,以无边的世界为一大海,在此海水中现出大莲花,光明严好,遍覆无量无边的世界,于其中示现大菩提庄严之事,乃至示现成就一切种智;或在由其身示现的十方世界的一切光明、如意宝珠、日月星宿云电等的光,无不皆现;或以口嘘气,能震动十方的无量世界,而不让众生有丝毫惊恐惧怖的念头;或示现十方世界的风灾、火灾以及水灾;或随顺众生的心之所乐,示现色身具足圆满的庄严;或于自身示现佛身,或于佛身示现自身;或以佛身示现自己的国土,或于自己的国土示现佛身。佛子,此法云地品位的菩萨能示现以上说过的那些及其余的无量百千亿万亿自由无碍的神力。这时,法会中所有的菩萨以及天神、龙神、夜叉、乾闼婆、阿修罗等八部众、护世四天王、帝释所居的净天、净居天上的圣者、摩醯首罗天上所有天子,都这样想:如果菩萨的神通智力是这样的话,那么,佛又将怎样呢?这时,解脱月菩萨知道法会中的所有与会者的心思,便对金刚藏菩萨说:佛子,现在大家听了对第十地品位的菩萨的神通智力的描述,都堕在疑惑之网中了,善哉仁者,为了断除他们的疑惑,应当稍稍地表演一下菩萨神通智力的事。当时,金刚藏菩萨即时入证悟一切佛国土的体性的禅定三昧,进入此禅定三昧时,所有的菩萨及所有大众都自己现身在金刚藏菩萨的身内,在其中全都看到了整个的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庄严之事,经历亿劫,说也说不尽。又在其中见到了菩提树,此树的身围有十万三千大千世界那么粗,树高有百万三千大千世界那么高,其枝叶所荫覆的面积亦是如此的大。与菩提树的大小比例相称的狮子座就在树下,座上坐着一尊佛,佛号一切智通王,所有的大众都见到佛坐在是树下狮子座上,种种身相作为佛的端庄严饰,假使说上亿万劫也说不尽。金刚藏菩萨示现过如此无量的神力后,还让大众回到法会的本处。这时大众得到了未曾有过的东西,产生奇特的想法,默然而住,面向金刚藏菩萨,一心瞻仰。当时,解脱月菩萨问金刚藏菩萨:佛子,这一三昧很少有,有这么大的势力,它叫什么名字?金刚藏菩萨答道:此三昧名为一切佛国土体性三昧。解脱月菩萨又问:此三昧的境界怎样?金刚藏菩萨说:佛子,如果菩萨修行这个禅定三昧,可以随着心意的念虑,在身体中示现恒河的沙子那么多的世界化为微尘数的佛的国土,而且还要超过这个数目到无量无边。佛子,菩萨安住法云地的品位,得到了像这种禅定三昧。所以,此菩萨的所有的身所作,都深不可测,所有的口所言、心所想,都神通自由,观察三世三昧境界、智慧境界,游戏所有的各式各样的解脱方法,变化所作、神力所作、光明所作,略说之,乃至于举足下的足,像这样的所有的所作所为,乃至于达到第九地善慧地品位的菩萨都不能知觉。佛子,此法云地品位的菩萨的所有境界,简略地说是这样,如果广而言之,那么假使说上无量的百千无限劫也说不尽。解脱月菩萨说:佛子,如果菩萨的神通智慧如此的话,那么佛的神通又将怎样的呢?金刚藏菩萨说:佛子,譬如有人在四天之下的大地上取一块土,然后问是这块土多,还是无边的世界的土多,我看你所提的问题和那个人提的问题是一样的。如来智慧无边,没有谁能与之相等,怎么能够拿来与菩萨的智慧做量的比较呢?再者,佛子,正如从四天之下取少许的土,余下的无量一样,此法云地品位的菩萨的神通智慧相对于无量劫而言尚属少许,更何况如来地呢?佛子,我今天为你引用一些事为证,让你得以知道如来的境界。佛子,假设十方,每一方都各有无边世界化为微尘数的诸佛国土,每一国土都为像这地品位的菩萨所充满,就像甘庶、竹、芦苇、稻麻的丛林一样,如此众多的菩萨在百千亿万亿劫中修行菩萨行所得到的智慧,与一尊如来的智慧境界相比,不及百分之一,乃至于连微细分析至极、几乎近似于无限小的优波尼沙陀分之一也到不了。佛子,此菩萨持住这样的智慧,所思、所言、所作无异于如来,不舍弃菩萨的所有禅定三昧的力量,在无数劫中供献奉养一切诸佛,每一劫中都以一切种类的供养物品施行供献奉养修行,一切诸佛所加给菩萨的智慧光明更加增强超胜,对法界中的所有问难都能作出最好的解释,百千亿劫中没有能使其屈服的。佛子,譬如金师用最最上等的真金制作庄严身体的服装,各色大的如意珠宝错落其间,这样的服装唯有自在天王自己穿戴,其他的所有的天人的服装都不能与之相比。此品位的菩萨亦是这样,从初地品位到第九地品位的所有菩萨所具有的智慧行都不能与之相比。此地品位的菩萨的智慧光明,甚至能让众生觉悟遍知一切的一切智智,而其他菩萨的智慧光明则做不到这一点。佛子,譬如摩醯首罗天王的智慧光明,能使众生身心清凉,这是其他所有的光明所不能及的。此地品位的菩萨的智慧光明也是如此,它能使众生都得到清凉,乃至于证悟一切智智,这是所有的声闻、独觉佛乃至于第九地品位的菩萨的智慧光明全都不能企及的。佛子,此品位的菩萨摩诃萨已能安住如是智慧,而诸佛世尊还要进一步为他演说通达三世的智慧、认识千差万别的法界的智慧、一切世界普遍如一智慧照亮一切世界(使一切世界明亮)的智慧、慈念一切众生的智慧,举要言之,乃至于为其演说遍知一切的智慧的智慧。此菩萨十大行中,智慧修行的势力最为强盛,当然,其他菩萨大行也不是不修行。佛子,这是略说菩萨摩诃萨的第十法云地,如果要推广开来,既使说到无量的无限劫终结也说不尽。佛子,菩萨住于此地,一般多作为摩醯首罗天王,对于佛法自由无碍圆满具足,能授予众生、声闻佛、独觉佛以所有的菩萨大行,在法界中所有的问难都不能使其屈服,布施众生,善言慰喻众生,饶益众生,与众生同其所作,使众生依附受道。像这样,菩萨所作的一切,都不离念佛,乃至于不离开具足一切种一切智智的念头。菩萨又这样想:我当在所有的众生中为首,为最善胜,乃至于成为一切智智的真如法体。如果勤加精进,在一刹那间得到圆满的百千亿万亿佛国土微尘数的禅定三昧,乃至于示现那样多的菩萨作为眷属。若以菩萨殊胜愿力自由自在地示现,远远超过此数,所谓的诸如修行、庄严、信解、所作、身行、口说、光明、诸根、神变、音声、行处等等,乃至于数到百千亿万亿劫,也不能数全。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十地品位的相状依次示现在前,则能趣向证得一切智智。譬如阿耨达池出四大河,其河流注遍阎浮提洲,既不尽竭,反而不断增长,乃至于注入大海,使大海充满。佛子,菩萨也是这样,从菩提流淌出善根大愿之水,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等四摄充满众生,没有穷尽,反而不断增长,乃至于注入一切智海,使其充满。菩萨十地,因佛智有十而有此差别,这就好像因大地差别的原因而有十山王。都是哪十位?即所谓的雪山王、香山王、鞞陀梨山王、神仙山王、由乾陀山王、马耳山王、尼民陀罗山王、斫羯罗山王、计都末底山王、须弥庐山王。佛子,如山王,所有的药草都在其中,取之不尽。菩萨所住的欢喜地也是如此,一切世间的经书、技艺、文颂、咒术都在其中,说之不尽。佛子,如香山王,一切诸香都集中在此,取之不尽。菩萨所住的离垢地也是这样,一切菩萨戒行的威仪都在其中,说之不尽。佛子,如鞞陀梨山王,是由纯宝所构成的,一切诸宝都在其中,取之不尽。菩萨所住的的发光地也是如此,所有的世间禅定解脱三昧全在其中,说之不尽。佛子,如神仙山王,由纯宝所构成,五通神仙全都住在其中,没有穷尽。菩萨所住的焰慧地也是这样,一切道中殊胜智慧都在其中,说之不尽。佛子,如由乾陀罗山王,由纯宝所构成,夜叉大神都住在其中,不可穷尽。菩萨所住的难胜地也是这样,所有的自在如意的神通全都在其中,说之不尽。佛子,如马耳山王,由纯宝构成,一切诸果都产于此,取之不尽,菩萨所住的现前地也是这样,由所缘证得事理,由声闻佛法而得正果,便都在其中,说不可尽。如尼民陀罗山王,由纯宝所构成,大力龙神全都住在其中,没有穷尽。菩萨所住的远行地也是这样,方便智慧、独觉果证都住在其中,说之不尽。如斫羯罗山王,由纯宝构成,所有的自在圆满、自在无碍的大众都住在其中,不可穷尽。菩萨所住的不动地也是这样,一切自由自在的在差别世界行事的菩萨都在其中,说之不尽。如计都山王,由纯宝构成,具有大威大德的阿修罗王全都住在其中,没有穷尽。菩萨所住的善慧地也是这样,一切世间生灭智行都在其中,说之不尽。如须弥庐山王,由纯宝构成,大威大德的所有天众都在其中,不可穷尽。菩萨所住的法云地也是这样,如来力无畏不共法的一切佛事都在其中,问答宣说,不可穷尽。佛子,此十宝山王,同在大海,因其差别而得名;菩萨十地也是如此,同在一切智中,因其差别而得名。佛子,譬如大海,以十种相状而得大海之名,不可夺此移彼。哪十种相状呢?一依次渐深,二不受死尸;三其他水一经进入其中便丧失其本名;四普同一味;五无量珍宝;六不能至底;七广大无量;八大身所居;九潮不过限;十普受大雨,无有盈溢。菩萨行也是像这样,以十相状而得名菩萨行,也是不可夺此移彼的。都是哪十种相状呢?所谓欢喜地出生大愿逐渐加深的缘故;离垢地不接受住何破戒僧人的缘故;发光地舍离世间假名字的缘故;焰慧地与佛功德一味的缘故;难胜地出生无量方便神通世间所作的众多珍宝的缘故;现前地观察因缘而生的甚深道理的缘故;远行地广大觉慧善于观察的缘故;不动地示现广大端庄严饰之事的缘故;善意地证得深奥解脱修行在世间如实而知不过限的缘故;法云地能受纳一切诸佛的大法明、大法雨而不知厌足的缘故。佛子,譬如大珍珠,有十种性超过众宝,哪十种性呢?一者它出自大海;二者巧匠治理的;三本是圆满无缺;四是清净无垢;五是内外明亮透彻;六是可以随意钻穿;七是贯以宝线;八是安放在琉璃高幢之上;九是普放一切种种光明;十是能随顺王意雨众多宝物遂众生心充满其心愿。佛子当知,菩萨也像这样,有十种事超过众圣,是哪十种事呢?一是发一切智心;二是持戒头陀端行正道心里明净;三是诸禅三昧圆满无缺;四是道行清净离诸垢秽;五是方便神通内外明彻;六是缘起智慧善能贯穿;七是贯以种种方便智缕:八是置于自在高幢之上;九是观众生行事放闻持光;十是受佛智职位堕在佛数,能为众生广作佛事。佛子,此集一切种一切智功德的菩萨行法门品,如果众生不种善根是闻听不到的。解脱月菩萨说:听闻这些法门,能得到多少福泽?金刚藏菩萨说,如一切智所集的福德,一切智所集的福德你是知道的,闻此法门所得的福德就那样多。为什么呢?只要不是不听闻此功德法门,即稍稍听闻到一些便能让其信解受纳持定读诵,更何况勇猛不停息、不犹豫、不间断地按以前所说过的那样地去修行菩萨行的呢?所以应当知道要听闻到集一切智功德法门,才能正确理解、受纳持住、精进修习,然后达致于一切智地的品位境界。到那时,由于佛的神力,由于佛法本来如此的缘故,十方各有十亿佛国土化为微尘数的世界产生六种、十八相状的震动,即所谓的动、遍动、等遍动;起、遍起、等遍起;踊、遍踊、等遍踊;震、遍震、等遍震;吼、遍吼、等遍吼;击、遍击、等遍击,天雨无数天花、天鬘、天衣及所有的天宝装饰之物品,幢幡伞盖,奏鸣天技音乐,其音和谐优雅,一同迸发出赞叹一切智地行所有的功德的声音。这样的世界,在他化自在天王的宫殿演示宣讲这一法门,一方所有的一切世界也都成了这样的世界。这时,再以佛的神力,使十方各十亿佛国土化作的微尘数的世界之外又有十亿佛国土化作微尘数的菩萨来参加法会,都说:善哉,善哉,金刚藏,快演说此法,我们全都同名叫作金刚藏,我们所居住的各各差别不同的世界也都同名叫作金刚德,佛号金刚幢。我们住在自己的世界中,都承借如来的神威之力演说此法,众多的法会也都是一样的,文字句义与这里所说的没有增益、也没有减损,是完全一样的,全都以佛的神力来到此会为你作证。如我等来此世界为你的功德作证一样,像这样的十方一切世界我们也将全都前往为你作证。这时,金刚藏菩萨观察十方的所有众会,周遍普及整个法界,欲赞叹发一切智智心,欲示现菩萨的境界,欲清净治行菩萨的行力,欲演说摄取一切种智的道法,欲除灭一切世间的垢染,欲布施给予一切智,欲示现不可思议智的端庄严饰,欲显示一切菩萨的所有的功德,欲让如此地品位义理更加开朗明亮显著,承佛神力而唱颂词:(略)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