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研究法 行深般若的第一步 二、所修道相智相

作者:出处:
分享到:

 
    这是修行般若的第二点,菩萨由此而能行菩萨道。先缘集谛,明了能治所治;次缘道谛,明了能立所立;然后由因向果,缘苦谛明了世间的自相共相,缘灭谛明了修行的胜利。这便是菩萨修学四谛的次第。故四谛是三乘人所共修的法门。经云:
    世尊,无染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知一切法妄解故。
    世尊,不起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一切法无分别故。
    世尊,寂灭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一切法相不可得故。
    世尊,无欲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欲不可得故。
    世尊,无嗔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瞋恚不实故。
    世尊,无痴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无明黑暗灭故。
    世尊,无烦恼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分别忆想虚妄故。
    世尊,无众生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众生无所有故。
    这八句是说明菩萨观察集谛以明因、集、生、缘四相。一、因相。无染、不起、寂灭都是显示因相。贪爱是生死的因。菩萨观知对一切境界所起的贪爱只是由虚诳迷惑而生,则能远离染著欲尘之贪。菩萨观知对于一切境界的执著只是从虚妄的忆想分别而生,不复起未来生死之业。菩萨观知一切法相不可得,则不复贪著于永恒的人生而受后有。二、集相。无欲、无瞋、无痴都是显示集相。由于三毒便招集众苦,菩萨观知贪瞋痴性虚诳无实,毕竟无有,则能断除贪瞋痴。三、生相。无烦恼是显示生相。由于对人生无常计常,苦以为乐,空以为实,无我计我,从四颠倒的非理作意而生起种种希望,便令苦生起。菩萨观知忆想分别本性空寂,则颠倒灭;颠倒灭故,烦恼亦灭。四、缘相。无众生是显示缘相。由于计有自在主宰之我体,则为苦的生缘。菩萨观知众法相生无所有放,便得破除我见,不复执著有我。经云:
    世尊,断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诸法不起故。
    世尊,无二边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离二边故。
    世尊,不破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一切法不相离故。
    世尊,不取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过声闻、辟支佛地故。
    世尊,不分别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诸妄想不可得故。
    世尊,无量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诸法量不可得故。
    世尊,虚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一切法无所有故。
    这七句是说明菩萨观察道谛的道、如、行、出四相。一、道相有二句,以断和离二边显示道相。菩萨观一切法不生不灭,无所造作而为无量有情开示解脱道。所开示理应离于二边,契乎中道。二、如相。不破、不取是显示如相。菩萨了知法界一相无相,无有离散,则不取一切法。乃至二乘出世清净之法亦不取著。三、行相。不分别、无量是显示行相。菩萨了知由于取相生心故,妄想分别。忆想分别从本已来不可得故,一切法性不可以六情筹量,毕竟空寂。四、出相。虚空是显示出相。菩萨观知一切法无所有、无能作、无所作故,则究竟寂灭。经云:
    世尊,无常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一切法破坏故。
    世尊,苦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一切法苦恼相故。
    世尊,无我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一切法不著故。
    世尊,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一切法不可得故。
    世尊,无相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一切法不生故。
    这五句是说明菩萨观察苦谛的无常、苦、空、无我四相。一、无常相。菩萨观察五蕴乃至一切法从因缘生,刹那破坏故,通达无常相。二、苦相。菩萨观察行苦故,通达苦相。三、无我相。菩萨观察一切法无自性。四、空相。菩萨观察一切法不可得故,一切法不生故,一相无相,是谓空相。经云:
    世尊,内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内法不可得故。
    世尊,外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外法不可得故。
    世尊,内外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内外法不可得故。
    世尊,空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空空法不可得故。
    世尊,大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一切法不可得故。
    世尊,第一义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涅槃不可得故。
    世尊,有为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有为法不可得故。
    世尊,无为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无为法不可得故。
    世尊,毕竟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诸法毕竟不可得故。
    世尊,无始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诸法无始不可得故。
    世尊,散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散法不可得故。
    世尊,性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有为无为法不可得故。
    世尊,诸法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一切法不可得故。
    世尊,自相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自相离故。
    世尊,无法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无法不可得故。
    世尊,有法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有法不可得故。
    世尊:无法有法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佛言:无法有法不可得故。
    这十七句是说明菩萨观察灭谛的灭、静、妙、离四相。一、灭相。内空、外空、内外空是灭相。内法是内六根,外法是外六尘,内外法是十二入,如是根尘都非常非断,本性自空。二、静相。空空、大空、第一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始空、散空,这八空是显示静相。空亦复空,是空空;十方皆空,是大空;涅槃亦空,是第一义空;三界皆空,是有为空;离生、离住、离灭的无为法亦空,是无为空;一切法究竟不可得,是毕竟空;一切法初来处不可得,是无始空;一切法终际不可得,是散空。三、如相。性空是如相。无论是有为法或无为法的一切法法性,都不是佛或声闻、缘觉所作,亦非余人所作,性自常空。这就是如。四、出相。诸法空、自相空、无法空、有法空、无法有法空,是显示出相。有为法、无为法各各有自相,而各各自相皆空,是自相空。五蕴、十二入、十八界空,是诸法空。求觅诸法皆不可得,而此不可得亦空,是无法空。诸法和合有自性相,此自性相亦复是空,是有法空。若法有、若法无,此等皆空,是无法有法空。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