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书信 复张云雷居士书二

作者:出处:
分享到:

 
    《入佛问答》一书,导引未悟,令生正信,随机开示,渐入渐深,赠送结缘,诚属莫大功德。然此系泛论入佛事理,虽亦偏赞净土,实未大畅厥旨。若已有信心,当阅净土诸书,若不能多阅,其最显豁者,如《径中径又径》一书,采辑诸家要义,分门别类,令阅者不费研究翻阅之力,直趣净土壶奥,于初机人大有利益。《入佛问答》所示研究次第,唯天姿高,宿根深者,方堪担荷。若二俱退半,仍欲依彼所示而为研究,恐教理不能大通,而净土一法,由笃志研穷教理,遂成担阁矣。佛法因人而施,断不可执通途宏规而与机相违,致失即生了脱之殊胜利益,是在当人自量根性而为修持耳。
    往生咒梵文,学之亦甚好,但不得生分别心,谓此略文为非。一起此念,则一大藏所有咒,皆生疑心,谓为未合佛意。须知译经之人皆非聊尔,何可以他译不同,便藐视之乎?千余年持之得利益者,何可胜数?岂千余年来之人皆不知梵文乎?学固宜学,断断不可起优劣胜负之念,则利益自不可思议矣。
    又持咒一法与看话头相似,看话头以无义路,故能息分别之凡情,证本具之真智。持咒以不知义理,但止至诚恳切持去,竭诚之极,自能业消智朗,障尽福崇,其利益有非思议所能及者。礼佛仪式,极忙之人不便特立,但至诚恳切,口称佛号,身礼佛足,必致其如在之诚则可矣。世当劫浊,互相戕贼,不有护身符子,断难永无祸害。所谓护身符子,亦只至诚礼念阿弥陀佛而已。而观音大士,悲愿洪深,寻声救苦,随感即应,宜于朝暮礼念佛外,加以礼念大士,则冥冥之中,必蒙加被,自可转祸为福,遇难成祥,而不自知也,此方外野人为知己作救世之方法也。若曰为举世,非不能救,但人不肯依法而行,则无如之何矣。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