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十要 白圣老法师讲 悟智法师记 七、要维护教团

作者:出处:
分享到:

 
    教团就是佛教的僧团,也是佛教的团体,维护教团,就是要保护佛教的团体。要怎样保护?有二种:(一)要住持佛教的教务。(二)要维护僧伽的制度。先谈第一条住持佛教的教务。我们全国中设有中国佛教会的机构,省市亦有分会的组织,县市亦有支会的分布,这些教会组织,替我们解决寺院的问题,解决寺产的纷争等等。
    佛教会是正式向内政部提出申请设立的一个民间的团体组织,所以它是合法的团体。一个寺院如果寺产遭到侵占,或发生其他纠纷,要单独应付外来的势力,其力量是薄弱的;但团体的力量就很大了,其影响力更不可忽视,尤其有一合法的教会,更能发挥其领导的力量,以保护僧团,及争取团体会员应有合法的利益。因为我自大陆到台湾后,一直服务于教会,所以我深深知道教会对我们寺院的重要。在教会服务的这段期间,我也替寺院解决了不少纠纷问题。
    谈到教会的领导一职,我是身不由已的。但有不了解我的人,总认为我老是眷恋着教会的领导宝座不舍,好像我对这个职位,怀有很大的胃口、很大的野心,其实这个误会,只有我良心知道,护法韦驮菩萨知道,因为我是无时无刻不想做让贤离开的准备。但是没有办法,我也拿不出好主意,我最怕人家说三句好话,怕人家要求,三句好话一说,和好话要求,我假使不想当,他们也要我挂个名,这个名是很大的,但不做事挂那个名有什么用?本来嘛我已老了,今年已八十岁了,决心退休不干了,无奈这个名还是让他们挂上去了;但是挂是挂了,总不能挂永远的,我也会离开这个世间的,所以对此一职务到现在尚未能让贤,我总觉得非常的遗憾和抱歉的。
    任职教会,也不是为了面子,如果对于教会的事务,无所作为,单是为了这个假面具,又有什么用?这个假面具,由前面看是很雅观的,但在背后恐怕就有人指骂你了。
    又,服务于教团的人,要有一个大原则,那就是“为公要忘私”,希望大家把此五字记好。假使你们在寺院当住持,或在教会当任何职务,办事必须“为公而忘私”。以一般人而言,有的经济还算不错,人事关系也很好,在人们心目中,也有点份量,但就是私心太重。他们办事谈到公事时,会往后退缩,如果为自己的利益,又会站于最前面来,这样的现象,是佛教中最不幸的事。
    我不敢说,我对教会的服务,有任何的成绩,有任何的贡献,但我办事的哲学,是为公就是为公,绝不为私,为公就必忘私。
    第二,要维护僧伽的制度。僧伽制度的范围很广,包括佛教节日的祭祀、僧伽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和行住坐卧的威仪规矩等等。
    从前太虚大师曾著一部《整理僧伽制度论》,他认为我们僧伽制度太腐化了,必须重新整理,故而著作此论。不过这种新制度,是否能实行,这是一个问题。
    设坛传戒,也是僧伽制度的其中之一。现在的戒期,由原来的三十二天延长为五十三天。延长的目的,是要让戒子们在戒期中,多多学习威仪规矩,听戒忏摩,或如早晚上殿、过堂、吃钵饭、穿海青、搭披衣、礼拜等,务使他们都能如法符合于僧伽的制度。
    前几天有一位出家者来寺,听说他是最近在大陆受戒的,戒期仅有十二天,我听后感到非常的惊讶,传戒十二天全部就授完,不知授的是什么戒。问他在戒期中是否讲戒,或教过各种的规矩,以及吃钵饭,但他一问三不知,对这些他全不知道。由此可以看出,其传戒的草率,和未保存僧伽的制度了。事实上,在大陆的僧伽制度早就名存实亡了。
    七衣是向人家借用的,且都是旧衣,甚至有的已补钉过,不像你们的三衣、具、海青、钵、锡杖、僧袋等,一概都是由信徒供养,由寺方供给的。
    现在假如我们戒坛中的六百人,能依庄严戒坛的生活,依佛的制度修行、持戒,继续过下去,就是佛法将兴的时刻,能如是即声名远播,恐怕甚至全世界的人,都希望到台湾的临济寺,来看看那些庄严受戒的菩萨。像现在即使是短时间的戒期,每天还是那么多人来寺打斋供养你们,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所以依制度修行持戒,不但龙天护法会来拥护你们,就是诸佛菩萨,也在那里破颜微笑。可是戒期毕竟是有限的,当戒期圆满,你们步出戒坛回到常住时,因无人督促管教,就又懈怠下来了。所谓“戒在即佛法在,戒灭即佛法亡”,不能维持修持的制度,佛教将来是危险的。
    我曾与你们开堂和尚商量,是不是将来办一所学戒堂,供那些道心坚固,能够修行持戒的行者,作为用功办道的场所。不过这是我们的构想,也是我的妄想,能不能实现,就要看将来的因缘了。
    你们不要以为时代进步了,社会文明了,这些古老制度的思想,已不合时代了,有这种思想的人,我希望你们把这个心歇下来。
    比方昨天你们受沙弥戒时,我也曾向你们提过,沙弥戒的第九、十条,可以方便。这里我就顺便概述此二条可以方便的原因吧!
    第九条是不非时食戒,持此戒者非时不食,是所谓持午也。如果因环境的影响,或因身体欠佳,此条戒可以开缘。
    过去十多年来,我都过午不食,你们的教授和尚也有多年持午的记录。可是因多种的原因,也就无法坚持下去了。像你们的教授和尚,今年已八十四岁了,且体弱多病,不食身体更无法支持;我又患胃疾,要多餐少吃,不食胃疾就发作,没有办法,只有开缘一途了。所以关于持午之事,我是持了再开,开了再持,反复地持开也已有多次了。
    第十条是不捉持生像金银宝物。此条戒我相信不论是大小乘的行者,都无法做到的,假使有也极少数,我们能够不拿钱吗?没有钱能行动?能生活吗?泰国和尚他们对于持戒,执著又严谨,但他们一样执挣金钱,送供养,他们样样要。以我们中国的行者而言,此条戒能持吗?我们的出家行者,哪一位不用钞票,不带钞票的?可是授沙弥戒时,戒和尚问你们能持吗?答:能持。口答能持,但身上的钞票一大堆,这不是在打妄语而又多犯一条戒了?所以此条戒能不能持,我主张可以实答。假使一所寺院的住持当家,如身体与环境许可,要持过午不食戒,是容易做到的,但要持第十条的不捉持金钱戒,就困难了。像寺坏了要修,房子坏了要补,或要建大殿、禅堂、念佛堂等,无钱怎么办?化缘啊!找人要钱啊!这还算是能持吗?
    泰国是以佛教为国教,所以其政府对佛教非常的拥护。该国的住持长老,认真说起来,此条戒应该是可以受持的。比如说,他们房子坏了,可以找政府修,没有东西找政府要,吃饭可以到街上托钵化缘。可是这些我国的政府,能给我们吗?何况本国也没有托钵的习惯。
    从前在大陆时,我见过一个老修行,他平时在寺院挂单,但三餐的饭食,却向人家去托钵化缘。他对此二条戒的看法是:持金钱戒容易,要他过午不食就困难了。他每日都修行礼佛过深夜十二点,如果过午不食就感到难过,身体就支持不住。他说:如果过午不食,把身体弄坏了,怎么修行礼佛?所以他说:持午这条戒还是开方便吧。
    其实,第九条不非时食戒,是佛戒;第十条不捉持金钱,也是佛戒。可是依我们的国情习惯,你能持非时不食,却不能持不捉持金钱,所以此二条戒,你们能持最好,万一不能持时,我是主张可以方便的。方便不是废弃,我也没有主张授沙弥戒时,只授前面八戒,而后二戒,就不必授了,我所以说可以方便,是因为此二条都是遮戒,非是性戒(根本戒),遮戒虽也是佛制,但是可以开缘的。
    时代的进步,社会的文明,也不是改变僧伽制度的理由,在此我举出一人,作为举例的证明。
    弘一大师是近代的一位善知识。他未出家前,是一位艺术家、书法家、大学教授。因为他是艺术家,所以曾演戏剧,在日本时他就演过“茶花女”的角色。他是一位近代的学者,思想新吧!是一位艺术家,思想进步吧!但他后来出家后,就以弘扬律法,严持戒律,作为终身的修持,成为近代律宗的一代宗师。
    还有一位中国的法师,他在美国以日食一餐的修持,感动了很多的美国人亲近他,后来甚至有很多人跟他出家的。这些美国人都是知识分子,他们拥有学士、硕士、博士的学位,他们是近代的学者,思想新吧!进步吧!如果你们到道场参观他们的苦修,你也会相形见绌,自感不如的。
    在科学日进千里,社会文明的今天,生为现时代的出家人,对于思想与行为,我把它下个注脚,就是“思想不妨要新,行为不能不旧”。思想越新越好,越能赶上时代,像我们除有佛学知识外,能具有哲学、科学乃至原子等的知识,更能以现代的思想,接引现代的学人。行为不能不旧,如果思想要新,行为也要新,那佛教的“气数”就将要尽了。社会上流行的形形色色,出家人也要跟上,那就不必出家修行,去做个在家人好了。佛教如果真的到了那种地步,还成什么僧伽教团?当然僧伽的制度,也就荡然无存了。所以行为与思想,一定要分开,思想可新,行为绝对要旧。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