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问 答奉天如如居士疑问十四则

作者:出处:
分享到:

 
    一答:经云“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据此可见虚空以众生迷情所变现耳。众生本有大觉真如心海,一念迷情,犹海之一沤。沤之于海,何可论其大小哉?子不悟本妙真心,但认此色身之内昏扰扰以为心,无怪乎不能包括虚空也。

    二答:法身无相,亦无不相。所谓无有相,无无相,无亦有亦无相,无非有非无相。离四句,绝百非,乃真法身也。子执无相为法身,不几成于断灭见乎?无之一句,尚未能超,况四句乎?什公所说,乃即法即报之报身。梵语“卢舍那”,此云“光明遍照”。为十地大士说法,故现此身耳。

    三答:我但知佛学,而不知科学。以鄙意度之,科学从识神拟度之见,佛经是亲证现量之境。凡一切星辰,依经论而说,尽是星光天子之宫殿,亦非神仙所居。彼星辰离地,有四万二千由旬之高,而神仙不得居之,即科学恐亦不能测之。孰之是非,吾不得而知。

    四答:净土庄严,乃弥陀愿所成,亦众生信愿持名功德所致。娑婆秽土,无足为论。

    五答:子所认之心,往往将妄作真,倒乱甚矣。是以以真为妄,犹不自知。子所谓本无生灭者,乃真心也。彼经疏所云,五阴、五根、五大,既云无所从来,则无来;无所至处,则无去。无来即不生,无去即不灭。缘会即有,有非有也;缘离即灭,灭非灭也。若真有生灭,何须假缘?佛亦从缘而有也。以众生机感为因,以佛应为缘。感应因缘,不可不知。

    六答:北京《龙藏》,丛林请之以为法宝供养耳,并不便于研究作用。若欲翻阅研究,何必《龙藏》?况《龙藏》是梵本,请之连纸工价,非三千余金不可。

    七答:大千世界,一佛所王,哪有十方所说之经?说有仍不妨纳在一微尘中。

    八答:七诸祖俱无实法与人,所谓先圣后贤,其揆一也。子何以被一个“无”字困煞?众生苦之,只苦在妄认四大为身,六尘缘影为心。是以无始至今,轮回不休。其病根只在错认身心。佛祖出世,为破此执,所以说无。子反被其所困,生死何由可了?

    九答:若论释种本领,毋须要佛神通救度,且琉璃王亦不敢轻视。因释种受佛教化,又坚持五戒,宁有戒死,不无戒生。守戒生天,犯戒堕狱故也。人但知释种受灭,而不知往昔由网鱼因缘,遭此恶报。经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忘,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因果报应,虽大圣人,亦所不免也。

    十答:目连尊者神通第一,况早证阿罗汉果,其生死了也。且末后一关,何须佛告?但以示此一报以警后世之众生耳。所谓公修公得,自作自受,亦多劫因果之不忘耳。

    十一答:十方佛经皆说众生之心。经云:“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苟能悟得此心,则一切法自能了了。生净土后,不言自喻。永明大师云:“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十二答:本年往生净土者:三月间,天津陈性亮之妻;六月六日,上海会稽道尹黄涵之之妻。俱有确证。

    十三答:科学知见,非真不足取信。子既信佛,当具正知正见,但不谈彼短不说己长可也。

    十四答:须知生界无减,佛界无增,先贤发愿应当如此广大。若不发如此大愿,无以建立大行,以愿为行之导师故也。各发大愿,各修大行,各结众生缘,各尽众生界。所谓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者,类此可知。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