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述 七种二谛名义之解释

作者:出处:
分享到:

 
    一、藏教“实有二谛”:此教人根最钝,从有门而入。二乘由苦谛入道,但知诸法从正因缘和合有生,因缘别离有灭,生灭皆实有也。认见思二惑为实有,必须断除。二惑灭后,证有余涅槃,见真谛理。真谛者,空理也。执空现为实理,名为实有真,以生死为实有俗,乃名为实有二谛。

    二、通教“含中二谛”:此教人根稍利,从空门而入。三乘人有两种根性:一者钝,同前藏人;二者利,受后教接。言“含中”者,谓有中道妙理,含隐入二谛之中,乃名含。

    此教以幻有为俗,幻有即空为真。言幻有者,了达三界一切诸法,从缘而有。缘起无性,当体即空。有既如幻,空亦如幻。故曰“生死涅槃,犹如昨梦”。二谛之体即是中道,虽未明解中理,隐隐然与前教实有悬殊。直待受后教按时,说中理之话,一点便明。所以利人,了达见思二惑如幻,不须断除。对境生心,即知心境皆悉如幻,当体即空。空无所断,故云“不须断除”。烦恼既空,生死亦空。生死既空,涅槃亦空。所以不住二边,即可被别、圆二教接上。然则“中”有二种:一者“但中”,双非空有,便是中道。见不但中者,受圆人接。

    三、别教“显中二谛”:谓藏、通二谛,是世间事理二法,俱心可思惟,口可言议。此教二谛,乃出世间之事理二法,皆非心口可思议也。教内初心大士,在世间可言大利,较圆人犹号钝根。

    言“显中二谛”者,谓幻有、幻有即空皆为俗,不有不空为真。此教俗谛,幻有犹指世间事,幻有即空指世间理。以世间事理二法,共成一出世事法,乃为一俗谛。不有不空即但中也。以但中为真谛,故云“显中”。今说二谛,不立中谛之名,故称显中二谛。以世人之眼光,看不出真谛是但中,故非世人可思议也。若以出世之道眼观之,此个真谛,既云不有不空,分明是双遮二边以显中道,故仍云显中思议二谛也。

    四、“显中不思议二谛”:谓幻有、幻有即空皆为俗,一切法趣有趣空、趣不有不空为真。真即是俗,俗即是真,如摩尼珠。珠譬真谛,用譬俗谛。即珠是用,即用是珠,不二而二,分真俗耳。此非权教三乘人可能思议,故云不思议二滞也。

    以上明四正竟。

    五、别入通二谛:二谛之名同别教。教内之俗,收世间事理二法而成。教内之真,不有是遮,不空是照,遮照同时,显是中谛。今收入真谛之中,所以能入通教,接三根人。上根三、四两地受,中根五、六两地受,下根七、八二地受,故云入通二谛也。

    六、圆入通二谛:此中俗谛与别全同,真谛与别硕异。别之真谛不具诸法,所以二谛不得融通,以其两不相即故也。圆之真谛,具一切法,所以二谛圆融,故云一切法趣有、趣空、趣不有不空,所以称为不思议也。非唯真谛不可思议,即俗谛亦不可思议耳。以通教三乘人,有上上根者,能见不但中理,即以不思议而教导之,令彼受之,而接入圆也。

    七、圆入别二谛:此种二谛与前二谛所差别者,前以但中摄在真谛之内,此以不但中摄在真谛之内,故不同耳。

    其实中道理性,原无但与不但,以别人根钝,先修空,次修假,后修中,次第而入。彼修空时,但见于空,不见不空。修假时,但知有假,不知空亦是假。若知空有俱假,当处即中。彼不解故,所以修中时,必要双舍空有二边,而入中道。彼谓中道佛性,如云外月,仅能不变,不能随缘。所以圆人斥彼所证者,是但中理也。以彼根钝执重,三观历别而修,三谛不得圆融耳。过在法执太深,非法门咎也。

    今圆教二谛,则大不然,圆人于名字位中,了知一色一香,无非中道。随举一微尘,一切法趣一微尘,是趣不过,故云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前所谓“一切法趣有趣空、趣不有不空”是也。

    今以此种妙理,化导别教中利根大士。上根十住受接,中根十行受接,下根十向受接。须知通教接圣不接凡,别教接凡不接圣,以别人至初地,证道同圆故也。故知住、行、向三贤是内凡,登地名圣。乃以三贤受接,分上、中、下根也。

    以上明三接意竟。

    修真空观须约三自性,明二谛中道,是为显中二谛观。有五番详明:

    一、约依他性:谓一切法起,无不从缘。从缘有故,必无自性,无自性故,所以从缘。缘有性无,更无二法。约缘有万差名俗,约性无一味名真。是故于一缘起,二理不杂,名二谛也。缘起无二,双离二边,名为中道。

    复有二义:一、缘起幻有义,又二:(一)非有义,举体全空,无所有故。(二)非不有义,不待坏彼差别相故。《大品》云“诸法无所有,如是有”,是故非有非不有,名幻有也。二、无性真空义,又二:(一)非空义,以空无空相故。(二)非不空义,谓余一切相,无不尽故。是故非空非不空,名真空也。经云“空不空不可得”,名为真空。

    已上约开说,若约合说,复有五重:一、彼非有即非不有,以此无二为幻有故。由此无二,不堕一边,名为中道。此约俗谛名中道也。二、彼非空即非不空,以此无二为真空故。由此无二,双离二边,名为中道。此约真谛名中道也。三、彼幻中之非有,即真中之非不空义。幻中之非不有,即真中非空义。以均无二故。以此无二与前无二,复无二故,是故二谛俱融,不堕一边,名中道也。四、幻中非有与真中非空,融无二,名为中道。此是非有非空名为中道。五、幻中非不有即真中非不空,此非非有非非空之中道,谓即中之中也。是故二谛镕融,妙绝中边,即其意也。以不异界有之空,方为真空;不异空之有,方为幻有。经云“色、色空为二。色即是空,非色灭空,色性自空。”于其中而通达空者,是为入不二门,不二即中也。

    二、约遍计性:《瑜伽》云:遍计所执,情有理无。此中约妄情为有,如空花于病眼,是凡愚所取以为俗。约理中实无,如空花于净眼,是圣智所知为真。此有彼无,交彻无碍,融为一性。由一性故,名为中道。

    三、约圆成实性:谓真如当体无碍,则无碍为空。俗谛不可坏,名不空。空、不空不二为中。又迷真起妄为俗,会妄归真名真。真妄俱融,交澈无碍,为是真该妄末,妄彻真源,真俗混融,以为中道。

    四、三性通约:先开一遍计,情有理无,依他相有性无,圆成性有相无。如是有无无二,为俗谛中道。次合遍计理无,依他性无,圆成性有,有无无二,为真谛中道。如是则真俗合而恒离,离而恒合,合离无二,是为二谛中道。

    五、约依理起观:谓此真空法,平等二谛,三世诸佛之所同依,十方菩萨离此无路。是故行人,若欲于真大乘,求出要者,于此深空之理,宜尽心力,作意观察。观察既久,遂能照理伏惑。

    今明修法有三:一、识病,分二:(一)粗病:谓以修行为求名利等,巧伪不真,为令他知,及不护戒行。如是等类,即不能习此观也。(二)细病:言纵有质直趣理之心,不识自心执见过患,是故无心翻情入理,亦不能习此观也。是故行人,欲习此观,于上二患,极须善识,求远离之。

    二、拣境,亦二:(一)倒境:闻空谓断无,闻有谓实有,并如情所取,非是法境。(二)真境:如上说,空有俱融,无碍之法,难名目者是也。极须拣之。

    三、定智,复二:(一)解心:言于前真空善分析拣择,不与三种空乱想相应。又须知此解心与行心不同。若不尔者,于此法上堕不生解,乃谓此解心便是行心。非正理故,不名解也。(二)行心:谓行心观正理时,决定不如前之所解,以行起解绝,解不能至。故以行心顺法,亡情念故。谓正入观时,于所观境,不作空解,不作有解,不作俱解,亦不作俱非解。于一念间,一切解心动念总绝,亦无不动之解。所解亦绝,此绝亦绝。境智俱融于一念间,此谓情开理现,难可宣说,唯至此者自知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