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论已说假法不能为种子作所依,反面就是说种子的所依必是实法。阿赖耶识,为种子作所依,当然是实有。种子既是实有,种子生起的现行,也不会非实有。种子是阿赖耶的相分,种子相分既是实有,更不能说见分、自证分非实有。阿赖耶的相见等分是实有,七转识的相见等分也该是实有,同时是识故。如像一家弟兄,不应该哪一个的势力大些便是实有,势力小些便非实有。所以不独识是实有,就是不离识的色,也是实有。一般讲唯识的人,笼统一点,就说色都是没有的,不分清离识不离识,这样一来,就与现量相违。小乘外道尚且不说违现量的话,何况大乘唯识教呢?简单地说,《深密》若说诸法皆空,便与般若全无差别,如何还说是非有非空了义之教呢?
本来三转法轮之判了非了义,也就很难。唯识宗说,初在仙人堕处施鹿林中,初转法轮说小乘教,落于常见。次于鹫岭二转法轮说大乘般若,落于空见。第三在广严城等处说《解深密》等,才说非有非空了义之教。一般学唯识的人,都知道这个说法,但是,如何是堕常的有?如何是堕断的空?如何又是不堕二边的非有非空?却少去理会。就依《解深密经》来说吧,《解深密经》说佛初转法轮时,说色蕴自性,色蕴生,色蕴灭,遍之永断等;如是列举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四食、三十七菩提分法等自性差别。二转法轮的时候,说诸法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性净涅槃;于是皆称赞是甚奇希有;但是称赞过后,仍然说是不了义。又说第三转法轮的教法,但第三转法轮仍然说诸法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性净涅槃,这第三时了义之教与二时的不同,又在何处呢?
第一时说五蕴、四谛等,唯识宗能不承认有四谛吧?说四谛举五蕴乃至八圣道品为例,唯识能不承认五蕴等是有吗?既然初时所说的法,唯识都承认有,岂能说五蕴等依他起法是无自性吗?若有自性,何以说初时说法落于有边,堕于常见,是不了义?
第二时说诸法无自性,第三时也说诸法无自性,差别又在哪里?没有差别,如何又说第二时教落于无边堕于断见,是不了义?既是初时、二时都非了义之教,那么这三时了义之教,对于初二时教,自当有所补充解释;对于第二时教所补充的意思,就是说遍计所执是无自性,依他圆成是有自性,算是加了一个注解。至于初时教之有,哪一部分当有,哪一部分不当有,《解深密经》中却没有解说。若以三时来判教,自然应当把一切佛法,都摄入三时教中。佛成道后第一次说法教弟子,曾教憍陈如等五人,把裙子穿整齐,这算不算教呢?
又佛悟道以后,不动道场,就说了一个偈子,佛说我所证得的法,是甚深、是寂静、是光明、是无为。如此的甘露妙法,是很难有人信解的。佛说涅槃是甚深寂静、光明、无为,是不是了义教呢?若是了义教,是不是第三时教?若是第三时教,岂不成未转第二法轮之前、先转第三法轮了。又佛临涅槃的时候,给弟子说,凡顺清净的,都是应该遵守的;违清净的,都是当戒的。这教法是不是三转法轮,是不是了义呢?这是佛最后说的教法,此不了义,谁能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