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说 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论》 一、本论的结构

作者:出处:
分享到:

     
    本论是根据《菩提道炬论》所说的“三士道”——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的次第而组织的。
    “下士道”,指脱离三恶趣,生人天善趣的法门;“中士道”,指解脱三有轮回,断烦恼、证涅槃的法门;“上士道”,指发菩提心,修菩萨行,证大菩提果的法门。
    说明“下士道”有四大段:一、思惟人身无常;二、思惟三恶趣苦;三、皈依三宝;四、深信业果。
    说明“中士道”有四大段:一、思惟苦谛(三有生死过患);二、思惟集谛(烦恼及业流转次第);三、思惟十二有支(流转还灭道理);四、思惟解脱生死正道(戒定慧三学)。
    说明“上士道”有二大段:一、发大菩提心;二、修菩萨行。修行又分四段,总说六度四摄和别说修止观法。
    在三士道之前,作为三士道基础的,又有二大段:一、亲近善知识;二、思惟人身难得。
    在上士道之后,又说明发大菩提心者如对密咒信仰爱好,亦可进修密乘。
    亲近善知识是修学一切佛法的基础。要亲近善知识才能趣入佛法,所以最先说。趣入佛法后,就要思惟有暇圆满的人身难得,才能策励自己,起大精进,修学佛法。所修学的,就是三士道。
    若不能脱离恶趣,就没有修学佛法的机会,更不能出离生死,成大菩提。若对于现世五欲尘(色声香味触的享受)贪求还不能止息,三恶趣的苦还不知怖畏,就更不能厌三界苦,勤求出离。所以最迫切的,也是浅易的,应当先修下士道。
    修下士道中,若贪着现世五欲,于后世的安乐就不能起猛利希求,于三恶趣苦也不能生真实怖畏,所以先应思惟人身无常,才能怖畏恶趣;由怖畏恶趣,才能至诚皈依三宝,深信佛说因果道理,止恶修善;由此才能远离恶趣。
    仅修下士道,虽能生人天善趣,终不能脱三界生死轮回。因此,应进修中士道:先思惟生死总别过患(总谓三苦、六苦、八苦等,别谓六道别苦等),对于三界生厌离心;进而研求三界生死的起因,是一切烦恼和有漏业,发起断除的决心;真正认识戒定慧三学是断烦恼的惟一方法,精勤修学,由此才能出离三界生死。
    若自己还不能厌生死苦,如何能发心度脱一切众生?若自己还不能出三界,如何能度一切众生出三界?所以在修上士道之前,必须先修中士道。修中士道后,进一步就该想到:一切众生沉没生死苦海,只是自己解脱生死,仍不能救度一切众生;为欲救度一切众生,自己必须成就无上佛果。由此发起菩提心,求受菩萨戒,学习六度成熟自身,修学四摄成熟有情,就是上士道。
    这三士道,是不论修或是不修密乘的人都要修学的,故又称为“共同道”。为欲迅速圆满福智资粮,在已能修诸共同道的基础上,应进修密乘诸道,即先依善知识受大灌顶,严守三昧耶戒及诸戒律。若学下三部密,当先修有相瑜伽,后修无相瑜伽,由此能得密宗所说的各部悉地。若学无上瑜伽部密法,当先学生起次第,后修圆满次第,最后证得大金刚持果。这就是本论结构的大意。
    菩提道次第,是成就无上菩提必须经历的过程,修下士道不只为自求人天安乐,修中士道也不只为求自了生死,都是为上士道准备条件,所以都是菩提道的一部分。不过由于缓急、浅深、难易的不同,就不能不分出次第。不仅各大科有一定的次第,就是大科以下的细支,也都有一定的次第,不可紊乱。但是,由于修前面各科,就更能引起对后面各科要求学习的心;学习后面各科,又更能促进对前面各科要求修习的心;所以三士道又是一个整体的,要平行修行,不能偏废。哪一部分缺乏之,就应该多修哪一部分,使其平均发展。不是各种孤立的前后无关,而是脉络贯串,通体灵活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