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概要 从佛教学派兴衰的演变说到中国佛教之建立 八、汉地佛教各宗过去之略史

作者:出处:
分享到:

     
    西藏佛教略如上述,今更反观吾内地佛法为何如也。昔在汉魏之际,是为我国佛法初入之时期,对于任何宗派,皆无可述言,即对于佛教总体,亦仅略译几部小乘经典,讲讲修修,并未见何为建不建立。故晋朝道安法师等,尚忧戒律未来,惟恐圣教难以久住;次至姚秦罗什,乃广译大乘经论,与觉明三藏翻译十诵,尔时始有戒律为佛法之基础。成实、三论之宗派,亦由彼时而始立。唯其成实与三论,仍仅讲阐法相及破立之理论。至于学三论及成实者,应当如何依三论及成实而修行,乃至现在,曾未见有谁问之及谁释之。此是余见闻之狭小耶,抑中国佛法实如是耶?尚望三论诸师,有以教我也。
    次至陈朝真谛法师始译《俱舍》与《唯识》之典籍,至唐代玄奘法师又重译广弘。其《俱舍》与《唯识》诸论,虽详谈资粮等五道之次第,然在汉人,皆自许为大乘根器,对于《俱舍》之法,当然是学而不修,即对于《唯识》,亦仅仿取天台,或华严宗所立观法之名,而谈修唯识观。至于从凡入圣,乃至无学道之次第,究当如何修习,更是余所未学未闻者也。
    天台崇《法华》,贤首崇《华严》,谈乎理也,惟恐自宗之不圆不顿;叙其行也,惟恐自宗之不越不包。故天台立境,则必曰一法三谛,明心则必曰一心三观,言行则曰圆教之十法成乘。更叙十法界中,各具十界,乃至百界而立千如,更加依正五蕴,转为三千,而云一念三千、三千一念圆融无碍之旨,可谓极矣。其判教也,则以《阿含》、《般若》为藏、通二教,此固非我大乘根性之所须,即不共二乘独被菩萨之大乘教法及行位,亦望圆教之项背而不及。谁是狭心之士,甘在此别教而雌伏耶?故使吾国学子,人人皆生好高骛远之狂心者,此宗不能无责也。
    贤首大师之华严,较之天台而尤晚,故所唱之高调,当然亦更玄之百倍。此宗学者,谈理则必十玄六相,判教则必圆明具德,境观必须事事无碍、周遍含融,如是方满私衷之欲望。若有教之以小始行位及观行,必急睁怒眼而怪之曰:汝欺我耶!汝岂知我非圆教之机乎?
    其教外别传之禅宗,捷妙稳固之净土,对于吾国之机,虽不能云无益,然障碍经论之讲授,戒律之研学也,未见其小也。兼之年代延长,教规涣散,异教横侵,朝廷摧火,圣教厄运,不知凡几。
    及至晚清,各宗要籍之名。且将无闻,况乎依教起行而不躐等哉?故诸久习经教之士,若能一日回头,感觉说食数宝,终无充饥富饶之实力,必是决然将先学之经论,束之高阁,或弃之纸炉,而后闭关念佛,或瞑目参心,与夫愚妇、哑羊之学佛,全无半点你迟我速之方便,此又佛法之不善耶,抑学子无师承之咎耶?唯愿有志弘持如来正法之士,放舍夜郎自大之狂慢,审思吾国佛法衰弱之原因,为幸多矣。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