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游访记 序七

作者:出处:
分享到:

     
    虚云
    佛法最上一乘,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昔人为向上一着,寻师访友,不惮千山万水,毕生行脚。
    光绪年间,余习禅金山,顾不知生从何来,死向何处。嗣朝五台、终南、嘉午、后谷,住小茅篷,一齐放下,颇得自在受用。尔时高鹤年居士访道来山,一见相契,颇有宿缘。叩问参禅工夫,答以穷参力究,终能发悟。居士随向翠微茅篷,亲近法忍上人。余以未了因缘,乃往峨眉,朝鸡足,礼迦叶尊者。见十方僧众,来山朝拜,无食宿处,因此发意就钵盂庵,修葺整理,开单接众。
    民二,往北京,请《大藏经》,道出沪江。居士与月霞法师办讲经会,弘法利生,听者甚众,并创佛经流通、《佛学丛报》等事,利益群众。
    民九,居士来鸡山,相晤于九重岩下,狮子林间,七里松阴,熊猿巢窝。居士住一破残茅篷经夏,深受瘴毒,余请其来滇池。时粤省诸公,送余主持华亭寺,余乃为之改名云栖,开办道场。法侣稀少,居士发菩萨心,即赴江浙,邀约戒成、修静诸法师等相助弘扬法化。
    居士后返故里,舍家归公,与沪上简玉阶及诸慈善家合创妇女安老救济院。净土道场规模宏大,远道来学者颇众,兼办各种慈善及上海义赈会,救济水旱灾、放赈等事。
    民十七年,余以寺中人众缺粮,航海来沪。时居士救灾未回,叠函邀请来申,介绍与王一亭、狄楚青诸公相见,高谈无佛之世,直指当人之心,皆大欢喜。于时福州鼓山首座二人与省主代表前来邀余复兴涌泉寺,居士再四相劝。诸公与我送行,余亦劝居士集稿速印《名山游访记》,引人入胜。
    良以在家居士,为道数十载,游访名山,参寻知识,洵为稀有之事。出家人行脚参访,则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尚非难事。若在家居士真正行脚,磨炼身心,参访知识,则大不易,冲风冒雨,露宿风餐,受寒暑,忍饥渴,历尽诸苦,言难尽也。
    兹以游记出版,略述因缘如上。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