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佛像的手印有哪几种?

作者:出处:
分享到:

 
    常见的佛教手印主要有说法印、施无畏印、与愿印、定印和降魔印,此外,在密宗中,除了这五种手印之外,还有其他的佛教手印。

    佛教的手印种类很多,但在佛教艺术作品中,常见的却往往有这么几种。

    说法印,这是在佛像中常见的一种手印。其手势是以拇指与中指(或食指、无名指)相捻,其余各指自然舒散。这一手印象征佛在说法的意思,所以称为“说法印”。说法印按法身、报身和化身之不同,其双手所结的印契之位置不同,又可分为三种。

    施无畏印,这也是佛像中常见的一种手印。结此手印时,右手微屈,上举于胸前,手指自然舒展,手掌向外。这一手印主要表示佛陀为救济众生的大慈心愿。据说结此手印,能使众生心安,无所畏怖,所以称为施无畏。如《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中说:“右手展掌,竖其五指,当肩向外,名施无畏。此印能施一切众生安乐无畏。”

    与愿印,又作施愿印、满愿印。其印相是手掌伸直,自然下伸,五指自然下垂,手掌向外,表示佛菩萨能给与众生愿望满足,使众生所祈求之愿都能实现之意。据说此印相具有慈悲之意,所以往往和施无畏印配合。舒指仰掌向下,表示流注如意宝或甘露水。但与愿印有时与施无畏印互相相通,所以有些经典中又往往把与愿印称为施无畏印。

    定印,又称禅定印。以双手仰放于下腹前,右手放置于左手之上,两手拇指的指端相接。这一手印表示禅思,使内心安定之意。据说释迦牟尼出家后,经过六年苦行,并未悟得他所希望的证悟之道。后来他放弃苦行,在尼连禅河边的菩提树下敷座入定,经过七日夜的禅思,最后终于修习成道而成佛。据说当佛陀禅思入定时,双手就是采用这种姿势,因此这种手印就称为“禅定印”或“定印”。在密教中,这种手印是胎藏界大日如来所用,称为“法界定印”。

    降魔印,以右手覆于右膝,指头触地,以表示降伏魔众的意思。相传释迦在修行成道过程中,在进入禅定境界时,有魔王不断前来扰乱,以图阻止释迦的清修。当释迦修行证悟佛道后,魔王表示怀疑,于是佛陀即以右手指触地,令大地为证,此时大地产生各种震动,地神出来证明释迦已经修成佛道,终于使魔王惧伏。因此,这一印相称为“降魔印”,表示佛陀降伏魔王之意。又因结此印需以手指触地,所以又称为“触地印”。在密宗中,这是金刚界曼荼罗内阿阇佛的印相。

    以上五种手印,合称为释迦五印,这是在佛像中最常见的五种印相。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常见的印相,如阿弥陀佛有九品印,从上品上生到下品下生,分为三等九品,这是九种不同的手印,以表示阿弥陀佛根据众生修行不同的程度、按不同的待遇接引他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佛教的密宗又以各种不同的印相来表示佛的内证、誓愿和各种功德,所以密宗特别重视印相,其印相的规定也特别具体复杂。最常见的,则是金刚界大日如来的“智拳印”和胎藏界大日如来的“法界定印”。大日如来是密宗所说的法身佛,他集理性与智慧为一体。其理性的显现,称之为胎藏界,因为他们认为佛理具足一切功德,就如子藏母胎一般。其智慧方面的显现则称为金刚界,比喻佛的智慧有如金刚,无坚不摧。代表理性的胎藏界大日如来的法界定印,即与释迦五印中的定印相同。代表金刚界大日如来的“智拳印”,是以两手分别作金刚拳(以四指握拇指于掌中称为金刚拳),再以右拳握左手食指于当胸前,据说此印相表示消灭无明烦恼,能得佛智慧。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