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卢遮那佛像有什么特点?

作者:出处:
分享到:

 
    毗卢遮那,有时又作毗卢折那、毗卢舍那等,意为「光明遍照」、「大日」,等。是中国佛教寺院中常见的一尊佛像。对毗卢遮那佛,有不同的解释。

    毗卢遮那佛的形象按其身份不同而有区别。当他作为华藏世界教主(卢舍那佛)时,按照《梵网经》所说,是结跏趺坐于千叶莲花台上。左手按膝,右手轻举。每一莲瓣上有一小化佛像,作为莲台上本佛的现影。每一莲叶象征着一个佛的国土,整个莲台就表现了佛教所说的“三千大千世界”。

    密宗把毗卢遮那佛称作大日如来,作为最高的尊奉对象。他们认为大日如来是佛教所说的理性和智慧的集中体现,是理智不二的法身佛。在密宗的造像布局中,通常以毗卢遮那佛为主尊,配以东方阿閦佛、南方宝生佛、西方阿弥陀佛和北方不空成就佛构成五方佛的组像,称之为金刚界的五智如来。

    密宗按其教义仪轨,将大日如来分为金刚界大日如来和胎藏界大日如来。金刚界的大日如来表示佛的智慧,其形象为头顶白色五智宝冠,手结大智拳印,结跏趺坐于莲台上。胎藏界的大日如来的形象头顶金色发髻,手结法界定印,安坐于赤色莲台上。

    四川安岳茗山寺第五号窟北宋时期开刻的毗卢遮那佛像,是一尊立像。佛像头戴花冠,身披通肩袈裟,袈裟折边上饰有花纹。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