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大藏经是怎样形成的?

作者:出处:
分享到:

 
    大藏经是汇集佛教一切经典的丛书,用来概括佛教的全部经典。

   “大”表示大藏经集所有佛典之大成,无所不包,所以古时又称大藏经为“一切经”;“藏”的梵文原意为盛有各种东西的竹箧,故佛教学者借以作为佛经的计量单位的代名词;“经”在梵文中是“贯穿”的意思,意为将释迦牟尼佛指导弟子修学所说的一切教法汇总在一起,以便其永世流传。

    古代印度佛教典籍的形成是在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逝世后的一段时间,即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1世纪前后,由佛弟子们通过四次结集,以口头追记的方式将释迦牟尼在世时宣讲的佛教教义和为僧伽组织制定的戒律规定以及弟子们阐述佛教学说的论释汇集起来,形成了最初的经、律、论三藏典籍,并见诸文字。此后,由于佛教内部对第一次结集的说法产生认识分歧,起初分裂为“上座”、“大众”二部,后来“大众部”又分化出八部,“上座部”则分化出十部,连同大众部和上座部在内,形成二十部派,并分别整理出本部派的三藏典籍,致使印度佛教典籍的数量迅速增加。公元1世纪前后,印度社会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社会经济的发展促成了佛教思想的演变,部分僧侣和在家信徒参与了当时的佛教革新运动,产生了超越部派的“大乘佛教”思想。公元2世纪以后,随着大乘佛教论师们推出大乘论部典籍后,大乘佛教三藏典籍得以形成,同时将此前的三藏典籍称之为小乘三藏典籍,从而由两者共同组成了佛教大藏经的基本内容。

  “大藏经”一词,最早出现在隋朝灌顶所著《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中,它的初始含义是指汇集汉文佛教典籍而形成的一套大型丛书,后来则泛指包罗一切语言文种的佛典丛书。

  印度佛教自公元前3世纪的阿育王时期开始向外传播。佛教向南传至斯里兰卡,最初采用僧诃罗语作为语言媒体,直至公元5世纪才由中印度来的觉音译成印度本土的巴利语,即形成巴利语大藏经,即南传大藏经,所收录的是佛教早期流传的小乘三藏典籍。佛教向北传至西域各国,后沿古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汉地,中国第一部汉译佛典是东汉明帝时期由印度僧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译出的《四十二章经》,此后至隋唐时期,历经数百年译传,形成了多达一千余部五千余卷的汉文大藏经。公元7世纪前后佛教传入中国西藏地区,此后开始了佛典的藏译活动,藏文大藏经收录的多为印度佛教晚期流行的密教典籍。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