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上有很多的出家僧人,以自己无上的悲愿与顽强的精神,利益了无边众生,为自己、为祖国赢得了巨大的荣誉,为人民所敬仰,如法显、玄奘法师等人以大无畏的精神,为法忘身,冒九死一生的艰险,为求佛理而百折不挠。
汉传佛教人物为灿烂的东方文化增添了异彩,为佛教的发扬光大建立了不世的奇勋。他们是不朽的翻译家、思想家和旅行家,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有着突出的贡献。
支娄迦谶
支娄迦谶(约2世纪),汉代译经僧,又称为支谶,大月氏人。东汉桓帝末年,他到达洛阳,从事译经事业。到灵帝光和、中平年间(178—189年),他总共译出《道行般若经》、《般舟三昧经》、《阿阇世王经》、《杂譬喻经》、《首楞严经》、《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宝积经》等二十余部,然现存者仅十二部,为第一位在我国翻译及传布大乘佛教般若学理论的僧人。
在支娄迦谶所译的经典中,以《道行般若经》最为重要,乃是《般若经》系各种经典中最早的译本,此类般若系经典促进了魏晋时代玄学清谈之风。又因为般舟三昧经是以西方阿弥陀佛为对象的重要经典,所以它是我国佛教史初期弥陀净土信仰,比如慧远之庐山东林寺等念佛结社的主要依用经典。此外,《首楞严经》的传译则带动4、5世纪中国佛教的大乘化。
他所翻译的《道行般若经》对后来义学影响很大;《般舟三昧经》阐述大乘观想方法,对后世也有影响。他的弟子有月氏的支亮,再传支谦,继承和发扬其学风,世称天下博知,不出“三支”。
安世高
安世高(约2世纪),佛教学者,佛经汉译的创始人。他的本名为清,是安息国的太子,博学多识,特别信仰佛教,持戒精严。当轮到他即位的时候,他让位给叔父,出家修道。他精研阿毗昙,修习禅定,通达之后,游化西域各地。
东汉桓帝建和初年(147年),安世高辗转来到中国洛阳,不久即通晓汉语。那时在宫廷内和社会上有一些信徒有切实修行的要求,于是安世高就为他们译出有关止观法门的种种经论,译事大概到灵帝建宁中(170年左右)为止。随后,安世高游历了江南的豫章、浔阳、会稽等地,在中国活动前后约三十年。
晋道安编纂《众经目录》,对安世高的译书加以著录,列举所见过的安世高译本,共有35部,41卷。
安世高的翻译,有时用口述解释,由他人笔记成书,这属于讲义体裁,在道安目录里著录了《阿含口解》(《十二因缘经》)一卷,便是这一类。此书在别的经录里也称为《安侯口解》,这是因为安世高原来是王族出身,西域来华的人都叫他安侯,所以经录就沿用了该名号。
安世高的汉译佛典,可算是种创作,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都有特色。就内容说,他很纯粹地译述出他所专精的一切。至于译文形式,因为安世高通晓汉语,能将原本意义比较正确地传达出来,所以僧祐称赞他说理明白,措辞恰当,不铺张,不粗俗,正到好处。但总的说来,究竟偏于直译。因此道安说世高的翻译力求保存原来面目,不喜修饰,骤然看到还有难以了解之处。
从安世高的译籍中见到的佛学思想,属于部派佛教上座系统。他重点译传了定、慧两方面的学说,联系到实际便是止观法门。定学即禅法,慧学即数法(这是从阿毗昙的增一分别法门得名),所以道安说世高擅长于阐明禅数,而他所译的也是对于禅数最为完备。
关于禅法,安世高是依禅师僧伽罗刹的传承,用四念住贯穿五门(即五停心)而修习。他从罗刹的大本《修行道地经》抄译三十七章,着重在身念住,破除人我执。念息一门另译大小《安般经》,其中说十六特胜也和四念住相联系。所以从这些可见到世高所传禅法是如何地符合上座部佛教系统(特别是化地一派),用念住统摄道支的精神。
支谦
支谦(约3世纪),三国时代的译经名家,名越,号恭明,祖先为月支族后裔。他从小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精通汉文,后兼学梵书,受业于同族学者支亮。支谦通达大乘佛教理论,对以前那些过分朴质,以致隐晦义理的译本非常不满意。
汉献帝末年,他随族人逃避战乱南渡到东吴,在那里他得到从事翻译的机会。从吴黄武元年到建兴中(223—252年)约三十年间,他搜集了各种佛经原本和译本,给未译完的补译,已译完的的作订正;对支谶的重要译本如《道行》、《首楞严经》等,着意加以重译;同时他帮助从印度来的维祗难和竺将炎翻译。传说他到东吴后曾得到吴主孙权的信任,叫他辅助太子登。后来太子登死了,他就去穹隆山过隐居生活,六十岁时卒于山中。
支谦的译述比较丰富,在晋道安的经录里就著录了30部,梁僧祐又根据《别录》补充了6部。在慧皎《高僧传》说中有49部。隋费长房的《历代三宝纪》中旁搜杂录增广到129部。
支谦深谙音律,留意经文中赞颂的歌唱。他曾依据《无量寿经》、《中本起经》创作了《赞菩萨连句梵呗》三契,可惜在梁代以前失传了。后来连“共议”一章梵呗也绝响了,现在只有《无量寿经》里法藏比丘赞佛的一段,以及《瑞应本起经》里天乐般遮之歌及梵天劝请的两段而已。他的创作对赞呗艺术的发展有相当影响。
支谦的翻译风格对后来佛典翻译的改进起了不小作用。他首先反对译文尚质的偏向,主张尚文尚约应该调和,这是为了更好地畅达经意,使人容易解读。支敏度给予他的翻译文体的评语是:“属辞析理,文而不越,约而义显,真可谓深入者也。”假使他不能深刻地明白了解原文本意,译文就难恰到好处。
另外,支谦的译文风格也很适合于佛传文学的翻译。支谦继承了汉末康孟祥译《修行本起经》“奕奕流便足腾玄趣”的传统,翻译出了《瑞应本起经》。这一翻译不仅丰富了佛传文学,而且通过赞呗的运用影响到后来偈颂译文的不断改进。
道安
道安(312—385年),东晋时代杰出的佛教学者。道安出生在常山扶柳县(今河北冀县)的一个读书人家里。七岁开始读书,十五岁时对于五经文义已经相当通达,就转而学习佛法。据《名僧传钞》之说,他在十八岁时出家,因为形貌黑丑,不为他的剃度师所重视。几年之后,道安才向剃度师要佛经读,由于他有惊人的记忆力,让他的师父改变了态度,送他去受具足戒,准许他出外参学。大约在他二十四岁的时候(东晋成帝咸康元年,335年),在石赵的邺都(今河南临漳)遇见了佛图澄。佛图澄非常赏识他,对那些因他丑陋而轻视他的人说:“此人有远识,不是你们所能及。”于是道安师事佛图澄。
据《高僧传》卷五的记载,道安在佛图澄死后才离开邺都,十几年间,他经常代替佛图澄讲说并解答许多理论上的疑难问题,赢得“漆道人,惊四邻”的美誉。
东晋孝武帝太元四年(379年),苻坚遣苻丕攻占襄阳,道安被延致。道安在长安的七八年中,除了在道场讲说外,最主要的就是组织翻译事业,如昙摩难提翻译《中阿含经》、《增一阿含经经》、《三法度论》,僧伽提婆翻译《阿毗昙八犍度论》,鸠摩罗跋提翻译《毗昙心论》、《四阿含暮钞》等,他都亲自参加了翻译工作,有时对不正确的译文还加以考正或劝令重译。他认为翻译有五失本、三不易,这为后来的译经工作指出了正确的道路。
苻坚建元二十一年(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年,385年)二月,道安在长安五重寺圆寂。
道安的著作,现存的除了收于各大藏内的《人本欲生经注》一卷外,有《出三藏记集》所收录的经论序十四篇。此外还有《鼻那耶经》卷首的序一篇,佚失的著作很多。
法显
法显(?—约422年),东晋僧人、旅行家。他俗姓龚,平阳郡武阳(今山西临汾)人。三岁时,法显被父母送到寺院出家,二十岁时受大戒。
法显因为感叹佛教传入中国二百余年,经、论传译失真,律藏残缺,从而矢志寻求。东晋隆安三年(399年),他以六十五岁的高龄,偕同慧景、道整、慧应、慧嵬四人自长安出发,到张掖后又会同智严、慧简、僧绍、宝云、僧景等共十一人,经河西走廊,出玉门关,于401年到达和阗,从和阗越葱岭进入北印度境内,南向渡新闪河(印度河),经过乌苌国、犍陀罗卫、泰义尸罗到代弗楼沙(今白沙瓦)。此时宝云等三人已返国,慧应病故,慧景冻死,只剩下法显和道整两人。法显在印度游历了僧伽施、舍卫城、毗舍离、巴连弗邑、那烂陀、菩提伽耶、贝纳勒斯等佛教胜地和历史名城,于东晋义熙元年(405年)返回巴连弗邑,在摩诃衍僧寺住了三年,学习梵语和抄写经律,得《摩诃僧祇部律》、《萨婆多部钞律》及《摩诃僧祇阿毗昙》等梵本。后来,法显继续南行,到达东印度的多摩梨帝国(今加尔各答),继续学习、抄经和画像。义熙五年(409年),法显又从多摩梨帝渡海到师子国(今斯里兰卡)。
在斯里兰卡的两年中,法显求得《弥沙塞律》、《杂阿含经》和《杂藏经》等梵本,为汉土所未有。他后随商舶回国,在海上飘流了九十天才达耶婆提国(今印度尼西亚爪哇)。五个月后,法显继续乘商般拟经广州返长安,中途遇到大风,飘流十七日到达青州牢山(今山东青岛崂山)。义熙九年,法显由彭城(今江苏徐州)到达建康(今江苏南京),正值印僧佛陀跋陀罗也由江陵到此,二人共同翻译出《摩诃僧祇律》四十卷、《大般泥洹经》六卷、《僧祇比丘戒本》一卷、《僧祇尼戒本》一卷等。所译的僧祇律在北方盛行,所得《杂阿含经》其后也由求那跋陀罗译出。法显在建康的译事结束后,转往荆州辛寺,并在此入寂。
法显以高龄西行求法,前后约经十五年,游历三十余国,历尽艰险。七十岁后方学梵书、梵语,在印度搜集、抄写了数百万字的佛教经典,并进行翻译,对佛学的传播和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携归的《方等般泥洹经》开创后来义学一派。其游记《佛国记》(《高僧法显传》)对研究当时的中外交通,中亚、南亚诸国的历史、宗教、地理、文化、社会情况等都有很大价值。
道生
道生(355—434年),东晋、南朝宋间僧人,也称竺道生,俗姓魏,巨鹿(今属河北)人,寓居在彭城(今江苏徐州)。
道生幼年时依沙门竺法汰出家,十五岁便登讲座,二十岁受具足戒。
东晋隆安元年(397年),道生到庐山问学于慧远,此时慧远已接受僧伽提婆所介绍的北传说一切有部之佛学,道生也受其影响。
元兴三年(404年),道生偕同慧睿、慧观、慧严等到长安师从鸠摩罗什受学。后秦主姚兴命他和罗什弟子道融论难,往复百翻,言无不切,众人皆服。他和僧肇两人同为罗什门下最年轻且最有才华的学者。
义熙十四年(418年),法显在建康(今江苏南京)与觉贤合作译出从印度带回的《大般涅槃经》的初分四千颂(六卷),撰名《大槃泥洹经》,在经中解说除一阐提外皆有佛性。道生剖析经义后认为:既然一切众生悉有佛性,那么一阐提也是有情,何得独无佛性?此乃经来未尽耳,于是提倡一阐提皆得成佛说。此说出后,群情大哗,都认为道生违经背义,将他逐出建康。
宋元嘉五年(428年),道生到苏州虎丘仍然坚持自己的看法,元嘉七年返回庐山。此时,北凉昙无谶于元熙二年(421年)译出的大本《涅槃经》四十卷传到建康,其中也提到一阐提可以成佛,证明道生预见的正确。宋元嘉十一年(434年),道生于讲座上端坐而逝。
道生深悟般若实相的道理,剖析经义,断然主张一阐提也有佛性,可以成佛。其次,他立顿悟成佛义,认为“悟”就是对真理的认识,理不可分,悟自不可有阶段,所以在十住(十地)内无悟道的可能,必须到十住之后最后一念“金刚道心”,有一种像金刚般坚固和锋利的能力,将一切惑断得干干净净,由此得到正觉,这就是所谓“顿悟”。此说与后来禅宗主张顿悟为明心见性者有直接的关系。再次,道生根据《涅槃经》中关于佛性的概念,提出“佛性当有”的新命题。指出众生将来一定有成佛的结果为“当果”,从当果讲佛性应该是有的,此当果佛性为成佛的正因。
此外,道生晚年在改订《法华经注》时,提出自己的判教之说,认为释迦一代的教法,不出“善净”、“方便”、“真实”、“无余”等四种法轮,与此相应的,则为《阿含》、《般若》、《法华》、《涅槃》等经,推崇涅槃为佛说法的最高阶段。
僧肇
僧肇(384—414年),东晋时代著名的佛教学者,京兆(今陕西西安)人。他少年以佣书为业,历观经籍,也爱好老、庄。他以为《道德经》于玄远之道还未尽善,后来看到《维摩经》,披寻玩味,始知所归,因而出家。
鸠摩罗什于晋隆安二年(398年)到姑臧(今甘肃武威),他为罗什最初的弟子,被称为“法中龙象”。罗什在后秦弘始三年(401年)到达长安,僧肇随行。秦主姚兴请罗什入西明阁及逍遥园翻译佛典,他和僧睿等相助详定,列席译场。
弘始六年,《大品般若经》译出后,僧肇著《般若无知论》,凡二千余言。罗什大加赞赏,其时他才二十三岁。罗什又译出《百论》,他又作了一篇序文,阐明一论的要旨。弘始八年,《维摩经》译出后,僧肇又将罗什的口义作为经的注解,并作序,但已经失传。约在弘始十年夏末,道生从关中回到庐山,以《般若无知论》示隐士刘遗民,刘遗民赞叹不绝,因以呈慧远,慧远也以为“未尝有”,于是一同披寻玩味。弘始十一年,刘遗民致书与他通好,并咨问关于“般若无知”的疑义。弘始十二年,僧肇复书,并附赠所作《维摩经注》一本,然后叙述《般若无知论》的旨趣以答。僧肇后来又著写《不真空论》、《物不迁论》等。弘始十五年,佛陀耶舍译出《长阿含经》,他也列席译场,并作序。
僧肇在罗什门下十余年,被称为什门“四圣之一”、“十哲”之一,“解空第一”。罗什卒后,他更博采众经,著《涅槃无名论》,往复论辩,有九折十演。弘始十六年,僧肇去世,年仅三十一岁。
僧肇重要的著述有《物不迁》、《不真空》、《般若无知》、《涅槃无名》四论,四论合而为一称为《肇论》。后世的三论宗人常把他和鸠摩罗什并称,有“什肇山门”之称,以他的学说作为三论宗的正系。
慧远
慧远(334—416年),东晋僧人,我国净土宗初祖,庐山白莲社创始者。他是雁门楼烦(今山西忻州)人,俗姓贾。十三岁,他就游学许昌、洛阳,博通六经、老庄之学。二十一岁,他偕弟慧持在太行恒山即河北曲阳西北听道安讲般若经,颇有领悟,感叹“儒道九流皆糠秕”,于是与弟俱投道安座下,剃度出家。
慧远精于般若性空之学,年二十四就登讲席,当时引庄子一书以说明佛教的实相义,使惑者晓然领解,道安乃听其不废俗书之议。
东晋太元六年(381年)慧远南下庐山,住东林寺传法,弟子甚众。慧远致力于对经典的研究,经常慨叹江东之地,经典未备,禅法不闻,律藏残缺,于是命弟子法净、法领等,远寻众经以传译之。
太元十六年(391年),慧远迎请罽宾沙门僧伽提婆译出《阿毗昙心论》、《三法度论》等。闻鸠摩罗什入关中,慧远即派遣弟子道生、慧观、道温、昙翼等人赴长安师事之,学习龙树系的空观大乘,又经常用书信与罗什往返研讨义理。
昙摩流支来华时,慧远曾经派遣弟子昙邕参与并译出《十诵律》。慧远又自长安迎请佛陀跋陀罗到庐山译出《达摩多罗禅经》。在宣扬大乘般若学的同时,他也提倡小乘禅数之学。
元兴元年(402年),慧远与刘遗民等百余同道创立白莲社,专以净土念佛为修行法门,共期往生西方净土,他三十余年未曾出山。元兴二年,桓玄下令汰沙门,令沙门尽敬王者,慧远乃著《沙门不敬王者论》,阐论出家众对王权并无屈服的必要,针对当时王权统治下的佛教,主张保有佛教的传统性。
慧远内通佛理,外善群书,为当代所宗,也受国外僧众所钦敬。为有别于隋代净影寺的慧远,后世多称其为“庐山慧远”。他著有《庐山集》、《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明报应论》、《释三报论》、《辩心识论》等。
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343—413年),略称为罗什,意译为童寿。他是东晋龟兹国人,我国四大译经家之一。
罗什自幼聪敏,七岁从母入道,游学天竺,遍参名宿,博闻强记,誉满五天竺。
自后秦弘始五年(403年)四月开始,罗什先后译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以上合称“三论”)、《般若》、《法华》、《大智度论》、《阿弥陀经》、《维摩经》、《十诵律》等经论,有系统地介绍龙树中观学派的学说。罗什译经的总数说法不一,《出三藏记集》称35部,294卷;《开元释教录》则称有74部,384卷。自佛教入传中国,汉译佛经日多,但所译的文章多不与原本相应,罗什通达多种外国语言,所译经论内容卓拔,文体简洁晓畅,后世颇受重视。
罗什一生致力于弘通的法门,当为般若系的大乘经典与龙树、提婆系之中观部论书的翻译。罗什所译的经典,对我国佛教发展有很大影响。如《中论》、《百论》、《十二门论》,道生将其传于南方,经僧朗、僧诠、法朗,至隋的吉藏而集三论宗之大成;加上《大智度论》成为四论学派的经典。
此外,罗什所翻译的《法华经》,开启天台宗的端绪;《成实论》为成实学派的根本要典;《阿弥陀经》及《十住毗婆沙论》为净土宗所依的经论;《弥勒成佛经》促成了弥勒信仰的发达;《坐禅三昧经》的译出,促成了“菩萨禅”的流行;《梵网经》一出,中土得传大乘戒;《十诵律》则提供了研究律学的重要资料。
晋义熙九年(413年),罗什圆寂,世寿七十。罗什门下有僧肇、道生、僧导等,蔚成三论与成实两学派,所以罗什也被尊为三论宗之祖。
达摩
达摩(?—536年),南北朝禅僧,又称菩提达摩。据《续高僧传》记载,他是南天竺人,通彻大乘佛法。北魏时,达摩曾在洛阳、嵩山等地传授禅教,约在魏末时圆寂于洛滨。
根据《景德传灯录》记载,达摩是南天竺香至王第三子,属刹帝利种姓,通晓大小乘佛法,在梁普通八年(527年)泛海到达南海(今广东广州)。
梁武帝派遣使者请他至金陵(今江苏南京),但因晤谈不契合,所以在同年就潜行到北魏,住于嵩山少林寺,九年“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世称“壁观婆罗门”,所传的安心禅法,深受魏孝明帝推崇,僧俗信仰者非常多。
达摩主要传授以《楞伽经》为依据的独特大乘禅法,提出了“理入”和“行入”的“入道”途径。“理入”即“壁观”,其内容为“借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客尘障故。令舍伪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不随他教,与道冥符,寂然无为”。
这种侧重心性的大乘壁观,比喻人心好像墙壁一样,中直不移,从认识上舍伪(抛弃现实世界)、归真(追求超现实的真如世界)、无自(否认个人存在的真实性)、无他(否认他人以至整个客观世界存在的真实性),排除一切执见。
“行入”指万行同摄的“四行”,即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四行”着重在于劝人在日常生活中去掉一切爱憎情欲,严格按佛教教义苦下工夫。
“理入”属于宗教理论,“行入”属于宗教实践,为禅法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义,是菩提达摩的简易禅法。
菩提达摩到中国开创的新禅法,经其弟子慧可等几代禅师的阐发,到慧能时正式形成禅宗。慧能法嗣神会,坚持南宗为禅宗正宗法统,认定自菩提达摩至慧能六代系一脉相承,尊菩提达摩为禅宗初祖。
菩提达摩的著作有《少室六门》上下卷,包括《心经颂》、《破相论》、《二种入》、《安心法门》、《悟性论》、《血脉论》。
智*(左岂右页)
智*(左岂右页)(538—597年),陈、隋时期僧人,天台宗实际开创者,字德安,俗姓陈,祖籍颍川(今河南许昌),出生于荆州华容(今湖北潜江)。
智*(左岂右页)自幼信佛,十八岁时投往湘州果愿寺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
陈天嘉元年(560年),他前往光州(今河南潢川大苏山),依慧思学四安乐行,证悟法华三昧。
光大元年(567年),他到建康弘禅,居住在瓦官寺八年,讲《大智度论》,说《次第禅门》、《妙法莲华经》等。
太建七年(575年),智*(左岂右页)到天台山。至德三年(585年),他奉陈后主命,回建康讲《仁王般若经》等。祯明元年(587年),他于光宅寺讲《妙未能莲华经》,灌顶开始从他处听讲,随闻随记,录成《法华文句》。
陈亡后,智*(左岂右页)移住庐山。隋开皇十一年(591年),智*(左岂右页)应晋王杨广之请到扬州为其授戒,次年到荆州,在当阳建造玉泉寺,说《法华玄义》和《摩诃止观》,由弟子灌顶笔录成书。开皇十五年(595年),他为晋王撰写《净名经疏》。开皇十六年(596年),他辞归天台,重整山寺。他一生造寺三十六所,度僧四千人,传业弟子三十二人中以灌顶居首。
智*(左岂右页)宣扬教法三十余年,提倡止观双运和解行并进,改变了当时南重义解、北重禅观的学风,博得朝野和佛教四众的敬仰。
他著作的主要内容是以五重玄义,即一释名、二辨体、三明宗、四论用、五判教来解释经题,用台家四释,即一因缘释、二约教释、三本迹释、四观心释来疏解经文,取三止三观建立顿、渐、不定禅法,着重提倡圆顿止观的解行统一,并立五时、八教判释释迦一代教法,从而树立天台一宗的学说系统和解行规范。
智*(左岂右页)的中心思想为“一念三千”和“三谛圆融”的两层实相说,主张诸法平等,并以此为止观正观的不思议境,用作修证的最上乘。
他的主要著作有《法华玄义》、《法华文句》和《摩诃止观》各20卷,合称“天台三大部”;另有《观音玄义》、《观音义疏》和《金光明玄义》各两卷,加上《金光明文句》六卷及《观经疏》,世称“天台五小部”。此外尚有《四教义》、《净名经疏》等,共29部,151卷。
吉藏
吉藏(549—623年),隋代三论宗的集大成者。他俗姓安,本是西域的安息人,先世避仇移居到南海,住在交广(今越南、广西)一带,后来迁居到金陵而生吉藏。
吉藏七岁时从法朗出家,学习经论,十四岁时从法朗受学《百论》,十九岁时开始为众复述,受到称誉。
陈末,隋兵进攻建康,社会极为混乱。吉藏和一些同学前往各寺,搜集佛教文疏,隐藏于三间堂内,待到乱事停息后加以整理。
隋朝平定江浙以后,吉藏移住会稽秦望山嘉祥寺,弘传佛法,从他受学者多达千余人,以他所住的寺号而称他为“嘉祥大师”。
吉藏的学说渊源于摄山学系。摄山系自梁僧朗、陈僧诠相继,为江南三论宗的发祥地。僧诠在摄山弘布三论及《摩诃般若经》,兼讲《涅槃经》。
吉藏一生的学说有三变,最初宗承本师法朗的学说,深究三论和《涅槃》;后摄取天台宗的《法华玄义》;最后全力阐扬三论,著作《三论玄义》,树立自己的宗要。在他以前的所谓“古三论”,有罗什门下僧肇、道融的“关内义”、“关河旧说”,有僧朗、僧诠、法朗三世相承的“山门义”,吉藏始集三论教义的大成,他的三论学说被称为“新三论”。
吉藏生平曾讲“三论”、《法华》、《大品》、《智论》、《华严》、《维摩》等经论多遍,并各著注疏行世。他的著述共计四十余种,其中有的已经散佚,现存的尚有二十六部,分别是《华严经游意》一卷、《净名玄论》八卷、《维摩经游意》一卷、《维摩经义疏》六卷、《维摩经略疏》五卷等。
灌顶
灌顶(561-632年),隋唐僧人,天台宗五祖。他是天台大师智*(左岂右页)的主要弟子,也是智*(左岂右页)著述的编集和整理者。大师字法云,俗姓吴,原籍常州义兴(今江苏宜兴),后又迁临海章安(今浙江台州),时人称之为“章安大师”、“章安尊者”。他天资聪敏,每日能记诵万言。
灌顶七岁时入摄静寺,从慧拯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行持严谨。慧拯示寂后,往天台山修禅寺礼谒智*(左岂右页),承习天台教观,并随侍左右,听讲《法华文句》、《法华玄义》、《摩诃止观》等。
开皇十五年(595年),灌顶随智*(左岂右页)至金陵,撰写《净名经文疏》三十卷。开皇十七年智*(左岂右页)圆寂后,灌顶移住到天台山。翌年,灌顶携智*(左岂右页)遗书、《净名经文疏》及犀角如意、莲花香炉等至扬州,献予晋王杨广。然后,他奉杨广之命,为智*(左岂右页)设千僧斋,营建国清寺,号天台山寺。仁寿二年(602年),应诏持《法华玄义》、《净名经文疏》等入长安,缮写校勘,在宫廷中广为弘扬。
隋末兵兴,灌顶隐居山寺,潜心编撰,其间完成《大般涅槃经玄义》两卷、《大般涅槃经疏》三十三卷等。
灌顶晚年移住到会稽的称心精舍,宣讲《法华经》。据传,当时三论宗的嘉祥吉藏曾经列席听讲。唐贞观六年,灌顶合掌念佛示寂,世寿七十二,追谥总持尊者。
灌顶智解高超,辩才无碍,能领会智*(左岂右页)之教,曾经为智*(左岂右页)集记大小部帙百余卷。今日智*(左岂右页)的教理文句之所以能维持,多亏灌顶对其的整理和编辑。
灌顶著作除了上述外,现存者另有《观心论疏》五卷、《天台八教大意》一卷、《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一卷、《国清百录》四卷等书。
法融
法融(594—657年),禅宗牛头派的创始人。他俗姓韦,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县延陵镇)人。
法融十九岁时到句容茅山从三论宗僧炅剃度,后又师从大明研究三论和《华严》、《大品》、《大集》、《维摩》和《法华》等经。大明寂后,法融就漫游各地,从盐官邃法师、永嘉旷法师等听讲各种经论。但法融认为全凭知解不能证入实际,因而重新入山凝心宴坐,过了二十年习定的生活。
贞观十年(636年),法融到南京牛头山幽栖寺北岩下构筑一所茅茨禅室,日夕参究,数年间后同住的法侣有一百余人。此时的牛头山佛窟寺藏有佛经、道书、佛经史、俗经史和医方图符等七藏,法融在得到佛窟寺管理藏经的显法师允许后,在牛头山的佛窟寺阅读了八年,摘抄各书的精要,然后回到幽栖寺,闭门从事研究。
贞观二十一年,法融在幽栖寺开讲《法华经》。
永徽三年(652年),邑宰请法融到建业讲《大品般若》。
显庆元年(656年),司功萧元善再三请法融住建初寺,次年法融在该寺圆寂,时年六十四岁。
法融的著述,根据《宋高僧传》卷十“唐天台山佛窟岩遗则传”曾经为法融的文集作序,其书三卷均已失传,现传世的只有存在于《全唐文》的卷九〇八和《景德传灯录》卷三十。
牛头禅的特色在于排遣多言,着眼于空寂。从《宗镜录》卷九十七引用法融《绝观论》的文句可以看出,法融认为六根所缘的并悉是心,而心性又是空寂的,认为从境起解是智的作用,而自身心性是智的境界。法融从心的照用和静止的状态说明心的舒卷,“舒则弥游法界,卷则定迹难寻”。法融的禅风重在无心绝观,或是绝观忘守。
根据日本古经录记载,法融还有《注金刚般若经》一卷、《金刚般若经意》一卷、《维摩经记》二卷、《维摩经要略疏》一卷、《华严经私记》二卷、《法华名相》一卷等六部七卷之多,但都已失传。
道宣
道宣(596—667年),唐代僧人,律宗的创始人,佛教史学家。他俗姓钱,原籍丹徒(今属江苏)。
道宣于十五岁入长安日严寺依智頵律师受业,十六岁落发,二十岁在大禅定寺师从智首律师受具足戒,学律十年,奠定其律学基础。武德七年(624年)从智頵入居崇义寺,同年往终南山居仿掌谷习定,整理十余年的学律心得。
武德九年,道宣撰写《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三卷(今作十二卷),阐发他律学开宗的见解。贞观元年( 627年),他撰写《四分律拾毗尼义钞》三卷(今作六卷)。
贞观九年(626年),他撰写《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一卷,疏二卷。后又撰写《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一卷,疏三卷。贞观十六年,他仍入终南山居丰德寺,与孙思邈有林下之交。贞观十九年,他撰写《经丘尼钞》三卷(今作六卷)。
道宣曾经为长巡西明寺上座,参加玄奘的译场,负责润文。乾封二年(667年)二月,道宣在终南山麓清宫精舍创立戒坛,根据他所制定的仪轨为诸州大德二十余人授具足戒。他平生精持戒律,盛名远播西域。
道宣的学说在当时风靡整个佛教界,以后所有律家几乎都以他的著为标准,并为他的《行事钞》作解记之作,甚至在唐宋两代有多达六十余家。
道宣受当时唯识学影响,主张以受戒时熏成的善种子为戒体,称为“圆教戒体说”,以五种理由证明《四分律》能通于大乘。
道宣的心识体说,将佛说的一切教法判为三种:①小乘,观事生灭是性空教;②小菩萨行,观事是空,是相空教;③大菩萨行,观事是心意言分别,是唯识圆教。道宣所阐述的宗旨为第三种。
道宣将佛一切教授判为化行二教,属于教理方面的大小乘经论称为化教,属于行持方在的戒律典籍称为行教;主张四分圆融三学,并以大乘三聚净戒为律学的归宿,适应大乘佛教兴盛的机运,所以南山一宗在当时盛行。
至今,中国僧众仍以道宣律学为行持楷则。
弘忍
弘忍(601—674年),唐代僧人,中国禅宗第五祖。他俗姓周,湖北黄梅人。
弘忍七岁时从四祖道信出家,十三岁时正式剃度为僧。道信经常用禅宗顿渐宗旨考验他,他触事解悟,尽得道信的禅法。
永徽三年(652年),道信付法传衣给他。同年九月,道信圆寂,由他继承法席。因为四方来学的人日益增多,于是在双峰山的东面冯茂山另建道场——东山寺,时称他的禅学为“东山法门”。
中国禅宗从初祖菩提达摩到三祖僧璨,门徒大都行头陀行,一衣一钵,随缘而住,并不聚徒定居于某一处。到了道信、弘忍时代,禅风开始改变。道信在唐武德(618年)初入黄梅双峰山,一住三十余年,会众多达五百。后来弘忍移居东山,又过了二十余年,徒众多达七百人,两代禅徒都定住一处,过着集体生活。寺院实行生产自给,把运水、搬柴等一切劳动都当做禅的修行;弘忍认为学道应该在深山居住,远离嚣尘,这成为马祖、百丈等于深山幽谷建立丛林,实行农禅生活的指导思想。
弘忍门下的弟子众多,他们弘化地域非常广,如慧能、印宗在广东,神秀在长安、洛阳、荆州,玄赜、玄约和道俊等在湖北,智诜在江苏,义方、僧达在浙江,法照在安徽,慧明在江西,各弘法一方,使东山法门传播于全国各地。达摩一系的禅学,从弘忍门下开始发展成为一大宗派。
弘忍的禅学传自道信的法门,指一依《楞伽经》以心法为宗,二依《文殊般若经》的一行三昧法门。弘忍继承了这一思想,作为他建立念佛禅的理论根据。弘忍的著作未见有记载,仅在《楞伽师资记》及《宗镜录》等,散录有法语。
玄奘
玄奘(600—664年),唐代僧人,法相宗创始人,佛经翻译家、旅行家。他是洛州缑氏县(今河南偃师)人,俗姓陈,名袆。玄奘精于经、律、论三藏,熟知佛教经典
大业八年(612年),洛阳度僧时,大卿理郑善果,见玄奘年纪虽小,然而对答出众,破格以沙弥身份录入僧籍。
玄奘于贞观三年(629年)西行前往天竺,经过秦凉高昌等地,抵达天竺北境,经西土耳其斯坦、阿富汗进入印度境内,沿途瞻礼圣迹,迤逦南行,行至摩揭陀国。
贞观五年,玄奘留学那烂陀寺,入戒贤论师门下,学习《瑜伽师地论》等,又学显扬、婆沙、俱舍、顺正理、对法、因明、声明、集量、中、百等论。其后,遍游五天竺,历谒名贤,叩询请益,寻求梵本。玄奘游学十二年,返还那烂陀寺,依戒贤之命讲“摄大乘论”、“唯识抉择论”。
此时,玄奘已经四十一岁,想要东返。戒日王在曲女城为玄奘作大法会,五印沙门、婆罗门以及十八个邦国国王均列席,大小乘僧及婆罗门等七千余人也到达此处,这就是佛教史上著名的曲女城辩论大会。
贞观十七年,玄奘正式东归。他于贞观十九年正月回到长安,随身带回经像舍利等数百件,其中除佛像及佛舍利一百五十粒之外,请回多部佛经梵文原典。
玄奘归国后,为太宗、高宗所钦重,供养于大内,赐号“三藏法师”。皇帝帮助玄奘译经工作,建长安译经院,诏译新经。玄奘先后在弘福寺、大慈恩寺、玉华宫译经,凡十九年,共出经论75部1335卷。译出的主要经典有《大般若经》600卷、《瑜伽师地论》100卷、《大毗婆沙论》200卷、《俱舍论》、《成唯识论》、《摄大乘论》等。
玄奘曾经斥责鸠摩罗什等古代译经家以“达意”为原则而信笔直译的翻译法,于是提倡忠于原典、逐字翻译的译经新规则。后代译经家每以玄奘所立的定则为法式,而称玄奘以前所译的经为旧译,称玄奘以后所译的经为新译。玄奘著有《大唐西域记》12卷,里面记载了西域、印度、斯里兰卡等138国的历史、地理、宗教、神话传说、风土人情等,亲践者110国,传闻者28国。该书在佛教史学及古代西域、印度、中亚、南亚之史地、文化上,乃至在中西交通史料上,均富有极高的价值故也被欧美日本学者重视。
麟德元年(664年),玄奘示寂,世寿为六十三(一作六十五、六十九)。玄奘示寂后,高宗追谥其“大遍觉”之号,且敕建塔于樊川北原。
神秀
神秀(606—706年),中国禅宗北派的开创者,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早年博览经史。
唐武德八年(625年),神秀在洛阳天宫寺受具足戒。五十岁时,神秀到蕲州黄梅县(今属湖北)双峰东山寺参谒弘忍(602—674年),从事打柴汲水等劳役以求得法。
弘忍圆寂后,神秀去江陵(今湖北当阳)当阳山玉泉寺,住在寺东七里的山上大开禅法。二十余年中,四面八方从他就学的徒众很多。武后则天听到他的盛名,在久视元年(700年)遣使迎请他,当时神秀已经年过九十。
大足元年(701年),神秀到了东京洛阳,住在内道场,受到特殊的礼遇。中宗即位(705年)时,他更受礼重。
神秀住东京六年,于神龙二年( 706年)在天宫寺示寂,谥号大通禅师。
《楞伽师资记》的作者净觉说神秀没有什么著作,但秀门传有他所作的《大乘五方便》,近些年在敦煌石窟发现它的写本;神秀又有《观心论》一卷,在敦煌发现残本。
神秀的嗣法弟子有十九人,其中有嵩山普寂(651—739年)、西京义福(658—736年)又继续领众,受宫廷与佛徒的崇敬,普寂的弟子道璇还把北宗禅学传到日本。
神秀的根本思想是继承道信以来的东山法门,以“心体清净,体与佛同”立说的。神秀主张“坐禅习定”,以“住心看净”为一种观行方便。《坛经》记载慧能问神秀的弟子志诚,神秀如何示众,志诚说:“常指诲大众:住心观净,常坐不卧。”说明了神秀的禅风。后来他的弟子普寂、降魔藏更发展为“凝心入定,住心看净,起心外照,摄心内证”之说。
神秀寂后,普寂、义福两大弟子在王室的支持之下,继续阐扬他的宗风,盛极一时,有“两京之间皆宗神秀”的比喻。普寂以神秀为达摩一宗的正统法嗣,立为第六祖,自称为第七祖。慧能一系在慧能寂后荷泽神会出而论定是非,指出达摩宗的正统法嗣不是神秀而是慧能,并以神秀之禅由方便入为渐门,不如慧能的顿悟,于是开始有“南顿北渐”之分。南顿适应当时佛徒舍繁趋简之要求,日见其盛,神秀的门庭就日见寂寞,传了几代后法脉断绝。
圆测
圆测(613—696年),唐代新罗僧人,玄奘的弟子。他原为新罗王孙,自幼出家,十五岁到中国,起初跟从法常、僧辨游,后住在长安元法寺,纵横三藏,并精研毗昙、成实、俱舍、婆沙诸论疏,精通梵语、藏语等六种语言。
玄奘归国后,圆测就受学于玄奘。显庆(656—660年)间,玄奘徙居西明寺。敕选五十人同往,圆测在其列。玄奘逝世后,他就在西明寺弘传保证唯识教义。
圆测早年得法常、僧辨之教,侧重真谛之说。他在《解深密经疏》中常引用真谛之说,如引用真谛所译的《摄大乘论》,以图调和新旧唯识,融通唯识与中观论旨。
圆测的著作非常丰富,根据《韩国佛教撰述语文献总录》记载,有19部83卷,大多已佚失,现仅有以下三种:①《解深密经疏》十卷,圆测的代表作,此经于9世纪由法成译为藏文。原经所缺第十卷由日本稻叶正就从藏文中译出,复原全貌。其中保存了许多真谛的见解,是研究真谛学说的重要参考资料。②《仁王经疏》三卷。③《般苦心经赞》一卷。
圆测卒后葬在洛阳龙门香山寺北谷。他的弟子慈善、胜庄分得部分遗骨葬于终南山。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同州龙兴寺广越又由终南山分得部分遗骨,葬于西安兴教寺玄奘塔左,与窥基塔相对。宋复为其作塔铭,至今仍然存在。
善导
善导(613—681年),唐代僧人,净土宗的实际创始人。他俗姓朱,安徽泗州(今安徽泗县)人,一说出东临淄人。善导幼年出家,受具足戒后,与妙开律师共阅《观无量寿经》,专心念佛,修十六妙观。
唐贞观十五年(641年),他去石壁山(今山西交城境内)玄中寺向道绰参礼请益,得《观无量寿经》奥义。后善导到长安,在光明、兹恩等寺,传净土法门,倡导专心念佛。
善导一直律行精严,自奉甚俭,所受施的净财用以书写《阿弥陀经》十余万卷,并采画净土变相三百多壁,修葺营造寺塔多处。
善导著有《观无量寿佛经疏》,教人专称弥陀名号为正行,将净土的自力他力、佛身是报身还是化身、佛土是报土还是化土、根机是凡夫还是圣者等都作了详尽的阐述。就教相说,往生净土,完全依靠佛的愿力,主张凭他力往生。在根机上,主张九品唯是凡夫,建立凡夫得入报土的思想。认为弥陀是报身,净土是报土。善导的这些主张,集净土思想之大成。
善导还将往生净土的修行,分为正行和杂行。
正行有五种:①读诵正行,专门读诵《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无量寿经》;②观察正行,专意思维观察忆念弥陀净土依正二报之庄严;③礼拜正行,专诚礼拜弥陀一佛;④称名正行,专意称念弥陀一佛的名号;⑤赞叹供养正行,专门赞叹弥陀一佛。
正行中有正定业和助行业的区别。正定业指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念念相续不舍。助行业指礼拜读诵等,是其他四正行的助业。除此之外,自余一切诸善万行,称杂行业。舍去杂行,归正行业,傍修助业,专修正业,称念佛名,期求往生,为善导的净土法门。他以凡夫往生为其主旨,强调三辈九品皆是五浊凡夫,乘佛愿力乃得往生。
现存善导著述五部九卷,《观无量寿佛经疏》四卷、《往生礼赞偈》一卷、《净土法事赞》两卷、《般舟赞》一卷、《观念法门》一卷。《观无量寿佛经疏》主要阐述净土法门的教相教义,于8世纪传到日本,日僧源空依据此经典创立日本净土宗。
窥基
窥基(632—682年),唐代僧人,唐代唯识宗的肇建者,玄奘的上首弟子。他曾经担任长安大慈恩寺住持,因此有“慈恩大师”的称号,所弘扬的唯识宗被称为“慈恩宗”。
窥基俗姓尉迟,为唐朝开国公尉迟恭的儿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他自幼容貌魁伟,气概豪迈。十七岁时,随玄奘出家,师事玄奘,学习梵语及唯识诸论。他在二十五岁时参与玄奘的译场,在译场时,最值得一提的事就是对《成唯识论》的翻译。当时玄奘原与神昉、嘉尚、普光、窥基等四人,想要将印度十大论师对《唯识三十颂》的十部注释分别译出,由于窥基的独排众议,玄奘却不译各注,而以护法注为主,其他九师为辅,并且单独与窥基一人糅译出《成唯识论》一书,这部书是我国唯识宗的标志与思想核心。
除了《成唯识论》之外,玄奘把自己的绝学如五性宗法、因明要义等悉数传授给窥基一人。窥基不负所望,著作甚多,有“百本疏主”的佳誉,撰写《唯识述记》、《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大乘法苑义林章》、《瑜伽略纂》等,都是佛教思想史上的重要作品。
义净
义净(635—713年),唐代僧人,译经家、旅行家。他俗姓张,齐州(今山东历城)人。他十四岁受沙弥戒,三十六岁时在长安与处一法师、弘论师等人决志赴印度求法。据《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记载,他在咸亨二年(671年)由长安出发,上元二年(675年)至中印,入那烂陀寺,前后留学十年。
光宅元年(684年),义净携梵本三藏五十余万颂,启程回国,归途重新经过室利佛逝(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并停留四年从事译述。约在天授三年(692年)末,义净偕贞固、道宏支开室利佛逝到广州。
证圣元年(695年)夏,义净回到洛阳。义净离京西游历时二十五年,游历三十余国,带回梵本经、律、论约400部。回洛阳后,他曾参加大遍空寺的“华严经译场”,与实叉难陀、菩提流支同宣梵本。
久视元年(700年)起,义净自行组织译场翻译,到长安三年(703年)止,先后翻译出经、律、论20部,115卷。神龙元年(705年)他在洛阳内道场译经4部,6卷,神龙二年至景云二年(711年)在长安大荐福寺译出经、律、论32部,108卷。根据《开元释教录》卷九记载,先后十二年间,义净曾经译出《金光明最胜王经》、《大孔雀咒王经》、《佛为胜光天子说王法经》、《浴佛功德经》、《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法学论》等经、律、论共56部,229卷。据同时代卢璨所撰《义净塔铭》所记,义净共有译经107部,428卷。义净在我国佛经翻译史上是和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不空等齐名的译师,有独特的贡献。
义净所撰写的《南海寄归内法传》和《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叙述了初唐时期赴印求法情况,介绍了中印交通、印度佛教及社会生活面貌等,丰富了当时的史地知识。《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则记述了印度密教的起源和流行情况。
在佛学的认识上,义净认为大乘无过中观、瑜伽,两者同契涅槃,理无乖意,应该和合;并且认为般若大宗实即含有这两种含义,于律部则独尊说一切有部的传统。
义净特别注意日常行仪,以为含生之类,衣食为先,受用失度,易招罪累。
一行
一行(683—727年),唐代僧人,天文学家。俗姓为张,名遂,魏州昌乐县(今河南南乐县境)人。他早年博鉴经史,精于历象阴阳五行之学,他曾经因为能在数天之内写成《大衍玄图及义决》一卷,阐释扬雄的《太玄经》,而得到有名的藏书家尹崇的推重,从此声名大振。
一行师从普寂禅师,落发出家,曾不远千里到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师从一位隐名大德学习算术。唐睿宗即位后,曾经派东都留守韦安石以礼征聘,一行称疾坚不应命,徒步到湖北当阳师从悟真律师学习戒律。
开地五年(717年),唐玄宗为向一行垂询历法,以及请他与印度来华僧人善无畏共同译经,命礼部郎中张洽(一行的族叔)亲自到湖北敦请一行入朝。
一行与印度僧人善无畏、金刚智共同译出《大日经》七卷,《苏婆呼童子经》、《苏悉地羯罗经》三卷,《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四卷,因而得到善无畏与金刚智两家密宗大师的传承。他撰述《大日经疏》二十卷,将密宗的一切事相,融贯于“法界缘起”之中。密宗同时也采用法界本净,遍至一切,故一色—香无非中道,一切法都是佛法的道理。
《大日经疏》主要发展了般若思想,发挥了菩萨行的精神。从方便利他的动机上,它和印度当时的现实环境结合起来而形成一种面目不同于原始佛教的大乘宗派。
科学方面,一行续成了《后魏书·天文志》。此外,一行根据实测,在世界上第一次算出子午线一度的长度。
神会
神会(686—760年),禅宗六祖慧能弟子,荷泽宗的创始者,是建立南宗的一个得力人物。他俗姓高,湖北襄阳人。他三十多岁时,在荆州玉泉寺师从神秀学习禅法。
神会看见北宗禅在北方已经很盛行,于是提出南宗顿教优于北宗渐教,并指出达摩禅的真髓存于南宗的顿教;指出北宗的“师承是傍,法门是渐”,认为慧能才是达摩以来的禅宗正统。
开元十二年(724年)正月十五日,神会在滑台(今河南滑县)大云寺设无遮大会和当时著名学者崇远大开辩论,建立南宗宗旨。
天宝四年(745年),神会以七十八岁的高龄应邀入住东都荷泽寺,由于他的大力弘传,使曹溪的顿悟法门广泛传播于各地。
天宝八年(749年),神会在洛阳荷泽寺又楷定南宗的宗旨而非斥北宗,抑清净禅,弘传达摩禅。这时北宗门下信仰普寂的御史卢奕于天宝十二年(753年)诬奏神会聚徒企图不利朝廷。唐玄宗召他赴京,但因他据理直言,玄宗把他贬往江西弋阳郡,不久移湖北武当郡。天宝十三年春又移襄州,七月间又敕移住荆州开元寺。神会虽过着贬逐的生活,两年之间转徙四处,但他的声望并未下降。
神会被贬的第三年,即天宝十四年,范阳节度使安禄山举兵,攻陷洛阳,进逼长安,玄宗仓皇出逃西蜀。副元帅郭子仪带兵征讨,军饷缺乏,遂采用右仆射裴冕的临时建议,通令全国郡府各置戒坛度僧,收取一定的税钱(香水钱)以助军需。这时神会尚谪居荆州,朝廷于是请他出来主持设坛度僧,他才回到洛阳。
至德元年(756年),神会已经八十九岁,当时洛阳寺宇已被战火摧毁,他临时创立寺院,将所有度僧的收入全部支援军费,对收复两京起了相当的作用。
安史之乱平定以后,肃宗敕令在他曾住过的荷泽寺中建造禅宇供其居住,所以时人称其所弘的禅学为“荷泽宗”。
法藏
法藏(643—712年),唐代僧人,华严宗实际创立者,宗内称其为三祖。法藏本是康居国人,其祖父侨居在长安,以康为姓。他在十七岁时入太白山求法,后来去云华寺师事智俨,听讲《华严经》,并得其嫡传。
高宗咸亨元年(670年),荣国夫人杨氏死,武后施宅为太原寺,度僧以树福田。于是法藏的同学道成、薄法及京城其他大德连状荐举,度他为僧,得受沙弥戒。
法藏先后在太原寺、云华寺讲《华严经》,武后命京城十大德为授具足戒,并赐他比贤首之名,人称“贤首国师”。
法藏广事讲说、著述并参加译经。证圣元年(695年),于阗沙门实叉难陀在洛阳大遍空寺重新翻译《华严经》,他奉诏笔受。他所新译的《华严经》,虽然比旧译增加了《如来现相》、《普贤三昧》、《华藏世界》、《十定》等品,却仍有脱漏。他用晋、唐两译对勘梵本,并把中印度沙门地婆诃罗在长安补译的《入法界品》阙文补在新译的脱漏处,使现行《华严经》得以完善。
圣历二年(699年),新译的《华严经》告成,诏令法藏在洛阳佛授记寺宣讲,深得武后赏识。他还参加翻译了《密严经》、《金光最胜王经》、《大宝积经》、《显识论》、《大乘法界无差别论》等多种经论。
法藏的学说,继承智俨法界缘起的思想,且有所发展。他推崇华严,倡导法界缘起的理论,并用四法界、十玄无尽、六相圆融等法门,来阐明圆融法界无尽缘起的内容。此外,他还由教开宗,把中国所有宗派详分为十宗。他自称是“圆明具德宗”。
法藏的作品有《华严经探玄记》二十卷、《华严经旨归》一卷、《华严经文义纲目》一卷、《华严策林》五卷、《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五卷、《华严经问答》五卷、《华严经传记》
慧能
慧能(638—713年),中国禅宗第六祖。唐贞观十二年(638年),慧能出生在广东新州(今广东新兴)。慧能幼年丧父,后移至南海,家境贫困,靠卖柴养母。有一天,慧能在集市中听闻有人诵读《金刚经》,颇有领会,便问此经从何处得来,得知其从黄梅东冯茂山弘忍禅师受持此经,于是有寻师之志。
咸亨元年他把母亲安顿后就北行。他到了韶州曹溪,遇见村人刘志略,引其出家之姑无尽藏尼,持《涅槃经》来问字。慧能说:“我虽不识字,但还了解其义。”尼说:“既不识字,如何解义?”慧能说:“诸佛妙理,非关文字。”尼闻其言,深为惊异,于是告乡里耆老,竞来礼敬,即请慧能居于当地宝林古寺,称他为“卢行者”。
慧能在宝林寺住了不久,又至乐昌西石窟,从智远禅师学禅,智远劝他到黄梅东禅寺去从弘忍受学。慧能在咸亨三年到了黄梅东山,师从弘忍。
慧能承受弘忍的衣钵之后回到广东曹溪,隐遁于四会、怀集二县间,过了十余年,到达广州法性寺。正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因有二僧辩风幡,一个说风动,一个说幡动,争论不已。慧能便插口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你们的心动!”大家听后非常诧异。印宗便邀请他到上席,请问深义,慧能回答,言简理当。印宗便问:“久闻黄梅衣法南来,莫非就是行者?”慧能便出示衣钵,印宗欢喜赞叹,即集众就法性寺菩提树下为慧能剃发。又请名德智光律师等为他授具足戒。
不久,慧能辞众后到曹溪宝林寺。僧尼道俗从学千余人,门人法海编录其法语,又加入后来的法语,即世所行《法宝坛经》。
先天二年(713年),慧能在新州国恩寺圆寂,世寿七十六。从达摩六传而至慧能,所以一般称他为“六祖大师”。
中国禅宗从达摩开始皆以《楞伽经》相印证,所以也称为“楞伽宗”。后道信兼以《金刚》等经为典据,慧能则用文句简单的《金刚经》代替了《楞伽经》,目的在于摆脱名相烦琐的思想束缚,以单刀直入求得开悟。
慧能与神秀同为弘忍门下的弟子,因对禅的看法分歧,分为南北二宗。慧能的禅学思想,见于其弟子法海集记的《法宝坛经》,此经后来被神会改编作为传宗的典据。
怀让
怀让(677—744年),唐代著名禅师,禅宗慧能弟子。怀让俗姓杜,金州(今陕西安康)人。
怀让从小资质聪慧绝伦,十岁时就喜爱佛书,十五岁时,在玄静法师的引导之下,在荆州玉泉寺弘景律师座下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
后来,他从中原地区南下,抵达曹溪宝林寺晋谒六祖大师,在六祖身边侍奉达十五年之久。直到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年),六祖入灭后一年,怀让才离开曹溪前往南岳般若寺观音台,弘扬慧能学说,世称“南岳怀让”。
在南宗禅学发展史上,怀让是有很大影响的一系。他和慧能的另一个弟子行思两人的系统下,先后分出了禅宗五家。尤以怀让门下的临济宗流传时间最长,影响也最大。
宋代淳熙十四年(1187年),日本僧人荣西来中国,从临济宗受法,后将此宗传入日本。
早在唐元和年间,南岳一系就已传到国外,朝鲜僧人道义曾从怀让弟子道一门下的智藏受法,把南宗禅传入朝鲜,成为朝鲜禅宗主流。
鉴真
鉴真(688—763年),唐代赴日本传戒,开创日本律宗的高僧。他生于扬州江阳县(今江苏扬州),俗姓淳于。
神龙元年(705年),鉴真从光州道岸律师受菩萨戒。景龙元年(707年),鉴真在东都洛阳游学,继而入西京长安。次年,他在长安实际寺从恒景律师受具足戒。鉴真在这些名师的熏陶下,数年之间便通达了三藏教法。后来他从融济研习道宣的《四分律行事钞》、《羯磨疏》、《量处轻重仪》,又从义威、智全、大亮等钻研了相部律宗法砺的《四分律疏》。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鉴真已经四十六岁,这时他自长安回到扬州,先后十年间在江淮地区讲律传戒,声名远播,成为当时继道岸之后江淮地区的律学大师。鉴真在当地建造了许多寺院和佛像,撰写过三部《大藏经》,兴办救济孤贫疾病等社会事业。
天宝元年(742年),日本僧人荣叡、普照受日本佛教界和朝廷的委托,邀请他去日本传戒,鉴真欣然应允。从当年开始至天宝七年,先后五次率众东渡,但均因天时、人事不利而失败。天宝十二年,鉴真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了日本九州,次年二月至平城京(今奈良)。
鉴真到日本时虽已双目失明,但他博通三藏,记忆力极强。760年,淳仁天皇令就东大寺校正一切经论,鉴真多凭记忆和理解加以校正。鉴真又通医学,精于本草。据日本史籍记载,当时日本人对于药物有不了解的,请鉴真加以辨正,鉴真以鼻别之,无一错误。日本医药界遵奉为始祖。
鉴真除律学之外,对天台宗义也深有研究,他带到日本的经典中以天台章疏为最完备。鉴真、法进、如宝、法载、思托等都先后在唐招提寺讲说天台宗义,他们是天台宗传入日本的先驱者。鉴真对于建造寺和雕塑佛像富有经验,随他东渡的弟子思托、如宝、法力等人都是精于塑造佛像的雕刻家和建造寺塔的建筑家。唐招提寺的佛殿、讲堂、食堂、文殊堂、不动堂、地藏堂、影堂、开山堂、藏经楼、钟鼓楼及各堂佛像,都是鉴真及其弟子所计划建造的。唐招提寺的建立,成为后来日本佛教艺术的典范,平安朝以后佛教各宗大本山的佛殿建筑几乎都受到唐招提寺建筑风格的影响。
鉴真弟子中多擅于汉学诗文,对于古代日本汉学的风行有很大影响。其中思托的诗文造诣最深,著有《鉴真和尚传》三卷、《延历僧录》一卷,可惜两书都已散佚。
行思
行思(?—740年),唐代著名禅师,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行思与荷泽神会、南阳慧忠、永嘉玄觉、南岳怀让为六祖慧能大师座下五大弟子。
行思自幼出家,生性沉默,同修们每次聚集论道,行思禅师皆默然自照。万岁通天二年(697年),行思听闻曹溪法盛,前往参礼。行思当时已经证得了般若空性,泯灭了有无、凡圣、真俗、生死涅槃、烦恼菩提等二边分别,六祖对行思十分器重,知其已契入佛心,该当一方化主。
行思禅师得法后回到吉安青原山净居寺,恪守不立文字的祖训,弘扬顿悟学派,开法化众,使得四方禅客云集。行思禅风以扑朔迷离著称,世称“青原行思”。行思在青原山净居寺弘法数十载,为禅宗顿悟学派的弘传献出了毕生精力。
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行思圆寂。唐僖宗谥为弦济禅师。
禅宗南宗分为怀让的南岳和行思的青原两大法系,两大法系后又衍化出五个宗派,合称“禅宗五家”,其中曹洞、云门、法眼三家属青原法系。
希迁
希迁(700—790年),端州高要(今广东高要)人。他年轻时沉毅果断,反对乡邑迷信神祠、定期杀牛洒酒的祭祀活动。后来奔赴曹溪,投在禅家南宗慧能门下,受度为沙弥。
慧能逝世时希迁还没有受具足戒。不久后,希迁前往吉州青原山静居寺,得到行思的器重。不久,行思让希迁持书前往参曹溪门下的南岳怀让,经过一番锻炼后再回到静居寺,行思这才付法于他。唐玄宗天宝初年(742年),希迁离开青原山到了南岳,受邀请住在衡山南寺。寺的东面有大石,平坦如台,希迁就在石上结庵而居,因此世人多称他为“石头和尚”。代宗广德二年(764年),希迁应门人的邀请,下山住端梁弘化。希迁与当时师承南岳怀让住江西南康弘化的马祖道一,称“并世二大士”。希迁弟子很多,晚年付法给药山惟俨。德宗贞元六年(790年),希迁逝世。
湛然
湛然(711—782年),唐代天台宗高僧。他的俗姓是戚,常州晋陵荆溪(今江苏宜兴)人,他家世习儒学。
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他十七岁时游浙东,寻师访道。玄宗开元十八年(730年),他在东阳遇金华方岩,示以天台教门并授以《摩诃止观》等书,于是求学于天台宗八祖左溪玄朗(673—754年)门下。玄朗知其为道器,就诲以所传天台教观的大旨,湛然在其后十余年间专门研究此学。
天宝七年(748年),湛然三十八岁,在宜兴君山乡的净乐寺出家,然后前往会稽的开元寺,就学四分律相部宗名僧昙一,广究律部。他又在吴郡开元寺,敷讲《摩诃止观》。
天宝十三年,玄郎圆寂,于是湛然在东南各地盛弘天台的教法。
天宝、大历间(742—779年),玄、肃、代三宗前后征召湛然,他都托病固辞。他起初住在兰陵(今江苏武进),晚年则迁至天台国清寺,以身诲人,耆年不倦,当大兵大饥之际,学徒来集的更多。
德宗建中三年(782年),湛然在佛陇道场圆寂。天台宗人尊其为第九祖,一般称为“荆溪尊者”、“妙乐大师”。
湛然的著作有《法华玄义释签》二十卷、《法华文句记》三十卷、《摩诃止观辅行传弘决》四十卷注释三大部,阐明显教观的深旨。他又撰写有《金刚*(左钅右卑)论》一卷、《止观义例》两卷、《法华五百问论》三卷,建立自宗的正义,破斥他家的异解。
湛然借助《大乘起信论》或贤首家言发挥智*(左岂右页)的宗义。其独特的学说是“无情有性”论,在《金刚*(左钅右卑)论》、《止观义例》等著作中按照依正不二、色心一如之理,说佛性遍法界,不隔有情无情,一草一木、一砾一尘,皆有佛性。
澄观
澄观(738—839年),唐代僧人,华严宗四祖。他俗姓夏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师从宝林寺霈禅师出家。
至德二载(757年),澄观师从妙善寺常照受具足戒,后来到润州(今江苏镇江)栖霞寺跟随醴律师学习相部律,然后又回到本州开元寺跟随昙一学习南山律,又往金陵依玄壁法师传关河“三论”。大历中,澄观复于瓦宫寺习《大般涅槃经》及《大乘起信论》,又跟随淮南法藏法师学习新罗元晓的《大乘起信论疏》,然后到钱塘天竺寺依华严学者法铣法师温习华严大经。
大历七年(772年),澄观往剡溪,从成都慧量法师复习“三论”。大历十年,澄观前往苏州从荆溪大师的慧忠禅师、径山道钦禅师以及荷泽神会门下的洛阳无名禅师学习南宗禅法。
澄观在佛学方面,律通南山、相部,禅通南北二宗。“三论”、法华、维摩、起信、涅槃无不通晓。外学方面精通经、传、子、史、小学、苍雅、天竺悉昙、诸部异执、四围、五明、秘咒仪轨等。
大历十一年,澄观入朝五台、峨眉诸山后,居住在五台大华严寺。他认为华严旧疏文繁义约,不便初学,于是发愿撰写华严新疏。他历时四年,撰写成《大方广佛华严经疏》二十卷。
贞元十二年(796年),澄观奉诏入京,协助罽宾三藏般若翻译鸟荼国王所进华严后分。贞元十四年(798年),澄观译成《大方广佛华严经》四十卷,又奉诏在终南山草堂寺作疏解释,撰成《贞元新译华严经疏》十卷。
澄观的思想及其在佛学方面的贡献:首先他祖述师说,中兴华严。他继承了法藏的五教判释与十玄缘起说,并加以发挥。其次,他汲取天台“一念三千”的性具说,以发展华严性起的教义。
澄观早年广泛参学,禅宗、天台、起信的思想对他的影响甚大。他以南禅荷泽宗所主张的灵知之心来解释起信的本觉思想,并将法藏五教判释中之顿教看做是禅宗的思想,使华严思想与禅宗融通。
宗密
宗密(780—841年),唐代禅宗荷泽系僧人,华严宗五祖。他俗姓为何,世称“圭峰禅师”、“圭山大师”,谥号定慧禅师。
元和二年(807年),宗密赴京师应贡举,途经遂州,听闻道圆和尚说法,于是随其出家,并受具足戒。他又依照道圆之劝,参谒净众寺神会的弟子益州南印禅师,再谒洛阳报国寺的神照禅师。
元和五年,宗密入澄观座下,受持华严教学。元和十一年正月,宗密止于终南山智炬寺,自誓不下山,在该地遍览藏经三年,撰有《圆觉经科文》两卷;然后入终南山草堂寺,潜心修学,著有《圆觉经大疏》三卷;再迁往寺南的圭峰兰若,专事诵经修禅。
太和二年(828年),宗密到宫中讲经,皇帝赐其紫方袍,相国裴休与朝野之士多受其教,不久就请归山。会昌元年(841年)正月六日,宗密坐化于兴福塔院,世寿六十二。
宗密著有《禅源诸诠集》一百卷(现仅存序),集录诸宗禅语,并提倡“教禅一致”,奠定了唐末至宋代间的佛教基础。宗密另著有《原人论》一卷,以佛教立场来简扼论述儒、道的著作,此书流传极广。宗密又作《盂兰盆经疏》两卷,论述佛教与我国崇拜祖先等孝道的调和与差异。
此外,宗密尚著有《华严经纶贯》十五卷、《圆觉经大疏释义钞》十三卷、《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两卷、《起信论疏注》四卷、《注华严法界观门》一卷、《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一卷等三十余部。
宗密与禅宗传承的关系,有两种说法:①由荷泽神会次第传与法如、南印、道圆、宗密等之法系。②由净众寺神会次第传予南印、道圆、宗密等的法系。今人多采用第二项系谱。
竺法护
竺法护(约3世纪),又称为昙摩罗刹,月氏国人,世代居住在敦煌郡。他八岁出家,拜印度高僧为师,随师姓“竺”。他具有过目不忘的能力,读经能日诵万言。
在鸠摩罗什尚未来到中国以前,中国佛教初期最伟大的译经家就是竺法护。大乘佛教最重要的经典《法华经》,是竺法护以《正法华经》为题而翻译出来而流传于世的。在鸠摩罗什之前,到中国的佛教译经僧人虽然很多,但以译经部数来看,竺法护的成就最为重要。
竺法护发愤立志弘法。为了立志求学,他不辞辛劳,万里寻师,随师游历西域各国。竺法护精通六经,涉猎百家学说。
根据《出三藏记集》记载,他翻译的经典共有154部,309卷。
竺法护的晚年,世局动乱,他以七十八岁高龄圆寂。
支遁
支遁(约314—366年),东晋学僧,陈留(今河南开封)人,俗姓关,字道林,后从师改姓,世称“支道人”、“支道林”。
在京城建康时,支遁同一些名士如王蒙、殷融等人有来往,并备受赏识。在余杭山隐居时,他研究《道行般若》等经典,在二十五岁时出家,然后回到吴地建立了支山寺。
后来他去剡地即今浙江嵊县经过会稽郡时,与王羲之晤面,王羲之请他住在灵嘉寺,以后移到石城山,住在栖光寺。晋哀帝即位(362年)以后,曾屡次派人征请。于是他又到建康,住在东安寺。
支遁在太和元年(366年)去世,遗有《即色游玄论》、《圣不辩知论》、《道行旨归》、《学道诫》等作品。支遁所创立的般若学主张“即色本空”思想,为般若学六家七宗之一。
昙无谶
昙无谶(385—433年),东晋僧人,中印度人。他幼年出家,二十岁时,诵大小乘经,又擅长咒术,西域称其为“大咒师”。他后来携《大般涅槃经》前分、《菩萨戒经》、《菩萨戒本》等到达罽宾,又到龟兹、敦煌。
北凉玄始十年(421年)到达姑臧后,他受到北凉王沮渠蒙逊的礼遇。学汉语三年后,他以河西沙门慧嵩、道朝为助手,译出《大般槃经》40卷、《大方等大集经》29卷、《菩萨地持经》8卷等,共19部,131卷。
在昙无谶译四十卷本《大般涅槃经》中,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之说,这对中国佛教思想的发展影响很大,他的译本世称为“北本涅槃”。
后来,南朝宋谢灵运以昙无谶译的《大般涅槃经》,并勘合法显与佛陀跋陀罗的译本,改订文字成书,称“南本涅槃”。
昙鸾
昙鸾(476—542年),南北朝僧人,净土宗的先驱。他少年出家,对《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与佛性学说颇有研究。因为读《大方等大集经》,感觉词义深密,难以领会开悟,发心为之作注解,因患病而未完成。
昙鸾病愈后,感慨人命危浅,死殁无常,欲先学长生之术,而后再学佛法,于是往江南向陶弘景求仙术,弘景授之以“仙经”。
在昙鸾北归途中,途经洛阳时遇到菩提流支,问佛法中是否有胜过此仙经的长生不死之法?菩提流支答以此.±仙法,纵得长生,也属于暂时不死,结果还是归于生死轮回。于是授其以《观无量寿经》,他大喜拜受,于是焚陶弘景所授之“仙经”,专事净业。
昙鸾后成为日本净土真宗所立“三国七祖”的中国三祖之一。
慧皎
慧皎(497—554年),《高僧传》的作者,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西)人,梁代著名的佛教史学家。
慧皎博通内外学,对于经律尤有研究。他住在会稽(今浙江绍兴)嘉祥寺,每当春夏就讲说弘法,秋冬则专心著述。他有丰富的藏书,当时有名的藏书家梁元帝萧绎任江州刺史时,就曾到他那里来“搜聚篇翰”。他著有《涅槃经义疏》10卷,又著有《梵网经疏》,可惜早已佚失。
慧皎在梁末承圣三年(554年)二月逝世,年五十八。他最大的贡献是综合前人有关高僧的传记,创造性地加以分类和编辑,完成《高僧传》14卷,卷精审,义例明确,条理清晰,文采斐然,为佛教史籍中的名著。
一苇渡江
达摩驾扁舟,飘洋过海,用三年时间来到中国。
梁武帝是佛教信徒,主张自我解脱。达摩是禅宗大乘派,主张面壁静坐,普度众生。由于主张不同,每当谈论佛事,二人总话不投机。
达摩于是渡江北上。在长江岸边,只见水域茫茫,既没有桥,也没有船,如何过江呢?达摩突然发现岸边坐着一个老太太,身边放了一捆苇草。于是他迈步走上前去,恭敬地向老人施礼道:“老菩萨,我要过江,怎奈无船,请您老人家化棵芦苇给我,以便代步。”
老人见他两只眼睛炯炯有神,形象端庄,仪表非凡。老人暗自点头称许,随手抽出一根芦苇与达摩。达摩双手接过芦苇,向老人告谢而去。
达摩把芦苇放在江面上,只见一朵芦苇花,五片芦叶,平展伸开,达摩双脚踏于芦苇之上,飘飘然渡过了长江。
醍醐灌顶
醍醐灌顶,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或者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使人清凉舒适。
醍醐:①从酥酪中提制出的油;②佛教用以比喻佛性;③比喻美酒。
灌顶,原是古印度新王登基时举行的仪式。指取四海之水装在宝瓶中,流注新王之顶,象征新王已经享有统治四海的权力。灌顶后来被佛教接受引用,作为后辈弟子在修行过程里,不断逐步晋级的仪式。流注内容可以是无形的东西,如口诀、咒语以及秘笈、经文等。
僧祐
僧祐(445—518年),南朝梁代僧,江苏江宁人,俗姓为俞。他幼年出家,师事僧范。僧祐年十四时,到定林寺师事法献,受具足戒,跟随法颖深究律部。齐永明中(483—493年),僧祐奉敕令入吴,试简五众,并讲十诵律,说受戒之法。举行无遮大会、舍身斋等,并造立经藏,搜校经典,开创佛寺收藏佛教文献之先例。僧祐通晓画像之规矩,光宅、摄山之大佛,剡县之石佛等皆依其准则。僧祐晚年罹患脚疾,乘舆入内殿,为六宫授戒。天监十七年在建初寺示寂,寿七十四。
僧祐以《十诵律》为宗,曾经制《十诵律义记》十卷。他搜集有关译经的原委、序、译经者之传记等资料撰《出三藏记集》,将4—5世纪间佛教对中国传统思想之论争及其他文书辑为《弘明集》,这两本书为研究中国佛教史的重要史料。
五祖寺
五祖寺位于湖北省黄梅县城北的东山,又称东山寺,是中国禅宗第五代祖师弘忍的道场,也是六祖慧能得法受衣钵的圣地。弘忍大师起初建寺在东山之上,所以起初名为东山寺。
五祖寺依山势而建,从南面山麓一天门到山顶白莲峰,以婉蜒石板路为主行线,沿途景色秀丽、富有特色。五祖寺周围有东塔林、西塔林和李塔林,还有唐、明、清各代僧人墓塔160多座,均为白灰砖石砌成,高3米左右,有八角形、圆形、长方形,有锥体、瓶体、喇叭体,也有用扁形独柱石块雕刻的,形式多样,是研究僧塔历史建筑艺术的珍贵文物。
玄奘义服外道
某日,一名顺世外道自以为学问高深,无人可及,就在那烂陀寺门前贴出五十条疑难经义,称如有任何人能够破解得其中一条,就立即将自己的头颅砍下。寺中众僧均闭门不出,任凭他大叫大骂。
第四天早上,玄奘走到寺院门前,扯下经义,不屑一看,遂讲解经义。外道听完玄奘讲解后面如死灰,为了履行誓言,准备自刎。玄奘制止他,让他做自己的仆人。不久,玄奘研究小乘经典,百思不得其解,听说那外道会讲解,于是便请他为自己讲解。外道惊异地说:“我是仆人,怎敢给主人讲经?”玄奘回答:“那部典籍我没有学过,既然你精通,我就应该向你求教。”待到外道讲解完经论后,玄奘感激他并将其放走,全寺众僧无不敬佩玄奘的渊博和大度。
菩提偈语
龙朔元年(611年),弘忍大师年事已高,就要求众弟子作一首偈语,即有禅意的诗,以此来决定将传衣钵给谁。
神秀在院墙上写了一首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当时,在寺里做伙夫的慧能也做了一个偈语并写在神秀的偈语旁边,即“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当弘忍知道这个偈语是慧能所写的以后,当着众僧人的面说他写得乱七八糟,胡言乱语,然后在慧能的头上打了三下就走了。
慧能理解五祖的意思,在晚上三更的时候来到弘忍的禅房。在那里,弘忍向他讲解了《金刚经》等经典,传衣钵给他,并让慧能连夜出走。慧能连夜远走南方,隐居十年之后在莆田少林寺创立了禅宗的南宗。神秀则创立了禅宗的北宗。
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自称“契此”,五代明州奉化人。他笑口常开,蹙额大腹,经常佯狂疯颠,出语不定,就地而卧,随遇而安。他给人欢喜快活、逍遥自在、大肚能容的深刻印象。手持禅杖,肩荷布袋,所有供身资具通通放在囊袋中。
他的一生奇事不胜枚举,能够预卜吉凶和气候,天晴时,穿着高齿木屐,跑到桥上,竖膝而卧,欲雨天则穿上湿草鞋,在路上急急行走,表示天快下雨,
梁贞明三年(917年),布袋和尚端坐在明州岳林寺东廊下的一块磐石上,在将入灭前,说了一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 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说完安然坐化。
至此,众人才明白行履疯颠的布袋和尚,原来就是弥勒菩萨的化身。据说,他的全身舍利至今仍完好保存在岳林寺大殿的东堂上。
三车和尚
贞观二十二年(647年),窥基十七岁时,有一次在路上被玄奘遇上了。玄奘对窥基“一见钟情”,想传佛法于窥基,于是跟窥基的父亲尉迟恭说起让窥基出家的事。
窥基父亲说:“窥基粗悍得很,没法子调教。”言语里似乎不愿意。玄奘就说:“这孩子器度不凡,如果不是将军您,谁也生不出这样的孩子,如果不是贫僧我,也就没人能够知道窥基的才华。”尉迟公听玄奘这么一说,也就答应了。可窥基却坚决不干,经再三激劝,窥基提出条件说:“许我三件事,我就出家。第一,不断情欲;第二,不禁荤血;第三,不能过午不食。”
玄奘说:“好好,依照你说的做。”于是窥基安排车驾,共有三辆。第一辆装满经书,第二辆自己驾驭,第三辆是家伎女仆,时称“三车和尚”。人们说这是玄奘“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这是大乘菩萨的方便法门。
八宝玉石塔
八宝玉石塔在西安市西南30余千米户县草堂寺内,为后秦高僧鸠摩罗什的舍利塔。
该塔建于唐代,塔的形制很特殊,玉石结构,属于单檐亭阁式,塔高2.33米。塔的下部承以山岳波涛,须弥座也为浪花波纹所组成,别具匠心。在以波浪形组成的仰莲盘上,置八角形亭阁塔身,塔身刻出大门和直棂窗,其上覆以四出方形屋顶。塔刹形制风格独特,在简洁的刹座上刻出巨大的似莲瓣形花叶承托巨大的扁圆宝珠。
塔的整体造型雕刻雄健、精美,是一件极为精美的唐代建筑雕刻品。塔身用玉白、砖青、墨黑、乳黄、淡红、浅蓝、储紫、深灰等八种颜色的玉石雕制而成,俗称八宝玉石塔。
一行的科学成就
一行的科学成就有制造仪器和观测。他主张在实测的基础上编订历法,为此,首先需要有测量天体位置的仪器。
开元九年(721年),他设计黄道游仪,并制成木模。一行用铜铁铸造该仪器,它的黄道不是固定的,可以在赤道上移位,以符合岁差现象。一行等人以新制的黄道游仪观测日月五星的运动,测量一些恒星的赤道坐标和对黄道的相对位置。
后来,一行又设计制造水运浑象,以水力推动而运转的浑象可以自动报时。
开元十二年(724年)起,一行主持大规模的全国天文大地测量。经一行归算,得出了北极高度差一度,南北两地相距351里80步(唐代尺度)的结论,求出了地球子午线一度之长。
一行从开元十三年(725年)起开始编历,经过两年时间写成草稿,定名为《大衍历》。
芭蕉练字
怀素(737—799年),中国唐代书法家。他俗姓钱,字藏真,湖南零陵郡人。因他三家为僧,书史上称他“零陵僧”或“释长沙”。
怀素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和张旭齐名。后世有“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之称。
因为买不起纸张,怀素就找来木板和圆盘,涂上白漆书写练字。后来,又觉得漆板光滑,不易着墨,就又在寺院附近的一块荒地,种植了许多芭蕉树。等芭蕉长大后,他摘下芭叶,铺在桌上,临帖挥亳。由于怀素没日没夜地练字,老芭蕉叶剥光了,小叶又含不得摘,于是想了个办法,干脆带了笔墨站在芭蕉树前,对着鲜叶书写,这就是有名的怀素“芭蕉练字”。
法海与《六祖坛经》
法海,俗姓张,广东曲江(今广东韶关)人,他是唐代中期睿宗至玄宗时期的一位禅家高僧。法海是禅宗六祖慧能弟子当中颇有成就的一位。他在韶州河西大梵寺初听六祖讲佛理,将六祖讲说内容全部记录下来,加以整理成为《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后世简称《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记载了慧能一生得法传宗的事迹和启导门徒的言教,内容丰富,文字通俗,是研究禅宗思想渊源的重要依据。法海整理的这本经书,成为我国佛教著述的唯一可以称为“佛经”的经典,并流传到海外。
法海和尚作为禅宗六祖的亲传弟子,曾主持镇江金山寺。他修持法性,超凡脱俗,正道中行,破除是非。如今,在镇江市金山寺外的“读经洞”中有一尊法海读经的坐像,受到信众的瞻仰。
大明寺
大明寺位于江苏扬州市西北的蜀岗中峰上。它因集佛教庙宇、文物古迹和园林风光于一体而享有盛名,是一处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的民族文化宝藏。
大明寺因创建于南朝刘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年)而得名。1500余年来,寺名多有变化。隋仁寿元年(601年),曾在寺内建有栖灵塔(今仅存遗址),寺从塔名,故又称栖灵寺。因寺在隋宫的西面,也称西寺。
大明寺是我国唐代高僧、日本律宗初祖鉴真大师的道场。寺内建有鉴真纪念堂,是仿唐代建筑,由我国著名建筑设计师梁思成设计,1973年建成。堂前建碑亭,中置仿唐汉白玉横碑,正面刻“唐鉴真大和尚纪念碑”,背面撰有碑文。纪念堂的正殿内供奉有楠木雕刻的鉴真大师像。
寺内其他建筑还有牌楼、山门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平山堂、欧阳修祠等。
义玄
义玄(?—867年),唐代高僧,中国禅临济宗创始人,俗姓邢,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人。义玄对经、律、论都有所研究。
义玄受戒后到江西黄檗山参希运,后来又参谒大愚和灵祐,然后回到了黄檗山,接受印可,之后回到家乡。他在唐宣宗大中八年(854年)到河北镇州(今河北正定),并在城东南滹沱河畔建立临济院。
义玄学说的主要特色是提出四料简、四宾主、四照用的认识原则和教学方法,讲究“唱”,“唱”是声,与光即照相应,“唱”前要用禅风。义玄所师承的佛教属于禅宗,为佛教传来中国流行后衍生出来的六大宗派之一。
义玄坐化于唐懿宗咸通八年(867年),谥号慧照大师,有《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传世。
延寿
延寿(904—975年),唐末五代僧,净士宗六祖,法眼宗三祖,临安府余杭(今浙江杭州市余杭区)人,字仲玄,号抱一子。
延寿在三十岁时出家,后往天台山参谒德韶国师,初习禅定。
延寿在国清寺行法华忏,颇有感悟,读诵《法华经》,又精修净业。后来住明州雪窦山传法,并复兴杭州灵隐寺。
建隆二年(961年),他应吴越王钱弘俶之请,前往永明大道场,接化大众,故世称“永明大师”。
永明大师倡禅净双修之道,指心为宗,四众钦服,住永明十五年。他曾经召集慈恩、贤首、天台三宗僧人,辑录印度、中国圣贤二百人的著书,广搜博览,互相质疑,而成《宗镜录》100卷,并且对当时各宗派间的宗旨分歧,持调和之态度。
他在开宝八年示寂,世寿七十二。赐号智觉禅师。
清凉十愿
澄观治学严谨,兼通吠陀、五明、秘咒仪轨、经传子史等学说,尤其重视法藏的华严教学。并担任国师统,有“清凉国师”,“僧统清凉国师”的称号。澄观曾立十誓以勉励自己,被世人称为“清凉十愿”,这十愿分别为:①体不捐沙门之表;②心不违如来之制;③坐不背法界之性;④性不染无碍之境;⑤足不履僧寺之尘;⑥胁不触居士之榻;⑦目不视非仪之彩;⑧手不释圆明之珠;⑨舌不味过午之斋;⑩宿不离衣钵之侧。通过十愿可以看出澄观自律的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