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头禅的标志性禅语就是“空为道本”、“无心合道”。
牛头禅创立宗派后,在行为上生活恬淡,慈悲柔忍。如智岩为病人服役;法持与智威以遗体饲鸟兽。在禅宗理论上他们讲求驰思空门,主张“心性虚玄,照用自尔,湛然明净,不须巧功,菩提本有,不须觅,烦恼本无,不要除,放旷纵横,所作无滞,乐道恬然,优游无为。”
在牛头禅初祖法融的《绝观论》中,曾经有这样一段问答记载:“问曰:云何名心?云何安心?答曰:汝不须立心,亦不须强安,可谓安矣!问云:何者是心?答六根所观,并悉是心。问:心若为?答:心寂灭。问:何者为体?答:心为体。问:何者为宗?答心为宗。问:何者为本?答心为本。问:若为定慧双游?云:心性寂灭为定,常解寂灭为慧。问:何者是智?云:境起解是智。何者是境?云:自身心性为境。……问:何者是法界?云:边表不可得,名为法界。”
其中可以看出“空为道本”、“无心合道”的思想。在《绝观论》中法融以“大道冲虚幽寂”开端,立“虚空为道本”,这其中法融是援引了玄学的“道”于佛法中,以道为佛法根本、悟证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