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经·般若品第二》说:“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如果修行者善于发现知识,凡夫俗子就是佛,而修行者的烦恼就是菩提佛法。前一念因为修行者迷惑,就是一个凡夫俗子;后一念参悟透彻了,就可以成为佛。前一种念著境就是烦恼,后一种念离境就是看到菩提佛法了。
六祖的意思很清楚,就是说“二”是你自己,“不二”也是修行者自己,烦恼是修行者自己,菩提还是修行者自己。凡世间的一切都修行者自己本来具备的,不是外来的,修行者没必要去分什么主观、客观、善恶、是非。这样,修行者就不会陷在相对之中出不来,这就是般若行。如果修行者这样坚持下去,烦恼自然会一天天轻,智慧也就自然会一天天增长。修行者真正心中般若体现出来,就会做到“念念不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