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六祖慧能创立南派禅宗直到北宋黄龙派、杨歧派兴起这几百年间,禅宗发展变化从观念到方法不断翻新。南宗禅的各位祖师对禅各有独特的解会,各有特殊的悟道机缘,富于个性,其中很多禅师都是具有反传统思想、富于创见的思想家。
南宗禅理论的核心是“见性”说,即众生自性本净,表达了众生都可以直了成佛的思想。这种思想认为众生只需“自身自性自度”,就可以领悟佛法,不需向外驰求。这是对以往佛教思想进一步发展,也是佛教以往的心性学说与中国传统的人性论相融合的产物。佛家讲佛性,人的本质是否能与佛性相统一以及怎样去统一?这实际上是人性问题,也就是人成佛的可能性与现实性问题。禅宗的心性论就是绝对地肯定每个平凡人本性的圆满,不是众生改造自己,去学习某种神性,而是他们自己去发现自己;众生不是由于有清净自性为依据可能成佛,而是这清净自性决定他们本来就是佛,只是被各种外相所迷惑,体现不出佛性。这是对以往心性学说的一种颠覆。
禅宗的思想本意就在于打破佛教烦琐的经论义解,破除修行的障碍,从而创立出适合中国的新教义;有时是强调禅解必须依靠神秘的自证,语言文字对这种证悟只能是限制,这种思想从六祖时期就已经确立下来;还有一个重要含义,就是强调禅在实际生活之中,靠每个人自己从实际中去体验。这些思想都是对以往佛教思想的颠覆,可以说对于中国佛教发展是一种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