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和民间各种传说中,都有慧能无师自通、听诵《金刚经》而得道的说法,甚至说慧能完全不识字的。这些传说有一定根据,但也不完全属实。首先,慧能的得法偈与“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的思想是一脉相通的。所谓“菩提本无树”,就是说“无相为体”;“明镜亦非台”就是“无念为宗”;而“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就是表达“无住为本”。这三者实际上也就是他对所接受的戒、定、慧三学的另一表述形式,由此可见他是接受过这些思想和知识的。其次,慧能在传法过程中极重视般若思想。他开坛说法,首先要与会众人“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这说明他接受过这些思想,这些经文也是他的思想来源之一。最后,在弟子根据他的言行所作的《坛经》里,其偈文几乎都冠以“无相颂”之名,《坛经》中他大量引用各种佛教经文。他还劝人读诵《金刚经》,说:“若欲入甚深法界,入般若三昧者,须修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这也说明他是接受过这些知识的。
还有一种传说,慧能一生只听过五祖一次讲经,而且还是在夜里,可以说这些说法都是为了宣扬佛教的神秘性。即使六祖接受前人的面授教导不多,他的后期思想也是大量来自各种佛经,也就是说其思想的成型是接受前人的各种著作的结果。所以,不能说慧能是无师自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