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讲求最高禅法是“祖师禅”,禅宗虽有“以智慧观照,不取不舍”、“此心即无心之心,离一切相”等语,所以有人以为慧能以下的禅宗不属于唯心论者。实际上禅宗在主观的修持意愿上,只是重视观慧而轻忽禅定,认为他们所修的禅不是禅定,而是般若。佛教不只是信仰的,还是实践的,然而信仰的偏向,形成了宗派禅法的区别。禅宗的宗旨是不依赖外物成佛的,这就要求修习的人具有通透的智慧,所以实际上禅宗的禅法是给大智慧的人准备的,这种人在一念之间就可以得到“顿悟”。
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在当今这个科学至上、享受人生成为全社会价值取向的时代,在诸宗教中,在佛教诸宗中,能应时契机,适宜现代人修习,最能表现人间佛教的宗旨者,无疑首推禅宗。禅宗发扬了中国本土主流文化重现实人生及伦理实践、究性命根源的人文主义、无神论精神,适应了喜简易切实的身心修养的道的民族文化心理,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修习方法的简便和顿悟道理,使得大部分修行者都可以接受,但是这种修习没有标准,没有规程,只能依赖其他的修习方法进行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