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叶集 现代佛教中评论的总评 第二章 大小乘之争

作者:出处:
分享到:

 
    在佛教传到中国来,永远是大小乘相辅而行,所以有一位迦叶摩腾小乘学者,就有一位竺法兰大乘学者帮助他;有一位安小乘学者,就有一位支娄迦谶同时弘化。一直到六朝,都是大小乘并重,罗什译大乘的三论,未了又译小乘的《成实》;真谛译《摄大乘论》,却又译小乘的《俱舍》。直至随、唐,佛法大光明昌盛之后,到了宋、元,人们只重空言,趋尚浮夸,以为大乘是成佛的路径,小乘只知自利;对于小乘学毫不研求学习,到现在小乘是久已被打倒的了,久已无反抗的争论了。
    但是自小乘学衰微之后,佛教徒大半不注意基本的行持,所以戒律也逐渐衰渐衰微了,四《阿含经》绝没人看了,佛法也整个的陵夷了。因为佛说三乘,三乘中缺了二乘,这二乘又是凡夫人道的初阶,只剩下那一步升天的大乘法,善根薄的凡夫如何能进修,自然就要陵夷的了。所以发大心修大乘的人,决不应当生限量心、生分别心,有取有舍。一切佛法皆是佛乘,佛在《法华》已经申明,所以大乘应提倡,小乘也应当提倡;大乘应当修学,小乘也应当修学,不可生高下、浅深、难易的分别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