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叶集 现代佛教中评论的总评 第四章 禅教净之争

作者:出处:
分享到:

 
    修禅的人总说教是外来的,不是自己本分上的事;学教的人说禅是不依经论,容易犯盲修瞎练的错误,说净土是对愚夫愚妇说的;修净土的人说禅是对上上根性,中下根人容易错路的,修禅也是空言无补的,唯有净土是极平易正当的。
    凡夫在迷的时候认为有个内外,因为执著内外,所以受生死无穷的苦。于今要了生脱死,所以修学佛法,就是要破除内外的见;所以所有佛经所说,无往不是自己本分上的事。读教的人能往自己本分上会,自然一切全是本有的,因为佛法并不是佛自撰的,不过是写实而已,把一切事实完全明白和真的一样说出来便是了,哪里有一句一字是外来的呢?再进一步说,不但义理不在外,便是经书的事物也不是外,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所见所闻,哪有一件是心外的?古德说:一口吸尽西江水,方是不与万法为侣。既然能一口吸尽西江水,岂不一口诵尽《大藏经》,一眼看尽十二分教吗?所以若是说有一件本分事,有一件不是本分事,有一件在内的,有一件从外来的,不但是不明教,可以算也不明白禅。
    学教的人说禅宗不明义理,盲修瞎练,这句话固然是不明白禅,却也是不明白教。佛经所说的,没有一句不是禅,没有一件不是教人在自己身心上求证的。因为凡夫由于无明,所认识的事理,全是错的,于今要求正知正见,若是不向自己身心去参,只用攀缘心去计校,那不是梦中说梦了吗?既然佛经所说的,全是实际的事实,自然若一直向实际的事实上求,也与读经所得的相同。参禅不得正路,当然是盲修,但是读教没有正眼,也是瞎跑一气。至于读教的人批评净土,那更是没志气的话。既然三界唯心,所以经说心净则土净,为什么我们不求净土呢?心不见心,如眼不见眼一样,见必定有相,所以心净不净,我们无从自知的。只有一种考验的法子,就是我们所见的土是如何,由此可知自心净不净了。佛说念佛可以往生净土,既然土就是心,自然是念佛可以净心了,为什么不肯修呢?不过法子是一个,但是对愚夫愚妇只说了当然的事,却不说所以然的理。读教的人应当一面奉行这当然的事,一面考求所以然的理,自然事半功倍。况且严净佛土成熟有情,是修行的总纲;若是能就一佛所严净的情形,所成熟的方法,弄清楚了,自然自己修行也有了门路了。一部大藏所说的,无往不是念佛的因果;读教的人若是鄙薄念佛,可以算得买椟还珠了。
    修净土的人说禅法是对上上根性,又岂知净土也是对上上根性的呢。禅法最高大彻大悟,见少分法身,便是初地果;念佛生净土,上品上生悟无生忍,也是初地果,二者是相同的呀。若是念佛自居下劣,不肯求一个上品上生,便是懈怠,懈怠的人恐怕临终不见得能没障碍吧。古人说取法乎上,仅得乎中;若是取法乎下,恐怕下也不能得了。所以念佛的人不少,往生的却不多,就是由于以为净土是方便法,不肯发一个决定求上品上生的志愿,悠悠忽忽的,散乱持诵,结果不能抵抗那多生的恶业,临命终时,仍然为业所牵去了。若是肯发上品上生的心,自己参禅也不会错。参禅所以错路,由于得少为足,在半路上以为是到头了,不肯再进修,不知道修行是无终了的,开悟也无止境的呀。至于说教下空言无补,当然是只图一句佛号是简单的,图一切容易省事,殊不知如来无量劫修种种苦行,才得成就,哪有容易的事!佛说上品上生要读诵大乘经典,岂有不明白经教,能开智慧的呢?
    总而言之,菩提行中,不舍一法,显、密、性、相、禅、净,全是好的,全是正路,一通百通。见到他的路路通的情形,便是对了,见到他们各各不通,便是错了。所以若是对于各宗存一个是非、高下、难易的见解,便算是不明了佛教。鄙人说了一大篇是非话,也不过是妄见中的是非,于事实上是无补的。一则用来补月刊的篇幅,一则用来求十方明眼人指点一著向上的路而已。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