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千九百六十三年,为我国唐代律学高僧、日本追谥过海大师鉴真大和尚入寂二十周甲之岁。中日两国佛教、文学、艺术、医药各界人士共同倡议隆重纪念,自春徂秋,气求声应,香华礼敬、称赞功德,阐为论著,播以咏歌。十月,复集会于大师生前行化所居大明寺故址、今扬州法净寺,用申崇敬景慕之忱。大师以中华之耆彦,弘大法于扶桑。其东行也,排众沮、冒风涛、跋涉十年、终成始愿。其施教也,体大规宏、纲目毕具、建戒坛以立僧本、启台学以开义门。伽蓝营构,骓绘工巧之外,兼及于艺文医药,此皆盛唐文化之菁华,中土千年涵育之所成就。大师孜孜矻矻,尽其形寿,——以传播于彼邦。魏晋以来,中日人民互助友好之宿愿,乃得以圆满实现,自是厥后,两国文明,互注交流,繁荣滋大如双星并耀于东亚之太空者,垂千余年。大师辛勤辟创之遗泽,岂唯百世不斩而已哉?降及今时,人文丕变,淼漫沧海,巳化康庄,而虎兕奔衢,转有塞门荆棘之叹。迩年以来,两国人民嘤鸣求友,多方努力,在中国则上下一致,揭和平之旌旗;在日本则万众奋兴,排横加之干预。道义往还,后先踵武,摧魔破暗,正气日彰。大师志业之将发扬于未来者,其可量耶?
爰树贞珉,以光先德,既志胜缘,并资策励。遂为颂曰:
惟我大师,法门之雄。三学五明,乘桴而东。
志绍南岳,愿酬长屋。坚心誓舍,头目手足。
五行五止,缘集辄散。既遇黑风,复遭王难。
睿竟不返,师亦丧明。百折百赴,终胜波旬。
十年跋涉,十年教化。恩斯勤斯,根深树大。
巍巍鲁殿,灿灿奈良。庄严庙像,俨然盛唐。
台赖以昌,律赖以立。枝叶广敷,光彩四溢。
右军书法,道予经变,青囊之传,金堂之建。
推师之泽,等施两邦。怡怡兄弟,历劫增光。
千二百年,道久尔信。分同唇齿,义无隙衅。
鼓舌张罗,鬼忌人和。虽云异代,险阻实多。
破浪排关,往来济济。携手同仇,论心同理。
铮铮佛子,作如来将。共战魔军,道义相尚。
师之志行,如兰益馨;师之功业,与世更新。
东徂西行,俱会一处。震大雷音,击大法鼓。
以昭先德,以策来兹。同天风月,万世埙篪。
峨峨蜀冈,大明故址,堂陛是谋,招提在迩。
勒石追远,发愿陈辞,慧灯无尽,法云永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