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中特别爱好的数目 一、序说

作者:出处:
分享到:

 
    第一义谛中,“无数无量”,佛法是没有什么数目可说的;世谛中,为了施设教法,说成种种带数的词类,如三宝、四谛等。从一数到十数,十数以上的,经中有非常多的带数的词类,大抵是依据分类的自然需要,说成三、四、五等种种差别。这样,依事实而如此分类,那数目有什么可讨论的呢!然而,如大乘《华严经》的“十”数,形成一部的特征;又如《律》部多说“五”数,这就不能不说含有某种意义了。数目当然种种的,不限于某一数目的,但如统观一切而发现特别多用的,特别重视的,就有注意的必要。在初期佛经中,“四”与“四”的倍数,是有特殊地位的。不但“四”数极多,有些本来不一定是“四”数,或“四”之倍数的,终于以“四”为定论。所以不妨说,在佛法的开展中,佛与佛的弟子们,对于“四”这个数目,有着特别的好感。
    姊崎正治的《印度宗教史考》(三八二至三九四页),以为:释迦族与塞克提族,即广义的塞迦族,习惯上有颇多的类似。对“四”与“八”数,两种族同样的尊重,就是其中的一项。姊崎氏以此推定释迦族为塞种的一支。也许是这样的,但现在想要说明的是:初期经法,特重“四”数,尤其是流行于北方的说一切有部,这是值得提示出来,予以注意的。释迦族,及早期佛法化区的文化传统,不能不说有特重“四”数的倾向。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