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图文百科 1000个你应该了解的禅宗问题》 第三章 禅宗哲学基础 《楞严经》有哪些机趣被禅宗吸收?

作者:出处:
分享到:

 
    《楞严经》开篇的敷座宴安,透射出般若智慧的光华和机趣,其中的不说之说、触境发机的机趣更为禅宗推崇。另外,经文中机趣盎然、令人应接不暇的风格也被禅宗所接受。

    《楞严经》中见性不灭的机趣也深刻影响了禅宗思想。经文中通过开掌合掌的比喻,说明了如来向众人指出追逐色尘的错误。对开掌合掌的机趣,禅林尤为钟爱,并形成诸多公案:比如有老宿见日影透窗,问师:“为复窗就日,日就窗?”师曰:“长老房中有客,归去好!”这种思想形成了禅宗机锋形式不同,旨趣无二,但都是为了让人认识到色尘的虚妄,体证见性的湛然的风格。

    《楞严经》中生动流转的机趣,与后世禅门公案相比,毫不逊色。作为触发禅悟灵感的重要源泉,使得禅门大量公案中流露着楞严三昧的内涵。

如来于大众中,屈五轮指,屈已复开,开已又屈。谓阿难言:“汝今何见?”阿难言:“我见如来百宝轮掌,众中开合。”《楞严经》中,如来通过开掌合掌的譬喻,向众人指出追逐色尘的错误。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