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函 复刘圣德居士书

作者:出处:
分享到:

 
    圣德居士鉴:

    接奉手书,欣悉种切。吾侪生居末法,又在恶世界,概是业重者多。然而能于佛法起大信心,亦是多劫善根成熟,智种灵苗,涣然发现。具见众生界中,有此不思议者在焉。

    日课仪中注重持名。言习观者,为持名之前方便耳。以吾侪自朝至暮,散心时多,至做日课时,先须息心片刻,然后持诵。息心之法,宜与持诵之法相应,乃立习观一则。吾人未习观前,将一切散心乱想,一齐放下。掩目凝神,举一念头,想自身趺坐莲华座上。再想身前不远,有三座莲台,中坐弥陀,左、右二大士陪座,各皆身紫金色。观想片时,其心方定。心定之后,正好诵持,所以谓持诵之前方便。

    云习观,原非正修观想念佛之法门耳。夫念佛法门有四:一、曰观想,如《十六观经》之前十二观。二、曰观像,如第十三观。三、曰持名,如《弥陀经》执持名号。四、曰实相,如《普贤观经》。

    须知观想法门,先须开圆顿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来不二。借他作境,唯心观照,是上根业微障轻人所修之法门也。观像一法,虽被中、下,亦要细心闲暇人始能修习,否则仍不易成就也。实相一种,独被上根。

    唯有持名一法,三根普被,上下兼收,至简至易,亦圆亦顿。不必开圆顿解,而圆顿自在其中;亦不须细心闲暇,而粗心人亦可忙里偷闲。不择地,不择时,随处随时,俱可行道。念到不念自念,不持自持,即持名,即实相。愚则冥通圣智,暗合道妙;智则显通明合,当体即圣智,即道妙也。由持名而入实相,是为易入之方法也。

    读伯麟先生忏悔书,具悉其人,大有来由。自当赠一法名,命名“圣觉”——不怕迷久,只怕觉迟。今能觉悟前非,从此以后,毕故不造新,灭业障如翻大地,不难忏也。老朽明晨对三宝前代伸忏悔。创立功德林缘起甚好。

    老朽自去夏至今,未跨山门一步,自知年老体颓。终日竟夜,唯佛是念,唯净土是归,此外更无他种妄想。不必随众签名也。张君敬仪,如数收到。附上法名,即希转递是荷。缘起璧还,即希察收。并祝净安百益!

    老朽谛闲谨复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