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北京地区的佛教文化艺术
北朝时期,河北是佛教造像艺术繁荣发展之地,受地缘关系的影响,燕地佛教造像也相当繁盛。同时,北朝时期燕地佛塔建造也有珍贵遗存,如位于通州区北城运河畔的燃灯塔,成为京东的名胜景观。此外,燕地遗存的北魏和北齐的碑刻书法,至今仍为书法爱好者所推崇。
一、佛教造像
北朝时期,燕地佛教造像数量较多,造像的材质分为石雕和铜铸两大类,在艺术风格和手法上与当时河北地区的造像风格基本相似。
北魏燕地佛教造像遗存主要有北魏铜镀金释迦牟尼佛像、北魏石雕释迦牟尼佛与二胁侍菩萨像以及北魏永熙元年造像砖等。其中以现藏于首都博物馆的魏太和铜镀金释迦牟尼佛像最为突出,为北魏燕地造像的代表之作。
北魏铜镀金释迦牟尼佛像,造于北魏太和(477-499)年间。通高27厘米,造型为跏趺端坐,右手于身侧结施无畏印,左手置于左膝。佛座正前方和两侧刻有飞鸟、蔓叶纹和胡人装束的供养人等图案。整躯造像雄健挺拔,体现了北方鲜卑民族雄阔健硕的形象特征和审美标准,造型完美,工艺精细,堪称北魏太和时期造像的典范之作。①
北魏石雕释迦牟尼佛与二胁侍菩萨像,造于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一说造于太和十三年),为北京地区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石雕佛像。石佛造像高约1.65米,身后有背光,高2.2米,雕火焰纹、忍冬纹和伎乐天人。主尊释迦牟尼佛,呈站立姿势,斜披袈裟,长袖垂地,袒胸赤足,具有北魏太和时期佛像的鲜明特点。两侧二胁侍菩萨均合掌恭立。背光后上半部有12排共124个小佛像,下半部有《闫惠端等造像记》题刻。整座造像线条流畅,形象生动,被认为是北京现存最早的石造像。学术界对此像年代有争论。黄春和在《北朝燕地佛教造像艺术》中认为,这尊石雕造像从主体风格来看,属北魏太和时期雕造是确信无疑的,但从主尊的头饰、衣纹、两侧的二胁侍菩萨造型,背光前后的装饰性雕刻等来看,与当时风格有所差异,因此推定其为北魏太和之后重修。石雕原在海淀区聂各庄乡车耳营村,为此还建造了一座石塔来保藏这个造像。塔为石质四门塔,高约十米,单层屋式造型,因海面各有一门,故俗称四门塔。塔身之上是石檐,其上承托金刚宝座式塔刹,形制为四角分别有一座小金字塔,正中央是一座大金字塔,塔顶为宝珠。②此造像现藏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
东魏赵俊兴造像碑,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藏。造于东魏天平三年(536),为一佛二菩萨造像。碑身高门5厘米,正面浮雕一佛二菩萨。主尊跏趺坐姿,左右手分别结施与印和施无畏印,头后有莲瓣装饰的头光,身着袈裟。二菩萨立于仰莲座上,皆头戴花冠,身着长裙。这组一佛二菩萨的东魏造像体现出在佛像造像艺术史上承前启后的鲜明特点。③
北齐光林寺尼静妃石造像碑座,造于北齐天统四年。主像已缺,只存碑座。残高10.4厘米、宽36厘米、厚15.6厘米。座前刻摩尼宝珠、双狮及金刚力士二人。碑座两侧,浮雕供养人各二。碑座背镌题记九行,行四字,末行二字,内容为:“天统四年三月一日,光林寺尼静妃为亡姊造玉像一区(躯),皇帝陛下,一切众生,居同成佛”。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北齐燕地遗存石造像碑还有原藏北海天王殿的天保十年(559)《张聪造像》;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藏天保十年(559)文海珍妻周双仁石造像碑和天统五年(569)潘景辉石造像碑;首都博物馆藏天统二年(566)王永业石造像碑;原藏法源寺的武平元年(570)《贾致和等十六人造像》,以及无年款但具有此期风格的佛教造像若干。④
这几通北齐造像碑在碑身形制和人物风格特征上基本一致,佛像皆肩宽胸挺,躯体丰厚,表现出鲜卑人所独具的审美特征。服饰多为双领下垂式袈裟,袈裟下摆悬搭于左手腕上。菩萨双手挽帔帛垂于体侧,衣纹疏朗浅细,显得通体光洁。上述特征与以邺都为中心的北齐造像的主流风格基本一致。其中周双仁造像碑和潘景辉造像碑,碑额皆为六龙交缠的形式,与河北响堂山石窟造像属同一种类型,可以反映出北朝燕地佛教造像艺术与河北地区造像的地缘关系。⑤
首都博物馆还藏有北齐天保二年(551)铜镀金菩萨像一尊。另据《北京宗教志》所记,北朝时期北京地区的佛教造像还有,房山区燕山公园北朝释迦牟尼佛石雕像,以及房山孔水洞北朝一佛二弟子二护法摩崖造像。对这两处的造像的年代,因学界争论不一,此不备载。
北朝各个时期遗留下来的佛教造像,是北京汉传佛教早期发展的重要实物见证,弥补了有关北朝燕地佛教发展史料记载甚少之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幽州地区佛教初兴阶段的由弱渐强的发展历程。
二、佛塔遗珍
通州燃灯塔,位于通州区北城运河畔,相传创建于北周(577—581)末年(详见前文)。现塔为历代复建后的形态。塔通高约53米,为砖木结构,密檐实心,八角形十三层,须弥座,双束腰,各面均嵌有精美砖雕,花纹精细。塔身东、南、西、北正面各辟一门,正南券门内置神台佛像,各角雕有佛像,共104尊,各具姿态。木制十三层密檐,檐上为塔刹,由八角形须弥座及两层仰莲上置铜制相轮、铜镜、如意陀、扁方柄等组成。⑥此塔形态优美,造型别致。北京大学校园内的博雅塔便是以其为原型修建。
三、北齐标异乡义慈惠石柱
位于河北省定兴县石柱村(北朝时期属幽州范阳郡),建于北齐后主武平元年(570)(一说为北齐后主天统三年)。是北齐统治者为表彰幽州范阳郡佛教善信的社会救济“义”的义行美德而下令建立。初为标异木柱,后将标异木柱改建为石柱。石柱题额“标异乡义慈惠”,因为系北齐年间所建,故全称为“北齐标异乡义慈惠石柱”。石柱的造型,上部为石屋形状,下部为莲瓣和八角形柱身。据建筑学家刘敦桢考证,石屋在性质上应是佛龛⑦。采用石屋佛龛与石柱相结合的造型,这种独具匠心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义”的精神内涵,是基于佛教福田思想而开展社会救济工作。北朝佛教盛行石窟、碑像的兴造,“北齐标异乡义慈惠石柱”是遗存至今的北朝建筑瑰宝,在中国的建筑史上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石柱上镌刻的题额、题记和三千多字颂文,也是研究北齐书法的珍贵载体。
四、北魏和北齐碑刻书法
被后人称为“魏碑体”的北魏书法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这种刻在石碑上的字体,是以方折为主,刚劲有力,气势雄厚,别具风格,至今仍深受书法爱好者的重视和喜爱。
北魏碑刻书法。燕地遗存的北魏时期佛教造像碑刻上的题记,是“魏碑体”书法实物。如现藏于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的石雕释迦牟尼佛与二胁侍菩萨像,造于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佛像背光后下半部有题记及捐资人题刻《闫惠端等造像记》(碑刻原在海淀区聂各庄乡车耳营,1998年被盗,毁为五段,今已修复)。此外还有北魏神龟二年(519)《杨对口等造像记》和东魏天平三年(536)《赵俊兴等造像记》的题刻。这些造像碑刻不仅是佛教传入北京地区的最古老的见证,也是燕地“魏碑体”书法的珍贵遗存。
北齐碑刻书法。与“魏碑体”同属北朝时期的北齐碑刻书法,既有与其一脉相承的共同点,也有自己独特的地域和时代特征。施蛰存在《北山谈艺录》谈到北齐与北魏书法的不同特点时指出,北魏书法特点是庄重古朴,北齐书法则妩媚秀逸。北齐书体可以说是用魏隶的方笔来写楷书,但同时还保留一些汉隶的方法。北京地区遗存的北齐造像碑刻为数不少(见前文“北齐造像”部分),其中北齐天保十年文海珍妻周双仁石造像碑(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藏),为形制较大的背屏式,其上所刻文字众多,应为当时民间篆刻高手所镌。此外,定兴县石柱村的北齐《标异乡义慈惠石柱》上镌刻的题额、题记和三千多字颂文⑧,不仅是研究这一时期民间佛教信仰组织形成的社会背景及其发展过程的重要史料,同时也是北齐书法的重要代表,可以反映北齐书法的水平。
胡传海在《天造地设——谈北齐造像记书法》中谈到,北齐时期成熟的字体逐渐取代了魏碑书体,由于地理和风习的关系,北齐书体呈现一种端整秀雅的表现形式,它削弱了北魏书体中尖劲削的因素,变得更加含蓄,用笔圆转,典雅秀美,风骨内敛。⑨北京地区遗存的北齐造像碑刻不仅是佛教文物,同时也是燕地魏碑体书法的珍贵载体。
僧人书法家释仙和释灵询。北朝时期,人杰地灵的幽燕大地还孕育出两位著名僧人书法家释仙和释灵询。
释仙,燕地人,北齐文宣帝时高僧,著名的摩崖石刻《报德像碑》即为释仙所书。该碑在山西平定东三十余里的石门口长国寺。《寰宇访碑录》卷二载:“报德像碑,燕州释仙正书,天保六年七月”⑩。《报德像碑》又称《李清报德像碑》,为摩崖石刻,成于北齐天保六年(555)七月,比北齐天保十年(559)周双仁石造像碑题刻还早四年。属于魏碑正书,三十行,行四十一字,款为李清作,燕州释仙书。王昶《金石萃编》中盛赞其书法高深,为北朝杰作。(11)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也谈到“南北朝碑,书人名者,略可指数,今钩考者,凡得十六人,其中正书各成一体者,列为十家。释仙为其中之一”。把释仙列入正书各成一体的十大家之一,并对其书法赞赏有加:“雅朴莫如释仙”(12)。中国书法大字典也选入释仙的魏碑,可见幽燕大地孕育出的这位书法名僧,在书法史上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释仙传世的《李清报德造像碑》原碑尚存于平定县石门口长国寺内,通篇千余字一以贯之,浑然一体,但由于年代久远已残破,所幸历代有拓片流传。国家图书馆藏有该碑拓片。
释灵询,后魏高僧,俗姓傅,渔阳(北京密云)人。他“初为国都,魏末为并州僧统”。曾“游历燕赵化沾四众”,《续高僧传·释灵询传》称赞他不仅“美容貌善风仪,词辩雅净,听者无挠”,同时还擅长书法和绘画,“书画有工,颇爱篇什,文笔之华,时所推举”。他的书法才华向为佛教界所推崇,并将其归入历代名僧大德书法家之列。
① 黄春和:《北京地区的佛教造像艺术》,见《北京文物精粹大系·佛造像卷上》卷首,北京出版社,2001年。
② 薛增起 薛楠:《北京的塔》,北京出版社,2002年,第76-77页。
③ 黄春和:《北京地区的佛教造像艺术》,见《北京文物精粹大系·佛造像卷上》卷首,北京出版社,2001年。
④ 刘卫东:《北京地区石刻概述》,载《北京古都风貌与时代气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
⑤ 黄春和:《北京地区的佛教造像艺术》,见《北京文物精粹大系·佛造像卷上》卷首,北京出版社,2001年。
⑥ 薛增起 薛楠:《北京的塔》,北京出版社,2002年,第314-315页。
⑦ 刘敦桢:《刘敦桢文集》,第二集《定兴北齐石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年,第58-59页。
⑧ 国家图书馆善本室金石部藏北齐太宁二年四月十七日《标异乡义慈惠石柱颂》拓片9张106×57cm。
⑨ 参阅胡传海:《天造地设——谈北齐造像记书法》,见《中国书画》,2004年,第7期。
⑩ 参阅[清]孙星衍等:《寰宇访碑录》,载《续修四库全书》史部·金石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11) 参阅[清]王昶:《金石萃编》,载《续修四库全书》史部·金石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12) [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卷4《十家第十五》,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