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积寺13级窣堵坡的建造

作者:出处:
分享到:

 
    “窣堵坡”是印度梵文的音译,意思是坟墓,佛教出现后用来称呼佛塔。香积寺的窣堵坡是为供奉善导舍利所建造的,也是香积寺内的第二次大规模的建造工程,同时也将最早所建造的崇灵塔的名称移植在这座13级大塔上,延续使用至今。而真正的崇灵塔却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隆阐法师碑》中记载,怀恽在建造了崇灵塔及其周围的伽蓝后,“又于寺院造大窣堵坡塔,周回二百步,直上一十三级。或瞻星揆务,或候日裁规,得天帝之芳踪,有龙王之秘迹。”

    这是香积寺中更大规模的建造工程。这座宏大的佛塔,高达13层,平面呈正方形,周回两百步,每层四面各辟一券门,塔内设置了木质楼梯,登塔仰望,日月星辰似可伸手可及,即使是天帝和龙王的行踪,站在塔上也能看到。观星测象、量日定时的科学活动也在这个塔上进行。从此该塔成为香积寺的标志,矗立千余年,直到今日。现塔的顶部虽然两层已毁,仅有11级,然而其33米的高度,岂能不仰望而观瞻呢?在没有高层建筑的唐代,广袤的平原上高耸着这尊佛塔,世间的繁华与自然界的青山绿水尽收眼底。其宏伟与壮丽不仅可以近观,更可远望呀!

    碑文中使用“窣堵坡”一词非常奇特,这是中国佛典中最早对于佛塔的称呼,是中国僧人在早期进行佛经的翻译时所使用的音译。也就是说“塔”这个字在印度文字中曾被称为“窣堵坡”、“塔婆”、“偷婆窣堵坡”等等。到了晋代至南北朝期间,才逐渐将“窣堵坡”这个词改译为“塔”。实际上,“塔”字是中国僧人创造出来的字,最早见于东晋葛洪(284-364)的《字苑》中[1]。唐代道宣律师所著《关中创立戒坛图经》中说:“原夫塔字,此方字书乃是物声,本非西土之号。若依梵本,瘗佛骨所名曰塔婆。此略下婆,单呼上塔。所以经中,或名偷婆窣堵坡等。依如唐言方坟,冢也。古者墓而不坟,坟谓加土于其上也。如律中,如来知地下有迦叶佛舍利,以土增之,斯即塔婆之相状矣。”所以,当时印度建造的佛塔称为“窣堵坡”(Stupa),意思就是坟墓。古代的人有墓而没有坟,把土覆盖在墓上垒出了高高的土包,这就是坟。    

    而早期窣堵坡的主体形状,就像我们今天所看见的大型陵墓,圆圆的半球体,又像一个大头向下倒扣着的碗,称为覆钵。只是在覆钵的下部又建造了供右绕礼拜用的附阶,再下部为基坛。在覆钵之上有方形的平头,上立刹杆,杆上装伞盖。在其周围一定距离处还建有栏楯,栏楯四方开着四个门。如印度桑奇第三号窣堵坡就是这样的样式。这样的一座窣堵坡是寺院中最神圣的场所,也是佛陀涅槃的象征。因为在小乘佛教时代,信徒们从教义上就认为佛身是不可以用图像来表现的,所以反对偶像崇拜,反对制作佛像,一旦制作了长短、高低的具体形象就是对佛陀的一种亵渎。因此,信徒并不供奉佛像,只是以若干的象征物来表示佛陀的存在和活动,如以白象象征佛陀的诞生,以铁钵象征佛陀在四处巡锡,以菩提树或金刚座象征佛陀成道,以法轮象征佛说法,以窣堵坡象征佛的涅槃等等。窣堵坡常常建造在寺院的中心位置,这样更有利于信徒对它的礼拜。由于窣堵坡是坟墓,是礼佛的象征物,因此它是实心的,信徒是不能进入的[2]。窣堵坡还仅仅是一座孤零零的坟墓,周围还没有陪伴的寺院建筑。

   但是,到了公元1世纪后,在西北印度受希腊文化影响的犍陀罗地区兴起了由马鸣倡导的大乘佛教。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乘佛教提倡崇拜佛像,并且宣称十方世界有无数的佛,因而佛像也就有无数。人们将自己的情感直接寄托在有形的佛像上,对于佛像的制作和礼拜也就成为非常普遍的事情,留下了许多具有希腊风格的佛像,后人称之为犍陀罗风格造像。这些造像出现后,佛教徒们将造像首先安置在窣堵坡的周围,甚至在窣堵坡上凿出龛洞来安置它们。由于造像的数量太多,仅仅依靠窣堵坡狭小的龛洞空间是不够的,因而,佛教徒便借用了当时印度婆罗门教的天祠,特别是一种叫希克罗的神堂形式建造了自己的佛殿“精舍”(这时的精舍已经不同于佛在世时所居住的房屋了),来安放佛像和供人们礼拜,而且在一些精舍的顶部还装有相轮,内部供奉舍利,精舍的高度高达数丈或百余尺,可以容纳数百人参拜。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曾经对此有所记录[3]。可见,此时的精舍试图将窣堵坡引入到殿堂中来,使佛塔的功能与佛殿的功能结合起来,形成了支提,向世人展示佛教的特色。好像后来的人们以十字架来断定基督教堂一样。这点精舍的确做到了,作为佛寺的早期建筑形式,精舍比窣堵坡的单一功能又丰富了。

    中国佛塔的建造也正是承袭了印度精舍的双重性而来的,因为佛教的传入恰好在大乘佛教时期。学术界一般认为,佛教传入中国是在西汉末年,但是对社会的高层产生影响则是在东汉明帝时期,汉明帝因为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身长丈六的金神,名为佛,项背发出明亮的光芒。明帝不知道这是哪一位神,梦醒后请大臣们来解梦。大臣告诉他这是西方的一位佛,于是明帝便派使者前往西域去求佛,结果使者从西域用白马带回了佛经和佛像,明帝便在当时的都城洛阳建造了一所寺院,取名为白马寺,将白马带回的经像供奉其中,而且还在寺院中建造了浮图,即是佛塔。这一系列的事件发生在汉明帝永平年间,因而在中国佛教史上被称为汉明帝永平求法事件(或汉明帝感梦求法事件),这一事件至此以一所寺院的完整建造而收尾。从白马寺的佛塔之后,“凡宫塔制度,犹依天竺式样而重构之,从一级至三、五、七、九,世人相承,谓之浮图”。[4]中国佛塔的样式,依照印度的形象而建造,但是却采取了多重楼阁式的结构方式来完成,于是才有了一、三、五、七、九级的佛塔。白马寺的佛塔可谓中国最早的楼阁式佛塔了。   

    到了东汉末年,笮融在徐州建造了气势宏大的浮图寺(祠),这里的浮图祠同样也是中国早期见诸文献的一座著名的楼阁式佛塔,在我国古文献中对于这座寺院和佛塔都有详细的描述,《三国志·刘繇传》:笮融“大起浮图祠,以铜为人,黄金涂身,衣以锦采。垂铜槃九重,下为重楼阁道,可容三千余人。”《后汉书·陶谦传》载:笮融“大起浮图寺。上累金盘,下为重楼,又堂阁周回,可容三千余人。做黄金涂像,衣以锦采。”这座浮图祠是一所带着天竺和中国风格的建筑,其中“上累金盘,下为重楼”的记述表明浮图祠是一座楼阁式的建筑,祠的顶部是铜质的相轮,共有九重,祠的下部是重楼,充当着塔身的形象,这样祠就有了高度,在祠的四周,又建造了堂阁,可以容纳3000多人,而且还将铜佛像供奉在这里。

    佛塔的建造发展到唐代已经非常完备了,而且始终持续使用了楼阁式的建筑风格,所以,即使《隆阐法师碑》在这里使用了“窣堵坡”一词,而其对象却是楼阁式的13级佛塔。

    这里有一个疑问,即碑文中明确说明13级大塔是大窣堵坡,而前段碑文所载的崇灵塔与13级大塔的关系并没有说明,且也并没有说13级的大塔就是崇灵塔,可见,崇灵塔与13级大塔是不同的两座塔。这点与我们今天所提及的崇灵塔不仅就是13级大塔,而且也是安置善导舍利的宝塔也是不同的。碑文的记载与事实的出入究竟在哪里呢?在大塔建成后,是否将崇灵塔内供奉的善导的舍利也重新安置在13级的窣堵坡中了呢,碑文还是没有记录。但从一些合理的推测中可以得到这一结论,即大塔的建造也是为了供奉善导舍利的。

    首先,碑文中对于崇灵塔的记述非常简单,给人的感觉似乎是一个临时的供养塔。只起到坟茔的作用。但是在规模宏大的佛殿建成之后,才又建造大塔。原因很可能是为了让塔的规模与佛寺的宏大相匹配。而对于如此规模的大塔来说,要建造它需要耗费巨额的资金,而佛寺资金的来源历来多是靠着信徒的捐赠,比起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寺院,捐赠者更喜欢将资金捐献到一些名寺和名僧的名下。而以供奉善导这样的高僧灵骨为理由所做的倡议,绝对是一个最好的资金来源途径。这样,在大塔建成后,善导的舍利也就自然成为塔中所供奉的圣物。
   
  其次,如果崇灵塔还是善导舍利的供奉地,怎么会无人问津而任其毁损,没有痕迹呢?最合理的解释就是崇灵塔已经不再是人们礼拜的中心佛塔了,供奉其中的善导舍利已经被迎请到13级大塔中。渐渐地,在后人对于香积寺这一大塔的记载中,也直接说是供奉善导舍利的佛塔,甚至将这座13级的大塔直接称作崇灵塔,而初始的崇灵塔也就完成了早期的使命,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另外,由于大塔的建造只说是13级窣堵坡,并没有确切的名称,称呼起来颇为不便,所以人们将已经习惯了的崇灵塔的名称也直接转嫁给了它,直到今天仍然沿用崇灵塔这一称呼,而且一般人还常常更直接使用“香积寺塔”、“善导塔”来称呼这座崇灵塔[5]。

    可见,碑文没有明确记载的原因,也有可能是考虑到这件事情本身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所以毋庸赘述了。无怪乎此后一些重要的僧人在死后,若有幸被安葬在香积寺中的话,史籍都会夸耀地记载是被陪葬在善导崇灵塔的周围,可见,崇灵塔已经成为善导专有的供养宝塔了,否则不足以体现对这些高僧的礼遇。

    [1]罗哲文:《中国古塔》第9页,北京外文出版社,1994年第一版。

  [2]孙机:“关于中国早期高层佛塔造型的渊源问题”,《中国圣火》,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3]见《大唐西域记》卷八“鞮罗释迦伽蓝”条。

  [4]《魏书·释老志》。

   [5]以下的行文中也将使用这些大家熟悉的称呼,以便更好地与现代人沟通。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