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慧远

作者:出处:
分享到:

 
    东晋时期,居住在庐山东林寺的慧远,组织团体,共同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南北朝时期,昙鸾在山西石壁玄中寺,聚集万人在山谷中共同念诵阿弥陀佛名号,传播净土教义;隋唐时期的道绰,发明了在念诵阿弥陀佛名号时以念珠计数,为净土宗的正式创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节  庐山慧远

    早期跟随高僧道安,其后隐居庐山,建立东林寺,并交往僧俗两界的名流,传播佛教,创立莲社,共期往生西方。
  
    一、作为道安弟子的慧远

    慧远(334—416)是东晋时期(317—420)的著名僧人。早年博览《六经》,尤其爱好《老子》《庄子》。21岁时,欲去南方投靠当时的名儒范宣子就学。恰逢后赵石虎已死,中原寇乱,道路阻隔,未能成行。

    当时高僧道安在太行山的恒山建立寺院,弘扬佛法,名声远播。于是慧远就去道安那里听讲,当他听了道安法师讲解《般若经》后,顿时大彻大悟,认为佛教才是真正高深的学识,其他的学问都是糠秕。从此慧远信奉了佛教,跟随道安,以护法、弘法为己任,并表现出非凡的才能,而且常常精心诵经,废寝忘食。道安常常感叹地预言说,能使佛法流传于中国的人只有慧远。    

    24岁时慧远便开始讲说佛经,听众中常有人听不懂,多次听讲还是不懂,于是慧远就引用《庄子》的内容进行对比阐释,所有的疑难都解决了。从此,道安特别允许慧远在研读佛经时阅读其他各家的书籍。

    前秦苻坚建元九年(373),将领苻丕攻占了道安及慧远所居之地襄  阳,道安被带往长安。临别前,将自己的徒弟分散到各地去传法。道安对大家都有临行嘱托,而偏偏对慧远只字未题,慧远非常奇怪,跪下询问师傅原因,道安说:像您这样的人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呢。于是,慧远便带领弟子数十人,南下前往荆州,住在上明寺。后欲往罗浮山,到了浔阳,见庐山清静足以息心,适合做道场,便决定在此住下来。

    二、隐居庐山

    慧远栖身庐山后,其驻地离水源较远,他用杖击地,说:“如果我可以在此地居住,当有泉水涌出。”话音刚落,清泉便汩汩地涌出地面,形成了一条小溪。于是,慧远就在泉边盖了房子,取名为“龙泉精舍”。后来刺史桓伊又为他在庐山的东部建造了东林寺,以便他率众修行。东林寺背靠香炉峰,傍依瀑布,以山石垒基,松树成林,清泉绕阶,白云缭绕,尽收山色之美。又在寺内建造了一个院落,森树烟凝,幽静深远,使前来寺院的人更加感到神清而气肃。

    慧远在庐山30多年,足不出山,通过讲经、收集佛经、译经、供奉佛像、著书立说、广泛结交僧俗界的知名人士等多种方式来传播佛教。

   有一位慧义法师,为人强直,听到人们都对慧远交口称赞,非常不满,准备上山拜望慧远,见到慧远的弟子时说:你们都是庸才,仅凭道听途说就信以为真,今天看我的。到山上后,正值慧远在讲《法华经》,慧义法师多次试图进行驳难,但是慧远的讲解无懈可击,使他竟然不敢擅言一句。从此便信服了。

    为了使佛经的讲解更加确切,慧远曾经派弟子法净、法领等人到处搜寻经书,足迹跨越沙漠、雪山,为时多年。获得的梵本佛经,慧远都请人进行翻译。

    罽宾沙门僧伽提婆,博识众典。东晋太元十六年(391)来到浔阳。慧远便请他重新翻译了小乘佛教说一切有部的重要论书《阿毗昙心经》及《三法度论》。《十诵经》也是在慧远的祈请下被完整地背诵出来并翻译而流传至今的。慧远还为所译经典作序言,标目录,送给学经的人,每次有西域的僧人前来,慧远都虚心请教。

    慧远听说天竺(即古印度)有佛影,是以前佛的前身为毒龙时所留下的影像,在北天竺月氏国那竭呵城南古仙人石室中,慧远常为此感念怀想,希望能够亲自一睹尊容。恰巧有西域的和尚前来向他讲述了佛影的瑞相,慧远于是便在背山靠水的地方营造了一所龛室,请画工在那里绘制了佛影图像,并亲自为画像写下了《佛影铭》以示咏赞。而且还将阿育王像迎请到寺中供奉。

    三、交往关中和西域的高僧鸠摩罗什、佛驮跋陀罗

    慧远与当时居住于长安的著名高僧鸠摩罗什长期保持书信来往,共同探讨阐发净土义理。    

    鸠摩罗什在长安被后秦主姚兴奉为上宾,统领长安的佛教界,并从事大规模的译经工作,帮助他译经的人就达800多人。使他成为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之一,译出的经典质量很高,译出的经律论杂藏等,几乎相当于中国译出佛教经典总数的十分之一。共译出《大品般若经》、《小品般若经》、《妙法莲花经》、《法华经》、《维摩诘经》、《阿弥陀经》、《金刚经》和《大智度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成实论》及《十诵律》等25部249卷(见《出三藏记集》;《开元释教录》一说为74部384卷)。所译经典范围重点在般若系的大乘经典和龙树、提婆一系的中观派论书。所译经论被称为“新经”。其所译之佛经,成为后世建宗立派的基本依据。其中,《中论》、《百论》、《十二门论》成为三论宗的主要经典;《成实论》成为流行于江南的成实派的主要经典;《阿弥陀经》是净土宗所依三经之一;《法华经》开天台宗绪端;《金刚经》则启发了慧能的禅定。据说他译经时,手执梵本,姚兴拿着旧经,相互对照,悉令会通。因此,罗什所从事的译经工作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官府出面,对佛教经籍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翻译活动。

    据说,鸠摩罗什译经非常认真,每次必先领略了原经之意后方才动笔,他曾说,如果自己译的经文不准确,死后焚烧身体时,舌头就会烂掉;如果经文不失原意,舌头定完好无损。果然,他圆寂后,弟子们将他火化时,发现他的舌头没有半点损伤。于是,弟子们便建造了“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舍利塔”,用以埋葬他的不烂之舌,并对他所译之经典信服不疑。至今这座塔依然被供奉在西安市户县的草堂寺中。而草堂寺也成为鸠摩罗什所创立的中国佛教三论宗的祖庭,日本佛教三论宗及日莲宗也将它作为礼奉圣地。

    鸠摩罗什在翻译《阿弥陀经》时,最早从理论上阐述了净土思想。他认为观想阿弥陀佛是《般舟三昧经》中所说的观毕竟空,即大乘空观的实践,所见的佛其实是种种因缘所生,无有自性,如梦幻。慧远在与鸠摩罗什的交流中,努力去践行净土思想,他试图透过观佛、见佛,以去除“见”这个行动所具有的虚妄,努力于真正见佛,很好地使净土思想向着实践的道路迈进了。  

    慧远还邀请了西域高僧佛驮跋陀前往东林寺翻译《华严经》,俩人在这里畅谈佛理,非常投缘,以至于佛驮跋陀罗至死没有离开东林寺。佛驮跋陀罗圆寂后,并被葬在了东林寺的后山上,他所携带的释迦牟尼佛的五颗舍利子也一同与他埋在了一起,并建塔以示纪念,这座塔被称为“上方塔”。

    四、交往俗界人士

    虽然足不出山,但慧远以他的才识却赢得了王公贵族、文人学士的敬佩,他的影响非常大。东晋安帝(397—405在位)曾经致书问候,后秦的皇帝姚兴也不断地给他赠送佛像,在新的佛经《大智度论》翻译完成之后,又及时地将译经赠送给了慧远,并致信恳请慧远为该经作序。可惜慧远谦逊地说:高大的身材不能穿小衣服,幽深的水井不是短小的绳索可以企及的,《大智度论》的高深境界,因由更高明的人来承担作序。

    江南名士谢灵运本来侍才傲物,很少有人能受到他的推崇。但是在见到慧远之后,便对慧远肃然起敬,还应慧远之邀,为其所绘制的佛像写下了《佛影铭》,并在慧远死后,为慧远撰写了碑文。以后的人们更说慧远与陶渊明(365—427)以及著名道士陆修静(406—477)都有亲密的交往,还有虎溪三笑的佳话流传后世。传说因为拜访慧远的人非常多,为了表明自己不入俗世,慧远送客总是不过虎溪。一日,送陶渊明、陆修静下山,边走边谈,十分投入,不知不觉过了虎溪,等到发现,三人忍不住大笑[1]。    

    慧远与僧俗界的交往不仅使佛教的理论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而且使佛教的地位得到了巩固。桓玄即楚国帝位后,曾经要淘汰一批僧人,对其僚属说:僧人应该是能够讲经说法、畅说义理、或者恪守界归、足以教化人的,否则,都在罢黜之列。唯有庐山的僧人不在此列。可见,慧远在当时已经在社会上为佛家树立了一个非常光鲜的榜样。而且,慧远完全将自己的身心奉献给了佛教事业,桓玄曾经多次邀请他出山做官,全被拒绝了,并在此后作了著名的《沙门不敬王者论》一文,以五篇的篇幅详细阐述了沙门与俗人区别,从此,沙门能够不行世俗之礼节,超脱尘外。

    五、创立莲社,共期西方净土

    慧远在庐山的重要活动还有在东晋安帝元兴元年(402),邀集与自己有相同思想的名僧、名人慧永、慧持、道生、佛陀耶舍(觉明)、佛驮跋陀罗(觉贤)、慧叡、昙顺、道敬、昙恒、道昺、昙铣、刘遗民、雷次宗、宗炳、张野、张铨、周续之等共18人,立“白莲社”,念佛求生西方弥陀净土,并在般若台精舍阿弥陀佛像前,以香花敬献佛而立誓同修念佛三昧,共同往生西方净土。以后,这18人被尊为东林寺的十八高贤。当时参加入社者僧俗共有123人,另有不入社者3人。此后这些人做诗咏赞阿弥陀佛净土,编为《念佛三昧诗集》慧远还为此诗集写了序,名为《念佛三昧诗集序》。慧远的这一活动,使白莲社成为结社念佛之始,而创始者慧远也就自然成为净土宗的初祖了,净土宗也同时被称为莲宗或白莲宗。但是,争议也由此而来。

    六、对于慧远的争议

    争议的焦点是关于慧远是否是净土宗的初祖问题。提出慧远是净土宗初祖的理由是认为慧远最早创立了莲社这种形式,提倡往生西方净土。而另一方面的观点却对慧远创立莲社这件事情提出了诸多的质疑,从文献资料的考证而否定了这一说法,认为慧远聚集18人立白莲社之事并不属实,而聚集123人集会之事属实[2]。所以,将慧远作为净土宗的初祖也就不确切。

    净土宗的世系与其他宗派不同,它没有明确的师承关系,其祖师都是后人推举出来的。对净土渊源的理解不同,导致对祖师的看法也就不同。

    净土宗的立祖之说最早起源于宋代僧人宗晓,在其所著宣扬净土的书籍《东邦文类》中,首次将东晋慧远推为净土宗的始祖,又以善导、法照、少康、省常、宗颐等五人为历代祖师。后来志磐在《佛祖统记》净土立教志中,又在这一传法世系中加入了延寿,改定为净土七祖。明清以后一直到近代,又经过多次更改,净土十三祖之说随即形成[3],分别是慧远、善导、承远、法照、少康、延寿、省常、祩宏、智旭、行策、实贤、际醒和印光[4]。

    而另一种观念却将昙鸾奉为初祖,道绰奉为二祖[5],慧远不记入主师之列。在日本的净土宗也是坚持第二种观点,所尊奉的最初三祖是昙鸾、道绰和善导。

    如果我们从慧远所提倡的净土修行方式来看,的确与其后的净土宗所提倡的方式相异,就此也应该说将慧远作为净土宗初祖之说有欠妥当。

    慧远所提倡的是观想的方式,而后世净土宗所提倡的是以北方昙鸾在山西的玄中寺中所提倡的难行、易行二道之说为根本,主张凭借弥陀如来本愿力的力量,以口诵佛号的方式来达到往生西方净土的目的。

    但是,从“净土”概念的提出这点来看,应该说慧远是中国佛教史上最早提倡往生“西方净土”的人,对于净土思想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抬高了净土信仰的地位,使人们对净土信仰的认识又加深了一步,因而在净土宗的历史上是不能忽略的,以此将慧远作为净土宗初祖是明智和应该的。

    七、慧远的著述

    慧远的著述丰富广博,据《高僧传》本传载为十卷,名为《庐山集》,收录论述50余篇。《隋书·经藉志》著录《释慧远集》十二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皆作十五卷。《历代三宝记》第七及《大唐内典录》第三列有《大智度论要略》二十卷、《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三卷等。还有一部分著述被收录在《出三藏记集》、《高僧传》、《弘明集》和《广弘明集》等佛教论集中。

    八、慧远阿弥陀佛净土信仰的内容

    慧远的思想非常庞杂,弥陀净土信仰的内容只是其中之一。慧远提倡净土的原因首先与他生活的动荡时代有必然的关系,在跟随道安的时候始终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最终还必须远离师傅,独自为生。其次,在与鸠摩罗什的交往中,阅读了大师所翻译的《阿弥陀经》,经中所描绘的美好景象,与现实生活的悲惨情景所形成的尖锐对照,对慧远产生了极度的刺激,因此西方极乐世界自然而然地会对慧远产生极大的吸引力,故此才会邀集众人,建立莲社,以期能够在死后,为自己的灵魂找到另一个完全迥异的安乐之地。

    提倡以观想念佛为主的念佛三昧作为修行方式,即六时与大众在法堂中坐定,观想阿弥陀佛的相好[6],达到对佛理的理解。

    慧远的念佛“乃禅法十念之一,虽有口宣佛号之事,但根本须修定坐禅。远公之念佛,决为坐禅,非后世俗人之仅口宣佛号也。”[7]

  慧远念佛观所依据的经典是《般舟三昧经》(汉末支谶与竺佛朔合译)。般舟三昧意为十方诸佛悉在前立,故名定意法,又名菩萨超众行。般舟要旨,为宜一念,兼重观想。修炼这种念佛观,目的就在于要在定中见到阿弥陀佛,及至见一切诸佛,这与《观经》所云:“见此事者,即见十方诸佛”的意思契合,因为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所以,阿弥陀佛与十方诸佛无二无别。据说慧远以及莲社其他同志,修般舟三昧,均有定中见佛的体验,而且慧远曾在定中三次见佛。
  
    慧远于416年圆寂,寿82岁。后人按照印度窣堵坡的形式为其修建了法师塔。

  [1]此传说争议也较多,主要因为慧远去世时陆修静只有10岁,即使是在他去世的当年三人能在一起深谈,也对此时陆修静的学识抱有疑问。

    [2]参见汤用彤、任继愈、方立天等先生有关著述中的考证。    

    [3]国家文物局教育处:《佛教石窟考古概要》第385页,文物出版社,1993年。

    [4]《净土圣贤录》。   

    [5]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略》第190-191页,中华书局,1982年。

    [6]相好,指佛与生俱来的不同于常人的神异容貌特征,包括三十二种明显的特征,称为相,八十种细微的特征,称为好,二者统称为相好。如身光照彻四面各一丈远的丈光相,身体平正威仪严肃如狮子王相等,声音洪亮,如象王的吼声的第三十一好等。    

    [7]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