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净土信仰的衰败

作者:出处:
分享到:

 
    历史上,一些反政府的行动常常利用弥勒可以下生世间,建立净土佛国的说法,自称弥勒下凡,发动政变。残酷的镇压战争,在打败敌手的同时,也使弥勒信仰受到牵连而被禁止,造成信仰的衰败。

    因为弥勒佛总有一天要下生人间,使他常常被认为是改天换地之佛,在民间常常被用来作为反抗现世统治者的旗号,从北魏到隋代都曾出现过。

    北魏延昌四年(515),冀州僧人法庆领导5万余人谋反,他自称“大乘”,并提出“新佛出世”的口号,一时之间发展迅速,危及到国家政权,北魏出动10万军队才把这场起义镇压下去。时隔两年,“大乘”余党复相聚集,并且攻入瀛州,最终被刺史宇文福镇压。隋代,针对隋炀帝的横征暴敛,荒淫无道,弥勒教徒曾举行过多次反叛活动,试图杀死隋炀帝。但是全都以失败告终,遭到残忍诛杀。这些反抗危及到统治者的政权,最终导致统治者的镇压,造成弥勒信仰的衰亡。

    但是普通的信众并不一定能很好地区分弥勒信仰与弥陀信仰,也不一定能区分两个净土的关系,常将两个净土混淆,所以在弥勒净土信仰被上层统治者加以禁止的时候,弥陀净土信仰继续流行,弥勒净土信仰的消失并没有影响他们对净土世界的追求,因而,弥陀净土信仰在各个时期的发展都较为稳定,且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推崇,逐渐强大起来。

    从佛教界来看,一些著名的高僧对于两种信仰都是接受,从一个侧面向人们传达着两个信仰和谐并进的思想。僧祐(445-518)是南朝齐、梁时的僧人,因为编著了众多的佛教史籍而名垂史册,其中著名的著述如《出三藏记集》、《释迦谱》、《世界记》、《法苑杂缘原始集》、《弘明集》等,不仅使僧祐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佛教史学家,而且成为后世佛教史学者和研究者们必读的史籍。而在剡县(今浙江新昌县)隐岳寺北有一个峭壁,直上数十丈。齐永明四年(486),僧护经过这里,听见有管弦歌赞之声,于是发愿在此开窟造十丈弥勒佛像,但是,工程还没有完成,僧护便去世了。后有沙门僧淑继承其志,继续开凿造像,遗憾的是仍然没有完成[1]。到了梁天监十二年(513)春,建安王萧伟请僧祐专任监造。僧祐巡视规度,认为僧护所雕造的窟龛太浅,于是又将它向内凿入五丈,更施顶髻。这样,僧祐雕造的窟龛高度达十一丈,宽七尺,深五丈,弥勒身高十丈,座广五丈六尺[2],龛前架设了三层台子,还建造了门阁殿堂,以充供养,直到天监十五年(516)这一浩大工程才完工。远近的僧俗众人提挟香花,万里云集,瞻仰膜拜,没有不赞叹工程之伟大,妙相之恢弘的,对于僧祐高超工艺的歌颂,更是充满了崇敬之情。梁天监八年(509)五月,沙门法悦、智靖于小庄严寺营造无量寿佛像,未几,二人相继迁化,武帝于是请僧祐来继续这项工作。共用去了四万三千多斤铜料,铸成丈九巨像,以后又将此像移往光宅寺供养。无量寿佛相貌庄严,被人们称誉为“葱河以左,金像之最”[3],也就是说是中国当时最大的佛像了。僧祐对于弥勒造像与无量寿佛的建造,是以虔诚之心来进行的事业,从史籍的记载中我们没有看到僧祐的犹豫,也没有看到委托人对于此件事情的犹豫,一切都是顺理成章地进行着,表现出和谐平和的态度,因而我们有理由相信,对于弥陀信仰中的无量寿佛或阿弥陀佛,或弥勒信仰中的弥勒佛的崇敬,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非常完整地结合在一起的。这样的结合,甚至直到唐代弥陀净土信仰占据主导地位之后仍然进行着。在陕西省延长县文化馆所藏的一块唐代造像碑,其上部碑额部分雕造着净土景观,第二层便是说法的阿弥陀佛,其下便是倚座的弥勒佛,第四层是供养人[4]。
    
    [1]《高僧传》卷十三《梁剡石城山释僧护传》。   
 
    [2]《会稽掇英总集》卷十九僧辨端《新昌县石城山大佛身量记》云:弥勒“顶高一丈三尺,其颜面自发际至颐长一丈八尺,广亦如之。目长六尺三寸,眉长七尺五寸,耳长一丈二尺,鼻长五尺三寸,口广六尺二寸。指掌通长一丈二尺五寸,广六尺五寸,足亦如之。两膝跏趺相去四丈五尺。”  
  
    [3]《高僧传》卷十三《梁京师正觉寺释法悦传》。

    [4]白文、尹夏清:“陕西延长的一批唐代窖藏造像碑调查”,《文博》2008年第2期。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