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积寺的布局

作者:出处:
分享到:

 
    佛寺布局的演变同样是佛教中国化进程的写实记录。早期是以佛塔为中心,即佛殿围绕佛塔来建造;到了唐代已经发展到以佛殿为中心来展开,香积寺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佛塔已经转移到佛殿的侧面。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寺院直接借鉴了中国传统的庭院式民居建筑手段的结果。

    从《隆阐法师碑》中的记载可以推测,香积寺主体殿堂的建造是在善导塔的侧面铺开的,“仍于塔侧,广构伽蓝。”至于在东南西北哪个侧面没有说明。但是,从此也可以看出,塔在此时是被放置在与佛殿不同的位置来建造的,塔的一侧才是寺院的殿堂,塔并不是主体建筑了,规模宏大的寺院建筑取代了塔的显赫地位。香积寺建筑的这个特点也正是中国佛寺建筑发展到唐代时所展现的特点,是与唐代佛寺普遍的布局特点相一致的。

    从中国佛寺布局的发展历史看,文献记载中国最早的寺院是东汉时期建造在洛阳的白马寺和同期稍后笮融在徐州所建的浮图祠,这两座寺院都是模仿当时印度寺院的布局,以塔为中心,四周再围绕建造佛殿。这样的布局一直延续,直到北魏熙平元年(516)灵太后胡氏下令所修建的永宁寺,同样也是将塔放在中心突出位置,佛殿在塔后,僧房楼观布置在周围,四周还各开一门。

   这样的布局模式以后被传入日本,大阪的四天王寺据日本学者的考证即是模仿白马寺而来的。从正面的山门进入寺院,便有一个宽敞的庭院,庭院内又以连廊建置了一个四合院,高大的木构佛塔便在院子的前部,围绕着塔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空间,佛殿和放生池都在这个空间之外的后部。

   但是,随着北魏政权对于佛教的提倡,使佛教在社会上的影响加剧,北朝的很多王公大臣都信奉了佛教,而且很多人还将自己的宅邸施舍出来,作为佛寺,这种“舍宅为寺”之风成为当时的一种时尚。这样的做法导致中国的佛寺布局在此时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寺院因原系私人住宅,很少重新造塔,而以正厅供奉佛像代替佛塔。这样,中国传统世俗建筑的院落式布局方式便被引进了佛教的寺院建筑中,院落重重,层层深入,回廊周匝,壁画琳琅。而且大约就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汉式佛寺的这一布局已基本定型。    

    实际上,所谓汉式佛寺的布局本质仍然是中国本土建筑的布局模式的演变,从现在的考古发掘中可以看到,汉代的民居很多都是以一座高耸的楼阁为中心,四周以较为低矮的房屋围绕,组成一个独立的宅院。可见,佛寺建筑的布局在中国是与当时的普通建筑布局相同的,只是佛寺建筑多了一些佛教的因素,佛塔的周围是以佛寺作为陪伴的。这样,寺院不仅有了佛寺的特征而且还有了佛塔的特征,其功能也就更加丰富了,不仅让人们到这里来参拜佛塔、佛像,而且还像自家的院落一样熟悉和亲切。

    隋唐时代,佛寺建筑延续着北朝汉化的风格,彻底改变了过去以佛塔为主体的布局,而以佛殿为中心了。许多寺院无塔,即使建塔,也另辟塔院,置于寺前、寺后或两侧。按照中国的营造法则,在南北中轴线上为主要建筑物,在东西两侧为附属设施,这样的布局,对称而且大方。  

   随着佛教在唐代发展的兴盛,对于寺院的建造也有了独立的要求,唐初律宗创始人道宣(596—667)律师在其所著《关中创立戒坛图经》(简称《戒坛图经》)中,就提出了对于中国早期以塔为中心的佛寺布局进行改进的观点,倡导以佛殿为中心的布局方式。由于道宣渊博的学识,使他成为佛教的史学家,曾任长安西明寺上座,并参加玄奘的译经工作,负责润文,因而,他对于佛寺布局的改进才具有权威意义。在《戒坛图经》中,道宣所改进的寺院不仅仅只有一两座院子,有的多达十数院,甚至五十多院,而且有的佛殿还是二、三、五重楼阁式的建筑,这些建筑被回廊连接在一起,气势甚为壮观。在敦煌壁画中,也留下了这个时期寺院建筑的身影,这样重重叠叠的院落式寺院比比皆是,如敦煌第172窟(盛唐)北壁观无量寿经经变图、第148窟东壁盛唐南侧观无量寿经经变图、敦煌第85窟(晚唐)北壁药师经变图等等。

    如果说《戒坛图经》和敦煌壁画所展示的还只是一幅图画,多少会有艺术家的想象,然而,在现实社会中这样的图画确实被建造起来。晚唐人段成式在其撰写的《寺塔记》一书中,记载了恢弘的慈恩寺有十多座院落,房间达到1897间。唐代这种布局方式流行的原因也是因为这时的许多佛寺都是达官贵人施舍自己的宅院而来,因而寺院呈现出规模宏大、传统建筑保留完美的特点也是可以理解的。比如,章敬寺,本来是著名的宦官鱼朝恩的宅院,后为章敬皇后立寺,殿宇达到4130间,分48院[1]。寺院在接收俗人捐赠的房屋的同时,也接收了传统的中国建筑,因而,世俗的建筑风格就顺理成章地变成了寺院的建筑风格。20世纪50年代陕西曾经出土了一套唐代的三彩四合院模型,形象地再现了当时的建筑格局——庭院深深,曲径通幽。深宅大院的民居与深宅大院的寺院,只是功能不同,如果没有佛塔作标识,从建筑的外观上,恐怕就难以区分了。    

    而香积寺的建造正是在道宣律师的《戒坛图经》之后,因而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隆阐法师碑》中要说佛殿是在塔侧修建,还要“广构伽蓝”了,很明显塔不是佛寺的中心建筑,佛殿才是佛寺的中心,而且也是要营造一座气势浩大的佛殿以展示净土宗的实力。

    无论是以塔为中心还是以殿堂为中心,佛寺的布局都是非常讲究的。中国人喜欢把山水引入到建筑中来,于是在佛寺的庭院中就有了假山石和水池,不仅点缀了庭院,而且使寺院在水的流动中灵动起来,水池还成为放生的标志性地点。而在日本的净土宗寺院中。常常将一个宽广而具魅力的水池建造在寺院正殿的正前方,使主尊阿弥陀佛直接面对着这个洁净的水面,拜谒或参访的人们在绕过水池后方可到达主殿拜佛。这一设计的寓意有两方面:其一是希望营造极乐世界山水亭阁的美好景象,其二是“此岸”与“彼岸”的比喻,人在此岸,佛教好像一条大船,只有依靠它人们才能到达佛所居住的彼岸。典型的寺院如京都的净琉璃寺和平等院。

    遗憾的是这个时期建造佛寺的材质并没有详细的记载,我们只能从当时房屋建筑的材质中做以推测,不过这个推测是很有科学根据的。从东汉佛教传入之时,中国的传统建筑都是木构结构。佛寺作为一个新兴的建筑,不可能完全脱离当时建筑的主流趋势而使用其它材质,因而还是应该以木构架为主。所以香积寺在建造的时候仍然是以木构来完成的。

    香积寺寺院建筑的消失,已经不是几百年了,如果没有唐代这大小两座佛塔的存在,恐怕要寻到香积寺的踪迹就更为困难了。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政府和宗教界的人们着手重建香积寺的时候,视野里所见到的仍然是两座孤零零的佛塔。我曾经希望依靠考古专家,对香积寺的遗址进行考古勘探,寻找唐代寺院建筑的布局,探查香积寺的范围究竟延伸到了哪里。可惜,因为现今周围建筑众多,更有经济的原因,这个计划始终没有施行。因而,在这里我们只好依靠文献对唐代规模宏大寺院的记述,以及唐代留存至今的壁画遗产中对寺院的描绘,来推测和想象香积寺的布局与规模了。

    [1]《长安志》卷十。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