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佛教宗派及其在北京地区的传播
源自印度的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以后,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移植,同时也是在中国文化和社会环境下再创造的过程。这一点充分地表现在中国佛教宗派的创立和发展过程中。中国最早兴起的佛学派别,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随玄学成长起来的般若学派。其后在南北朝时期,中国佛教在昙无谶、佛驮跋陀罗、菩提流支和真谛等人译经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涅槃宗、毗昙宗、成实宗、地论宗、摄论宗等一系列理论学派,为中国佛教宗派的创立准备了必要的思想资源。隋唐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八大宗派出现,是汉传佛教正式形成的标志。隋僧静琬开创北京佛教史上石刻大藏经的壮举,幽州佛教遂形成以房山云居寺雕造石经、幽州城区弘传律学和盘山举扬禅宗的发展格局,已开始显露出燕地佛教的地域特征。
一、隋唐时期佛教宗派的创立
隋唐时期,佛教空前繁荣,传播日益广泛,为适应各阶层民众的信仰需求,建立与之相应的教理和修持体系已势在必行。同时,佛教在统治者的扶持下,寺院经济基础不断壮大。在这种背景下,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应运而生,逐渐形成了三论、天台、法相、华严、律、禅、净土等几大宗派。①
天台宗。浙江天台山隋僧智顗所开创,因而称之为天台宗。因天台宗的教义所依为《法华经》,故又称法华宗。学统传承为龙树、慧思、智顗、灌顶、智威、慧威、玄朗、湛然九祖相承。其中智顗撰出该宗学说重要著作天台三大部。智顗(538-597),俗姓陈,祖籍颍川(河南许昌市),后移居荆州华容(湖北监利县)。他出家后,到处游学弘讲,被称为天台大师。开皇十一年(591),晋王杨广邀请他赴扬州,从其受菩萨戒,尊他为智者大师。主要著作有《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均为20卷,被称为天台三大部。
三论宗。胡族血统僧人吉藏所创立。该宗学说以《中论》、《十二门论》和《百论》三部论为立论依据,所以称为三论宗。该宗是中国佛教宗派中唯一的空宗,主张诸法性空的中道实相论,提出破邪显正、真俗二谛、八不中道三种法义。吉藏(549-623),祖父是安息国人。他生于金陵,受具足戒后云游各地。隋朝平定江南后,住越州(浙江绍兴市)嘉祥寺,被称为嘉祥大师。其著作主要有《中观论疏》10卷、《十二门论疏》3卷、《百论疏》3卷、《三玄论义》1卷、《二谛义》3卷等。
唯识宗。由唐初僧人玄奘奠基、其弟子窥基建立的宗派。因玄奘、窥基长期居住长安大慈恩寺,又名慈恩宗。该宗以佛教名相分析一切物理现象和心理现象,阐释一切唯识所变,故又称为法相宗。所依据的典籍是印度大乘有宗瑜伽行派的十一论,其中以《瑜伽师地论》为本,其余十论为支,故有一本十支之说。唯识宗的基本理论有三性说、唯识说、五种姓说。
玄奘(602-664),俗名陈祎,洛州缑氏(河南偃师市)人。在长安翻译佛教典籍,译出《大般若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俱舍论》等众多经典,为弟子窥基创立宗派奠定了理论基础。窥基(632-682),俗姓尉迟,出生于长安。祖先是西域人,伯父是唐初大将尉迟敬德。窥基出家后,奉敕成为玄奘弟子,在大慈恩寺学习梵文和佛教,是玄奘译场的重要人物,被尊称为慈恩大师。主要著述有《瑜伽师地论略纂》16卷、《成唯识论述记》20卷等。
华严宗。武则天时期的僧人法藏创立,依据的经典是《华严经》,由于发挥法界缘起的旨趣,又称法界宗,因法藏被武则天赐号贤首,故又称贤首宗。该宗为阐明法界缘起教理,提出四法界、六相、十玄门等法门。
禅宗。武则天时期的僧人慧能所创立,该宗以用参究的方法彻见心性的本源为主旨,故又称佛心宗。禅宗初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后来出现很多禅师语录。自编传法系统是所谓西天二十八祖与东土六祖。西天初祖是迦叶,东土初祖是菩提达摩。慧能为东土六祖。慧能(638-713),俗姓卢,祖籍范阳人。慧能创宗,不立文字,其说法的纪录被整理成《坛经》。禅宗发展到晚唐五代,分出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等支派。比起一般讲义学的宗派来,禅宗更易修行,因而流行甚为普遍。
律宗。是以研究、传播、主持戒律为主的宗派。南北朝以来,国家对佛教僧侣的管理逐渐严密,佛教内部也产生了实行统一的戒律来规范自己组织的需要。唐初时,僧人道宣在从事戒律研究著述的基础上,创立了律宗。道宣(596-667),俗姓钱,丹徒(江苏丹徒)人,一说吴兴(浙江湖州)人。出家后受唐廷指派,为长安西明寺上座,同时参与玄奘译经活动。著有《广弘明集》30卷、《续高僧传》30卷、《集古今佛道论衡》4卷、《大唐内典录》10卷等。因其曾居住在终南山丰德寺,故一般称他传承的一系为南山宗。与其同时,相州僧法砺(569-635)别创相部宗;长安西太原寺僧怀素(625-698)创东塔宗,并称律下三宗。后只有南山宗独传。
净土宗。由唐初僧人善导创立,尊东晋庐山东林寺僧慧远为初祖。宣扬西方十亿佛土之外有极乐世界,净土的主人是阿弥陀佛(无量寿佛)。净土宗是专修往生西方弥陀净土法门的宗派,又名莲宗。依据的典籍是三经一论,即《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和《往生论》(全称《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善导(613-681),俗姓朱,临淄(山东淄博)人。著作主要有《观无量寿佛经疏》4卷、《观念法门》1卷、《拄生礼赞偈》1卷等等。对净土宗的成立和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僧人还有道绰和少康等。由于净土宗修持法门简单易学,没有艰深繁琐的理论,故在民间传播较为广泛。
密宗。由开元年间来唐朝的天竺僧人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所创立。密宗宣传教义是用号称真言的咒语来表达,咒语隐秘难解,故名密宗、真言宗。又由于密宗依理事观行,修习三密瑜伽而获得成就,故又名瑜伽密宗。密宗崇拜大日如来。分为两派:善无畏传播以胎藏界密法为主,崇奉《大日经》;金刚智和不空传播金刚界,崇奉《金刚顶经》。密宗带有神秘色彩,为统治阶级所偏好,由此也形成了王公贵族普遍信仰密教的风气。
二、佛教宗派在北京地区的弘传
隋唐时期,在统治者对幽州地位的高度重视下,燕地佛教在北朝的基础上又得到进一步发展。隋唐八大宗派中有五个宗派在幽州都有传播,如律宗、禅宗、密宗、华严宗、天台宗,其中律宗和禅宗影响最大,佛教宗派的弘传促进了幽州佛教的发展。从幽州佛寺的分布和僧侣的行迹可以看出,当时散布于幽州城区及郊野的寺庙总数不下百座,仅幽州城区就有寺庙近20座,多为律学弘传道场。②此外,唐中期后,禅宗传入幽州,盘山成为传播禅法的重要基地。其他宗派如密宗、华严宗在幽州地区也有传播。同时,幽州的南部(今房山境内)集中了云居寺石经刻造、万佛堂孔水洞、天开寺、唐代佛教造像和舍利塔等众多佛教传播载体,是幽州佛教早期发展较为集中地区域。
1.律宗在北京地区的弘传
唐初时,作为中国佛教一大宗派的律宗在幽州地区崭露头角,如武德年间智周律师所隐居的慧聚寺(戒台寺),以及贞观年间唐太宗敕建的悯忠寺(即法源寺),均为律宗寺院,说明唐初律宗已经传入幽州。唐代幽州城区的佛寺有20余座,大多为律宗寺庙,除了贞观十九年(646)府太宗敕建的悯忠寺外,还有延寿寺、宝刹寺、兴禅寺、崇国寺、大悲阁等。至唐中期,律宗在北京地区的传播已十分普遍,律宗寺庙遍布幽州城郊,郊区律寺除慧聚寺外,还有云居寺、龙泉寺等,都曾是弘传律宗的重要道场。幽州地区众多的律宗寺庙,自然离不开律宗高僧在其中大力弘扬。隋唐时期弘传律宗的僧侣主要有:真性、明鉴、栖忍、复严、南叙、知常、法贞和静琬等人,皆名重当时,尤以真性影响最大。
真性(752-835),唐中期名僧,俗姓史,涿郡范阳人。出家后专精律学。多次应请登坛,所度弟子无数。唐德宗时住持云居寺,在白带山研习佛教律宗一派戒律,《大唐云居寺故寺主律大德神道碑》称他“潜趣真宗,知至道之习乐,精修梵行”。他曾主持晚唐时期云居寺的石经刊刻,还在云居寺内另起道场,请高僧转藏经七遍。由于他声望甚高,以至“四远响应,一方瞻敬,高行苦节,时为美谈”。唐朝统治者亦仰其名声,屡加赏赐“奇香异药,上服名衣,使命往来,难可称计”。他的七位入室弟子中,鉴直、志千和惠增的成就最大。真性圆寂后,塔葬云居寺外,弟子欲为其墓塔立碑,选好石料尚未雕造,便遭逢唐武宗会昌废佛,七位弟子中仅存宝定一人。直到咸通八年(867),宝定与寺主弘信方得以为真性树立起《大唐云居寺故寺主律大德神道碑》,该碑由何筹撰文,张景宗书。碑铭记述了这段史实。原碑立于房山云居寺,国家图书馆藏有碑拓。
律宗僧侣在幽州的弘传,其影响之大已越出地域范围,吸引不少学人释子慕名而至,远道前来幽州纳具受戒,如来自福建的雪峰义存大师,其少年时在莆田玉涧寺出家,17岁剃发,28岁时前往幽州,受戒于宝刹寺。由此不难看出唐代幽州律宗的重要影响及其在北京佛教发展中所处的重要地位。
2.禅宗在北京地区的弘传
禅宗南宗在幽州地区的传播,始于唐朝安史之乱后,宝积和隐峰禅师是来幽州传播南宗禅的先行者。其后禅宗在幽州不断发展,形成以盘山为中心的传播基地,先后建有天成寺、感化寺、宝积寺、上方寺、云罩寺、金山寺、白岩寺、中盘寺、香水寺、天香妙祥寺、双峰寺等众多禅寺,并涌现出道宗、普化、晓方、存奖、义存等弘禅僧侣,使盘山成为举扬禅宗的主要基地,已呈现出超越律宗之势③。随着禅宗势力日益发展壮大,禅僧地位显著上升,甚至出现一些律僧弃律从禅的现象,道膺即为当时从律宗转向禅宗的代表人物。
隐峰,俗姓邓,福建邵武人。从马祖道一(慧能二传弟子)得悟,后游学四方,人称邓隐峰禅师。曾于唐中期来幽州,“藏修”于银山(今昌平)。《帝京景物略·银山》记载“唐邓隐峰禅师,修于此山,道成此山,故多隐峰迹。……又金大定六年碑,刻隐峰银山十咏”。④银山塔林中现存的“转腰塔”即是僧众为纪念邓隐峰在银山讲经说法而建的石塔,此塔建在半山腰间说法台的岩石上。继邓陶峰之后,众多高僧来此讲经说法,银山的寺庙也随之兴建,香火日盛,当地百姓崇仰邓隐峰,以至将纪念他的转腰塔视为治腰腿疼病的灵物。⑤
宝积(凝寂大师),为马祖道一之法嗣,其姓氏、籍贯和生卒年史料无记载。离开马祖后,北上幽州,在盘山建宝积寺安居,弘传禅法,名震一方,时人称为“宝积禅师”或“盘山大师”。逝后建唐宝积禅师塔于房山东南麓大韩继村。谥号“凝寂大师”。为北方地区最早弘传南宗禅的僧侣之一。
盘山由宝积大师开基后,禅德辈出,鼎力弘扬禅宗,盘山由此名播天下,成为北方重要的禅宗道场,在北京佛教发展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宝积禅师门下弟子中,以道宗和普化最为著名。道宗(785—866)俗姓田,元和九年(814)于幽州金阁寺出家受戒,闻听盘山宝积大师直指心要,遂前往参学,太和初年结茅盘山峰顶习禅弘法,39年不下山。⑥普化,《五灯会元·镇州普化和尚》称他:“师事盘山,密受真诀”。宝积顺世后,乃于北方行化。⑦
晓方(793—870)江苏常熟人,19岁出家,师事五泄山(浙江金华县)灵默大师(马祖大师的得法弟子)。从灵默得法后,四方游化。于唐文宗大和年间至盘山弘扬佛法,在盘山建有甘泉普济寺,当地官吏和百姓对其尊奉有加,“方岳公侯,连城守宰,偃风渴道,靡不皈依”。⑧对禅宗在幽州的弘传和普及产生了重要影响。
道膺(853~902),唐代曹洞宗僧。俗姓王,幼年出家,诵习经法,二十五岁于幽州范阳延寿寺受具足戒,学习声闻律仪。后受到当时禅宗顿悟法门的影响,深感律仪枯燥而束缚学人身心,常慨叹“大丈夫岂可桎梏于律仪”,于是弃其宿学,南下游方。后入翠微山问禅要,居三年,又往参洞山良价禅师座下悟透禅机,遂嗣其法。成为禅宗曹洞宗第二世宗匠。⑨象道膺这样弃律从禅者在当时不乏其人。由于律僧纷入禅门,禅宗的地位和影响日益高涨,律宗的势力一度有所下降,但因律宗对规范僧侣行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故其影响并未减弱,至唐中期以后,幽州佛教呈现禅律二宗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
盘山禅宗弘传基地的建立,幽州佛教三足鼎立的发展格局形成。北京佛教早期的传播与发展主要集中在幽州的城区和房山县境。唐代禅宗在盘山盛传,终唐而不衰,使北京地区的佛教传播形成了幽州城区、房山和盘山三足鼎立的发展格局。其中,幽州城区以弘扬律宗为主;房山云居寺侧重佛教文化的继承和保护;盘山则是举扬禅宗的道场。⑩这种三足鼎立格局的形成,对日后北京佛教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密宗在北京地区的弘传
北京密宗的传入始于唐代。密宗又称“密教”、“真言宗”。所依主要经典是《大日经》、《金刚顶经》等。今首都博物馆收藏有一通唐代密宗经幢,内容为《佛顶尊胜陀罗尼咒》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另在房山石经中,亦有唐大和、大中和咸通几个时期刻造的《佛说七俱胝佛准提陀罗尼经》、《大金色孔雀王咒经》等十余部密宗经咒。(11)这些密教经典的遗存是唐代幽州地区密宗弘传的物化载体。
唐代幽州地区传播密宗的僧侣,未见史料直接记载。黄春和在《隋唐幽州城区佛寺考》中指密宗传人一行曾到过幽州。所据为《元一统志》称一行曾在幽州城内创建兴禅寺(参见本章第四节“北京地区的佛寺和舍利塔建造·兴禅寺”)。
一行(683-727),魏州昌乐(今河南南乐)人,俗名张遂,法号一行,为唐太宗时功臣张功瑾之曾孙。一行一身融通天文与佛教两个领域,是著名的僧侣天文学家。唐开元年间,编制《开元大衍历》,开启了后代历法的基本模型;与此同时,他还从开元年间入唐的印度弘密大师善无畏学习密教,为其门下得法弟子,“亲承讲传,笔受口诀,撰成《大日经疏》二十卷,为中国密教正式传授之始”。(12)据吴慧《僧一行生平再研究》考证,一行接触密教是在开元五年,并于开元七年协同善无畏翻译密宗经典《大日经》,并为之作《疏》。(13)该经典是胎藏密教的最基本要义,一行堪为密教的一代大德。关于一行来幽州的时间及其证据,何孝荣在《明代北京佛教寺院修建研究》中根据一行生卒年推断其来幽州建兴禅寺应在唐开元年间(14)。黄春和以首都博物馆所藏唐代密宗经幢来证明当时幽州有密教传播,同时又将其作为唐僧一行活动于幽州的佐证(15)。在无新史料出现之前,唐僧一行或为密教传入幽州的第一人。
4.华严宗在北京地区的弘传
唐代北京地区弘传华严宗的寺庙主要有龙泉寺(潭柘寺)和白带山云居寺。弘传僧侣主要有静琬和华严和尚等。
静琬,隋大业年间幽州智泉寺僧人,为防法灭,在幽州西南的房山白带山,开启了绵延千载的刊刻石经的事业。静琬在唐贞观二年(628)刻经题记中发下宏愿:“静琬为护正法,率己门徒知识及好施檀越,就此山顶刊华严经等一十二部,冀于旷劫,济度苍生,一切道俗”(16)。从刻经题记上看,《华严经》正是静琬最初刻造的一部佛经,静琬刻《华严经》的洞窟命名为“华严洞”。可以作为静琬弘传华严宗的见证。
华严和尚,唐初僧人。《帝京景物略》记载,龙泉寺(潭柘寺)“代有宿尊,唐华严为著”(17)。《宋高僧传·幽州华严和尚传》也记载,华严和尚在幽州弘传佛法,整日持诵《华严经》不辍,其诵经的声音“一城皆闻之,如在庭庑之下”,受到当地百姓的尊奉。时任幽州都督的张仁愿也被其感化,出薪俸施舍于马鞍山竹林寺。华严和尚“行化既久,及终坐亡,肉身不萎败”。被奉为京西第一名刹潭柘寺开山始祖(18)。华严和尚所在的龙泉寺(潭柘寺)是北京地区早期弘传华严宗的道场。
隋唐时期中国佛教宗派的相继创立及其部分宗派在北京地区的传播,形成了以房山、幽州城区和盘山三足鼎立的佛教发展分布格局,燕地佛教文化的地域特色初见端倪。
① 参阅中国佛教协会:《中国佛教史》,第一辑,《中国佛教宗派源流》,东方出版中心,1980年。
② 黄春和:《隋唐幽州地区佛寺考》,载《世界宗教研究》,1996年,第4期。
③ 黄春和:《隋唐幽州地区佛寺考》,载《世界宗教研究》,1996年,第4期。
④ [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8,《畿辅名迹·银山》,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
⑤ 薛增起、薛楠:《北京的塔》,北京出版社,2006年,第339页。
⑥ [清]释智朴:《盘山志》,卷2,清康熙三十年刊本。
⑦ [宋]普济:《五灯会元》,卷4《镇州普化和尚》,中华书局,1984年。
⑧ [唐]郎肃:《唐故甘泉院禅大师灵塔记》,载《唐代墓志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452页。
⑨ [宋]释赞宁:《宋高僧传》,卷12《道膺传》,中华书局,1987年。
⑩ 参阅黄春和:《隋唐幽州佛教的发展及其原因》,载《首都博物馆》,1993年馆刊。
(11) 北京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北京志·民族宗教卷·宗教志》,北京出版社,2007年,第63页。
(12) 中国佛教协会:《中国佛教史》,第一辑,东方出版中心1980年,第313页。
(13) 吳慧:《僧一行生平再研究》,载《圆光佛学学报》,第14期(2009.01)。
(14) 何孝荣:《明代北京佛教寺院修建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2页。
(15) 黄春和:《隋唐幽州城区佛寺考》,载《世界宗教研究》,1996年,第4期。
(16) 杨亦武:《云居寺》,华文出版社,2003年,第68-69页。
(17) [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7《西山下·潭柘寺》,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
(18) [清]神穆德:《潭柘山岫云寺志·历代法统》,载《门头沟地方志丛书》,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