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北京地区的佛教教育
进入民国以后,佛教教育逐渐由古代的丛林式教育进入到近现代的学校化教育模式,这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大转折点,对民国佛教的复兴及近现代佛教发展具有直接影响。
北京作为五朝古都,佛教文化底蕴丰富,在近现代提倡教育的影响下,北京的佛教四众共图佛教振兴大业,大力兴办佛教教育,先后创办了大小佛学院、佛学研究机构十余所。如弘慈佛学院、弥勒佛学院、中华佛学院、三时学会、柏林教理院、大乘佛教弘化院、中国佛教学院、尼众八敬学院、拈花寺佛学院、净莲寺法界学苑、佛学研究院、北京妇女佛学研究所等等。①“七·七事变”发生以后,佛教教育事业受到严重影响,许多佛学院陷于停顿或解散。
法师养成所,民国初年在法源寺创办。中华佛教总会成立后,在法源寺设机关部,道阶法师任机关部长期间,于法源寺建立法师养成所,以教育僧徒,培育人才。1918年中华佛教总会被撤销后停办。②
弘(宏)慈佛学院,民国十三年(1924)在广济寺创办。该院学部先后毕业学员达数十人,佛事学习所学员八十名。开办数年间就学者十分踊跃,“时溢定额,为北平设备最完善之佛学院”。③办学期间编有《弘慈佛学院年刊》,山光明印刷局印刷。
弥勒佛学院,民国十四年(1925)在西直门内南小街弥勒院创办。1925年,倓虚法师应北京柏林寺之请讲《楞严经》,三个月讲经结束后。受居士张景南、马冀平之请在弥勒院创办弥勒佛学院。后因经赞紧张而停办。
中华佛学院,民国十五年(1926)在法源寺创办。
三时学会,民国十六年(1927)韩清静、朱芾煌创办三时学会。(详见前文)
柏林教理院,民国十八年(1929)台源法师于柏林寺创办。1929年,由朱子桥将军、杨明尘居士及台源法师在柏林寺发起创办“柏林佛学研究社”,聘请常惺法师任院长,后改为“柏林教理院”,于1930年春正式开课。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时局紧张,乃宣告停办。院舍经北平慈善团借为疗养伤兵的第五医院。不少学僧转入三时学会,师从韩清净居士。
世界佛学苑,民国十九年(1930)太虚等人于柏林寺成立世界佛学苑筹备处。太虚大师欧美弘化归来,民国十九年到北平弘化,与常惺法师、台源法师商议成立世界佛学院,并将世界佛学苑筹备处从武昌迁到柏林寺;同时,将早年在漳州成立的锡兰留学团移至北平,准备将其纳入世界佛学院的梵藏文系,并将柏林研究社纳入中日文系,力图构建成为推行世界佛化运动的中心。后因经费无着而停办,世界佛学苑筹备处迁往南京。
北京妇女佛学研究所,民国二十一年(1932)在新街口头条成立。
净莲寺法界学苑,民国二十六年(1937)慈舟法师于净莲寺创办净莲寺法界学苑。
佛学研究院,民国二十六年(1937)于石附马大街22号成立。
广化佛学院,民国二十八年(1939),由玉山和尚在广化寺创办。聘请周叔迦、魏善忱、修明、溥儒等佛教学者任教,招收学僧数十人,以学习语文和佛教经论为主,兼学中西哲学、历史和外语等课程。
大乘佛教弘化院,民国三十年(1941),胡子笏居士在万寿寺创办大乘佛教弘化院,先后开办两期,入院进修僧侣百余人。
中国佛教学院,民国三十一年(1942)二月,周叔迦居士创办。院址设在德胜门内甘水桥瑞应寺。中国佛教学院设有董事会,下设教务、训育、事务三科。由周叔迦任院长,该院成立后,首届招收预科生40名,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以出家人为主,亦有少量在信众。1942年增设本科;1943年又增藏文专修科,并招选读生。前后共举办五期。所设课程以佛学为主,兼学社会历史、文化和梵、藏、日、英等外语。教师聘请著名法师和各大学任教之教师担任。该院出版佛学刊物和书籍,其中《佛学专刊》共40余期,年刊1期,佛学书籍近20种。1945年停办。1941年,中国佛教学院曾在德胜门内弘善寺开办尼众分院。
尼众八敬学院,民国三十二年(1943)由胜雨尼师于通教寺创办。通教寺原为明代太监所建,清代改建为尼寺,更名为“通教禅林”。位于东直门内北小街。1942年,由福建来京的尼僧开慧、胜雨驻赐该寺,对该寺进行了扩建,更名为“通教寺”。1943年,胜雨呈文备案,在寺中创办尼众八敬学苑,成为北京第一座尼众丛林而闻名佛教界。
拈花寺佛学院,民国年间,全朗法师在拈花寺创办,位于德胜门内大石桥。全朗为清代华严宗名僧达天通理的法脉第八代,曾任北平市佛教会会长④。拈花寺佛学院初办时,学僧学习热情高涨。后因时局动荡,拈花寺佛学院盛况不复存在。
① 北京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北京志·民族宗教卷·宗教志》,北京出版社,2007年,第131-132页。
② 于凌波:《中国近现代佛教人物志》,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第40页。
③ 参阅释东初:《中国佛教近代史》上册,《华北佛教革新运动·华北佛教事业中衰·宏慈佛学院》,台北:东初出版社,1984年。
④ 北京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北京志·民族宗教卷·宗教志》,北京出版社,2007年,第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