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宏智正觉及其默照禅
宋代曹洞宗自大阳警玄之后,经过投子义青、大洪报恩、芙蓉道楷等人几代的努力,逐渐走向振兴,至丹霞子淳、真歇清了及宏智正觉之时,开始进入昌盛时期。所谓“默照禅”正是由宏智正觉在继承以往曹洞宗的“休歇”禅法的基础上发扬光大起来的,成为宋代禅宗内部与临济宗大慧宗杲提倡的“看话禅”相对应两大禅法之一。
一 正觉的生平及其主要弟子
关于宏智正觉的传记资料,最有名的有:(1)南宋高宗绍兴二十八年(1158)左朝请郎、直龙图阁、知太平州军州事、提举学事兼管内劝农营田使阳羡周葵撰写的《宏智禅师妙光塔铭》(下简称《宏智塔铭》);(2)同年由皇叔庆远军承宣使、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安定郡王赵令衿撰写的《敕谥宏智禅师后录序》(简称《宏智后序》);(3)孝宗乾道二年(1166)左朝奉大夫侍御史王伯庠撰写的《敕谥宏智禅师行业记》(简称《宏智行业记》)。①另有《宗门联灯会要》卷二十九及《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十四的<正觉章>及明代《又续藏》所载净启重编《宏智禅师语录》四卷本后附主要据《宏智行业记》缩写的《行实》等。
宏智正觉(1091—1157),宏智是南宋高宗所赐谥号,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祖李寂、父李宗道,皆虔诚奉佛,久参佛陀逊禅师。正觉十一岁时在本县净明寺从本宗出家为童,十四岁在晋州(治今山西临汾县)慈云寺从智琼受具足戒。从十八岁开始,出外游方,在嵩山少林寺坐夏,到汝州(治今河南汝州市)香山参谒枯木法成。法成是曹洞宗芙蓉道楷的弟子,对正觉十分器重。
正觉可能是接受法成的建议,到邓州(治今河南邓州)参谒芙蓉道楷的另一弟子丹霞子淳。一日子淳问他:“如何是空劫已前自己?”意为你在天地万物生成之前是什么样子?此语实际与“如何是父母生前面目”没有根本差别,过去子淳也以同样的语句问他的师兄真歇清了。正觉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井底蛤蟆吞却月,三更不借夜明帘。”子淳不认可。正觉正要再答时,子淳用手中的拂子打他一下说:“又道不借。”大概是说用不着再说了。正觉听后得悟,立即向子淳礼拜。当时他二十三岁。
北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子淳退居唐州(治今河南唐河县)大乘山的西庵之时,正觉也跟随前往,被任为立僧首座。政和五年(1115)子淳受命住持随县大洪山保寿禅院,正觉随往并担任他的记室。两年后子淳去世,由道楷的弟子慧照庆预继任大洪山住持。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正觉升任首座。翌年,他离开大洪山前往也是道楷弟子的阐提惟照住持庐山圆通寺,也任首座。宣和五年(1123)师兄真歇清了在真州长芦(在今江苏省六合县)崇福禅院担任住持,招请正觉前去担任首座。寺众七百人,真歇请他秉拂代训徒众。从此,正觉逐渐闻名于丛林。正觉能够频繁她往来于属于芙蓉道楷法系的寺院,可以说是曹洞宗正在迅速兴起的反映。
宣和六年(1124),正觉三十四岁,受泗州发运使向子諲邀请到泗州任大圣普照寺住持。普照寺是供奉唐代被看作是观世音菩萨化身的僧伽和尚(628—710)的寺院,远近有名。宋徽宗在宣和元年(1119)曾下诏贬斥佛教,改称比丘、比丘尼为德士、女德士,穿俗服,并下令各地建神霄宫。泗州官府割普照寺的一半用地建神霄宫。靖康元年(1126)正月,因金兵大举南侵,宋徽宗为避难南下至镇江,期间经过泗州时,正觉率门下千余人在道路左侧迎接,威仪十分齐整。宋徽宗曾接见正觉,并且应请命地方官将改作神霄宫的部分归还寺院。
此后,正觉在靖康二年(1127)住持舒州太平兴国禅院;南宋建炎元年(1127)住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建炎二年(1128)六月短期住持江州能仁禅寺,退院之际曾参访云居山真如禅院(在今江西永修县),当时正值临济宗圆悟克勤住持此寺。同年九月,经克勤与安定郡王赵令衿的推荐,正觉应请到真州长芦住持崇福禅院。②
北宋被金灭亡之后,北方战火连年并且向南方蔓延,不少僧人到江浙一带避乱。建炎三年(1129),正觉避地明州(治今浙江宁波),本想到普陀山参访师兄真歇清了。当时天童寺正缺住持,有人向州府推荐,州府请正觉住持天童寺。此后正觉在绍兴八年(1138)九月曾一度受请住持临安灵隐寺,然而在十月又奉诏回到天童寺,直至正觉去世,住持天童寺近三十年。此寺原有僧人二百人,由于正觉的名望和善于经营,增至一千人以上。正觉规划着手建造临海堤堰,开垦海边荒田,岁入增加三倍,供应寺僧有余,同时扩建寺院,建造了巨大的能容一千二百人的卢舍那阁。他在此寺弘扬曹洞禅法,特别是经他发扬大成的默照禅。
绍兴二十六年(1156),临济宗禅僧大慧宗杲被赦从编管的梅州北归。经正觉向朝廷推荐,宗杲得以住持明州阿育王寺。在开堂仪式上,正觉亲自担任维那白椎。他与宗杲之间情谊很深,曾执著宗杲的手说:“唯我二人,你唱我和,我歌你拍。苟一旦有先瞌,然则存者为主其事。”就在第二年绍兴二十七年(1157)十月八日,正觉在给宗杲写书嘱托后事之后,挥笔写偈曰:“梦幻空花,六十七年,白鸟烟没,秋水连天。”③投笔去世,年六十七岁。宗杲如约前往天童寺为正觉主持丧葬仪式,并且推举他的弟子法为继任住持。
据《宏智塔铭》并参考《嘉泰普灯录》卷十三,正觉一生度弟子280人,其中著名的嗣法弟子有庆元府(原明州,治今浙江宁波)雪窦寺嗣宗、常州善权寺法智、真州长芦道琳、临安府净慈寺慧晖、庆元府瑞岩寺法恭、随州(治今湖北随县)大洪山法为、襄阳府(治今湖北省襄樊市)石门寺法真、庆元府光孝寺思彻,以及世钊、法润、信悟等二十多人。
中国曹洞宗在南宋传入日本。日本僧道元(1200—1253)在南朱嘉定十六年(1223)入宋求法,在明州(治今宁波)上岸后参访名师,在天童寺从正觉的师兄真歇清了下三世长翁如净(1163—1228)受曹洞默照禅法,于宝庆三年(1227)回国,创立日本曹洞宗。元代,宏智正觉下四世直翁德举的弟子东明慧日(1272—1340)于大德六年(1302)应日本镰仓幕府前执权北条贞时的邀请赴日传法。正觉下五世云外云岫的弟子东陵永屿(1285—1365)在至正十一年(1351)应室町幕府武将足利直义邀请赴日传法。他们二人所传属于宏智正觉法系的禅法,与道元所传曹洞禅法有所不同。然而他们的法系未能传至后世。④
二、正觉的禅法语录
正觉的传法语录现存由其侍者集成、宗法、宗荣等16人参与编集的《宏智禅师广录》。
现有不同版本:日本大分县泉福寺所藏宋版《宏智禅师广录》六册(不分卷),1964年由日本名著普及会出版了由樱井秀雄监修,石井修道编辑的影印本;日本宝永五年(1708)据泉福寺本六册本改编的《宏智禅师广录》九卷九册,内有不少脱漏差误;日本宽政三年(1791)为复原宝永五年本而刊印的《宏智禅师广录》六卷六册,卷一增加所缺的富直柔的序和开堂法语;中国明代嘉兴《又续藏》本载录《明州天童景德禅寺宏智禅师语录》四卷,署名“武林苕溪凤山后学净启重编”,后附《行实》及周葵撰写的《塔铭》等;日本《续藏经》所载《宏智禅师广录》九卷,将明《又续藏》本《宏智语录》后附的《行实》、《塔铭》等置于卷末;《大正藏》卷四十八所载《宏智禅师广录》九卷是以驹泽大学所藏日本宽政三年本为底本,校之以日本宝永五年本而成。⑤
现国内常用的《宏智禅师广录》(下简称《宏智广录》)是《续藏经》本和《大正藏》本。
三 以心性为本的宇宙论和天地万物圆融论
正觉的禅法以“默照禅”著称。这一实修禅法的是以他的以心性为本——本原、本体,强调“天地同根,万物一体”的宇宙论为重要理论依据的。
下面参照他《宏智语录》对此作概要介绍。
(一)以心性为本原、本体的宇宙论
唐代石头希迁在读后秦僧肇的《涅槃无名论》中的“览万象以成己者,其唯圣人乎”(今本为“会万物以成己者,其唯圣人乎!”),感慨地说:“圣人无己,靡所不已。法身无量,谁云自他?图镜虚鉴于其间,万象体玄而自现。境智真一,孰为去来?”(《祖堂集》卷四<希迁传>)认为体现法身的圣人的身心可以会通万有,圣人的智慧可以预见未来,洞察天地六合,达到内外相融,物我冥一的境界。在其《参同契》中以偈颂的形式发挥理与事、心性与万物之间彼此会通,圆融无碍的思想。此后,继承石头法系的曹洞宗以所谓君臣、偏正五位和所谓理事“回互”的形式进一步发挥这种思想。⑥
宏智的禅法理论仍大体遵循这一思想路线,将宇宙、身心统合一体来考虑人的生死和觉悟解脱的问题。可以认为,这与宋代学者重视“天地性命”,将宇宙本体与人性伦理统合起来进行探究的社会思潮是一致的。
从现存正觉上堂说法的语录来看,他经常以不同的语言或详或略地宣述心性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本体,人与自然之间、物物之间、心与物之间,彼此融通,借以论证佛与众生同根同源,皆有清净本性,众生在一切处一切时可以体悟自性达到解脱。因为他不是在一次说法中系统地谈这个问题,为了便于把握他的想法,现将他的几段说法集中摘录然后加以说明:
一切皆从心地生,除去一切生底(的),还是本来心地。者(这)个心地平等普遍,普遍无有不在,无有不满。既心地上生相,尽十方三世,无有一毫自外而来,俱从个里发现。便知道万法是心光,诸缘唯性晓,本无迷悟人,只要今日了。心无形影,对缘即照。所以假虚空,为森罗万象之体;假森罗万象,为虚空之用。一切诸法,皆是心地上妄想缘影。譬如湛水,因风成波;唯风灭故,动相随灭,非是水灭。尔心地上,存许多善恶等相,便是水上波浪,风休波灭,不是水灭。善恶相尽,不是心灭,本来一段事(按:此指心性)空不得。(《宏智广录》卷五)
性觉妙明,本觉明妙,与太虚等量,与物情同道,应色应声,随听随眺,入三世而非去来,混万缘而无正倒。(《宏智广录》卷一)
恍恍惚惚,其中有物;杳杳冥冥,其中有精。其中之精则无像,其中之物则无名,应繁兴而常寂,照空劫而独灵。悟之者,刹刹见佛;证之者,尘尘出经。门户开辟,也分而为三教;身心狭小,也局而为二乘。真境无涯兮,妙观玄览;大方无外兮,独立周行。(《宏智广录》卷一)
灭而不灭,与虚空合体而灵,生而不生,与森罗同用而妙。(《宏智广录》卷一)
众生及国土,皆同一法性。(《宏智广录》卷一)
一心万象,万象一心,不近不远,极浅极深,与乾坤同其覆载,与日月同其照临。(《宏智广录》卷四)
生灭去来,本如来藏,清净妙明,虚融通畅,六门(按:眼耳鼻舌身意六识)我绝攀缘,三界(按:欲界、色界和无色界)渠无身相。(《宏智广录》卷四)
三界唯心,唯心三界。一切法空观自在(按:“观自在”即观音菩萨),处处光明处处身。(《宏智广录》卷四)
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合虚空而无欠无余,混万象而成团成块,不出不在,不失不坏,我不与物争,物不为我碍。(《宏智广录》卷四)
法身无相,应物而形;般若无知,对缘而照。青青翠竹,郁郁黄花,信手拈来,随处显现,了无他自,谁作根尘,独露本身,自然转物,心无异心,而法无异法,法无异法,而心无异心。(《宏智广录》卷五)⑦
几段引文虽前后不太联贯,但所包含的意思是十分清楚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世界万物(事),皆从所称之为“心地”、“如来藏”、“法性”、“心”、“性觉”或“本觉”的本原本体形成,当然也可以看作是“真如”、“佛性”和佛的“法身”、“理”的不同形象的显现,如引文所说“三界唯心,唯心三界”,“一心万象,万象一心”,甚至“众生及国土,皆同一法性”,连佛法的“三乘”(声闻、缘觉、菩萨)、“二乘”(按:三乘中的前二乘)也无非是心性的产物。
正觉所说的“恍恍惚惚,其中有物;杳杳冥冥,其中有精……”的语句,很明显是模仿《老子》第二十一章中对“道”是世界万物真实本原的描述:“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然而正觉将混沌恍惚中的“有物”解释为“无象”,将玄远渺茫中的“精”解释为“无名”,用以指真如法性、心。正觉在说法中经常引用《老子》、《庄子》的词语,汲取和发挥道家的宇宙论和相对主义的思想。
(2)真如法性、灵妙之心,“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合虚空而无欠无余,混万象而成团成块”,虽可显现形成世界万物,然而若从般若“性空”的观点来看,它本来是无形无相的,也是无生无灭的,所显现的森罗万象皆虚妄不实,如引文所说“一切诸法,皆是心地上妄想缘影”,“假虚空,为森罗万象之体;假森罗万象,为虚空之用”。正觉告诉弟子,对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是不应当看作是真实的而加以执著的。
(3)心性既有动、应缘显现万物功能,然而又始终保持空寂和清净的本性,所谓“其中之精则无象,其中之物则无名,应繁兴而常寂,照空劫而独灵”;“清净妙明,虚融通畅,六门我绝攀缘,三界渠无身相”。如同水那样,虽因风而出现波浪的动相,然而水本身寂静。同样,人的善恶和各种烦恼,也是因心而生,它们若灭,妙明之心却常在,此即“善恶相尽,不是心灭,本来一段事(按:此指心性)空不得”。
按照正觉这种说法,宇宙和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一切事物、现象皆是心的现象、“万法是心光”,也皆是佛的法身显现,若能够体悟到这点,便是体悟自性,达到解脱,此即“悟之者,刹刹(按:此处可解释为处处)见佛;证之者,尘尘出经”。
(二)天地同根,物我同体的圆融论
正觉在确定真如法性、心是显现和形成世界万物的本原本体之后,在逻辑上必然要论证这个世界、万事万物与众生、现实的人有什么关系。按照他的思想,既然世界、万物与众生皆以心性为本原、本体或统一性的基础,那么,天地之间、物我之间,完全能够融通,借用华严宗的用语,可以表述为事事之间圆融无碍,彼此之间圆融无碍的。
让我们引证他的一部分语录:
照与照缘(按: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混融不二。心与心法,吻合无差。(《宏智广录》卷一)
阿那是祖?位崇家谱,二仪(按:天与地)之根,万象之母。(《宏智广录》卷四)
结夏(按:夏安居结束)上堂:诸禅德,十方大地是我一个身,便能禁足。十方众生是我一个汉,方解护生。禁足也步步不妄行,护生也心心不妄动。(《宏智广录》卷四)
身心一如,物我同体,不用转山河大地归自己,亦不用将自己作山河大地,如珠发光,光还自照。(《宏智广录》卷四)
闹里分身,触处现前,无一点子外来境界,二仪同根,万象一体,顺变任化,都不被夤缘笼络,便是得大自在底(的)。风行月照,与物不相碍。(《宏智广录》卷六)
举南泉因陆亘大夫云:肇法师也甚奇怪,解道:天地同根,万物一体。⑧泉指庭前牡丹云:大夫,时人见此一株花,如梦相似。颁曰:“照彻离微⑨造化根,纷纭出没见其门,游神劫外问何有?着眼身前知妙存……”(《宏智广录》卷二)
我此所现身,与一切法等。我与诸法,同出同没,同生同死。无一事不从个里出,无一法不从个里生。所以道:天地同根,万物一体。(《宏智广录》卷五)
圣人空洞其怀,万物无非我造。(卷一)⑩
上面的引文十分清楚地表明,正觉认为在这个世界上,不仅自然界的天地万物之间互相融通,统合为一个整体,就是天地万物与人之间也是和合为一体的,所谓“照与照缘,混融不二”,“身心一如,物我同体”,“十方大地是我一个身”,“二仪同根,万象一体”,“天地同根,万物一体”,“我与诸法,同出同没,同生同死”,大体都表达出这个意思。作为“二仪之根,万象之母”的,也就是佛祖。既然如此,永恒的法身佛、佛性,便普遍存在于一切场所、一切事物之中;对于众生来说,也是与佛同体,平等不二的。
既然世界万物是法性、法身佛所显现的,时时有佛,处处有佛,那么,对于修行者来说,就可以在任何场所,在任何时候体悟自性,使自己的认识与真如佛性相契合,达到解脱。他说:
凡圣通同共一家,寂光田地看生涯,而今选佛心空去(11),自有丘园开觉华。禁足九旬(按:指夏安居三个月),看来举步前处所。护生三月,体不触物底身心。多身在一身中安居,一身在多身中辨道。所以道: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来合。(《宏智广录》卷四)
岁朝坐禅,万事自然,心心绝待,佛佛现前。(《宏智广录》卷四)
情与无情共一体,处处皆同真法界。到恁么时,山是个时(按:此时)山,水是个时水。森罗万象,与尔地水火风,皆是个时建立,乃至长短大小方圆等相,更无有异。才起分别心,便成差别相;尔心无分别,平等与平等,更无平等者。彻表彻里,尽中尽边,纯是汝本真所见。(《宏智广录》卷五)
背尘合觉,即物契神。诸佛众生,本来平等。(《宏智广录》卷一)
释迦出世,以众生妄想迷封,而说种种法。达磨西来,以底事(按:此指自性)现成圆满,而传密密心。说种种法也,以楔出楔;传密密心也,以符合符。诸仁者,一段光明,烂烂月含霜夜。一壶(按:此喻宇宙)爽气,沉沉水与天秋。空而不空,廓然自照。有而不有,湛兮若存。法身圆极而无去来,物物难逃其外。佛眼洞鉴而一同异,尘尘但入其中。所以古人道:森罗及万象,一法(按:此指法性、心)之所印。若恁么会得,方知道一切处是尔自己,一切处是尔光明,一切处是尔坐道场,一切处是尔作佛事。(《宏智广录》卷一)
尔心地若空,更无东西南北,净裸裸赤洒洒,个时不以身为身,不以心为心。此心个时不立妄想,此身个时不立色聚,灵灵自知,湛湛常存。个时是甚么,还曾辨得么?一切法生属因缘,一切法灭属因缘。须知从本已来灵明廓彻,广大虚寂。三界九地,甚么处得来?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个时若么得破透得过,是三世诸佛师,六代祖师祖,是一切众生母。(《宏智广录》卷五)(12)
以上几段语录主要强调:
(1)无论是有情的众生,还是无情的山河大地;无论是凡是圣,是佛是普通的人,都彼此平等,融会于一个共同体之中,如同一家,即所谓“情与无情共一体,处处皆同真法界”,“凡圣通同共一家”,“多身在一身中安居,一身在多身中辨”,“诸佛众生,本来平等”,“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来合”等。
(2)既然一切为心、佛的显现,如引文所说“法身圆极而无去来,物物难逃其外。佛眼洞鉴而一同异,尘尘但入其中”,便到处有佛,到处可以与佛契合为一,到处是修行入悟的道场,所谓“一切处是尔自己,一切处是尔光明,一切处是尔坐道场,一切处是尔作佛事”。
(3)入悟的关键是建立空观,认识一切皆空寂无实的道理,到达这个地步,才能使自性恢复本来的面目——“灵明廓彻,广大虚寂”,彻悟真如法性是世界万物之本,所谓“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从而达到解脱,由此甚至可称之为“三世诸佛师,六代祖师祖,是一切众生母”。
那么,具体地讲,通过怎样的修行方法可以入悟呢?正觉提出了“默照禅”,成为后世曹洞宗依照修持的重要禅法。
四 引导体悟“本来之性”,舍妄归真的“默照禅”
正觉在向弟子和参禅者的说法中,首先引导他们相信自己本有佛性可以解脱的道理,然后倡导他们通过“默照禅”的修持实践,体悟自性,达到最高觉悟境界。他倡导的默照禅并非消极的只是打坐的默默观想、观察,而且也包括在禅观中通过心理调适活动断除“妄想”执著和各种烦恼。
(一)主张人人皆具“本来之性”,可通过“明心”自己成佛
正觉上承自唐以来禅宗的修证理论,也是以大乘佛教的佛性论为重要理论前提,主张人人生来具有清净佛性,也称之为“心”、“自心”,或“本来之性”、“本觉”、“妙灵”(13)、“如来智能德相”,有时也称之为“吾家一片田地”等,认为不仅与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的真如法性相通,而且也是个人达到觉悟解脱的内在依据。
正觉曾上堂对门下弟子说:
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能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证得。尔若离妄想高执著,即无一星事。如今认地水火风为自己,岂不是妄想执著?唤甚么作自己?只尔思惟分别底(的)是妄想,见闻觉知底(的)是妄想,直须歇得到空空无相,湛湛绝缘,普与法界虚空合,个时是尔本身。(《宏智广录》卷五)
吾家一片田地,清旷莹明,历历自照,虚无缘而灵,寂无思而觉,乃佛祖出没化现,诞生涅槃之本处也。妙哉,人人有之,而不能磨砻明净,昏昏不觉,为痴覆慧而流也。一念照得破,则超出尘劫,光明清白,三际(按:过去、现在、未来)不得转变,四相(按:生住异灭)不得流化,孤耀湛存,亘古今,混同异,为一切造化之母。底处发机,大千俱现,尽是个中(按:意为此中)影事。(《宏智广录》卷六)
三世诸佛、六代祖师,只是明心了事底(的)汉。阿尔诸人,还明得自己心也未?还了得自己事也未?尔若明得心,尔若了得事,更无毫发分外底(的),更无毫发欠少底(的)。净尽脱得了,通身恁么去,言语有所不到,是非有所不及,如热铁上泊蚊子不得,了无外因缘,了光他影像。照与照者,二俱寂灭。于寂灭中,能证寂灭者,是尔自己。若恁么桶底子脱去,地水火风、五蕴、十八界,扫尽无余。(《宏智广录》卷五)(14)
大意是说,人人生来具有如同佛一样的心性,本来清净明清,具有灵妙的自知自觉的功能,是成佛成祖的内在依据,即引文中所说“清旷莹明,历历自照,虚无缘而灵,寂无思而觉,乃佛祖出没化现,诞生涅槃之本处”。然而由于受到“痴”(无明)、“妄想”等烦恼的污染遮蔽,使它不能本来的清净面目不能显现,才使人流转生死。如果能够破除各种妄想执著,通过建立空观,便可体悟本有之心性,回归于超越一切来自物质的、精神的局限,超越于三世的无形无象的法身——真正的“自己”,即引文中所描述的境界:“湛湛绝缘,普与法界虚空合”,“超出尘劫,光明清白……孤耀湛存,亘古今,混同异,为一切造化之母”,“照与照者,二俱寂灭……地水火风、五蕴、十八界,扫尽无余”。
正觉在日常说法中经常提到这种解脱境界,他还说:“净照而神,明见本来之性;虚通而妙,常观自在之身。卓卓无依,灵灵绝待。绵绵长存也,得名无量寿;如如持久也,故号不动尊……”(《宏智广录》卷四)(15)意为明见本性,体悟自在之身之后就是成佛,因为永远摆脱生死,所以可称为“无量寿”佛,永恒保持自在,也可称为“不动尊”。
正觉特别强调明心见性就是自己成佛,在此境地,没有其他的佛、祖。他曾向弟子说:“诸佛诸祖证处,便是衲僧证处。尔若头上有佛有祖,作么生得见自己底(的)?若见自己底(的),个时(按:此时)立佛不得,立祖不得,立人不得,立法不得,直下廓然一切普遍。正放下时,纯是个自己,却为甚么唤作佛,唤作祖。祖不是第二人。佛是灵灵净觉底,个是衲僧真实自到时节。”(《宏智广录》卷五)(16)参考他的其他语录(17),这里讲的“自己”,是所称回归无形无象的“法性”、“法身”的“自己”,到此境地没有主体、客体,如前面引文所谓“亘古今,混同异”,“照与照者,二俱寂灭”,自然没有他佛他祖可立。
然而,这种想象的至高觉悟境界,对于现实的修行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恐怕是为了向弟子和参禅者展现应当追求的目标,应当效法的榜样,不仅首先要确认自己本有佛性能够成佛,而且要通过实践默照禅法向回归本来“自己”,回归“空劫以前自己”——法性、法身的目标努力。
(二)“休歇”与默照禅
正觉的默照禅是在继承自芙蓉道楷、丹霞子淳到真歇清了倡导的“休歇”禅法的基础上建立发展起来的,成为后世曹洞宗修持的重要禅法。如果给默照禅下个定义,不妨可以这样概括:所谓默照禅是要求通过坐禅“休歇身心”,抑制和停止对内外的追求和思维分辨活动,以体悟先天本有的清净空寂之性的一种禅法。
正觉提倡的默照禅也经常使用“休歇”这个概念。他不仅将“休歇”当作修持默照禅的一个前提步骤,甚至也作为默照禅的代称。所谓“休歇”是休歇身心,一般要通过精神高度集中的禅定状态,进入观察、审虑的“默照”过程,体认清净空寂的真如佛性或自己“本来之性”所具有的世界万物本原本体的地位和作用。与此相伴,有一个确立诸法性空的理念,弃舍一切由“无明”(痴)、贪引起的“妄念”烦恼和区别彼此是非善恶等的观念,进行心理调适和清理的过程。
让我们摘引相关的一些语录来进行说明。
如今一般汉,将禅册子上言语作道作理,作佛作法。几时得了去?尔但常自休歇,不将地水火风相随行,便常出生死。(《宏智广录》卷五)
休歇也,如大海受百川相似,无不到这里一味。放行也,如长潮乘疾风相似,无不来这畔同行。岂不是达真源底里,岂不是得大用现前。(《宏智广录》卷六)
兄弟此个田地(按:此指心性),亘彻古今,是尔诸人分上本有底(的)事。只为一念封迷,诸缘笼络,所以不得自在去。劳他先觉建立化门,也只劝尔诸人,自休自歇去!歇即菩提,胜净明心,不从人得。(《宏智广录》卷一)
歇得尽处,无可歇者,即是菩提。胜净明心,不从人得。(《宏智广录》卷五)
先佛遗范,禁足护生(按:此指夏安居)。只要诸人不安行一步,不作众生想念,罢却机警,尽却攀缘,一味休歇,穷教到底去,打教彻头去,莫依倚,莫停留,直使无丝毫粘惹,方唤作解作活计底(的)人,解绍家业底人。(《宏智广录》卷一)
佛佛说法,只成黄叶止啼。祖祖传宗,还是空拳相吓。到者(这)里直须自休歇,自悟自明。佛是已躬做成,法非别人付得。若能恁么,是大丈夫汉。(《宏智广录》卷四)
休去歇去,绝言绝虑,廓无所依,妙无所住,转历历之机,运绵绵之步,神游方外灵台(按:用《庄子·庚桑楚篇》语,指心),道契环中(按:用《庄子·齐物论篇》语,谓超脱是非之境)虚处。恁么就也,藏身白云云外家;恁么回也,着脚青山山下路。宛转穷通,旁参回互,十成收得返魂香,一等来挝荼毒鼓。(《宏智广录》卷四)
默默自住,如如离缘,豁明无尘,直下透脱。元来到个处,不是今日新有底,从旧家旷大劫前,历历不昏,灵灵独耀。虽然恁么,不得不为。当恁么为时,直教一毫不生,一尘不翳,枯寒大休,廓彻明白。若休歇不尽,欲到个境界出生死,无有是处。直下打得透,了无思尘,净无缘虑,退步撒手,彻底了也。便能发光应世,物物相投。(《宏智广录》卷六)
默默照处,天宇澄秋。照无照功,光影斯断。个是全超真诣底(的)时节,源净体灵,枢虚机活,历历本明。其中发现,便提得出,在事事头上,恰恰具足,与二仪同,万象等,坦坦荡荡,纵纵横横,天同天,人同人,应其身现其相,而为说法,能如是体得十成,廓然亡所碍者。(《宏智广录》卷六)
学佛究宗家之妙,须清心潜神,默游内观,彻见法源,无芥蒂纤毫作障碍。廓然亡象,如水涵秋;皎然莹明,如月夺夜。正恁么也,昭昭不昏,湛湛无垢,本来如如,常寂常耀。其寂也,非断灭所因;其耀也,无影事所触。虚白圆净,旷劫不移,不动不昧,能默能知。(《宏智广录》卷六)(18)
首先试将所谓“休歇”的原意作简单解释。这个词语在唐代禅宗丛林间已被广泛使用。正觉所作一百首“颂古”中有一首援引唐代石头下三世石霸庆诸的语句曰:“休去歇去,一念万年去,寒灰枯木去,一条白练去。”(19)这段话在后世丛林间被多人引用。在他之前,芙蓉道楷在向弟子说法中曾说:“自休休去,自歇歇去,似古庙香炉去,一念万年去。”(《续古尊宿语要》卷二<芙蓉楷禅师语>)但没有明讲是发挥石霜的话。在他之后的丹霞子淳、真歇清了皆用过“休歇”来阐释自己的禅法主张。
参照唐以来禅宗语录的相关语句,“休歇”有时与“无事”连用,一般是指离开喧闹多事的环境,到一个安静处所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休息,往往是采取让精神集中的禅定形式进行心理调适活动,抑制并断除困扰自己的各种欲望、冲动和追求,逐渐清除心中各种烦恼和借助语言概念表达的区分有无、古今、彼此、是非、善恶等的差别观念。既然旨在泯灭古与今的时间观念,故称“一念万年去”;要停止一切欲望追求,便称“寒灰枯木去”;要断除一切烦恼,便称“一条白练去”。
然后结合上面引文作简单解释。
(1)正觉与其他禅师一样,在普通场合也反对门下到处抄写语录,按照自己的意思随意解释语录,告诉别人如何修行,如何成佛等。他劝这种人快快休歇去,摆脱来自身体和环境的种种束缚。他以海纳百川比喻休歇是一切修行者达到明心解脱必须经过的最后关口,通过这个关口才能入悟解脱,所谓“达真源”,“得大用”。
(2)他说每人皆具永恒的清净本性(“吾家一片田地”、“田地”),由于被妄念烦恼遮蔽,使人“不得自在”流转生死之中。若要使心明净,必须休歇,以“自明自悟”。他强调,从觉悟必须经过休歇来说,可以说“歇得尽处,无可歇者,即是菩提”,甚至“歇即菩提”,休歇即为自己觉悟成佛。
(3)如果真正做到身心休歇,进入静默观察、审虑的“默照”的过程,意味着自己心灵世界达到带有某种玄妙神秘色彩的直观境界。这是一个体认本性空寂,含弃语言概念和辨别思维(亦可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自性与真如佛性相契合,得到虽虚寂而无所不知的智慧,回归正觉常说的“劫前”灵明的自己,回归理想化的与法身合一过程。如引文所说在这一境界“绝言绝虑,廓无所依,妙无所住,转历历之机,运绵绵之步,神游方外灵台,道契环中虚处”,“源净体灵,枢虚机活,历历本明”,“清心潜神,默游内观,彻见法源”,“昭昭不昏,湛湛无垢,本来如如,常寂常耀”;回到“旧家旷大劫前,历历不昏,灵灵独耀”。回归法身,便意味着可“与二仪(天地)同,万象等”,在天同天(佛教所说的诸种天界的生命体),在人同人,可到处随机显化说法。
可见,正觉所想象和设计的这个休歇与默照的过程,就是净化提升自己心灵的过程,也是禅宗所说的明心见性(或“识心见性”)以成佛的过程。
(三)默照也是断除妄念烦恼的过程
在正觉的禅法语录中,确实有一些自心本来清净从未污染的语句,容易给人形成默照禅是主张无须修行,无须灭妄,乃至如同来中国从真歇清了下三世长翁如净受法归国的日本曹洞宗创始人道元(1200—1253)所主张的那样也提倡“修证一如”(本来觉悟,修即是证)思想。然而仔细检视相关语录,并参照其他语录,可以发现并非如此。实际上正觉在讲述默照禅时也强调灭除妄念、烦恼,认为是达到觉悟的重要条件。
首先,我们引证正觉几段关于心性本来清净,无须修证的说法,然后加以分析。
名不得,象不得,从来清净,不受染污,本自圆成,不劳修证,销融万有,堂堂稳驭真乘,和合众缘,处处显扬兹事。(《宏智广录》卷一)
元不修持,不曾染污,无量劫中,本来具足,圆陀陀地,曾无一毫头许欠少,曾无一毫头许盈余。(《宏智广录》卷一)
渠非修证,本来具足,他不污染,彻底清净。正当具足清净处,着得个眼,照得彻,脱得尽,体得明,践得稳,生死元无根蒂,出没元无朕迹。本光照顶,其虚而灵。本智应缘,虽寂而耀。真到无中边,绝前后,始得成一片。(《宏智广录》卷六)
浩然遍域内,无私如阳春,个是(按:此是)万法之生缘也。灵照妙环中,离染而清净,个是众生之歇地也。(《宏智广录》卷一)(20)
仔细体味引文的意思,可以看出,这里所讲述的确实是自心或自己“本来之性”、佛性,然而绝不是现实中的人所具有的心性。当初正觉初参丹霞子淳,子淳问他:“如何是空劫已前自己?”是问他生前本来的面目。引文所讲的“名不得,象不得,从来清净,不受染污”或“元不修持,不曾染污,无景劫中,本来具足”,“渠非修证,本来具足,他不污染,彻底清净”,正是所谓正觉本人的,自然也是所有人的“空劫已前自己”或“劫前自己”。按照宋代曹洞宗的理论,此即是作为超越于彼此、生死、内外、有无的心性,是被看作是天地之根、世界万物本原和本体的真如佛性、法身。
按照正觉的逻辑,还应有一个“劫后”或现实中的自己。这个自己,从根本来说就是自己“本来之性”、“自心”,然而却是受到世俗情欲烦恼遮蔽污染的真如佛性或“如来智能德相”、“吾家一片田地”。前面曾引过的他的语句中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能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证得”,“吾家一片田地,清旷莹明……人人有之,而不能磨砻明净,昏昏不觉,为痴覆慧而流”。虽然在本质上与作为本原本体的真如佛性相通,一体不分,然而在丛林诸禅师的说法中还是加以区别的。他们认为,修行的目的就是清除遮蔽污染自心的妄念、烦恼,使其恢复明净。正觉在提倡门下修持默照禅时,要他们通过默照“明心”的同时,要断除各种妄念、烦恼。他曾说过:
以本际光,洗长夜暗。以法界智,破尘劫疑。(《宏智广录》卷四)
诸见若尽,自然一切时平平坦坦,巍巍堂堂。个是(按:此时)衲僧普周遍身,本具足眼,妙圆觉心。(《宏智广录》卷四)
冲虚净怕,寒淡纯真,恁么打叠了多生陈习。陈习垢尽,本光现前,照破髑髅,不容他物。荡然宽阔,如天水合秋,如雪月同色。个(按:此)田地无涯畛,绝方所,浩然一片无棱缝。(《宏智广录》卷六)
田地虚旷,是从来本所有者,当在净治揩磨,去诸妄缘幻习,自到清白圆明之处,空空无像,卓卓不倚,唯廓照本真,遗外境界。(《宏智广录》卷六)
枯寒身心,洗磨田地。尘纷净尽,一境虚明。……个时底处,超迈情缘,不限劫数,一念万年。(《宏智广录》卷六)
枯寒心念,休歇余缘,一味揩磨此一片田地。直是诛锄尽草莽,四至界畔了无一毫许污染,灵而明,廓而莹,照彻体前,直得光滑净洁,着不得一尘。……便是耕破劫空田地底。却恁么来,历历不昧,处处现成,一念万年,初无住相。(《宏智广录》卷六)
人人分上,具足圆满。于其中间有承当,有担荷,有省发,有明了。……若是个大丈夫汉做处,一屙便了,一呕便尽,中不留丝,间不容发。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亘十方是个心,尽三世是个法。何不便桶底子脱去。只为尔心地下纷纷地是思惟,搅搅地是架镂,于妄想中胶胶织织,安安排排,粘粘缀缀。什么时得洒落去!尔若向这里脱然放下,不见个身。不见个身,个时(按:此时)满虚空,遍法界,只是尔一个自己。三世诸佛出世也,在尔身中出世。一切众生颠倒也,在尔身中颠倒。乃至三界九地、大大小小、方方圆圆,皆是尔自己身中所现影像。(《宏智广录》卷五)
但直下排洗妄念尘垢。尘垢若净,廓然莹明,无涯畛,无中边,圜混混,光皎皎,照彻十方,坐断三际。一切因缘语言,到此着尘点不得。唯默默自知,灵灵独耀,与圣无异,于凡不减。元只是旧家一段事,何曾有分外得底,唤作真实田地。(《宏智广录》卷六)(21)
可以看出,语录中的“长夜暗”、“尘劫疑”、“诸见”、“陈习”、“妄缘幻习”、“尘”、“情缘”、“污染”、“妄想”、“妄念尘垢”以及比喻性的词语“草莽”等,都属于佛教所说的诸种妄念、妄想及常见、断见、边见、邪见和烦恼。这一切皆需在修持默照禅过程中借助自心本具的光明和智慧——“本际光”和“法界智”来加以破除,予以清除,称之为“净治揩磨”、“洗磨”、“揩磨”、“排洗”以及“桶底子脱去”、“诛锄”等,使自心清净,恢复本来面目——所谓“妙圆觉心”,“无涯畛,绝方所,浩然一片无棱缝”,“空空无像,卓卓不倚”,“一境虚明”,“一念万年”等,也就是回归“满虚空,追法界”的“劫前”的“自己”,回归法身。
因此,正觉提倡的默照禅绝不是主张无须修行,无须灭妄,乃至“修证一如”,不仅主张修持默照,而且同时要求息灭妄念和断除各种烦恼。可以说这与当年善提达磨在《二入四行论》中提出的“舍妄归真”的精神是一致的。
可以设想,如果默照禅主张现实中的人“元不修持,不曾染污”,不必息灭妄念和烦恼的话,不仅不能解释为什么人人具有清净佛性却流转于生死之中,也不能解释不断除妄念烦恼如何使自心清净,达到觉悟解脱的问题。如果这样,岂不是人人可以带着污染之心回归到所谓“劫前”的“自己”(真如佛性),回归清净无相的法身吗?
正觉的默照禅正是由于坚持了入悟解脱必须息妄破迷和断除烦恼的思想,才受到丛林和社会上的很多信众认可,得到迅速的传播。也正是这一点上,正觉的默照禅能够与自唐代以来禅宗的各派,乃至禅宗以外的诸宗保持了基本一致。
(四)《坐禅箴》与《默照铭》
正觉对自己的默照禅是十分重视的,不仅在上堂、小参的说法中经常向门下弟子和参禅者宣讲,还在其他场合通过语言和书面文字向僧俗信众讲述。在《宏智广录》卷六<法语>中几乎全是以不同语句讲述默照禅的,乃至在卷七<真赞>、卷八<偈颂赞铭>中也有不少是涉及默照禅的内容的。下面想围绕<偈颂赞铭>中集中表述默照禅的《坐禅箴》和《默照铭》进行介绍。
《坐禅箴》篇幅不长,现将全文标点引述如下:
佛佛要机,祖祖机要,不触事而知,不对缘而照。不触事而知,其知自微;不对缘而照,其照自妙。其知自微,曾无分别之思;其照自妙,曾无毫忽之兆。曾无分别之思,其知无偶而奇;曾无毫匆之兆,其照无取而了。水清彻底兮,鱼行迟迟。空阔莫涯兮,鸟飞杳杳。(《宏智广录》卷八)(22)
现试以现代语翻译:佛佛祖祖传授的坐禅要旨是:不接触事物而认识,不面对外界而观察。不接触事物而认识,这种认识十分细微;不面对外界而观察,这种观察极为玄妙。认识细微,未经分辨思维;观察玄妙,未见丝毫朕兆。未经分辨思维,这种认识可谓无二而唯一;未见丝毫朕兆,这种观察不经摄取而了知。流水清沏见底,鱼游迟缓悠闲。天空辽阔无际,鸟飞杳无踪影。
从文字表述并参照正觉的禅法思想来分析,既然不面对外界万物而进行观察和认识,那么这是一种在进入禅定后所进行的直观。既然认识无须分辨思维,观察不见微小朕兆,那么所观察认识的是超越于具体现象之上的“二仪之根,万象之母”,是真如佛性、心。可见《坐禅箴》所表述的是默照禅的要旨:无须直接面对外界事物,通过默默地禅观,可以从根本上得到对世界万物本原——“心”的认识,获得至高无上的智慧。
《默照铭》是以偈颂的文体表述默照禅的宗旨。铭文共72句,每句四字,每四句为一组,隔行押韵。全文载《宏智广录》卷八(23),现录之如下:
默默忘言,昭昭现前。鉴时廓尔,体处灵然。
灵然独照,照中还妙。露月星河,雪松云峤。
晦而弥明,隐而愈显。鹤梦烟寒,水含秋远。
浩劫空空,相与雷同。妙存默处,功忘照中。
妙存何存,惺惺破昏。默照之道,离微之根。
彻见离微,金梭玉机。正偏宛转,明暗因依。
依无能所,底时回互。饮善见药,檛涂毒鼓。
回互底时,杀活在我。门里出身,枝头结果。
默唯至言,照唯普应。应不堕功,言不涉听。
万象森罗,放光说法。彼彼证明,各各问答。
问答证明,恰恰相应。照中失默,便见侵凌。
证明问答,相应恰恰。默中失照,浑成剩法。
默照理圆,莲开梦觉。百川赴海,千峰向岳。
如鹅择乳,如蜂采花。默照至得,输我宗家。
宗家默照,透顶透底。舜若多身,母陀罗臂。
始终一揆,变态万差。和氏献璞,相如指瑕。
当机有准,大用不勤。寰中天子,塞外将军。
吾家底事,中规中矩。传去诸方,不要赚举。
先将其中几个词语略作解释。“离微”,前面已经介绍,出自托名后秦僧肇的《宝藏论》,谓是“道之要”,包含理与密(用)、涅槃等义,禅宗借“离微”表示心性的体与用。“善见药”,也称“善现药”,称出自晋译《华严经》卷三十六、卷五十九,谓是雪山的一种最好的药,能“灭一切众生诸烦恼病”。“涂毒鼓”(24),传说有种涂有毒料的大鼓,若人闻其声即死,禅宗用以比喻机锋犀利的禅语,意为听闻者可顿时断除迷妄而入悟。“舜若”是空的音译,“舜若多神”意为空神、虚空之神,体不可见。“母陀罗”,也称“目陀罗”,意为印相、契印,密教曼荼罗海会中诸尊各以手表示各种契印(手势)。“和氏献璞”,此典故原出《韩非子·和氏》,春秋时卞和向楚文王献内含美玉之璞,后剖制为璧(扁平,圆形,中间有孔的玉器),称“和氏壁”。“相如指瑕”,据《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和氏璧后为赵惠文王所得,秦王知之,提出以十五城换此璧,赵王派蔺相如奉璧入秦献给秦王,见秦王失约不给赵城,乃诈称“璧有瑕”,要回此璧,暗派手下人归璧于赵。
下面将此铭译成现代文:
坐禅中默默地忘掉语言,心境清净犹如明镜。观照之时心中空廓,其体本来灵明。灵明而进行观照,所见极其微妙。如同露天的明月星河,雪中的青松云山。处晦暗而越明亮,在隐处而越显彰。仙鹤露宿云烟寒夜,秋水清冽而流远。旷古以来一切空寂,万物毕竟雷同。观照的奥妙在于静默,在专心观照中忘掉修持得来的深浅之功。静默的奥妙在于何处?原来能使心得以灵明而破除迷误。默照禅修的法门,是彻悟理与事、体与用圆融的根本途径。如果彻悟理事、体用融通的道理,如同巧手织匠有了金梭与玉机。正(心、理、空)与偏(色、事、有)本来无碍,明与暗自然相依。相依便无“能”(主体)、“所”(客体),二者相互融通。吃产自雪山的好药,岂怕令人闻声丧命的涂毒之数。体认理事融通,可杀可活的禅机在我。心以“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觉和认识功能)为门而沟通内外,在现象世界开花结果。“默”意味“至言”,“照”则是普应一切。普应而不表现为功用,至言雨无关听闻。心贯通于森罗万象之中,到处放光说法。事事可彼此证明,个个可作问作答。这些问答与证明,正是表明彼此相应。如果只照而不默,照必受到种种干扰。这些证明与问答,彼此正在相应。如果只默而不观照,默便显得多余。观照圆满地进行,必然莲开梦醒达到觉悟,如同百川归海,千峰面向五岳。鹅择乳而饮,蜂采花中之蜜。默照至妙禅法,传承于我曹洞之家。曹洞家的默照之禅,可以普行天上人间。灵妙如虚空神之无形可寻,多能如密教的手结多种印契。虽标准始终为一,然而妙用无穷。和氏献给楚王可制玉璧之璞,赵国蔺相如在秦王前诈称“有瑕”而完璧归赵。自性原与默照相应(25),可发挥不尽的功用,正如宇内的天子,塞外的将军。默照禅属我曹洞家事,切要遵规蹈矩。如要传向各地,切要防止讹传。
根据笔者的理解,《默照铭》是正觉表述修持默照禅的方法和意义的文字。主要有以下四个要点:
(1)默照禅主张在坐禅中默默地休歇身心,调适心理,观察审视自己“劫前”的“本来之性”(也称“吾家一片田地”),体悟心本来清净,是贯通于天地万物之中的本原本体,并体悟心之体与用、理与事是互相融通无碍的道理,所谓“晦而弥明,隐而愈显”,“浩劫空空,相与雷同”,“万象森罗,放光说法”及“默照之道,离微之根”,“正偏宛转,明暗因依。依无能所,底时回互”等语句中就蕴含这个意思。
(2)默照禅特别重视忘言绝虑的“默默”、“默照”,不主张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参公案的“话头”。在此铭文的七十二句中,出现“默照”有四次,出现“默默”或“默”字也有四次。其中还特别强调:“妙存默处,功忘照中。妙存何存,惺惺破昏。”意为观照的奥妙在于静默,在专心观照中忘掉修持得来的深浅之功。静默的奥妙在于何处?原来能使心得以灵明而破除迷误。
(3)提醒修持默照禅的过程中,要做到默照并重,既不要只求静默而不观照,也不要只观照而不重静默,说:“照中失默,便见侵凌”;“默中失照,浑成剩法”,意为只照而不默,照必受到种种干扰;如果只默而不观照,默便显得多余。他说:“默照理圆,莲开梦觉”,意为观照圆满地进行,必然莲开梦醒达到觉悟。
(4)称此默照禅是曹洞宗自家传承的禅法,要求门下修持此禅切要遵规蹈矩,如要传向他人,应当防止讹传。
综上所述,正觉在继承自芙蓉道楷以来的强调“休歇”的禅法的基础上建立了系统的默照禅的理论。这一禅法在理论上主要以大乘的佛性论和解脱论为依据,提倡通过坐禅默默观察、审虑来体悟自心,并且通过心理调适活动以断除妄念烦恼来达到觉悟解脱,从未提倡以参看话头来引导信众入悟的看话禅。
① 《宏智禅师妙光塔铭》载《两浙金石志》卷九及明代《又续藏》本《宏智禅师语录》书后附录,《敕谥宏智禅师后录序》载《天童寺志》卷八,《敕谥宏智禅师行业记》载《大正藏》卷48《宏智禅师广录》书后附录。日本石井修道《宋代禅宗史的研究》(1987年东京大东出版社出版)第四章第一节将此三种传记(《敕谥宏智禅师行业记》用日本泉福寺本)及《嘉泰普灯录》卷九<正觉章>,加以校勘并对照刊印,为利用这些史传资料提供很大方便。笔者对正觉生平的介绍参考并综合吸收了石井校勘研究的成果。
② 《宏智广录》诸卷开堂语录、《宏智行业记》并参照石井修道《宋代禅宗史的研究》第四章第一节第310页对正觉在这些寺院开堂年代的考证。
③ 《宏智行业记》,并参考《宏智后序》、《宏智塔铭》。
④ 请参考拙著《日本佛教史》第三章第七节,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杨曾文,源了圆主编《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4·宗教卷》第三章之(五)<曹洞宗的东传和演变>(日本石井修道执笔),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⑤ 参见石井修道《宋代禅宗史的研究》第四章第一节第295—296页介绍;《续藏经》本《宏智广录》载第一辑第三编甲第29套第四第五册;明《又续藏》本《宏智禅师语录》在蓝吉富编《禅宗全书》第四十四有载。
⑥ 请参考拙著《唐五代禅宗史》第六章第三节、第八章第三节相关部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⑦ 以上语录分别载《大正藏》卷38,第66页中、第5页中、第10页下、第14页中、第17页上、第43页下、第44页中、第44页上中、第46页下、第71页中。
⑧ 此取自后秦僧肇《肇论·涅槃无名论》的语句,原句是:“所以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
⑨ 离微,出自假托后秦僧肇所作的《宝藏论》,其<离微体净品>称“离者,体不与物合,亦不与物离”,也称之为“理”、“涅槃”、“空”;“微者,体妙无形,无色无相,应用万端”,也称之为“密”、“般若”、“有”等,其中有曰:“无眼无耳谓之离,有见有闻谓之微;无我无造谓之离,有智有用谓之微;无心无意谓之离,有通有达谓之微。又离者涅槃,微者般若。般若故兴大用,涅槃故寂灭无余。无余故烦恼永尽,大用故圣化无穷。”(《大正藏》卷45,第147页上)禅宗一般借“离微”以表示“道”(法性)的体与用。
⑩ 分别载《大正藏》卷48,第4页中、第37页下、第45页上、第5页下、第51页中、第74页上、第26页下、第64页上、第9页中。
(11) 唐代《庞居士语录》卷下有诗曰:“十方同一会,各自学无为。此是选佛处,心空及第归。”意为体悟一切皆空才是出家人的“及第”,才有选佛资格。
(12) 分别载《大正藏》卷48,第48页中、第50页下、第63页上、第11页下、第68页上中。
(13) 《宏智广录》卷一记载他曾说:“水中盐味,色里胶青,体之有据,取之无形,用时密密,寂处惺惺,是诸佛之本觉,乃众生之妙灵,廓大千而为量,破微尘而出经。”载《大正藏》卷48,第4页中。
(14) 载《大正藏》卷48,第67页中、第77页下、第70页下。
(15) 载《大正藏》卷48,第40页上。
(16) 同上书,第66页下。
(17) 例如,在《宏智广录》卷五有这样一段话:“万法是心光,诸缘唯性晓。若能在一切处一切时,不被诸缘笼络,是大智慧人,破坐出经卷,量等三千界。只是诸人妙净明心,在一切尘、一切刹,与法界等,清净如满月,妙明常照烛,于诸缘中,出一头地。……若能恁么去,闻声便悟道,见色便明心,到恁么时,不被一切法碍,物物皆自己,心心绝诸缘,何处不成等正觉,何处不转大法轮,何处不度脱众生,何处不入般涅槃。若论此事,不论僧俗,不在久近,若尔一念相应,照体独立,物我皆如,在一切时圆陀陀,明了了,净裸裸,赤洒洒,堂堂地现前,在一切时,成佛作祖。”(《大正藏》卷48,第66页上中)这里所描述的解脱境界当为正觉理解的回归法性、法身的境界,可以看作是禅宗理想的“天人合一”的至高精神境界。
(18) 引文分别载《大正藏》卷48,第70页上、第76页下、第15页上、第60页上、第15页下、第50页中、第53页上、第74页下、第75页中、第75页下。
(19) 此据《宏智广录》卷二(《大正藏》卷48,第27页上)所引。宋代临济宗圆悟克勤在《圆悟语录》卷十四<示吴教授>中引过,弟子大慧宗杲在《大慧语录》中批评默照禅时也多次引过,然而没有讲是石霜的语句,却引过:“石霜云:直须寒灰枯木去,一念万年去,函盖相应去,全清绝点去。”《大慧语录》卷二十二,《大正藏》卷47,第905页上)至于从一般意义上用“休歇”这个词的更多,据《临济录》、《云门录》,临济义玄、云门文偃也用过此语。
(20) 分别载《大正藏》卷48,第1页下、第17页下、第74页上、第3页下。
(21) 载《大正藏》卷48,第38页中、第56页上、第74页中、第73页下、第77页上中、第74页上、第65页下、第78页下。
(22) 《大正藏》卷48,第98页上中。
(23) 《大正藏》卷48,第100页上中。
(24) 请参考《景德传灯录》卷十六<岩头全豁章>。
(25) “当机有准”中的“机”,主体应是坐禅者。此当指自性。“有准”,是有标准、准则。据《宏智广录》卷五,正觉认为心性具有“虽空而妙,虽虚而灵,虽静而神,虽默而照”的特性。(《大正藏》卷48,第64页中)铭文此句可以理解为:“默照”与自性是相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