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天台宗的创始人智*(左岂右页)
天台宗是中国佛教史上的第一个宗派,由于这个宗派是隋代天台山(今浙江天台县内)智*(左岂右页)所开创,后世就称它为天台宗。因它的主要经典是《法华经》,所以也称为法华宗。
智*(左岂右页)(公元538—597年),俗姓陈,祖籍颍川(今河南许昌),后迁居荆州华容(今湖南华容)。父亲是梁朝的官员。智*(左岂右页)17岁时,因梁末兵乱,家庭离散,遂在荆州长沙寺佛像前发愿为僧。第二年,在湘州(今湖南长沙)果愿寺出家。23岁时,他来到光州(今河南光县)大苏山,拜北方著名禅师慧思为师。智*(左岂右页)跟随慧思七年,在此期间,他勤奋学习和修习,得到慧思赞赏。
光大元年(公元567年),慧思离光州去南岳,临行前嘱智*(左岂右页)往金陵传教。于是,智*(左岂右页)率二十多人东下,来到陈朝的首都,在瓦棺寺开讲《法华经》,受到陈朝君臣礼敬。太建七年(公元575年),智*(左岂右页)又和弟子20多人离开金陵,居浙江天台山,开山建寺,研究教义,实践修行。陈宣帝将整个天台县的赋税都割给智*(左岂右页),用以供养智*(左岂右页)及其徒众。在此期间,智*(左岂右页)的佛学思想开始成熟,他以《法华经》为宗要,以《大智度论》为指针。参照其他经论,组织学说,开创宗义,演说禅法。智*(左岂右页)吸收和发挥慧文、慧思的“一心三观”、“诸法实相”理论,又将传入中国的所有佛教经典视为佛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对不同听众的说法,分为“五时八教”,认为其他经典都有缺陷,只有《法华经》最为“纯圆”、“独妙”,从而奠定了天台宗的理论基础。
隋初,晋王杨广与智*(左岂右页)交往密切。杨广为了讨好尊崇佛教的父母欢心,以夺取太子的地位,在坐镇扬州时,就竭力利用智*(左岂右页)来神化自己。(参阅第四章《佛法与王法·“总持菩萨”隋炀帝》)智*(左岂右页)也深知“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高僧传·道安传》)的道理。杨广尊称智*(左岂右页)为智者,智*(左岂右页)遂给杨广授“菩萨戒”,取法名“总持菩萨”。正是在晋王杨广的大力扶植下,天台僧团在智*(左岂右页)去世后,成为最先独立的中国佛教宗派。天台山的国清寺就是由杨广秉承智*(左岂右页)遗愿而建成,国清寺的寺名也由杨广所赐。
智*(左岂右页)之后,天台宗的重要代表有其大弟子灌顶,唐代则有湛然。唐武宗会昌“灭佛”,天台宗随之衰落。
2.2.2
“天台三大部”
天台宗在折中佛教各类经典和宗派的基础上,形成了有独特个性的思想体系。以《法华经》为依据,智*(左岂右页)撰著了《法华经玄义》、《法华经文句》和《摩诃止观》,号称“天台三大部”。其内容主要有两点,即一念三千说和三谛圆融说。
2.2.2.1
一念三千
一念三千说也叫“性具说”,是天台宗最后成熟的思想,也是天台宗的中心理论。天台宗之前的佛教学说,都认为佛性至纯至净、尽善尽美,天台宗反对这种传统的说法,认为佛性不但有善性,而且有恶性,即“性具善恶”。
天台宗认为一切有情众生,包括诸佛和菩萨可以分成十类,即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以上称六凡;声闻、缘觉、菩萨、佛,以上称四圣。十类有情主观上所看到的世界各不相同,因而十类有情就有十界。十界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互相转化。六凡可以向上转化,上升到佛的地位,而佛也可以现身到六凡之中。十界相互具备,构成百法界。有情是由五蕴组成的,叫五蕴世间。五蕴构成有情,叫有情世间。有情必住山河大地,叫器世间。百界各具备三种世间,就有三百世间。每一世间都具备十如:相(外貌)、性(本性)、体(相性的统一)、力(作用)、作(有所作为)、因(原因)、缘(辅助作用)、果(后果)、报(报应)、本末究竟等(一切有情都平等地具备十如)。三百世间配以十如,就构成三千种世间。这三千种世间可以看成是宇宙的全体。有情的任何一个闪念,便具备这三千种世间。这就叫一念三千。三千世间有的属于善,有的属于恶,因此任何一个闪念都会有善恶两种本性。有情天然所具有的善恶两种本性,就叫“性具”。
天台宗的这个理论,在于说明众生之所以沉沦于苦海,不得解脱,乃是由本性决定的。要想摆脱本性的束缚,就要借助于三谛圆融的理论。
2.2.2.2
三谛圆融
所谓三谛圆融,是天台宗用来观察事物、把握佛教真理的一种思想方法。天台宗根据龙树所著《中论》里“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名中道义”的偈文,建立了“空、假、中”三谛的理论。天台宗认为,对任何事物,都可以从“空”、“假”、“中”三个方面来观察。一切事物都由因缘而生,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这叫空;一切事物其中虽无永恒不变的实体,却有如幻如化的相貌,这叫假;这些都不出法性,不待造作而有,就叫中。随便举一个事物,都是既是空,又是假,又是中。正如智*(左岂右页)在《摩诃止观》中所指出的:“三谛具足,只有一心”;“一念心起,即空即假即中”;“虽三而一,虽一而三,不相妨碍”。若能这样去观察世界,便能不偏不倚,做到纯圆、独妙,这就是圆融。有了三谛圆融的智慧,“即是开佛知见”。其实,空、假、中的要害还是空,既然一切都是空,也就不必计较功名利禄,冷暖饥饱,从而摆脱本性善恶的约束,达到清净解脱的地步。
2.2.2.3
三止三观
天台宗还提出了“止观并重”、“定慧双修”的三止三观学说。
所谓止,就是定,指止散乱心,专注一境。所谓观,就是慧,指智慧观想,这是佛教的两种修行办法。佛教传入中国后,在修行方法上曾出现过南义北禅的局面:南方重义理、重智慧;北方重禅定,反对讲经,反对空谈。隋朝的统一为结束佛教南义北禅的分裂局面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智*(左岂右页)统一了南义北禅,创立了三止三观学说。
智*(左岂右页)认为,所为止与观,是转迷开悟、成菩萨作佛的两种最基本的修行方法。这两种方法犹如车的两轮、鸟的双翼,不可有所偏废,而应该止观并重,定慧双修。如果偏修禅定福德,不学智慧,叫愚;如果偏学智慧,不修禅定,叫狂。愚固然难定佛性,狂也难以成佛。因此,两者应该齐头并进。止有三止:体真止,就是体空达本的意思;方便随缘止,就是随假安俗的意思;息二边分别止,就是息二达边见,显非真非俗中道的意思。观有三观即三谛:空观、假观、中道第一义谛观。
天台宗的三止三观学说很有创造性,是中国特色佛教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