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佛教生活风情——佛教与民间节日

作者:出处:
分享到:

 
    中国佛教僧侣为了强化佛教的宣传效果,对若干佛、菩萨都确定了诞生日,并常常在寺院举行一些不曾见于印度佛典的诸佛、菩萨诞生日纪念仪式。随着佛教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逐渐融合,这些佛教节日也就逐渐越出了佛寺的院墙,成为民间普遍的岁时风俗。

    7.1.1

    浴佛节与吃乌米饭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是汉族传统的民间节日“浴佛节”。

    农历四月初八,佛教传为佛祖的诞生日,称“佛诞节”。它之所以又叫“浴佛节”,据说是与佛祖诞生时的奇迹有关。

    据佛经记载,在好久好久以前,印度北边有一个小国叫迦毗罗。国王净饭王和王妃摩耶夫人都很贤明仁慈,深受人民爱戴。美中不足的是他们一直没有小孩,连王位的继承都成了问题。贤惠的王妃劝国王另纳嫔妃,净饭王坚决拒绝了。在摩耶夫人年近四十的时候,有一个深夜,她突然梦见燃灯佛护送佛祖由天而降,把佛祖送进了她的腹中,于是摩耶夫人就有了身孕。在怀孕快满十个月的一天,夫人由宫女陪同,准备回娘家生产。当她们一行经过城外的蓝毗尼园时,夫人一时兴起游园,便下轿步入园中。当她走到无忧树下时,忽然动了胎气,夫人右手攀枝,一位脸庞饱满的男婴便从其右胁下诞生了,他就是后来成为佛祖的释迦牟尼。令人奇怪的是,婴儿初生后,就向四方各走了七步,右手指天,左手指地,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并且步步生莲花,昭示了将来舍身出家普度众生的志愿。此举惊动四方,于是,空中天女散花,天使奏乐,并有九龙吐水为太子浴身。

    浴佛的习俗源于印度,是从一种求福灭灾的宗教要求演变而来的。浴佛节是佛教最大的节日。每到这天,寺院要举行浴佛法会,在大殿里用一水盆供奉太子像(释迦牟尼诞生像),全寺僧侣和信徒用香汤为佛像沐浴,纪念佛诞。太子像为高数尺的童子立像,右手指天,左手指地。

    浴佛习俗大约于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寺院。据《吴书·刘繇传》记载:“笮融……初聚众数百,往依徐州牧陶谦。谦使督广陵、彭城运漕。……乃大起浮图祠。……每浴佛,多设酒饭,布席于路,经数十里,人民来观及就食且万人,赞以巨亿计。”这样大规模的佛教仪式,大概就是中国浴佛节的滥觞。由于汉朝尚左,故在中国汉族地区寺院内的太子像多为左手指天,右手指地。

    大约在南北朝时期,浴佛节已普遍流行于中国民间。宋代,中国浴佛会的规模已很盛大。《武林旧事》中说:“四月八日为佛诞日,诸寺院各有浴佛会,僧尼辈竞以小盆贮铜像,浸以糖水,覆以花棚,铙钹交迎,遍往邸第富室,以小杓浇灌,以求施利。”这就是说,寺院甚至借浴佛之名去化缘敛钱。

    伴随浴佛节而来的,四月初八这天还要举行多种佛事活动,如善会、结缘、放生、吃乌米饭等。

    善会:也叫斋会,就是由僧人邀请善男信女在四月初八这天赴会吃斋。参加善会的称“善台”,饭局多设在饭馆里。大约在浴佛节的前十多天,僧家的邀请信已经送到每一位善台的手里了。赴会的善台每人要带二百文制钱(称会印钱),似如今吃喜酒送贺礼一样。而这顿斋也并非素斋,除了切面外,还有荤菜和烧酒。由于与会者男女都有,席上还有歌伎倡优作陪助兴,因此参加者十分踊跃。

    结缘:中国人十分重视缘分,昆曲《白蛇传》“游湖借伞”一出中,舟子在渡同船的许仙、白娘子、小青时唱道:“最爱西湖二月天,斜风细雨伴游船。十世修来同船渡,百世修来共枕眠。”可见,中国人把人生相聚,视为一种珍贵的缘分。缘分是可以培养的,舍结缘豆就是一种方法。据说,明代,人们平时念一声佛,拈一颗豆,念佛越多,拈豆越多。到了浴佛节这天,把一年来所拈之豆,不论是青豆,还是黄豆,统统煮成盐水豆,送给人家,名为结缘豆。被送豆的人,也要反过来按照拈豆念佛的方法,念一声佛,数一颗豆,然后把所数之豆吃掉。不仅如此,数佛豆的做法还与结缘积寿扯在一起了。《红楼梦》第七十二回中,就出现了贾母八十大寿拣佛豆积寿的文字。贾母对凤姐道:“你们两个在这里帮着师父们,替我择佛豆儿,你们也积积寿。前儿你妹妹们和宝玉都拣了,如今也叫你们拣拣,别说我偏心。”

    放生:为了庆祝佛祖的诞辰,善男信女们在浴佛节这天还举行放生大会。放生之习早在宋代就开始了,一直延续至今。正如《武林旧事》中所说:“四月八日,西湖作放生会,舟楫甚盛,略如春时小舟,竞买龟鱼螺蚌放生。”

    元明以来,浴佛节这天,寺院、民间有吃乌米饭的习俗。乌米饭就是将糯米浸入乌树叶内,泡几小时后取出,烧煮而成。民间相传,佛祖生日这天,西域人以黑黍饭祀之。这种习俗传入中国后,也就成了民俗。乌米饭乌黑发亮,清香可口,江南农村在立夏日多爱食之。据说吃了乌米饭后,能祛风败毒,连蚊虫也不叮咬。

    7.1.2

    中元节与盂兰盆会

    农历七月十五日的中元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叫“鬼节”、“七月半”,佛教则称“盂兰盆节”。

    中元节本是道教中元赦罪地官的生日。根据道教《修行记》记载,每逢七月十五生日这天,中元地官都要来到人间,考察核定人们的善恶,道士要于此日聚会,讲诵老子《道德经》,做法事,以三牲五果普度十方弧魂野鬼。民间信道之人,也于此日来道观朝拜,并向道观赠送贡品和财物。

    七月十五日又称“鬼节”。很早以前中国人就相传七月初一“开鬼门关”’,是地府放鬼的日子;七月三十“关鬼门关”,是地府收鬼之日。七月十五,家家都要祭祖,寺院也要制纸糊白法船,晚上烧掉。古时的祭法非常隆重:七月初一为接祖日,从初一开始,每天每餐必供祖先;到十四日则办酒席大祭,并给祖先烧纸钱包;十五日送祖,这才结束。唐宋时,每逢鬼节这天,人们以麻、谷、秫缚在一起,挂在大门和中堂的天地祖先牌位两边,或以果品牲礼和麻谷之类到坟上祭奠祖先,与清明上坟相似。地方官员还命令和尚道士设孤魂道场、焚钱祭奠阵亡战士。

    在佛教中,七月十五是佛教的盂兰盆节或称盂兰盆会。盂兰盆是梵语的音译,意为“解救倒悬”。据佛经《盂兰盆经》说,一个名叫目莲的人,有一天做了一个梦,梦见他的亡母生活在饿鬼当中。于是他送饭给母亲吃,但饭未入口,便化作火炭,其母始终不能吃到饭。目莲醒后将此梦告诉佛,佛说其母罪孽深重,要他于七月十五日备百味饮食,供养十方僧众,即可解脱。传说目莲做了盂兰盆供养后,其母便得解脱饿鬼之苦。从此,佛教徒每逢七月十五都做盂兰盆会,诵经施食,俗语称放焰口。据史书记载,早在南北朝,就有了盂兰盆节,最早做盂兰盆会的是梁武帝。古人过盂兰盆节时,要将僧众的百味饮食和五果放在盆中。到北宋时,有人将此佛经的名称误认为叫盂兰,另将盆字解释成装斋饭的食器,于是社会上就开始流行以竹竿和竹篾编织盂兰盆,以供节日祭祖之用。其做法是以竹篾编织成盆状,下用一竹竿支撑,或将竹竿一劈为三,作为支架,在盆中放入纸钱等,在祭祖时与素食一起烧祭之。

    由于中元、鬼节、盂兰盆节都是在七月十五,它们的活动内容所表现的思想又有共同之处,所以,人们就逐渐将这三个节日当成一个节来过,以中元节的名称最为知名。

    中元节的夜晚,过去民间有放水灯的习俗。放水灯据说是为那些屈死的冤魂引路,或是超度亡灵。据说放水灯的习俗源于印度,在盛唐时与盂兰盆会先后传入我国,但在盛唐时尚不流行,到清代时才大盛。江南沿海一带有在灯中放银元的,得者谓“一年大顺”。

    撇开宗教迷信不谈,水灯实际上是非常不错的工艺品,观看水灯则是一种兴趣盎然的群众娱乐活动。过去浙江新安江的放水灯活动很有特色,这里的水灯是在一块小木板上钻孔,上面用篾片扎成各式各样的灯笼,形状多似荷花。天一落黑,船家将船齐往江上游划去。只听得一声呼哨,各船的水灯同时点亮,浮下水去。这时灯亮板上,板漂水中,烛影泛红,似洒满江金银,把新安江装点得像天上的银河一般,江两岸成千上万的观众不由得发出震天动地的叫好声。人们看着满江的彩灯顺流而下,渐渐浮远、飘散,只到熄灭。这是一次难得的艺术享受。

    7.1.3

    腊八节与腊八粥

    农历腊月初八,俗称“腊八节”,是汉族传统的民间节日。

    腊月就是十二月。根据古书记载,在我国远古时代,“腊”本是一种祭礼。在商代,每年人们用猎获的禽兽举行春夏秋冬四次大祭,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以祈福求寿,避灾迎祥。其中以冬祀的规模最大也最隆重,称“猎祭”。古代“猎”和“腊”相通,故又称“腊祭”,农历十二月也就称“腊月”,举行腊祭的这一天就是“腊日”。

    从先秦起,腊日都是当成“年节”过的,只是时间并不固定在腊月初八。到了南北朝时,随着佛教的盛行,腊祭习俗与佛教礼仪相联系,才将农历十二月初八固定为“腊八节”。佛教传说十二月初八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日,称“佛成道节”。

    腊八节的主要活动就是吃腊八粥。据说吃腊八粥的习俗源于印度。相传释迦牟尼在得道成佛之前,曾游遍印度名山大川,到处访问贤明,寻求人生的真谛。一天,他走到北印度的摩揭陀国时,由于人烟稀少,加上酷热难熬,又累又饿,终于晕倒在地。过路的牧女看见后,忙取出自己的午餐,用甘甜的泉水煮成粥,喂给释迦牟尼吃。牧女的午餐原来是几天来家里吃剩的各种粘米和糯米粥混合的杂烩饭,里面还有牧女从山上采来的各种野果。释迦牟尼吃后,顿觉元气恢复,精神振奋,他就在尼连河里洗了个澡,然后在菩提树下静坐沉思,终于在十二月八日得道成佛。从此以后,每到十二月初七,寺院里的僧侣都要洗涤器皿,选取清新谷果,连夜熬成粥,天明时供奉佛祖。还要举行集会,诵经演法,吃腊八粥。

    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实做成粥来供佛,并馈赠四方善男信女,称为“佛粥”或“腊八粥”。宋代,民间已开始流行吃腊八粥了。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记载当时杭州的风俗说:“八日,则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更有专门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之余粮,到腊八这天回锅煮成腊八粥而分飨信徒,称为“福得粥”或“福寿粥”,意思是吃后能增福增寿。

    清代,吃腊八粥更为普遍。每到农历十二月初八,皇室就在雍和宫内万福阁等处,大锅煮腊八粥,并请来喇嘛诵经。皇帝、皇后、皇子,要向王公大臣、侍从、宫女赐粥,还要向各大寺院发放米、果。在雍和宫内,至今还陈放着当年熬腊八粥用的大铜锅,直径2米,深1.5米,重约8吨。

    由于皇帝的提倡和重视,广大民间也争相效仿煮腊八粥,于是,吃腊八粥也就逐渐演变成了民俗。腊八这天,人们使用自己收获的谷物和干鲜果品煮成腊八粥,以庆祝一年来的好收成,并祈求来年有个好年景。谚语说:“腊八粥,吃不究,吃了腊八便丰收。”

    民间对腊八节是很重视的。前一天就要置备好煮粥的用料,全家动手拣簸米豆,剥果涤器,终夜经营,五更前要把粥煮成,天不亮全家老少就要团聚一起,围炉品尝,享受节日之乐。亲友邻居还要相互赠送。有的地区不仅人要喝腊八粥,还要给猫、狗喂一些。因为象征着五谷丰登,有的还要把果树上涂上一点,“大树小树吃腊八,来年多结大疙瘩。”

    腊八粥的用料因各地出产与口味不同而略有差异。最早的腊八粥只是用红小豆来煮,后来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子、松子、白糖等,以作点染。现代的腊八粥,有的添加粘秫米、珍珠米、薏仁米,有的放百合、白果、莲子、绿豆、龙眼肉等,再配以蜜饯果品,营养丰富,有健脾、开胃、补气、安神、清心、养血等功效。时至今日,我国南方地区特别是江浙沿海等地,仍保留着吃腊八粥的习俗。

    7.1.4

    藏族萨格达瓦节

    萨格达瓦节是西藏、青海、云南等地藏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藏历四月十五日举行,也是一个与佛教有关的节日。藏族人民普遍信奉喇嘛教,相传四月十五是佛祖释迦牟尼诞辰、涅槃和成道的日子。因此,每年这一天,各地僧众都要朝佛诵经,磕长头,禁止屠宰牲畜,广积功德。后来,逐渐变成了藏族人民游玩和预祝农业生产丰收的群众性节日。

    藏族民间还传说藏历四月十五日是文成公主到达拉萨的日子。因此,每年这天,拉萨市及其附近的藏族群众,按照传统习惯,身穿艳丽的民族服装,先拜佛,然后成群结队云集到布达拉宫后面的龙王潭内欢度节日。

    四川康定的藏族同胞也在藏历四月八日举行纪念庆祝活动,届时,他们穿上艳丽的民族服装,带着帐篷、青稞酒、糌粑、山货和其他农副土特产品,翻山越岭,从四乡八寨汇集于跑马山上,准备转山拜佛。节日早上,人们手持佛像、经杆、香炷、纸钱和祭品,在南无寺梵香祈祷后,沿折多河畔,登上跑马山,转山祭神,求神灵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转山完毕,人们在跑马山上,支起帐篷,摆上青稞酒、酥油茶、牛羊肉和其他节日食品,开始野餐。人们喝着醇香的青稞酒,跳起欢乐的锅庄舞,唱着动听的康定情歌,尽情欢乐。节日期间,还举行传统的赛马、射箭、武术、球类比赛,演出藏戏、川戏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歌舞。各种小摊贩也在跑马山上、折多河畔搭摊设铺,销售各类商品。人们你来我往,摩肩接踵,非常热闹,整个康定古城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

    7.1.5

    白族三月街

    三月街是云南大理白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也是滇西具有浓郁民族特点的物资交流大会。每年农历三月中下旬在大理县城西门外至苍山脚下的三月街广场举行。(图54)

    每到三月街街期,长达两三千米的大理“街场”便披上了节日盛装。其最前方立着一个七八米高的松枝牌坊,上书“大理三月街”五个醒目大字。一进街场,只见帐篷相连,彩旗飘扬,来往车辆行人川流不断。街场内商品琳琅满目。有剑川雕刻精美的木器,鹤庆的瓷器,祥云的陶器,迪庆的皮张,宾川的蜜饯、棕衣、棕皮、实竹等,还有各式各样的小吃和食品。其中有一种大理的砂锅鱼很有名,它是用活鱼、火腿、鸡肉、肉圆、香菌、玉兰片、豆腐等十多种原料和佐料配制而成,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这里还进行药材和牲畜交易,有麝香、鹿茸、贝母、藏红花、虎骨、熊胆、天麻、虫草、白药、三七、当归、党参以及良种牲畜丽江马等。当然,最引人注目的应是大理石制品和白族的刺绣。白族的大理石制品早已驰名中外,品种繁多,大到桌面、花盆,小到杯碟器皿,都是平滑细腻、造型别致的工艺品。白族刺绣无论是布满图案的头巾,大红大绿的绣花布鞋,腾龙飞凤的挎包,或是鸳鸯戏水的围腰,都凝聚着白族姑娘的智慧和感情,白族姑娘总爱把亲手刺绣的物品送给自己的心上人当作定情之物。

    街期内,文艺团体、民间艺人和各族群众还要表演歌舞,演出滇戏、花灯、大本曲,举行赛马等文体活动,常常是通宵达旦。那优美多变的大本曲,慷慨激昂的藏族民歌,各种富有特色的民族舞蹈,叫人流连忘返。尤其是在赛马场上,各民族的健儿云集,只听一声号令,一匹匹骏马便犹如一道道离弦之箭,跳墙越堑,飞速向终点冲去。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描写过三月街赛马的盛况:“由西门西向一里半,入演武场,俱结棚为市,其北有马场,千骑交集,数人骑马而驰于中,更队以见高下焉。时男女杂沓,交臂不辨。”历史上大理马曾名噪一时,据说岳飞抗金所用战马还是由大理国供应的呢。

    三月街又称“观音市”,可见这也是一个与佛教有关的节日。据史料记载,三月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盛唐以大理为中心的南诏时代。它最早是佛教讲经的庙会,后来随着南诏中后期农牧业和手工业的兴起,三月街逐渐变为滇西的民族市场。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有关观音菩萨的故事。(图55)

    传说苍山脚下原是一片泽国,后来水退了,只留下一个耳朵形的湖,名叫洱海。海边山脚下现出一个坝子,白族人民在这块新的土地上辛勤劳动,日子过得非常甜蜜。但是,不幸的事情发生了,这里忽然出现了一个魔鬼,叫罗刹。传说罗刹善变,能够变成老人、小孩、漂亮的少女、精壮的小伙,但它现出原形时,会用长长的利爪抠去小孩的眼睛。当场吞掉。罗刹称霸一方,自号魔王,要人们献给它童男童女的眼睛吃,否则就要兴风作浪,淹没田庄人畜。当地有位名叫张敬的老人,善言相劝,罗刹非但不听,还在大白天现出本相:红红的头发,绿绿的皮肤,皮上还长着一层绒毛,眼睛有鸡蛋大,獠牙中间拖着一条有刺的红舌,专吃童男童女的眼睛。一天,村里来了个牵黄狗的老和尚,张敬见他不是凡人,就请他收拾罗刹,为民除害。老和尚答应了,但成天只是坐在一块石头上念佛。罗刹要吃他的眼睛,结果吃下去后怎么也变不成人形了,急得它暴跳如雷。老和尚许诺他,只要肯借一块地打坐,大小只要他的小黄狗跳三步,袈裟披一披就行,若答应,便可以让罗刹又变成人形。罗刹不知是计,便答应下来。结果小黄狗跳了三步,竟由苍山跳到了东海;把袈裟一披,又从上关铺到了下关。罗刹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了,随后被老和尚用计把他永远镇住了。借地的第二天,老和尚登台讲经,弹指说法。听的人是越来越多,人们也借机做些生意。讲经的第五天,老和尚说他要走了,要人们每年三月十五到二十都必须来这里赶会,否则罗刹又会出来捣乱,说完便驾着彩云向南而去。人们这才知道老和尚原来就是观音大士。

    从此,白族人民每年三月中旬都要来此赶会,叫“观音会”。又因人们在观音会上交易物品,所以又叫它“观音节”。久而久之,便演变成了有名的“大理三月街”,又称“祭观音街”、“观音街”。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