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1
“海天佛国”普陀山
普陀山位于浙江省普陀县境内,是舟山群岛中一个面积只有12.76平方公里的小岛,唐朝以前叫梅岑山。普陀山名称的来历,源于佛教《华严经》,全称为“普陀洛迦”,梵语意为“美丽的小白华(花)”,所以普陀山又称白华山。(图59)
普陀山成为观音菩萨道场,始于唐朝。相传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有一个印度僧人在潮音洞修行,自燃十指虔诚祷告。观音菩萨现身为之说法,授以七色宝石。从此,普陀山就被视为观音显灵的道场。大约在858或863年,日本名僧慧萼从五台山请观音像乘船归国,途经普陀山,为大风所阻。他祈请观音,得到不肯去日本而愿留在中国的灵示,于是就在普陀山潮音洞前的紫竹林内,与当地居民共建“不肯去观音院”,成为普陀山第一个佛教庵堂。宋时,普陀山正式成为观音道场。从此,普陀山与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齐名,成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图60)
据佛经记载,观音原是古代印度的一个王子,后来跟随释氏遁入佛门,修成菩萨。他的美名尊号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据说他能现33化身,救12种大难,主张随类化度,不分贵贱贤愚,拯救一切人于苦难之中。遇难的众生只要念他的名号,他就能马上听见遇难者的声音,前往解救。观世音初来中国时,为男性形象。隋唐以后,经过改头换面,观音已是一位慈爱而美丽的女性。这既符合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又符合她大慈大悲的特定性格。同时,女性偶像的出现,也有利于争取和吸引女性信徒。尽管她的化身特别多,但她的标准像是圣观音或称正观音,头戴宝冠或作宝髻,宝冠中有阿弥陀佛像,结跏趺坐或站在莲台上,手中或持有莲花或结印相,身披条帛、天衣,饰以胸饰、腕钏、璎珞等。比较多见的观音像或手持杨柳枝,或净瓶,或花篮。
普陀山的鼎盛时期是清代末期,共建有3寺、88庵、128茅棚,僧尼达1万多人,号为“有房皆寺庵,有人皆僧尼。”这里既是佛教名山,又有山海天胜景,人称“海天佛国”、“神仙境界”。
普陀山现有的寺庵,以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规模最大,合称“普陀三大寺”。其中,最重要的是普济寺。(图61)
普济寺位于岛南的灵鹫峰下,俗称“前寺”。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在“观音不肯去院”的基础上,由朝廷拨款扩建并赐名。宋神宗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朝廷又赐额“宝陀观音寺”,正式成为观音的道场。后毁于台风。宋宁宗嘉定七年(公元1214年),朝廷拨款修缮,并赐“圆通宝殿”匾额,指定普陀为专供观音之地。清康熙年间,耗时十多年重建寺院,改称“普济禅寺”。后经扩建,建筑面积达14000平方米,成为我国东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梵刹。
普济寺坐北朝南,是典型的轴线对称格局。寺前的敞地有长100多米、宽40米的放生池“海印池”,池中遍植莲花,俗称莲花池。在池的东南有普陀山现存最为古老的建筑——元代的多宝塔。多宝塔又名太子塔,是一座高32米的五层方塔,每层四面凿龛雕佛,石栏刻有护天神狮和四个龙头,下雨时水自龙口流溢,犹似龙唾液。多宝塔与佛顶山上的“鹅耳枥”、杨枝庵中的“观音碑”合称为普陀山三宝,都是重点保护文物。
普济寺的主殿是圆通殿,其内部空间设计得十分奇妙,容数百人不觉宽,纳数千人不觉挤,有“活大殿”之称。殿中供奉8.8米高的毗卢观音像,四周端坐着观音为救渡世间众生,随三界六道的不同情况,而相宜现身说法的32个变化身,成为观音道场独具特色的殿堂配制。
普陀山上有许多观音的胜迹。潮音洞和梵音洞都是传说中观音现身处。潮音洞中海浪翻腾,其声如雷。过去常有人到此跳海舍身,以求菩萨现身。清末明令禁止,并在洞旁建“莫舍身亭”。
普陀山的许多奇石都与观音有关。著名的“心”字石宽约7米,上镌一个巨大的心字,仅字中的一点即可站七八个人。(图62)据说在石山脚下,压着一条蛇精。心字的寓意就是“佛心,蛇心,善恶分明!”关于它的来历,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
传说善财从小没有父母,是个苦孩子。有一天,他到井边挑水,听到井中呼救声。善财跳入井中,只摸到一个小瓶子,用力一挤,破瓶子中升起一团浓雾,渐渐变成一个青面獠牙的大汉,原来是黑蛇精。五百年前,观音菩萨把它关在瓶里,丢进莲花洋。井底通洋,潮水把瓶子冲到了这里。黑蛇精被救后,却恩将仇报,要吃掉善财。
不知从何地冒出一个小姑娘,听善财说完这件事后,笑呵呵地拿出一个小瓶子,霎时,金光万道,祥云朵朵,小姑娘也显身为观音菩萨。蛇精连忙化作乌云,腾空而逃,但终斗不过观音,又被收回净瓶中。
观音收住净瓶,对善财说:“你虽然心地善良,可是善恶不辨,还是随我到普陀山修炼去吧。”善财跪地谢恩,这就是后来的善财童子。
观音回到普陀山,把黑蛇精压在西天门的石山脚下。那块心字石,正好就在蛇头的前方。
观音后来又收了东海龙王的小女儿龙女为童女。善财和童女像兄妹一样住在潮音洞附近的一个岩洞里。这个岩洞后来称为善财龙女洞。
在普陀山本岛东南6公里的洛迦山,方圆仅有0.8平方千米,却是到普陀朝拜香客的必经之地。当地人说:“到普陀烧香,不到洛迦山,等于只烧一半香。”“不到洛迦不算朝完普陀。”原来,这里有一个特殊的圣地——佛地。此岛的山形宛若一尊安详地躺在莲花墙上的大佛,远远望去,佛的头、颈、胸、肚、脚历历在目。更加奇妙的是,如果仔细观察,还会发现,洛迦山的头还像一尊菩萨的头像,其头上的发冠也清晰可辨。一山兼具两形,可谓人间奇景。
8.1.2
“峨眉天下秀”
峨眉山,古称蒙山,牙门山,在四川西部的峨眉县境内,分大峨、二峨、三峨、四峨四座山。通常所说的旅游胜地、佛教名山实指大峨。峨眉之名最早见于汉代左思《蜀都赋》中:“引二江之双流,抗峨眉之重阻。”名出何典,众说纷纭。峨眉山重峦叠嶂,佳木繁荫,古寺幽壑,飞瀑流泉,风光绮丽,有“峨眉天下秀”的美称。(图63)
峨眉山最初流行道教,早在汉末就是道教的“第七洞天”。到了唐代,佛教势力日渐强盛,超过了道教。佛教称峨眉山为大光明山。宋代的佛教徒根据《华严经·菩萨住处品》中所云:“西南方有处名光明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曰贤胜(普贤),与其眷属三千人,常于其中而演说法”,附会说峨眉山是普贤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从而使峨眉山成为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普贤菩萨代表佛教的德与行。所谓德,是说他有延命之德;所谓行,据说他发过十大行愿,要为佛教弘法工作,因而他的美名尊号为“大行普贤”。他的典型形象是身下骑一头六牙白象,作为他愿行功德圆满的象征。之所以用象,在于“普贤之学得于行,行之谨审慎重莫若象,故好象。”六牙表示六度,即六种到达彼岸的方法;白色则表示无漏无染。
明清时期峨眉山有大小寺院近百座,僧侣1700多人,以佛山之名闻于天下。清季以降,多数寺院已经颓败残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多次加以修缮,得以再现庄严法相。
报国寺位于峨眉山山脚,“历览群峰,由兹起步”,是峨眉山入山的第一寺,也是峨眉山的出入门户。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明末毁于火灾。康熙时重建,御赐“报国寺”名。(图64)
报国寺占地60余亩,建筑规模宏伟,布局严整,主体建筑依山势逐步升高,其中最宏伟的建筑是大雄宝殿后面的七佛殿。殿内外装修极富特色,木石雕刻玲珑剔透,刀工细腻,其中人物、花鸟透雕和浮雕都是难得一见的佳品。殿内有国内罕见的大型瓷佛,身高2.4米,身缀千叶莲衣,仪态丰满,神情端庄,为明初在江西景德镇专烧。大雄宝殿后面的天井内,有明代铸造的紫铜华严经塔,塔高约6米,14层,铸有4762尊佛像及全部《华严经》经文,也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
报国寺外的凤凰包为峨眉十景中“圣积晚钟”的所在地。寺钟是明嘉靖年间圣积寺主持别传禅师所铸,高2.3米,重1.25吨,上刻有自晋以来历代君王、将相、高僧居士姓名和铭文、佛偈七万余字。1984年迁移至此。每敲一下,钟声历时1分15秒,声闻30里,空谷传音,动人心魄,故名“圣积晚钟”。
初殿位于骆驼岭,海拔1740米,传为东汉时所建。《峨眉山志》记载,东汉明帝永平六年六月初一,隐士蒲公登山采药,见地上有状如莲花的鹿蹄印,又见一骑白象、头发金黄的人从空中飞驰而过。后来问宝掌高僧,才知是普贤显相,选中峨眉山作道场。蒲公遂舍家弃宅,在岩顶上修一寺,取名普光殿,供奉普贤。因其为全山第一座寺庙,故名“初殿”。刘宋时范镇曾有《初殿》诗述其事:“前去峨眉最上峰,不知崖嶂几千重;山僧笑说蒲公事,白象曾于此发生。”
不过,人们历来对此说有异议。宋代范成大《峨眉山纪行》谓有旅店数族,可供游人小憩,故名“簇店”。明代续恩禅师建寺,因山形如,故名初殿,成为登山途中的热闹去处。
万年寺是峨眉六大古寺之首,是普贤道场的正中心所在。创建于东晋,初名普贤寺,唐代改称白水寺,宋代改称白水普贤寺,明代始改称圣寿万年寺。
万年寺原有殿宇七重,规模宏大,后几经兴废,仅存明代砖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建山门、厢房和殿宇两重。寺周多红枫、岩桑,每到深秋,红叶满山,蓝天白云,景色极佳,有“白水秋风”之誉。
砖殿又称元梁殿,建于明万历年间,高16米,为近似方型蒙古包的砖结构建筑,殿顶四角和正中竖有5座白塔和4只吉祥兽,这种殿宇设计的风格堪称标新立异,是佛教建筑史上的奇迹。殿内正中供奉着一尊普贤菩萨骑六牙白象的铜像,高7.3米,佛像和白象各占一半,总重量为62吨,是北宋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所铸,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普贤头戴宝冠,手持玉如意,结跏跌坐于象背莲花宝座上;大象则足踏莲花,作起步欲走状。整尊造像比例匀称,雕刻细腻,造型庄严,为宋代雕塑精品。
万年寺的行愿楼上,还有在佛教界极受尊崇的“峨眉山佛门三宝”,即明代高僧从缅甸请回的刻有梵文《阿含经》的贝叶经、南宋僧人从锡兰请回的迦叶佛牙、明代万历年间御赐的印文为“普贤愿王之宝”铜印。
洪椿坪在宝掌峰下,海拔1100米。创建于明代,原名千佛禅院,崇祯年间续建,因寺外有千年洪椿古树,故改名洪椿坪。清顺治年间扩建,筑殿四重,遂成大刹。
寺周山抱林拥,葱郁幽静。夏日晴晨,常有霏霏湿雾,故有“山行本无雨,空翠湿人衣”之说,成为峨眉十景之一的“洪椿晓雨”。寺内有一盏清末雕刻的“七方千佛宝莲灯”,灯高2米,直径0.8米,七根棱柱上各自雕刻着一条昂首探爪的金龙,横枋、棱柱以及金龙背上还雕刻有近600个佛像,整个灯造型典雅古朴,雕工生动细腻。
寺内多楹联,尤以清人冯庆钺所撰的“双百字”称著。上联写峨眉秀色,下联历数临济宗祖师的开山功绩,巧妙地嵌入了几个流传久远的寺中掌故,读来令人叫绝:“临济宗无恙,重提公案,数几个老辈:远哉宝掌住锡……才感化白犬衔书,青猿洗钵……”。相传南北朝时,峨眉山来了位西域高僧宝掌大师。他降生时左手紧握,七岁始张,掌心有状如红宝珠痣,出家后长老指痣赐号为“宝掌”。宝掌在洪椿坪后林木苍郁的山峰结茅为屋,每日或诵经文,或与其他僧人交流禅理,深受爱戴。后人记其结茅的山峰为“宝掌峰”。宝掌后到浙江宝岩寺住,与方丈禅师各居一殿,每有书信,即令寺中白犬递送,饭罢,有青猿前来洗钵。一时传为奇闻,故联中有记。此联比号称“天下第一长联”的昆明大明楼上180字对联还多20字,而且对仗工整,文辞隽永。
峨眉金顶,海拔3077米,为一小平地,是峨眉山的精华所在。山顶普光殿建于东汉,为峨眉古刹之一。正殿永明化藏寺,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重建。殿后最高处,原有一幢通体皆铜的重檐雕瓮镏金铜殿,内有一5米高的普贤菩萨骑象铜像,铜像两旁另有24尊铜像,俗称金殿。故峨眉山顶又称“金顶”。可惜的是这一稀有珍品竟毁于清末的一场大火,现存金殿为20世纪80年代重建,规模空前。金顶有远近驰名的云海、日出、佛光、佛灯四大奇观,其中以佛光最为著名。
每当云平风静的午后,游人从金顶背面的睹光岩向下看,可见云海中浮现出五彩或七彩光环,中虚如镜,有时可映人影于其中,且环中只见自己、不见他人身影,这就是“佛光”。(图65)相传佛光最早是东汉永平年间峨眉山隐士蒲公看到的。一天,他见崖下云海翻腾,彩虹中一紫冠锦裟骑象者,就去问宝掌大师。宝掌说是普贤现身,告诉他谁做好事多便可见到菩萨,做好事少只能见到自己,不做好事则见不到佛光。金顶佛光之名和见到佛光吉祥的说法即由此而来。佛光的科学称谓是“宝光”。人立崖边,阳光从后上方射下,身影落在崖下的白云之上,成七色光环,影在其中,身动影动,乃有神奇之感。
在无月的夜晚,则可见到“佛灯”。开始时数点若萤,越飞越多,渐至数千百,明萤腾空,佛教将它说成是普贤菩萨启示人生的佛灯、圣灯,有“万盏明灯朝普贤”的说法。其实,佛灯是磷化氢在气温适宜的空气中自燃的现象。
8.1.3
“仙城佛国”九华山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青阳县西南,方圆约100千米,有99峰,以天台等九峰最为雄伟,唐以前称九子山。唐时“诗仙”李白见九峰似天然雕出的九朵莲花,挥笔写下:“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绣出九芙蓉。”从此,九子山改名九华山。(图66)
九华山初为道教福地。佛教入山始于东晋,到唐代才取代了道教。唐开元七年(公元719年)新罗国王子金乔觉渡海来到了九华山,虔诚苦修75年,圆寂时99岁。据《地藏十轮经》记载,三年后开函时,“颜色如生,兜罗手软,骨节有声,如撼金锁”。按照佛经的说法,只有地藏菩萨再世时才会出现“金锁百骸鸣”的特征,因此,人们认定金乔觉是地藏菩萨的化身,而称他为金地藏,九华山也就成为地藏菩萨的道场,跻身佛教四大名山之列。
地藏为梵文意译,因他“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地藏”(《地藏十轮经》),故名。据佛经故事,他受释氏的嘱托,发誓一定要在释氏既灭、弥陀未生之前这段“无佛时间”内,尽渡六道轮回中的的众生,拯救各种苦难,然后才成佛。根据佛教的说法,六道轮回是永无休止的,地藏竟要尽度众生,因得美名为“大愿地藏”。
地藏的形象与中国四大菩萨中的另外三位不同,他不是一副出家人打扮:削发,身着百衲衣。右手持锡杖,表示爱护众生和戒修精严;左手持如意宝轮,表示要满足众生的愿望。两旁还立有一比丘、一长者,这就是九华山的闵公父子。据说地藏现身金乔觉来到九华山建寺时,九华山为闵公所有。地藏向闵公求地,闵公问他要多少,地藏说:“一袈裟足矣。”闵公欣然应允。没想到,地藏袈裟一撒,九华山被全部盖住。于是闵公把九华山全部施舍给地藏,自己则作为地藏的供养人和护法使者。其子随地藏出家,法名道明。
明清两代,九华山“香火之盛,甲于天下”,佛寺多达三百多座。诗句“九华一千寺,撒在云雾中”。就形象地描绘了当时“仙城佛国”的盛况。九华山的寺庙建筑颇具特色,不像其他寺庙那样强调庄严、雄伟和轴线的对称,而在整体布局上把山拟人化,有九华山“东为背,西为面,天台为首,化城为腹,五溪为足”的说法。所以,九华山的寺庙因山就势,不拘一格,路边、洞壑、崖顶、峭壁都有寺。其外形大多采用当地乡村民居的建筑形式,朴实而精美,色调和风格有皖南山区的民居特色。(图67)
九华山现存寺庙78座,寺数仍居佛教四大名山之首。其中著名的寺院有:化城寺、肉身宝殿、祇园寺、百岁宫、甘露寺、天台寺、旃檀林、慧居寺、上禅堂,这九座寺院是全国重点寺院。现择其一二略加介绍:
化城寺位于九华山中心的九华街北,是九华山的开山寺和总丛林,也是九华山唯一的一座坐北朝南、轴线对称的寺院,现已辟为九华山历史文物馆。
化城寺创建于唐代,系青阳人诸葛节捐建,以请金地藏居住。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辟为地藏道场,朝廷赐额化城寺。化城寺的得名,源于佛教中的一个典故。《法华经》中说:一次佛祖释迦牟尼和一个小徒弟下乡布道,被山险所阻。小徒弟口渴腹饥,无力前行。释迦牟尼只好点化一城,让小徒弟前去化斋。化城即“化一城郭”的意思。现存的化城寺建筑中,除了藏经楼为明代所建外,其他的都是清咸丰年间大火后重建的。寺内建筑多采用皖南民居形式,极富地方特色,雕镂精细,造型多姿多彩,品类丰富复杂,以大雄宝殿中的“九龙盘珠”藻井为其代表。殿内有一幅“愿将佛手双垂下,措得人心一样平”的对联引人注目。原来,此殿中佛像手的造型虽然千姿百态,却没有一个是双手下垂的,这副对联的寓意就在于祈盼借助佛的法力,使世人公平正直。殿内左侧有一口大铁钟,九华十景之一“化城晚钟”即源于此。
寺内最后一组建筑为藏经楼,是目前九华山寺院中最古老的一座房屋,能防火、防虫、防尘,对研究我国古建筑很有参考价值。藏经楼还是九华山珍贵文物的荟萃之处,藏有明版《藏经》、明代谕旨等。另外还藏有一套手抄佛经,字体朱红,工整秀丽,传说是山中一位老僧用自己手指上的血掺和朱砂精心写成,被称为“血经”。
肉身宝殿是佛教徒朝谒九华山圣地的主要场所,位于九华街西面的神光岭上,是在金地藏墓地上建的大殿。据说,此处为金地藏生前讲经晏坐的地方,唐贞元十年(公元794年)圆寂后便安厝在此。明清时多次重建维修,现存建筑为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营造。(图68)
入殿必须先登八十四级陡峻石阶,取九九八十一再加三级之数。殿顶覆盖铁瓦,宝殿内有七级木质八角形宝塔,每层八面都有佛龛,供奉地藏金色坐像。塔基、神台、殿内地面都用汉白玉铺成。木塔内的三级石塔就是金地藏的肉身所在。木塔内壁用赤金贴写《地藏本愿经》,塔前悬挂着常明不灭的镂空八角琉璃灯。殿北门前有一半圆形瑶台,号称“布金胜地”,象征脱离苦海的七宝极乐世界。在北门外廊下,有一黑底金色小篆字的横匾,上书地藏誓言:“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祇园寺位于九华山化城寺东,为九华山四大丛林之一,又名祇园禅寺,古名祇园、祇树庵。创建于明嘉靖年间,原为茅庵,后扩建为九华山最雄伟的寺院,也是九华山上唯一拥有宫殿式建筑的寺院。祇园亦称十方丛林,所谓十方,是以东南西北四面和四角,加上天、地,合为十方。(图69)
祇园寺前有一条奇特的石甬道,由一百多块长条石铺成,石上的浮雕图案有三种:金钱、方形图案、盛开的莲花。祇园寺甬道上刻满金钱是为了象征释迦牟尼的圣迹。当年舍卫城的孤独长者皈依佛教,打算请释迦到他的家乡说法,于是挑选园林来建造精舍。他看中了波斯匿王家的祇陀太子花园,祇陀却要以黄金铺地为代价。没想到,孤独长者真的满足了他的要求。祇陀被孤独长者的诚心所感动,也皈依了佛教,并献出了花园。后来在这座花园中所建的精舍就以他们两人的名字命名,叫“祇陀树给孤独园”,简称“祇园精舍”,是释迦的圣地之一。
寺门内有灵官立像,故寺门又称灵官殿。灵官是道教的神仙,为什么会供奉在九华佛寺中呢?据说是金地藏尊重九华山曾为道教福地,故请道教的护法神灵官为佛家护法。其实,这里包含着佛道融合的历史内涵。
8.1.4
奇秀天下鸡足山
鸡足山位于云南大理东北的宾川县境内,背靠西北,面向东南,因“山前列三峰,后拖一岭,宛如鸡足”而得名。(图70)
鸡足山是我国佛教名山之一,在我国和东南亚都享有盛名。其悠久的历史和宏大的规模,仅次于五台、峨眉、九华、普陀之后,有人把它与佛教四大名山并列为佛教五大名山。
鸡足山有悠久的佛教历史。相传释迦牟尼的大弟子迦叶来此入定,开华首门,即为华北道场,是鸡足山兴佛教之始。据文献记载,佛教传入鸡足山,是从唐代开始的,而鼎盛于明清两代。著名的迦叶殿、金灿寺、圆觉寺、石钟寺等建于唐宋,元明时期又兴建了华严寺、寂光寺、悉檀寺、金顶寺等,还从昆明迁来“金殿”安置在金顶寺内。明时已形成以寂光寺为主的8大寺、72丛林,常住僧人达2000多人。清代,鸡足山形成以祝圣寺为中心的36寺、72庵,共有108所寺院,僧尼达5000多人。
鸡足山的佛教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已逐渐衰败,经修复保存至今的寺院有6座,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祝圣寺和金顶寺。祝圣寺位于钵盂山下,原名钵盂庵,或称迎祥庵,是鸡足山最大的寺院。创建于明代。清光绪年间,名僧虚云来鸡足山建造十方丛林,虚云曾进京为慈禧太后祝圣颂经,受到朝廷的特别款待,慈禧动用国库巨资于迎祥寺旧址大兴土木,重建新寺。光绪赐名“护国祝圣禅寺”,封虚云为“佛慈洪法大师”,赐銮架、方丈、紫衣、玉印、金钵等物,从此鸡足山逐渐形成了以祝圣寺为中心的庞大的寺庙体系。这座寺庙十分吸引香客游人,祝圣寺大门内侧有一副对联云:“退后一步想,能有几回来。”
祝圣寺西北近两千米处,原有石钟寺。其大殿后檐原有一尊巨大的卧佛,脸膛红中带黑,嘴唇微张,浓眉稍促,手拄一根长18丈、头屈如螺、身干挺直的大拐杖。据说他的原型是西藏的一位活佛,跋涉千里来鸡足山,进寺在殿后檐下休息,闭眼后长眠过去。于是,后人按照他入定的姿态塑成这尊睡佛。从此以后,每逢鸡年,西藏活佛都要驮着经文、佛像,到鸡足山朝圣,睡佛所在的石钟寺也成为西藏喇嘛朝山的必到之处。
金顶寺是鸡足山上最高的寺院。创建于明代,寺内原有光明塔一座,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重修,易名为楞严塔。塔高41米,造型与大理千寻塔相似,高耸于海拔3240米高的金顶之上,所以极为巍峨壮美,据说晴天于五六十公里外的大理也能望见此塔。如果登塔四望,有四大奇观,即:东看日出,西观苍山洱海,南望祥云,北眺玉龙雪山。
鸡足山的香火十分旺盛。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两上鸡足山,撰有《鸡足山志》。其友南京迎福寺高僧静闻,曾刺血抄成一部《法华经》,愿供奉在鸡足山。后来静闻与徐霞客同往鸡足山,到湘江时遇盗受伤堕于水,仍擎经于顶。到南宁崇善寺时,因创伤恶化不幸去世,临终前嘱咐徐霞客求葬鸡足山。徐霞客负其骨与经,跋涉五千多里,终于将其葬于鸡足山悉檀寺之侧。
现在,每到春节前后,朝拜鸡足山的香客和游人日达万人以上。在华首门前西边有“朝山石”,石堆由数万颗小石头垒成,这些石头是部分朝山者从数百里甚至数千里外带来投在这里的。香客中不仅有内地各省和西藏的喇嘛教徒,而且有来自东南亚各国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