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净土宗之渊源/第一节

作者:出处:
分享到:

 
    第一节  本生故事与本愿

    一、本生故事的产生

    释迦牟尼去世后一百多年,约为公元前4世纪中叶,由于对原有戒律及教义的理解不同,佛教内部分裂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两大派系。上座部是一些长老的主张,属于正统派;大众部是众多僧侣的主张,比较强调发展。后来,上座部和大众部又各分化出许多独立的派别。关于分派的次序、名称、原因等,南北传佛教有不同的说法,但都说为十八部。现在已知的部派名称有四十多部,考古资料证明的有二十五部左右,一般则据世友著、唐玄奘译《异部宗轮论》说二十部。这就是史称的部派佛教时期。这个时期,佛教广泛传播,到达南亚、东南亚、中亚、西亚以至地中海沿岸地区,开始成为世界性宗教。在广阔的传教范围中,各地区的政治、经济、民俗、宗教、文化各不相同,僧侣们一方面吸收着各地区新的思想养分;另一方面,为了与婆罗门教、祅教、希腊和波斯的宗教以及土著的信仰争取信众,势必对教义作出新的解说和发挥。就连维护原始佛教教义的上座各部也不得不在教义上有所发展,大众部则越走越远,与上座部在教义上的分歧越来越大,以至逐渐形成以大众部为主的大乘佛教。

    按《异部宗轮论》等的记述,上座系与大众系的主要分歧,除了哲学思想方面关于“法”、“我”之真假有无、“心性”之净与不净等的争论外,宗教理想方面则是关于佛、菩萨和阿罗汉的争论。

    上座系认为佛是人不是神,他有超人的神通,但肉体是有限的,寿命有边际。其所以伟大,主要在于他的理想崇高,思想正确,智慧深湛,精神纯洁。化地部认为,佛仍在僧数,供养在世的僧人比供养死去的佛功德更大;法藏部则主张施佛比施僧可获更大福果,不过,仍认为佛为僧众之一。他们主张佛只有一个或可数的几个,一般人是难以修行成佛的,刻苦修行,所能获得的最高果位是阿罗汉果,即断尽一切烦恼、不再生死轮回的果位。从最后的解脱来说,阿罗汉与佛没有差别。

    大众系则提出“超人间佛陀”或“超自然佛陀”的理论,认为佛已断尽漏失,根绝烦恼。佛的肉体、寿命和威力都是无限的。他的话句句是真理,所化有情无不净信。他没有睡梦,回答问题不待思维,一刹那心知一切法。世人见到的佛只是佛身的一部分,不是全部。世人以为佛用语言向他说法,事实上佛常在定中,并不言说。佛长相也非同一般,具“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等。至于阿罗汉,大众部认为还有五种局限,不可与佛相比。

    与此同时,在大众系那里,佛的生平也被神化。佛经多世修行才成佛,他在前世的修行称为菩萨行,他实践菩萨行,则称为菩萨。相传佛在成佛前经过了无数次的轮回转世,曾做过国王、婆罗门、商人、妇女、大象、猴子、鹿、熊等等,每转生一次,便有一个行善立德的故事,或救度众生之危机,或为求法而精进。这些故事被称为“本生故事”,表现佛前世如何实践菩萨行而终于成佛的。

    收集本生故事最多的是巴利文本《小部》中的《本生经》,共有本生故事五百四十七个(或说五百四十六个)。成书于公元前3世纪,作者不详。估计并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大多数是当时流传民间的故事,佛家按自己的观点及一定的格式进行了加工改造,以神化佛陀,宣传佛家教义。此书没有完整的汉译本。属于本生经性质的汉译本有《生经》、《譬喻经》、《贤愚经》、《杂宝藏经》、《撰集百缘经》、《菩萨本行经》、《菩萨本缘经》、《菩萨本生蔓论》、《六度集经》等。汉译各本所收集的本生故事数目多少不等,有的几个,有的几十个,最多的有一百二十一个,内容互有差异,文字繁简也不一样,可能是当时译者所据本子不同的缘故。其中,公元3世纪康僧会在吴都建业译的《六度集经》,把九十多个本生故事按六类组织起来,称为“六度无极”(“度无极”为“波罗蜜”之意译,简称“度”,“六度无极”即“六度”),明显地具有大乘佛教的倾向,这应该是部派佛教后期出现的本子。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3世纪,南印度的案达罗王朝时期,大乘佛教酝酿成熟,非常活跃,《六度集经》的内容反映了南印度大乘佛教思潮。

    这些本生故事,充满了自我牺牲精神,内容丰富多彩,情节生动活泼,语言朴实无华而富有感染力,自古即深受崇信,形于绘画与雕刻,在印度、中国、日本、南海诸国及地中海地区民众中广泛流传,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影响非常深远。

    二、本生故事的新特质

    众多的本生故事主要说的是释迦这一位菩萨前世的利生苦行故事,尽管其中也说到弥勒等诸弟子及阿弥陀诸佛的本生故事,但总的来说,本生故事的主人翁主要是释迦一位,而且,故事中也没有说什么建设净土的本愿。所以,仍属于小乘佛教的范围。然而,其中却包含一些新的内容,值得注意。

    1.愿力的胚胎

    一些本生故事,说遇到灾难或事变,菩萨一发出祈愿,灾难或事变便不可思议地消灭了。菩萨祈愿办什么事,什么事便自然办成。如《贤愚经》卷八载释迦前世为罚阇建提国(意译金刚聚国)之王刹罗伽利(意译盖事)时出外游观的情景:

    见诸人民耕种劳苦,问左右曰:此人何作?答言:国以民为本,民以谷为命,若其不尔,民命不存;民命不存,国则灭矣。王便言曰:若我福相应为王者,令我民众获自然谷。发言已竟,人民仓篅满种种谷,随意悉有。

    后复出游,见人汲水、舂磨作役,又问臣言:诸人何以尔耶?臣白王言:蒙王恩泽,获自然谷,事须成熟,是以庶民办作食调。王复言曰:若我福德应为王者,令吾国内一切人民有自然食。发语已讫,合境皆获自然之食。

    后复出游,见人织作,办具衣调,问言:此诸人等,何故执作?臣言:办具衣裳。王言:若我福德应为王者,使吾国内一切树木出自然衣。适发此语,国中诸树皆出妙衣,极为细软,青、黄、赤、白衣,随人所好。

    本来,一个人的祈愿只是一种意识现象,而力量则是物理现象。两者虽有联系,但不可等同。要把祈愿变为现实,需要实实在在的工作,否则,任何祈愿也不会实现的,这是常识。但是,凡人不能的事,菩萨却能。后来的大乘佛教提出本愿力的概念,认为本愿本身就是力。昙鸾《往生论注》卷下说:

    愿以成力,力以就愿,愿不徒然,力不虚设,力愿相符,毕竟不差。

    又说:

    言本愿力者,示大菩萨于法身中,常在三昧而现种种身、种种神通、种种说法,皆以本愿力起。

    正因为本愿就是力,所以,阿弥陀佛发四十八大愿,可以救度众生,众生可以依仗阿弥陀佛的本愿力,往生西方净土。

    在这个故事中,盖事王一发愿,立即改变现实,民众有了自然谷、自然食、自然衣等。显然,其中孕育愿力的胚胎。

    2.慈悲精神的基石

    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认为人生一切皆苦,主张远离社会,隐遁禁欲,过苦行生活,以便能够断业灭惑,逃离生死苦海。在大乘佛教看来,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畏惧苦难,逃离社会,只图个人的解脱而不顾众生,就像小车一样,只能乘载自己,不能乘载众生,因而称之为小乘,而自称大乘。与小乘的低沉消极不同,大乘佛教主张深入世间,不畏苦难,自利利他,普度众生,就像一辆大车,既能乘载自己,又能乘载众生一样。

    大乘佛教特别强调大慈大悲精神。所谓“大慈大悲”,《大智度论》卷二十七解释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这种大慈大悲的精神,主要体现在菩萨的修习过程中。菩萨的全部修习,统称菩萨行。众生无限,决定了菩萨行的无限。无限的菩萨行,大乘佛教总归为六度。而这充满慈悲精神的六度,在《六度集经》中已具雏形,这就是《布施度无极章》所说的:

    菩萨六度无极,难逮高行,疾得为佛。何谓为六?一曰布施,二曰持戒,三曰忍辱,四曰精进,五曰禅定,六曰明。

    下面对六度略作介绍:

    一、布施度。

    关于布施度的内容,《布施度无极章》有一个提要性的小引指出:

    慈育人物,悲愍群邪,喜贤成度,护济众生,跨天逾地,润弘河海。布施众生,饥者食之,渴者饮之,寒衣热凉,疾济以药。车马舟辇,众宝名珍,妻子国土,索即惠之。犹太子须大拏(佛教中以布施著名的叶波国太子,见《太子须大拏经》)布施贫乏,若亲育子,父王屏逐,愍而不怨。

    接着,列举二十六个本生故事,其数量在六度中称最,反映出当时对布施的重视。僧侣们游方各地,求食不易,危难很多,自然把布施放在最重要的地位。

    这些故事,叙述菩萨能把珍宝、妻子、国土等身外之物施人,即所谓外布施。尤为突出的是内布施,即自残肢体,甚至以生命布施;不仅施人,而且广施禽兽。舍身饲虎便是一例:

    昔者,菩萨时为逝心,恒处山泽,专精念道,不犯诸恶,食果饮水,不畜微余,慈念众生愚痴自衰,每睹危厄,没命济之。行索果瓜,道逢乳虎乳,虎乳之后,疲困乏食,饥馑心荒,欲还食子。菩萨睹之,怆然心悲,哀念众生;处世忧苦,其为无量,母子相吞,其痛难言。哽咽流泪,回身四顾,索可以食虎以济子命,都无所见。内自惟曰:夫虎肉食之类也。深重思惟:吾建志学道,但为众生没在重苦,欲以济之,令得去祸,身命永安耳。吾后老死,身会弃捐,不如慈惠,济众成德。即自以首投虎口中。以头与者,欲令疾死,不觉其痛耳。虎母子俱全。

    大乘佛教继承了这些内容,宣说布施可得种种利益,又以说法讲经、除疑问答、授人五戒等为法布施,并认为法施比财物及身体布施更胜。

    二、戒度。

    关于戒的内容,《六度集经·戒度无极章》的小引说:

    狂愚凶虐,好残生命,贪余盗窃,媱妷秽浊,两舌恶骂,妄言绮语,嫉恚痴心,危亲戮圣,谤佛乱贤,取宗庙物,怀凶逆,毁三尊。如斯元恶,宁就脯割,菹醢市朝,终而不为,信佛三宝,四恩普济矣。

    接着,列举十五个本生故事。如菩萨身为童子,守戒不亏,与舅到他国买卖。舅先渡水,至一寡妇家,寡妇以一澡盘要换白珠。舅以刀括盘,发现是金盘,故意扔在地上说:“脏了我的手。”出门而去。童子后到,寡妇又拿出澡盘,童子说:“这是最贵重的紫磨金呀!用我的全部白珠换,行吗?”换盘而去。一会儿,舅舅再来,想用少量白珠换盘,知道已来晚了,走到水边,蹋地大呼:“还吾宝来!”性急捶胸,吐血而死。童子追见舅父还金,见他已死,哭而说道:“贪而至于丧命吗?”这个故事说的是要戒贪。小乘佛教重在解脱生死,认为生死的根源是贪欲,因此以断除个人贪欲为戒规的主要内容,有五戒、八戒、十戒和具足戒等。在不准淫、盗、杀、妄、饮酒五根本戒中,本章小引谈到四戒,没有说饮酒戒。大乘佛教以自私的贪心为一切恶行的根源,强调戒律必须以根断私心、贪心为根本。他们的思想比较开放,不赞成对僧人的物质生活约束过严,不重苦行,以适应广泛接触众生的生活环境。他们在小乘戒的基础上提出十重戒和四十八轻戒。十重戒即:杀、盗、淫、妄语、酤酒(卖酒)、说四众(比丘、比丘尼和男女居士)过、自赞毁他、悭惜加毁、瞋心不受悔、毁谤三宝(佛、法、僧)。四十八轻戒有不敬师友、饮酒、食肉等。小引在五根本戒基础上增加了戒瞋、谤佛等内容,而不说戒酒,表明正向大乘过渡。

    三、忍辱度。

    《六度集经·忍辱度无极章》小引菩萨自誓言:

    吾宁就汤火之酷,菹醢之患,终不恚毒加于众生也,夫忍不可忍者,万福之原矣。自觉之后,世之行慈,众生加己骂詈捶杖,夺其财宝、妻子、国土,危身害命,菩萨辄以诸佛忍力之福,迮灭毒恚,慈悲愍之,追而济护,若其免咎,为之欢喜。

    接着,列举十三个本生故事,如:

    昔者,菩萨睹世秽浊,君臣无道,背真向邪,难以导化,故隐明藏影,处于塚间,习其忍行。塚间有牛犊子,常取其屎溺,以为饮食,连其躯命。暴露精思,颜貌丑黑,人皆恶焉。国人睹之,更相告曰:斯上有鬼。见者靡不唾骂,土石扑之。菩萨无丝发之恚,慈心愍曰:痛夫斯人,不睹佛经,而为斯恶。誓曰:吾为如来、无所著、正真道觉者,必度兹焉。

    这种忍,大乘佛教称为“生忍”。生忍有两项内容:有人瞋害打骂,忍而不发怒加害;有人恭敬供养,忍而不欢喜偏爱。其中最重要的是消灭瞋恚心。这是一种精神锻炼功夫,体现菩萨待众生如亦子、无所分别的平等心。还有“法忍”。人的外部有寒、热、风、雨,内部有饥、渴、老、病、死等;主观现象中有瞋怨、忧、愁、疑,有淫、欲、骄、慢等。菩萨对于所处环境中的一切主客观现象,无所选择,不起爱憎,就是法忍。法忍后来发展为哲学概念,指认识实相而不动摇,进一步又要求即使没有认识实相,也能信受,不疑不悔。“无生法忍”则更难,要求认识佛教无生理论,对一切事物的生灭无动于心,忍持不退。显然,比起《六度集经》中小乘佛教的忍辱度来说,内容大大发展了。

    四、精进度。

    《六度集经·精进度无极章》说精进度的内容:

    精存道奥,进之无怠,卧坐行步,喘息不替,其目仿佛,恒睹诸佛,灵像变化,立己前矣。厥耳听声,恒闻正真,垂诲德音,鼻为道香,口为道言,手供道事,足蹈道堂,不替斯志,呼吸之间矣。忧愍众生,长夜沸海,洄流轮转,毒加无救,菩萨忧之,犹至孝之丧亲矣。若夫济众生之路,前有汤火之难,刃毒之害,投躬危命,喜济众难,志逾六冥之徒,获荣华矣。

    接着,列举十九个本生故事。如:佛灭后,众生难闻佛法。菩萨精进志锐,有贪残邻居对他说:“我知佛之三戒。”菩萨即伏地求知。邻居说:“你如真诚,身毛一孔,一针刺之,血流身痛而心不悔,可以得闻。”菩萨答道:“能闻佛法,死也高兴,何况刺身还能生存呢。”即用针刺身,血如流泉。邻居只好告说:“守口、摄意、身无犯恶,是佛之三戒。”菩萨闻戒欢喜,再看身针,忽然不现,精神气力更好了。

    本来,办什么事都需要精进。求佛道甚难,若无精进力,必定半途而废,甚至敲了一生的木鱼也求不到半点佛果。因此,佛教历来都是强调精进力的。不过,大乘佛教以为,布施、持戒、忍辱三度,精进成分欠缺一些也关系不大。至于禅度,则必须有大精进力,才能获得成就,由此才能进一步修智度。所以说,精进是禅和智之根,放在第四位,作为后两度的基础。

    五、禅度。

    关于禅度,《六度集经·禅度无极章》主要宣说四禅:

    端其心,一其意,合会众善,内著心中,意诸秽恶,以善消之。凡有四禅……自五通智至于世尊,皆四禅成。

    “禅”,是梵文音译“禅那”之略,意译“静虑”、“思惟修”、“弃恶”、“功德丛林”等,意思是心绪宁静专一,正审思虑。大乘和小乘佛教都认为禅定是获得确定的认识,作出确定的判断,根治迷惑烦恼,成就各种功德的心理条件和修养方法。小乘佛教修行的主要方法就是坐禅,通常是“四禅”和“四无色定”两类。认为通过修禅,可以获得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如意通)、宿命通、知他心通等五种神通,死后可以生于色界四禅天或无色界四无色天。大乘佛教则进一步把禅定作为证悟般若理论的方法,认为禅定不拘于动静,其主要方法是念佛禅和实相禅。

    《六度集经》说的是四禅,通过山中墓间树下坐禅,可获五神通,死后升天。其《禅度无极章》宣称:

    志存一禅,未得应仪,命终可趣,即上七天,受寿一劫;在二禅终,上十一天,受寿二劫;处三禅终,上十五天,受寿八劫;处四禅终,上十九天,寿十六劫。

    接着,列举九则本生故事及说教。本生故事中,关于坐禅的功夫,《大智度论》卷十九有一则很典型:

    释迦文尼佛本为螺髻仙人,名尚阇梨。常行第四禅,出入息断,在一树下坐,兀然不动。鸟见如此,谓之为木,即于髻中生卵。是菩萨从禅觉,知顶上有鸟卵,即自思惟:若我起动,鸟母必不复来,鸟母不来,鸟卵必坏。即还入禅,至鸟子飞去,尔乃起复。

    六、明度。

    关于明度,现存本《六度集经·明度无极章》缺提要性的小引,仅列举九个本生故事。这九个故事所谈内容比较庞杂,有人我空、因果报应、四禅之功德、六度济民、仁道治国、诵经求道等,所以,很可能原来就没有小引。不过总的倾向是诵佛经以求佛道,如说镜面王的故事:

    (镜面王)敕使者,令行国界,取生盲者,皆将诣宫门。臣受命行,悉将国界无眼人到宫所,自言:已得诸无眼者,今在殿下。王曰:将去,以象示之。臣奉王命,引彼瞽人,将之象所,牵手示之。中持象足者、持尾者、持尾本者、持腹者、持胁者、持背者、持耳者、持头者、持牙者、持鼻者。瞽人将于象所争之,纷纷各谓己真彼非。使者牵还,将诣王所。王问之曰:汝曹见象乎?对言:我曹俱见。王曰:象何类乎?持足者对言:明王,象如漆筒;持尾者言:如扫帚;持尾本者言如杖;持腹者言如鼓;持胁者言如壁;持背者言如高机;持耳者言如簸箕;持头者言如魁;持牙者言如角;持象鼻者对言:明王,象如大索。复于王前共讼,言:大王,象如我言。镜面王大笑之曰:瞽乎瞽乎!尔犹不见佛经者矣。便说偈言:

    今为无眼会,空诤自谓谛。睹一云余非,坐一象想怨。

    又曰:夫专小书,不睹佛经汪洋无外巍巍无益之真正者,其犹无眼乎?于是,尊卑并诵佛经。佛告比丘:镜面王者,即吾身是;无眼人者,即讲堂梵志是。

    大乘佛教称明度为“般若波罗蜜”,意译“智慧度”(或“智度”)。“般若”意译为智慧,但不是一般人所说的智慧,而是一种可获佛果的特殊智慧。在六度中,大乘佛教特别重视般若波罗蜜。《道行般若·功德品》说:“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分布诸经教人,不及菩萨大士行般若波罗蜜。”因为修其他五度,都是为了达到智度,如果不能行智度,则其他五度的道行再高,也成不了佛。而且,修行其他五度,需要不同程度的般若为指导,否则效果不大,甚至可能产生反效果。六度以智度为根本和旨归,因此,只有般若波罗蜜得称“摩诃”(意译为“大”),称为“摩诃般若波罗蜜”,即大智度,其他波罗蜜都不得称“摩诃”。

    关于智度的内容,小乘佛教一般只说人无我;大乘佛教则说人、法皆空,中观学派提出“真空假有”的中道观,瑜伽行派提出“唯识无境”的唯识学,都是思辨性很强的哲学体系,此处不赘述。

    以上是介绍《六度集经》的六度。

    应该指出,《六度集经》不但具有大乘佛教的倾向,也有儒家的旨趣。译者康僧会,其先祖系康居国人,世居天竺,父因商贾移居交趾。十余岁时,双亲并亡,出家为僧。《高僧传》说他在赤乌十年(247)到建业(《广弘明集》引《吴书》作四年),卒于晋太康元年(280)。他深受儒家的影响,认为:“为天牧民,当以仁道。”(《明度无极章》)他还大谈孝道,认为“布施一切圣贤,又不如孝事其亲”(《布施度无极章》)。佛教以布施闻名的太子须大拏,被父王屏逐,“悯而不怨”(同上),康僧会对此大加称赞。

    康僧会所译《六度集经》是编译而不是直译。但他所据原本的本生故事仍是小乘佛教流传的故事,所说的六度只是一个雏形,这大致是小乘佛教向大乘佛教过渡时的产物。

    由本生故事滋生,在《六度集经》中已经奠定基石的六度,后来在大乘佛教中成为佛法的总路线、一切菩萨修习的总纲领;同时,自然发展而为菩萨的本愿,成为本愿思想的内容。

    3.成佛誓愿之萌芽

    《六度集经》卷四、《度无极集》卷五皆载,释迦佛前世为菩萨,名羼提和,号忍辱仙人,住在山泽树下,饮泉食果,志行高洁,名声远闻。恶王迦梨入山游猎,追踪麋鹿逃跑的足迹,遇到树下的仙人,便问他麋鹿往哪里跑了。仙人沉默不答。迦梨大怒,拔出宝剑,砍掉了他的右臂。仙人心想:“吾志上道,与时无诤,斯王尚加吾刃,岂况黎庶乎?愿吾得佛,必先度之,无令众生效其为恶也。”(《六度集经·忍辱度无极章》)正思念间,迦梨又砍断他的左臂和两脚,以至血从口鼻中如泉流出,痛苦无量无边,天地为之震动,日月为之无光。

    《六度集经·戒度无极章》又载一则故事:

    昔者,菩萨处世贫困,为商人赁,入海采利。船住不行,商人巨细,靡不恐惧,请祷神祇,上下赒拯。贫人唯三自归,守戒不犯,悔过自责,日夜各三,慈心誓愿:十方众生,莫有恐怖,如吾今日也。吾后得佛,当度斯类矣。

    这一类的本生故事,和其他故事不同,菩萨的誓愿内容,不是今世如何行善利生,而是在隔世的将来成佛时度人。至于将来如何度人,并没有说到。所以,这种将来的誓愿简单到几乎没有什么内容。不过,既然有了将来的誓愿,便可以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地增加充实起来,本生故事正是由此发展而为本愿的。

    由此可见,本愿思想实际上在本生故事中已经逐渐酝酿成熟。

    三、本愿的出现

    1.佛、菩萨信仰的发展

    在原始佛教时期,原只有释迦牟尼被尊称为“佛”、“如来”、“等正觉”、“无上士”、“世尊”等。后来为了争取信众,释迦及其弟子提出“过去佛”的说法,宣称在释迦之前已有佛出世,佛法古已有之。在公元前四、三世纪的部派佛教时期,过去佛已经具体化。《长阿含经》卷一记载了口传下来的过去七佛:毗婆尸佛,过去九十一劫出世;尸弃佛,过去三十一劫出世;毗舍婆佛,过去三十一劫出世;拘楼孙佛,贤劫出世;拘那含佛,贤劫出世;迦叶佛,贤劫出世;释迦牟尼佛,贤劫出世。卷六称释迦之后将有弥勒出世为佛,这便是未来佛。

    在部派佛教向大乘佛教过渡中,已经总结出六度菩萨行。随着大乘佛教的成长,六度中的般若波罗蜜(智度)越来越受重视,菩萨修习般若,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便成佛了。般若可以造就佛,被称为“诸佛之母”,“诸佛身皆从般若波罗蜜生”(《放光般若经,舍利品》)。既如此,则佛决不只释迦佛一个或几个,而是许多。于是,大乘佛教提出“三世三劫”说,称过去劫为“庄严劫”,现在劫为“贤劫”,未来劫为“星宿劫”。宣称过去、现在、未来,三界十方,佛数甚多,如恒河之沙。与此相应,修持以般若为中心的六度,上求菩提,下化众生,于未来成佛的菩萨,其数也多如恒河之沙。

    这种情况,一方面引起对般若的深入研究,讲求理论论证,发展出中观学派和瑜伽行派,使佛教义学大放异彩;另一方面,对佛、菩萨的信仰和崇拜大大增强,尤其扩大了对菩萨的信仰和崇拜。菩萨如何度化众生成佛的内容,在本生故事的基础上被不断丰富,不断多元化、神奇化和系统化,传播迅速,影响也大。本愿思想和净土思想,便在这股信仰的发展潮流中产生了。

    2.什么是本愿

    菩萨在修行时期发愿,将来成佛之时建成什么样的净土,这种誓愿叫做本愿。

    “本”的含义是因。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由因生果,因果历然,这叫因果律。菩萨修行为因,得果即成佛。对于佛果而言,菩萨之阶位称为因地,或称因位。在菩萨地位所发的誓愿,实现之时便成了佛。此愿是因地之愿,故叫“本愿”,如同释迦佛在因地时多次轮回转生称为“本生”一样。

    “本”还有根的含义。菩萨心胸广大,誓愿无量,但以此愿为根本,由此故叫“本愿”。

    本愿的特点不是今世发愿今世成就,而是经过生生世世长期修行才能实现的誓愿。所以,本愿是预先的誓愿。

    一般说来,本愿分总愿和别愿两种。总愿是一切菩萨共同的本愿,主要是“四弘誓愿”:

    立誓济度无边之众生——众生无边誓愿度;

    立誓断灭无边之迷执——烦恼无尽誓愿断;

    立誓学习无量之法义——法门无量誓愿学;

    立誓成就无上之佛道——佛道无上誓愿成。

    这四弘誓愿可以概括为“上求菩提,下化众生”两句,便是大乘佛教的根本精神。

    为了实现四弘誓愿,每位菩萨都有自己度化众生的特殊誓愿,称为别愿。别愿当然各不相同,数量不同,内容也各具特色。

    总愿虽代表大乘佛教的根本精神,一般来说,却只是抽象的口号,别愿则是具体的,内容丰富,受到注意。所以,谈本愿思想,通常都是指别愿而言。

     3.早期的本愿

    在《道行般若》和《放光般若》中,我们看到了早期的本愿思想。按佛教经典的分类法,“般若”类属于最早出现的大乘经类。此类经典奠定了早期大乘思想的理论基础,包含了以后扩展为其他大乘经典的主要思想成分。《道行般若》在“般若”类经典中又是较早的一种。

    《道行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道行般若》,又被称为《小品般若》,后汉支娄迦谶(或简称支谶)译。支娄迦谶,月支国(今阿富汗境内)人,《出三藏记集·支谶传》说,他于“汉桓帝末游于洛阳,以灵帝光和、中平之间(178—189)传译胡文”,以后不知所终。

    在《道行般若》中,六波罗蜜已经变成本愿。修行六波罗蜜,为的是征服内心的私欲,解脱一切痛苦或恐怖,同时由此功德立愿,在将来所建设的净土中,一开始便没有痛苦、怖畏、不如意。如行檀波罗蜜(布施度):

    菩萨至大剧难虎狼中时,终不畏怖,心念言:设有啖食我者,为当布施,行檀波罗蜜,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提,愿我后作佛时,令我刹中无有禽兽道。(《怛竭优婆夷品》)

    在本生故事中,菩萨尚只是舍身布施,而现在已誓愿在将来所建设的国土中没有恶兽。

    行尸波罗蜜(持戒度)、羼提波罗蜜(忍辱度):

    菩萨至贼中时,终不怖惧,设我于中死。心念言:我身会当弃捐,正令我为贼所煞(杀),我不当有嗔恚,为具忍辱,行羼提波罗蜜,当近阿惟三佛(意译“现等觉”,佛智之异名)。愿我后得佛时,令我刹中无有盗贼。(《怛竭优婆夷品》)

    我当为十方人作桥,令悉蹈我上度去。我有是意,宁当复与人共诤耶?住立当如聋羊,诸恶悉当忍,诸恶心不当犯。我作佛时,悉当安十方人,得般泥洹。(《释提桓因品》)

    这就是说,不仅自己不杀不盗不瞋恚,而且发愿:在将来所建设的国土中,一开始便全无怨恨、杀、盗诸恶。

    人有种种生理需求,要饮水、吃饭、治病,菩萨的本愿中也一一给予满足,而不仅是自己克服缺水、饥饿、病痛诸难。另外未来国土中的精神生活也极其美好:“我作佛时,悉为说经遍教……其境内一切,无有恶心。”(《守空品》)

    这样的一个国土,没有禽兽、盗贼,饮食充足随意,居民健康无病,没有瞋恚,人人读经听法,其安全、富足、慈善的轮廓已经勾画出来,尽管还很简单。它是将来若干世之后才实现,不是今世实现之愿;是济度众生之愿,而不是仅为自己解脱之愿;是积极建设佛国乐土之愿,而不仅是消极摆脱苦难烦恼之愿。这就是本愿。在《道行般若》中,甚至连“本愿”的概念也已经有了:

    菩萨有二事,诸魔不能动。何谓二事:一者不失本愿,二者十方诸佛悉护视。(《强弱品》)

    可见,其时已有成型的本愿思想。

    《道行般若·怛竭优婆夷品》中说的是五愿,加上《释桓提因品》一愿、《守空品》一愿,共计七愿。到《放光般若》中则由六度发展为二十九愿。

    《放光般若经》由西晋竺叔兰、无叉罗译于元康元年(291),同本异译《光赞般若经》译于太康七年(287),后秦鸠摩罗什于弘始五年(403)又译,名《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亦称《新大品经》、《大品般若经》)。这三译中,最早的《光赞》、《放光》也比《道行》晚出一百多年。

    《放光般若·梦中行品》依次叙述菩萨行檀波罗蜜(布施度)、尸波罗蜜(持戒度)、羼提波罗蜜(忍辱度)、惟逮波罗蜜(精进度)、禅波罗蜜(禅定度)的情况,每行一波罗蜜说一愿,六波罗蜜为六愿;通说“行六波罗蜜”二十三愿,共计二十九愿。这二十九愿所描绘的未来佛土情况,内容比较丰富,很可能出现较晚,已吸收了其他本愿的思想。

    但《道行般若》的七愿、《放光般若》的二十九愿,都不是某位菩萨之愿,而是泛说菩萨之愿。因此,其性质应该属于总愿,而不是别愿。这是早期的本愿思想。

    4.本愿的激荡

    随着总愿性质的本愿产生,别愿性质的本愿即真正的本愿纷纷出现。后汉支娄迦谶所译《阿閦佛国经》说阿閦佛二十愿,曹魏康僧铠译《无量寿经》说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西晋竺法护译《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说弥勒之奉行十善愿,唐玄奘译《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说药师佛十二愿,唐义净译《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说七佛药师四十四愿,唐般若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说普贤菩萨十愿,北凉昙无谶译《悲华经》说释迦佛五百愿以及无诤念王、观世音、得大势、文殊等菩萨之愿,西晋竺法护译《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说文殊严净佛土之愿,等等,不胜枚举。它们互相影响,互相吸收,汇成了一股思潮。

    本愿描绘出的内容便是净土的蓝图。此愿一实现,净土建成,这位菩萨便成了佛。或者说,这位菩萨成佛,他的净土便建成了,本愿便成为现实。净土的情况,即是本愿的具体化。所以,一般可以说,本愿即净土,净土即本愿。净土建成,这位菩萨自己成佛不说,同时,佛在净土接纳众生,施行教化,贯彻自利利他的大乘佛教精神。经多劫努力而建成净土的,有阿閦佛净土、阿弥陀佛净土、药师佛净土以及其他净土。每一净土为一佛所专有,不会在一个净土同时有二佛。一佛一净土,一净土一佛,绝不会互相冲突,也决不会互相混同。许多净土中,阿弥陀佛净土最优胜,因为它吸收了其他本愿思想之精华,是本愿思想之总结和最高峰。

    有的本愿是菩萨的本愿,菩萨尚未成佛,净土尚未建成,这种本愿称为“唯发愿”,以区别于佛在因地所发之宿愿。其中有的则没有建设自己净土的内容,主要是自行愿,如普贤十愿便是如此。《普贤菩萨行愿品》说普贤十愿为:敬礼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普贤十愿影响甚大,被认为是一切菩萨行愿的代表,因其深广而被称为“普贤愿海”,又因其高睿而被称为“普贤愿王”。普贤本愿产生之时,阿弥陀佛净土信仰已经传播,普贤如要规划自己的净土,很难超过阿弥陀佛净土。所以,普贤本愿没有在建设净土方面下功夫,而是直截了当地利用现成的阿弥陀佛净上,动员众生与自己同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他说偈曰: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

    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

    文殊又不同。文殊的本愿就是建设自己的净土,内容丰富,但他声明自己决不成佛。这一点,下面再作介绍。

    由此形成这样的现象,有的本愿即净土即成佛,有的本愿无自己净土内容,有的本愿即净土都不成佛,五花八门。不过,把本愿、净土、成佛割裂开的情况,毕竟是非正常的。按本愿发展的基本线索而言,具有典型意义的是本愿即净土即成佛,如阿閦佛本愿、阿弥陀佛本愿、药师佛本愿,既建成了净土,也成了佛。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