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净土宗之渊源/第二节

作者:出处:
分享到:

 
    第二节  多种净土

    大乘佛教诸经论中说到的许多净土,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阿閦佛净土、药师佛净土、弥勒净土、文殊净土、唯心净土以及阿弥陀佛净土。现分别介绍如下。

    一、阿閦佛净土

    1.阿閦佛之出世

     阿閦佛,略称阿閦。又按梵文音译为阿閦鞞佛、阿刍鞞耶佛、噁乞*(上艹下刍)毗也佛。意译不动佛、无动佛,或无怒佛、无瞋恚佛。

    后汉支娄迦谶译《阿閦佛国经》卷上《发意受慧品》说,东方去此千佛刹,有阿比罗提世界,大目如来在其中为诸菩萨说六度无极之行。其时有一比丘从座而起,对佛说欲学菩萨道。佛说,学菩萨道甚难,因为菩萨对一切人民及蜎飞蠕动之类不得有瞋恚。比丘即发无上正真道意,发愿断瞋恚、断淫欲,乃至成最正觉。大目如来欢喜,授其无上正真道诀,因其无瞋恚,赐号阿閦。经多劫修行后,于七宝树下成道,其佛刹名阿比罗提世界(又作阿维罗提世界),意译欢喜世界、妙乐世界、妙喜世界。现今仍在彼世界说法。

    《法华经·化城喻品》说,过去有佛名大通智胜,其国名好城,劫名大相。未出家时,有十六子,闻父成佛,即出家随父闻法信受。佛入室寂然禅定,十六子各升座说法,为四众广说《法华经》。佛从三昧起,为十六子授记。其第一子名智积,受记东方作佛,即阿閦如来,佛国名欢喜。

    《悲华经》说,过去有佛,其世界名删提岚,其大劫名善劫,佛号宝藏如来。其时有转轮圣王,名无诤念,与其千子供养佛及比丘僧,闻法欢喜信解。第九王子名蜜苏,在佛前发无上菩提心,宝藏如来称赞,改其名为阿閦,命其取清净世界。阿閦菩萨又发净土愿,宝藏如来赞说:“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已取清净世界,汝于来世过一恒河沙等阿僧祇劫,入第二恒河沙等阿僧祇劫,东方去此十佛世界,彼有世界名曰妙乐,所有庄严如汝所愿,皆悉具足。汝于中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犹号阿閦如来。”(《悲华经·诸菩萨本授记品第四之二》)

    以上关于阿閦佛出世的三种说法,不大统一。但《阿閦佛国经》是比较原始的,也是通行的说法。

    2.阿閦本愿

    在《阿閦佛国经》中,阿閦本愿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关于自己修行的誓愿,即自行愿,共十二愿;另一部分是建设理想佛国的净土愿,共二十愿。

    《发意受慧品》说自行愿。该品称,阿閦佛尚是比丘时,在大目如来前发愿学菩萨道:

    一、于一切人民、蜎飞蠕动之类,不起瞋恚,不发弟子缘觉意,不意念淫欲,不发意念睡眠、念众想由誉,不发意念狐疑。

    二、不煞(杀)生,不盗,不念非梵行,不妄言,不悔恨。

    三、不骂詈,不恶口,不愚痴,不绮语,不邪见。

    四、世世常作沙门,常着补纳之衣。

    五、世世常为人说法,常作法师,世世有无所挂碍高明之行、有无量高明之智,世世作沙门常行托钵乞食。

    六、世世常在树下坐,世世常行精进,不妄语欺人、诽谤谗言,世世为女人说法及食饮因缘,不起想着笑。

    七、世世学于说法,见余菩萨发佛心,不供养外异道人,不舍诸如来。

    八、世世布施,无所分别。

    九、世世于诸菩萨所意无有异。

    十、我佛刹诸弟子一切皆无有罪恶。

    十一、我佛刹中诸菩萨出家为道者于梦中不失精进。

    十二、我佛刹中母人无诸恶露。

    大目如来授记阿閦菩萨,积累德行,建成妙喜国。舍利弗向释迦佛询问妙喜国情况,释迦佛介绍其国之善快,每介绍一种后,都说“如是为阿閦如来昔行菩萨道之所愿而有持”,即都是阿閦如来本愿之实现。《善快品》、《学成品》采取这种倒叙法,实际上介绍了阿閦佛净土愿,具体为:

    一、居民皆弃秽浊思想。

    二、其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人民共赞:无量佛刹不及阿閦佛刹。

    三、得天眼者未得天眼者皆见佛光明。

    四、阿閦佛诣佛树,诸憋魔不能发念,更不能娆乱。

    五、无数天人于虚空中住,以天华(花)、天香、伎乐供养,然后天华等于虚空中合住,化成圆华盖。

    六、阿閦佛光明悉蔽日月之光明,人民不复见日月之明。

    七、无数人积累德本,愿作佛道及净其佛刹。

    八、七宝树作悲声;无有三恶道;其地平正,无有高下、山陵、溪谷、砾石、崩山,足蹈其上即减,举足还复如故;无有风、寒、气三病;无有恶色,无有丑者;无有牢狱拘闭之事;无有众邪异道;从树取五色衣被,香如天华;随所念食即自然在前,如忉利天;卧起处以七宝为交露精舍;浴池中有八味水;女人德欲超玉女宝,如天女;七宝为床。

    九、人民饭食色香味胜于天人饭食;无有王者,但有阿閦如来;人民不从淫欲之事。

    十、浴池满八味水,意念欲令水转流行便转流行,意欲令灭不现即灭不现;气候温和,随所念令风起自吹即独吹之,不动人身。

    十一、女人无有恶色、丑、恶舌、嫉妒、于法意著邪事,欲得珠玑璎珞、衣被,从树上取得。

    十二、女人怀孕生产无苦,无臭处恶露。

    十三、人民不治生产、贩卖,不著爱欲淫佚,自然受乐;风吹树作悲音声,胜过极好五音声。

    十四、菩萨当如阿閦行菩萨道时所愿严净其佛刹。

    十五、阿閦如来光明悉照,昼夜常明;行所至处,足下地自然生千叶金色莲花。

    十六、诸弟子不念食,时到饭食便办满钵,自然在前,食已钵便自然去;衣也自然有;善本具故,不须复受戒;听经不知疲倦;以佛威神力证阿罗汉,令身不现而般泥洹(涅槃)。

    十七、阿閦佛所说法无数,诸菩萨悉受讽诵持之。

    十八、不出家菩萨不面见佛,在所坐处闻法即受讽诵持之;出家菩萨面见佛说法,也受讽诵持。菩萨终亡以后,俱持法语,所至生诸佛所续念之。

    十九、菩萨见诸佛,种诸德本,供养诸佛,皆得阿惟越致(不退转)。

    二十、诸魔及魔天不起魔事、娆乱者。

    3.阿閦净土之评价

    由本愿所构成的阿閦净土,是一个生活富足、社会安宁、人民快乐、环境优美的理想国。



    至于如何得生此净土,《诸菩萨学成品》有一段具体的叙述:

    当学阿閦佛昔求菩萨道时行。当发如是意愿:令我生阿閦佛刹。菩萨摩诃萨用是行故,得生彼佛刹。

    复次,舍利弗,菩萨行布施度无极,积累德本,持愿无上正真道,得在阿閦佛边,菩萨摩诃萨用是行故,得生彼佛刹;菩萨行诫度无极,持愿无上正真道,得在阿閦佛边,菩萨摩诃萨用是行故,得生彼佛刹;菩萨行忍辱度无极,持愿无上正真道,得在阿閦佛边,菩萨摩诃萨用是行故,得生彼佛刹;菩萨行精进度无极,持愿无上正真道,得在阿閦佛边,菩萨摩诃萨用是行故,得生彼佛刹;菩萨行一心度无极,持愿无上正真道,得在阿閦佛边,菩萨摩诃萨用是行故,得生彼佛刹;菩萨行智慧度无极,持愿无上正真道,得在阿閦佛边,菩萨摩诃萨用是故,得生彼佛刹。

    可见,往生的条件是比较严格的。六度包括菩萨的诸善万行,持愿行六度,总得修行到一定程度,方可往生,因而不易。尽管如此,由《道行般若》、《放光般若》中总愿性质的本愿,到阿閦佛的别愿性质的本愿,终究是质的飞跃。前面说过,本愿通常指别愿而言。在这个意义上,阿閦佛的本愿意味着真正的本愿的产生,也意味着净土的产生。

    在现存的净土诸经中,《阿閦佛国经》最古,阿閦佛净土也就是最古的净土。自此,在般若类经典中,常常以往生阿閦佛净土为新的理想和追求目标。如姚秦鸠摩罗什译《维摩诘所说经·见阿閦佛品》说:

    释迦牟尼佛告诸大众:汝等且观妙喜世界无动如来,其国严饰,菩萨行净,弟子清白。皆曰:唯然,已见。佛言:若菩萨欲得如是清净佛土,当学无动如来所行之道。

    汉魏以来,般若类经典受到内地士大夫的重视,以至东晋盛行般若学,王室贵族和奉佛的士族官僚,几乎没有不研习般若的,般若学一时成为佛教的显学。由于般若类经典盛赞阿閦佛净土,阿閦佛净土在内地佛教界自然为人所熟知,但修行往生不易,故未形成往生的信仰。

    二、弥勒菩萨净土

    1.弥勒菩萨之出世

    弥勒,梵文音译,又译作弥帝隶、梅怛丽耶、末怛唎耶、迷底屦、弥帝礼,意译慈氏,此为姓。名阿夷多,意译无能胜。

    部派佛教时期的《阿含经》已谈到弥勒。《中阿含经》卷十三《说本经》载释迦佛对弟子们言:“未来久远人寿八万岁时,当时佛名称弥勒如来。”时弥勒在座,佛向他授记(预言)未来作佛,名弥勒如来,并授以“金缕织成衣”。《长阿含经》卷六《转轮圣王经》说,未来人寿八万岁时,有国王名儴伽,“人民炽盛,五谷平贱,丰乐无极”,“有佛出世,名为弥勒如来”。

    成书稍晚的《增一阿含经》卷十九说,弥勒是释迦佛身边受法的菩萨,曾向释迦请问菩萨修行六度所应遵循的方法。卷三十三、三十四、三十八、四十四说,释迦预言弥勒于三十劫后当成佛。弥勒从兜率天宫下降人世时,国度名“鸡头”,国王名儴佉,弥勒于龙华树下三次会众说法,第一会度九十六亿人,第二会度九十四亿人,第三会度九十二亿人。

    在这个基础上,出现了大乘佛教的六部弥勒经典,并有了比较丰富的净土内容。这六部经典是:

    《弥勒下生经》(原题《弥勒当来下生经》),或《弥勒成佛经》,一卷,西晋竺法护译。此经唐代已缺,现存本与东晋僧伽提婆译《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四中的第三个小经仅个别字不同,可能直接抄自此经。

    《弥勒下生成佛经》,一卷,后秦鸠摩罗什译,为前经之异译。

    《弥勒成佛经》,或称《弥勒大成佛经》,一卷,后秦鸠摩罗什译,基本内容与前二经略同,增加了大乘佛教“六度”及神话描述。

    《佛说弥勒来时经》,一卷,失译,为前几部经之节抄本。

    《弥勒下生成佛经》,一卷,唐义净译,与以上几部内容大同小异,主要以偈颂译出。

    《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简称《弥勒上生经》,一卷,北凉沮渠京声于南朝宋初译。

    这六部经统称“弥勒六部经”。其中影响较大的为《弥勒下生经》、《弥勒成佛经》和《弥勒上生经》,被称为“弥勒三部经”。

    此外,还有一些包含弥勒信仰内容的佛经,如西晋竺法护译《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前秦竺佛念译《菩萨处胎经·三世等品》、南朝刘宋失译的《法灭尽经》、北魏法场译的《辩意长者经》等。

    按《弥勒上生经》说,弥勒出生于波罗*(左木右奈)国劫波利村一个名叫波婆利的婆罗门家,是释迦佛的弟子。佛为其授记(预言):“从今十二年后,命终必得往生兜率陀天上……昼夜恒说此法,度诸天子。阎浮提岁数五十六亿万岁,尔乃下生于阎浮提。”他先佛入灭,住兜率天,以菩萨身为天人说法。

    《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说,过去有佛,名“炎光具向作王”。时有梵志长者子名“贤行”,遥见如来身色光明,无量变现,乃身伏地,心念:如我将来得法身如同如来,如来当过我身上。如来知其心中所念,便过其身上,刚越其上,贤行即达众智,五通具足,无所亡失。释迦佛对阿难说:“欲知尔时长者梵志贤行者,今弥勒菩萨是。”

    据译者不明的《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或称《一切智光明仙人不食肉经》)载,过去有弥勒佛住世,说《慈三昧光大悲海云经》,迦波利婆罗门之子一切智光明仙人因闻此经而发菩提心,誓愿持诵该经,并愿未来成佛亦号弥勒。后出家,于八千年间一心持诵该经。值连日豪雨,无法出外托钵。林中有母子二兔见仙人七日不食,为令法久住,便投身火中,欲烧身供养。仙人见此,发愿道:“吾誓世不起杀想,恒不啖肉。”亦投身火坑。因此菩萨初发心即不食肉,以此因缘名为慈氏。或说,因正值慈氏佛说慈心三昧经,故名慈氏;或说因初得慈心三昧,故名慈氏;唐代一行录著的《大日经疏》卷一说,慈氏菩萨是以佛四无量中之慈为首,此慈从如来种姓中生,能令一切世间不断佛种,故称为慈氏。

    《一切智光明仙人不食肉经》是叙述弥勒的本生故事。可见,在传说中,弥勒也是多世修行才成为未来佛的。不过,人们对弥勒在上生兜率天之前的菩萨行不感兴趣,弥勒六部经对此亦都没有提及,它们谈的是弥勒上生兜率天及未来下生人间的故事。

    兜率天是欲界六天之一。佛教把世俗世界分为欲界、色界和无色界,这便是常说的“三界”。欲界是深受种种欲望支配和熬煎的生类所居住之处,分六个层次,即: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意译为非天、魔神)、人、天。这便是“六道”,众生在这六道中生死轮回。“天”指高于人类的上界生类,不是指天空。“天”的另一含义是指这些生类生活的环境,包括欲界六天、色界十七天和无色界四天。欲界中有六天,由下而上依次为: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兜率天为欲界六天中第四天,有内外二院,其内院称兜率天宫,即“补处菩萨”住所。所谓补处菩萨,指佛灭之后,补其空缺成佛的菩萨,即候补佛。释迦牟尼身为菩萨时,也曾作为补处菩萨住在兜率天宫,从兜率天宫下生人间而成佛。弥勒上生兜率天宫,成为补处菩萨。《弥勒上生经》说:弥勒于“兜率随天七宝台内摩尼殿上师子床座,忽然化生,于莲花上结加趺坐。身如阎浮檀金色;长十六由旬;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皆悉具足;顶上肉髻,发绀琉璃色……昼夜六时常说不退转地法轮之行,经一时中,成就五百亿天子,令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处兜率陀天,昼夜恒说此法”。

    弥勒上生兜率天宫,这个天宫净土早已有之。因为他住在这里说法,度脱众生,所以称为弥勒净土。他已得佛格,所以也称他为弥勒佛、弥勒如来。根据他这双重身份,便有了弥勒菩萨和弥勒佛两种造像。

    2.弥勒上生

    据《弥勒上生经》,弥勒上生,即有五百亿天子以天福力持宝冠化成种种供具;有一大神名牢度跋提以五百亿摩尼宝珠化造善法堂;有宝幢、花德、香音、喜乐、正音声五大神身流七宝、众花、梅檀香、如意珠、众水供养。五百亿天子、牢度跋提、五大神这三者之供养,内容多互相重复,而以牢度跋提之供养较集中和完整。一般说弥勒净土之美妙的,都举牢度跋提之供养而言。其内容为:

    自然出五百亿宝珠、琉璃、颇梨,一切众色,无不具足,如紫绀摩尼(珠名),表里映彻。此摩尼光回旋空中,化为四十九重微妙宝宫。一一栏循,万亿梵摩尼宝所共合成。诸栏循间,自然化生九亿天子、五百亿天女。一一天子手中,化生无量亿万七宝莲华,一一莲华上有无量亿光,其光明中具诸乐器,如是天乐,不鼓自鸣。此声出时,诸女自然执众乐器,竞起歌舞,所咏歌音,演说十善、四弘誓愿。诸天闻者,皆发无上道心。

    时诸园中,有八色玻璃渠,一一渠有五百亿宝珠而用合成,一一渠中有八味水,八色具足。其水上涌,游梁栋间,于四门外化生四花,水出花中如宝花流。一一华上有二十四天女,身色微妙,如诸菩萨庄严相;手中自然化五百亿宝器;一一器中,天诸甘露自然盈满;左肩荷佩无量璎珞,右肩复负无量乐器,如云住空,从水而出,赞叹菩萨六波罗蜜。若有往生兜率天上,自然得此天女侍御。

    亦有七宝大师子座,高四由旬,阎浮檀金、无量众宝以为庄严,座四角头生四莲华,一一莲华百宝所成,一一宝出百亿光明,其光微妙,化为五百亿众宝华庄严宝帐。时十方面百千梵王,各各持一梵天妙宝,以为宝铃悬宝帐上……时诸阁间有百千天女,色妙无比,手执乐器,其乐器中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如是天宫有百亿万无量宝色,一一诸女亦同宝色。尔时十方无量诸天命终,皆愿往生兜率天者。(《弥勒上生经》)

    从此段经文中可以看出,弥勒净土是一个理想的天堂乐园,在这里修行,不仅可以尽情享受诸乐,而且可以得“不退转”,将来随弥勒下生,还可以在诸佛前受菩提记。因此,弥勒净土对于信众是很有吸引力的。

    那么,怎样才能往生弥勒净土呢?《弥勒上生经》说:

    若有精勤修诸功德,威仪不缺,扫塔涂地,以众名香妙花供养,行众三昧,深入正受,读诵经典,如是等人,应当至心,虽不断结,如得六通,应当系念念佛形象,称弥勒名,如是等辈,若一念顷,受八戒斋,修诸净业,发弘誓愿,命终之后,譬如壮士屈申臂顷,即得往生兜率陀天,于莲华上结加趺坐。

    这些修行方法颇为繁杂。当然也有简便的:

    若有得闻弥勒菩萨摩诃萨名者,闻已欢喜,恭敬礼拜,此人命终,如弹指顷,即得往生,如前无异。

    但闻弥勒名,合掌恭敬,此人除却五十劫生死大罪。若有敬礼弥勒者,除却百亿劫生死之罪。设不生天,未来世中龙花菩提树下,亦得值遇,发无上心。

    《弥勒上生经》比《弥勒下生经》晚出,其简便之法,很可能是吸收了阿弥陀佛信仰等之后增加的。由此,愿求往生弥勒净土者颇众。

    3.弥勒的本愿

    《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之同本异译,唐代菩提流志所译《大宝积经》之第四十二会《弥勒菩萨所问会》说:

    弥勒菩萨往修行菩萨道时,作是愿言:若有众生薄淫怒痴,成就十善,我于尔时乃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难!于当来世有诸众生薄淫怒痴,成就十善,弥勒菩萨当尔之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由彼菩萨本愿力故。

    这里没有具体说十善的内容,但强调指出了众生经弥勒教化成就十善,弥勒方成佛这一本愿。这个本愿,内容简单,主要是从社会关系方面立意,把人间改造为善良和谐、光明圆满的佛国,而其关键则是使众生都有柔软心。所以,《弥勒成佛经》描述本愿实现之净土道:

    弥勒佛国从于净命,无诸谄伪,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得不受不著,以微妙十愿大庄严,得一切众生起柔软心。

    弥勒下生经典生动地介绍了未来的弥勒佛国。按释迦佛的预言,弥勒在兜率天寿四千岁(约人间五十七亿六千万年)尽时,将下生人间。上生弥勒净土者也将随弥勒下生人间。弥勒出时,人间即成天堂:

    其地平净如流(琉)璃镜……丛林树华,甘果美妙……城邑次比,鸡飞相及……智慧威德,五欲众具,快乐安隐(稳),亦无寒热风火等病,无九恼苦(九种灾难)。寿命具足八万四千岁,无有中夭。人身悉长一十六丈,日日常受极妙安乐,游深禅定以为乐器。唯有三病:一者饮食,二者便利,三者衰老。女人五百岁,尔乃行嫁。(《弥勒成佛经》)

    而《弥勒下生经》则说:

    男女之类,意欲大小便时,地自然开,事讫之后,地便还合。尔时阎浮地(阎浮提)内,自然生粳米,亦无皮裹,极为香美,食无患苦。所谓金、银、珍宝、车渠、玛瑙、真珠、虎珀,各散在地,无人省录……自然树上生衣,极细柔软,人取著之。

    总之,弥勒净土是一个富饶丰足、无不美满的理想国。

    在释迦佛预言中,弥勒当率弟子到耆阇崛山,唤醒在“灭尽定”中的大迦叶,从受释迦佛遗留的僧迦梨(一种袈裟),得到继承释迦佛之证明。释迦佛还预言:“弥勒如来当寿八万四千岁,般涅槃后,遗法当存八万四千岁。”(《弥勒下生经》)

    如同天堂般的人间,应是弥勒本愿力所成。不过,这都是未来主事,弥勒经典中并没有论及。

    4.弥勒信仰

    弥勒菩萨的信仰十分古老,小乘佛教的《阿含经》之前的口头相传中,早已有信仰弥勒为未来出现之第一佛的内容。但诸《阿含》只说到释迦佛授记弥勒为未来佛,说到弥勒于三十劫后由兜率天宫下生鸡头国,于龙华树下三次说法度化众生。这时的弥勒信仰没有净土内容,人们信仰未来佛弥勒,而不是兜率净土的教主弥勒。到3—5世纪,才出现宣说弥勒净土的弥勒各经,这已经是阿閦佛净土、弥陀净土传入一百多年以后的事了。显然,弥勒净土是在大乘净土思潮中产生的,晚于阿閦佛净土、弥陀净土。不过,弥勒净土的产生很可能受过生天思想的影响。鸠摩罗什谈生天思想说:“声闻法中说念欲界天,摩诃衍(大乘)中说念一切三界天。行者未得道时,或心着人间五欲,以是故佛说念天。若能断淫欲,则生上二天界中;若不能断淫欲,则生六欲天中。”(《大智度论》卷二十二)这就是说,小乘佛教(声闻法)之时,六欲天的物质享受被描绘得非常美妙神奇,人们以往生于六欲天为理想。在这种心态下,补处菩萨的住处安排到兜率天宫,弥勒入灭后生于兜率天宫的说法就是这样产生的。大乘佛教摆脱物质享受,以往生于色界四禅天和无色界四无色天为理想。净土思想产生后,《摄大乘论·智差别胜相》宣称净土“出过三界行处”,即不属于三界,比三界都高级。所以,往生净土由生天思想发展而来,但已不是生天思想,生天思想已落后而被淘汰了。传统信仰是顽固的,小乘时期形成的弥勒生于兜率天的信仰根深蒂固,它虽经大乘的改造而把兜率天变为兜率净土,却留在三界之内了,成为三界中惟一的一个净土,显示出生天思想的痕迹。

    弥勒净土本非弥勒所建,而是早已有之的补处菩萨住处,因此没有建设弥勒净土的本愿。在大乘诸净土中,有净土而无本愿的,只有弥勒净土一例。但弥勒有建设人间净土的本愿,其内容仅“成就十善”,并没有展开。弥勒经典所描述的未来人间净土繁荣富足的景象,与弥勒本愿之间似无明显的关联。在弥勒经典中,只有《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说到这个本愿,其他经典都没有说到。

    可见,在诸净土信仰中,弥勒信仰中的本愿思想是很弱的。当然,也可以说,弥勒净土及未来人间净土的繁荣富足,都是弥勒本愿,只不过经中没有明说而已。

    弥勒净土及未来人间净土都很有吸引力,加上本有未来佛信仰的传统,故弥勒信仰一度很流行。萧梁宝唱撰《名僧传抄·法盛传》载,佛灭度后四百八十年,呵利难陀罗汉上升兜率天绘弥勒之像,至忧长国(《佛国记》之陀历国)东北,造牛头栴檀弥勒大像。唐代义净著《西域求法高僧传·灵运传》载,那烂陀寺供有弥勒像。唐代玄奘撰《大唐西域记》卷七、卷八也载,战主国都城西北之伽蓝供奉弥勒像。摩揭陀国佛陀成道之菩提树东方有精舍,以白银铸十余尺高之弥勒像。

    弥勒信仰传入中国内地后,从南北朝起,分为上生信仰和下生信仰两支,绵延不绝。这一点后面再作介绍。

    三、文殊菩萨净土

    1.文殊之出世

    文殊,梵语音译为文殊师利,或译为曼殊师利、曼殊室利、满殊尸利、满祖室哩,略称文殊、曼殊。意译妙吉祥(《大日经》)、妙首(《无行经》)、普首(《观察三昧经》)、濡首(《阿目法经》)、敬首(《无量门微经》)、软首(《普超三昧经》)、溥首(《普超三昧经》)、妙德(《无量寿经》)、妙音(《金刚针论》)。此外,还称妙德主、妙吉祥尊、妙声等。他的名字后面又常加“法王子”、“童子”、“童真”等称号。他的出世、身份,在佛、菩萨中是异说最多者之一。概括起来说,他是上首菩萨、智慧的化身、菩萨身份的佛。

    一、上首菩萨

    各经论中,文殊都位居诸菩萨之上首,甚至冠以文殊名字的经籍也多达三十余种,如《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之类。

    关于文殊的来历,有这样几种说法:无诤念王第三王子(《悲华经》)、快成世界安拔王(《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无生世界普覆王(《大宝积经·文殊授记会》)、宝住世界大菩萨(《寂调音所问经》)、妙光菩萨(《妙法莲华经·序品》)、无别异世界慧王法师(《文殊师利普超三昧经》)、宝威德佛国戒护童子(《观佛三昧海经·本行品》)、金色世界大菩萨(《华严经·如来名号品》)、舍卫国梵德婆罗门之子(《文殊师利般涅槃经》)、吉祥金刚与般若金刚(密教胎藏界曼荼罗中),等等。

    二、智慧的化身

    在大乘经论中,文殊又是智慧的化身。智慧是文殊的基本性格,是文殊成为上首菩萨甚至尊奉为佛的依据。在这个问题上,《华严经》的说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华严经》说理与智的关系。理即佛教教理,即佛法,即法身,被当作客观的精神实体,是宇宙的本原、本体。智又称如来智、无师智、菩提,即佛教的认识体系。如来智是众生本有的,佛的作用只不过启发众生觉悟到本有的如来智。众生如要成佛,应当在内心中开发本有的如来智,即靠自己主观努力而觉悟。但要开发内心而获觉悟,必须依赖理的启迪,即“依理而发智”。反过来说,理总得被众生愿意接受,才能启迪众生努力去开发自己的内心,即“有智方证理”。理是取得觉悟的客观条件,智是主观条件,二者互相依赖,缺一不可,这叫“理智相即”。《华严经》把“理”人格化为普贤菩萨,把“智”人格化为文殊菩萨。通常所谓普贤表理德,文殊表智德,便是这个意思。

    理必定表现为行为、活动,所以理德同时就是行德;众生接受理的启示,不是盲目的,而是由行为而证悟理的存在,才接受的,这是智的作用。所以,智德同时是证德。理本身是永恒的,没有变化的,众生通过禅定与这种寂静的本体冥合为佛,所以,理德同时是定德,既代表本体的寂静,也代表追求这种寂静的禅定之法;智本来就是慧,众生开发本有的如来智,需要一套学问,这套学问称为般若学,即慧学。所以,智德同时是慧德,既代表本有的如来智,又代表悟解如来智的慧学。求佛道的最重要问题是对佛的信仰,信佛则能去行、去证,普贤既表理、表佛法,也就表佛,众生所信是佛,可说所信是普贤,所以,普贤为所信;众生心中本有如来智,便能信佛,文殊表众生能信之心,所以,表智的文殊为能信。

    普贤表理德、行德、定德、所信,文殊表智德、证德、慧德和能信,理智相即,行证相应,定慧双修,能所相融,便成佛了。因此,《华严经》描述了一个庄严神妙、尽善尽美的华藏世界,毗卢遮那佛为教主,普贤与文殊为其左右胁侍,合称“华严三圣”。华严宗四祖澄观说:

    三圣之内,二圣为因,如来为果。果超言想,且说二因。若悟二因之玄微,则知果海之深妙。(《三圣圆融观门》)

    澄观简单明确地以文殊及普贤二圣为因,以毗卢遮那佛为果。意思是说,佛是理与智结合之果,理与智是成佛之因。

    因此,文殊总是以智慧代表的面貌出现,代表佛说法讲经,连弥勒菩萨也常向他求教。

    三、菩萨身份的佛

    众生修行成佛的关键是觉悟,觉悟是靠主观智慧而获得的。经过努力修行,先天的如来智被开发出来,证得无上菩提,悟得佛理,智与理湛然合一,便成佛了。所以,智慧是成佛的主观先决条件,即成佛之因。既然佛因智慧而生,也就可以说因文殊而生,文殊便是诸佛之母。《文殊师利般涅槃经》说:

    文殊师利常为无量诸佛之母,常为无量诸佛之师。

    既然如此,文殊怎么还能是菩萨呢?于是,有的经便以文殊为佛。

    姚秦鸠摩罗什译《首楞严三昧经》说,过去有佛,号“龙种上如来”,其国在南方,国名平等。这位龙种上佛,《大智度论》卷二十九称为“龙种尊”,《心地观经》卷三称为“龙种净智尊王佛”,就是今文殊师利。

    姚秦竺佛念译《菩萨处胎经·文殊身变化品》说,文殊原是无碍世界的升仙佛,又曾是究竟世界的大智如来。竺佛念译《菩萨璎珞经》卷四说,文殊过去是空寂世界的大身如来。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央掘魔罗经》卷四说,北方有国名常喜,佛名欢喜藏摩尼宝积如来,现在世教化,文殊师利即是彼佛。

    有的经则说文殊当来(将来)成佛。前面介绍过的《大宝积经》、《悲华经》、《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就持此种说法。

    文殊既然早已成佛,如何还是菩萨身份?《菩萨处胎经》解释道:

    昔为能仁师,今为佛弟子。二尊不并化,故我为菩萨。

    意思是说,佛界有个规矩:一佛出世,万佛拥护,只有一个权威,不能同时有两位教主,至于谁当教主,也不搞论资排辈。所以,释迦佛出世,文殊自甘居于菩萨之位。《法华经》中文殊是释迦佛之胁侍,也就可以理解了。

    唐代玄奘译《无垢称经》则说:

    虽得佛道,转于法轮,而不舍于菩萨之道,是菩萨行。

    这就是说,文殊虽已得佛道,但慈悲广大,不肯放弃菩萨之道,故自居菩萨之位,这才是菩萨行呵!

    以上列举的种种说法,可以并存。通行的是以文殊为舍卫国婆罗门之子,现为毗卢遮那佛之胁侍,也为释迦佛之胁侍,这是因为《华严经》和《法华经》影响较大的缘故。

    2.文殊之本愿

    《悲华经·诸菩萨本授记品第四之一》说文殊在宝藏如来前所发大愿:

    一、所化众生发无上菩提心。

    二、无量诸佛说法,以天眼悉遍见之。

    三、众生心净如梵天,当成无上菩提。

    四、合十方无量佛土为一佛刹:周币世界有大宝墙,七宝填厕,墙高大至无色界;真绀琉璃为地,无尘土石沙秽恶荆棘;无恶触;无女人及其名字;一切众生悉化生;以法喜三昧为食;无有声闻、辟支佛乘,悉是菩萨;离于贪欲、瞋恚、愚痴;生即发自落,服三法衣;至无量世界供养佛、僧、穷人及饿鬼,然后自用衣服珍宝。

    五、无有八难、不善、苦恼,亦无受戒、毁戒、忏悔及其名字。

    六、珍宝无量,以为厕填。

    七、欲见金色、银色及种种珍宝、种种香,随意得见。

    八、无有日月,诸菩萨自然出大光明,能照无量世界,以花开合分昼夜。

    九、无寒热及老病死;常有音乐出六波罗蜜等声;无五浊之世、三恶道;无诸臭秽,纯有妙香;一生菩萨(即补处菩萨)充满其中,未来世乃成佛。

    十、我坐菩提树下金刚座成佛,复化作无量诸佛及菩萨至其余诸佛世界教化众生。

    十一、其余世界悉见我身,若眼见我身者,必定不离见佛。

    十二、我界众生六情完具,欲见我则见,我未说法即得断除诸法相疑滞之处。

    十三、寿命无限。

    这十三愿比较零乱,但内容丰富,胜于阿閦佛本愿,更胜于弥勒菩萨本愿,与阿弥陀佛本愿颇有类似之处。所描绘的净土自然环境之优美、社会生活之良好、居民身心之健康,都是很理想的。现有材料无法证实这个本愿所产生的时代,但从内容上看,应该是在阿弥陀佛本愿之后,且吸收了阿弥陀佛本愿的内容。

    3.文殊净土之特色

    按文殊类经典称,文殊本愿已经实现,文殊净土已经建成。《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卷下描述了文殊净土的种种严净,其内容与《悲华经》所述的文殊本愿内容大体相同。释迦佛赞文殊净土说:

    欲知西方安养世界无量寿佛功勋严净,比于文殊师利,难以喻哉!假譬言之,如取一毛破为百分,以一毛分取海水一滴,无量寿佛如一毛分、水一滴耳。文殊师利成佛,汪洋如海,巍巍荡荡,不可思议。(《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

    把文殊净土抬高到胜于阿弥陀佛净土若干倍,那倒未必。但这个对比中却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文殊净土产生于阿弥陀佛净土之后,而且是在阿弥陀佛净土影响甚大之后。

    文殊净土的特点是文殊不愿成佛。《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载,文殊净土已建成,师子步雷音菩萨问文殊何时成佛,文殊回答道:“若呼有形而响有影,月兼昼明,日而夜照,尔乃我身成最正觉。”呼喊与声响是一种声音,不会有形影;月亮不会照白天,太阳也不能照晚上。这种事如实现,文殊才成佛。这实际上是说,文殊不会成佛。

    文殊不成佛的问题,与涅槃学说演变有关。

    “涅槃”,梵文音译,又译为“泥曰”、“泥洹”。其意译,鸠摩罗什译为灭、灭度、入灭,玄奘译为圆寂。涅槃分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两种。有余涅槃指断除贪欲、烦恼,即已灭除生死之因,但作为前世惑业造成的果报身即肉身还存在,仍然活在世间,而且还有思虑活动。无余涅槃则不仅灭除生死之因,也灭尽生死之果,不仅原来的肉体不存在了,而且思虑也没有了,灰身灭智,归于绝对的寂静境界,不再受生死,小乘佛教追求的最高理想就是这种无余涅槃。大乘佛教认为,一切事物都无自性,称无自性为“空”。“空”并不是绝对的没有,而是“假有”,即因缘而有。一切事物的本性是“空”,涅槃的本性也是“空”,这便是一切事物以及涅槃的“实相”。还事物以本来面目,觉悟到实相,也就可以进一步与实相冥合为一,达到涅槃境界。这种涅槃称为实相涅槃。

    但人是社会性的,必须自利利他,全体都行动起来,悟得实相,才会把世界变为佛国净土。所以,菩萨要誓愿普度众生,决心“众生不度我不度,众生不成佛我不成佛”。即使自身觉悟已达到佛的境地,可以进入涅槃成佛,也决不进入。这就是所谓“以大智故,不住生死;以大悲故,不住涅槃”。既然如此,众生无尽,普度众生的事情无尽,菩萨也就永远不会成佛,永远是菩萨。这也称为无住涅槃。文殊建成净土而不愿成佛,便是无住涅槃的表现。这是净土中的又一类型,不过影响不大。

    四、药师佛净土

    1.药师佛之出世

    药师,音译辨杀社窭噜。又作药师如来、药师琉璃光如来、大医王佛、医王善逝、十二愿王。

    药师佛之本愿及功德见于《药师经》。《药师经》全称《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一卷,唐代玄奘译。略称《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药师本愿功德经》、《药师本愿经》、《药师经》。本经有五种汉译:(1)东晋帛尸梨密多罗译本(317—322);(2)刘宋慧简译本(457);(3)隋代达摩笈多译本(615);(4)唐代玄奘译本(650);(5)唐代义净译本(707)。其中,前三译强调药师佛之功德,称为《药师随愿经》。义净所译称《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或《七佛药师经》,此本中药师佛又作七佛药师,即:善称名吉祥王如来、宝月智严音自在王如来、金色宝光妙行成就如来、无忧最胜吉祥如来、法海雷音如来、法海慧游戏神通如来、药师琉璃光如来。前六如来为药师如来之分身。经中详述七佛药师之本愿及其陀罗尼。一般通行玄奘译本。

    关于药师佛在成佛前之姓名、授记之佛、所在之世界等,各译本均一字未提。因此,人们对药师佛之出世一无所知。

    2.药师本愿

    《药师本愿经》说:

    佛告曼殊室利:东方去此过十殑伽(恒河)沙等佛土,有世界名净琉璃,佛号药师琉璃光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薄伽梵。曼殊室利,彼佛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本行菩萨道时,发十二大愿,令诸有情,所求皆得。

    这是在药师成佛之后,采取倒叙法回溯其在菩萨地位时所发之愿。这十二大愿是:

    一、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自身光明炽然,照耀无量世界,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令一切有情与我无异。

    二、愿身如琉璃,内外清净无垢,光明过日月,幽冥众生悉蒙开晓。

    三、愿以智慧方便,令诸有情皆得受用无尽。

    四、令行邪道者皆安住菩提道中,行声闻、独觉乘者皆以大乘之道安立之。

    五、于我法中修行梵行者,一切戒不缺减。如有毁犯,闻我名已,还得清净,不堕恶趣。

    六、诸根不具、丑陋顽愚、盲聋暗哑、挛躄背偻、白癞癫狂种种病苦者,闻我名皆得端正黠慧,诸根具足,无诸疾苦。

    七、众病逼切,无救无归,无医无药,无亲无家,贫穷多苦,闻我名号,一经其身,众病悉除,身心安乐,家属资具悉皆丰足,乃至证得无上菩提。

    八、若有女人愿舍女身,闻我名皆得转女为男,具丈夫相,乃至证得无上菩提。

    九、令众生皆出魔网,解脱一切外道缠缚,置于正见,渐令修习诸菩萨行,速证无上菩提。

    十、若为王法所缚,身心受无量灾难煎迫之苦者,得闻我名,以我福德威神力,皆得解脱一切忧苦。

    十一、为饥渴所恼,为求食故造诸恶业,得闻我名,专念受持,我当先以上妙饮食饱足其身,后以法味毕竟安乐而建立之。

    十二、若贫无衣服,蚊、虫、寒、热昼夜通恼,得闻我名,专念受持,如其所好,即得种种上妙衣服,亦得一切宝庄严之具、花鬘、涂香、鼓乐、众伎,随心所说,皆令满足。

    这十二大愿就是药师佛的本愿。

    3.药师净土之评说

    以十二大愿为蓝图建成的药师净土中,药师佛为教主,日光、月光两位菩萨为其左右胁侍,合称药师三尊,又称东方三圣。守护诵持《药师经》的有十二夜叉神将,即:宫毗罗、伐折罗、迷企罗、安底罗、頞尔罗、珊底罗、因达罗、波夷罗、摩虎罗、真达罗、招度罗、毗羯罗。每一神将各拥有七千药叉,共计为八万四千护法神。

    关于药师净土之美好情景,《药师经》说:

    彼佛土一向清净,无有女人,亦无恶趣及苦音声,琉璃为地,金绳界道,城阙、宫阁、轩窗、罗网皆七宝成。亦如西方极乐世界功德庄严,等无差别。

    既然与西方极乐世界完全一样,描述西方极乐世界的弥陀经典已说得很详细,所以,《药师经》没有多说。

    《药师经》的大量篇幅是说现世利益的。如经云:若能以众妙资具恭敬供养药师佛者,“恶梦恶相诸不吉祥,皆悉隐没,不能为患。或有水、女、刀、毒悬险,象、狮子、虎、狼、熊罴、毒蛇、恶蝎、蜈蚣、蛐蜒、蚊虫等怖,若能至心忆念彼佛,恭敬供养,一切怖畏皆得解脱。若他国侵扰、盗贼反乱,忆念恭敬彼如来者,亦皆解脱”。又云:“或有女人临当产时,受于极苦,若能至心称名、礼赞、恭敬供养彼如来者,众苦皆除,所生之子,身分具足,形色端正,见者欢喜,利根聪明,安稳少病,无有非人夺其精气。”凡此种种,与其他宣扬感应灵验的佛典没有多少差别,自然也没有什么新意。

    《七佛药师经》中还说了五个咒,如:药师佛“由本愿力观诸有情,遇众病苦:瘦、疟、干、消、黄、热等病,或被魇魅蛊道所中,或复短命,或时横死。欲令是等病苦消除,所求愿满时,彼世尊入三摩地,名曰:灭除一切众生苦恼。既入定已,于肉髻中出大光明,光中演说大陀罗尼咒曰(略)。尔时光中说此咒已,大地震动,放大光明,一切众生病苦皆除,受安稳乐”。这种注意现世利益并采用咒术、念诵仪轨等法,倒是很引人注目。

    《药师经》显然是在弥陀经典之后产生的,这是因为药师本愿多采自弥陀经典,而药师净土则完全与弥陀净土一样。所以,作为净土而言,《药师经》没有多少特色。倒是其浓郁的密教色彩,使其在净土诸经中别具一格。这也是净土思潮穷途末路的一种反映。

    当大乘佛教从部派佛教中酝酿产生之时,净土思想和密教思想也依附大乘佛教而形成。这三股思潮互相影响,又朝不同的方向发展。就所奉教主言,大乘佛教继承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以释迦牟尼佛为教主;净土教则以别的佛为教主,其成熟时所奉的教主是阿弥陀佛;密教成熟时所奉的教主则是大日如来(毗卢遮那佛)。如果说净土教的阿弥陀佛与释迦牟尼佛是并列的互不统属的话,在密教那里,大日如来是法身佛,释迦牟尼佛则不过是大日如来的化身之一而已。就教义而言,大乘佛教的教义是在小乘佛教基础上主张人法两空,偏于哲学论证;净土教则宣说净土之依正二报庄严,描绘这个出世间理想社会的美妙殊胜;密教则认为小乘及大乘都是浅显之教,称之为显教,惟有密教才是大日如来直接所说的秘密大法。在终极追求上,大乘的理想是获得无上菩提,进入无住涅槃;净土教的理想是死后往生净土;密教则追求肉身成佛。在修行方法上,大乘修六度万行;净土教以念佛三昧为主;密教则重密法,有事部、行部、瑜迦部、无上瑜迦部四个阶段。

    这三股思潮教主有别,教义、理想及修行方法各有不同。密教及净土教是大乘佛教中的异端,宗教性极强。加上大乘的教义逐渐趋向烦琐,日益失去群众,故而造成密教及净土教取代大乘的契机。密教吸收印度教和民间信仰,形成庞大的有组织的教派,于七世纪取代了大乘佛教,成为佛教的主流。净土教则没有如此幸运了,它处于强大的大乘佛教与日益兴盛的密教夹缝中,多种净土思想分散了信仰的力量,即使是阿弥陀佛净土思想也不够成熟,因而始终依附于大乘。

    在这个过程中,某些净土思想逐渐依附于密教,或被密教所吸收。如密教胎藏界曼荼罗中心八叶院内,中央为大日如来,周围八叶分别住四佛四菩萨,四佛为:东方宝幢佛、南方华开敷佛、西方无量寿佛、北方天鼓雷音佛。金刚界曼荼罗的中心是大日如来,四方为四佛:东方阿閦佛、南方宝生佛、西方阿弥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两部曼荼罗中,阿弥陀佛(无量寿佛)都是五佛之一,阿閦佛也被吸收为金刚界曼荼罗中一佛。至于净土思想依附于密教的则有《药师经》。《药师经》中的陀罗尼已经丧失了闻持性质,而成为神秘化的咒语,可以祛病消灾,护国佑民,赶鬼驱魔,往生佛国,其念诵之仪轨也具有杂密的特色。这表明净土信仰已处于颓势,逐渐向密教靠拢。当然,别的净土经也具有密教的影响,但没有《药师经》突出。

    净土信仰的真正发展是在传入中国、日本之后。阿弥陀佛信仰在中国蔚成净土一宗,深入千家万户,日本的净土宗及净土真宗是影响很大的佛教宗派,至今兴旺发达。药师佛信仰也传入中国。隋唐以来,寺院中供三方佛者甚多,中央为释迦佛,西方为阿弥陀佛,左方即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药师佛。因为他名为“药师”,十二大愿有拔除众生一切病苦的内容,人们信仰他是大医王,塑像中让他左手持钵,钵内盛甘露;右手执药丸。对于他的净土,倒是不大注意了。

    五、唯心净土

    以上介绍的诸净土,是佛在因位行菩萨道时发起大愿,经多劫累功积德而建成的净土,位于娑婆世界之外的地方,成为人们向往与信仰的理想国,死后往生之乐土。还有一种净土思想,认为净土乃唯心所变,存在于众生心内,通常称之为“唯心净土”。这是净土思想中另一派。

    1.心净土净

    《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云:

    菩萨取于净国,皆为饶益众生故。譬如有人欲于空地造立宫室,随意无碍,若于虚空终不能成。菩萨如是为成就众生故,愿取佛国。愿取佛国者,非于空也。

    这就是说,净土就在众生日常聚居生活之处,就在现实世界,不在远离现实社会的东方西方,也不在南方或北方。脱离了众生的现实生活而去建设净土,就像在虚空中造立宫室,终不能成。在空地上造立宫室是可以的,想造成什么样子都可以,众生便是土地,在众生这块土地上才能建成净土。

    《佛国品》进一步指出:

    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这就是说,要把众生这块现实的土地变为清净之土,应使众生“心净”,心净则土净。也就是说,现实社会的净化,在于人的意识的净化。净土即净心,净心即净土。于是,《维摩诘经》把他方世界净土拉回到此方世界中来,把彼岸拉回到现实中来,把净“土”拉回到净“心”中来了。

    对心净土净的理论,小乘佛教的代表舍利弗曾产生怀疑,他说:“若菩萨心净则佛土净者,我世尊本为菩萨时,意岂不净?而是佛土不净若此!”

    按照大乘佛教的说法,我们这个世界是释迦牟尼佛建成的净土。舍利弗从现实出发,认为这块净土不净,“丘陵、坑坎、荆棘、沙砾、土石、诸山,秽恶充满”,可见,心净不能使佛土净。释迦佛知道他有疑惑,便对他进行教育。佛反问道:“日月岂不净耶?而盲者不见。”对曰:“不也,世尊,是盲者过,非日月咎。”佛又说:“舍利弗,众生罪故不见如来佛国严净。我此土净,而汝不见。”于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时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宝严饰,譬如宝庄严佛,无量功德宝庄严土。一切大众叹未曾有,而皆自见坐宝莲华”。

    佛的意思是:我的国土本来是这样清净的,只是为了度化下劣众生,才隐去清净,显示不净。好像大家在同一个金钵里吃饭,有福者吃的是好饭,无福者吃的是劣饭,原因就在于人们的心有净秽不同。所以,如果人的心净,便可见到此土的功德庄严。这就是说,客观上的国土无净秽之别,净土秽土之别乃心意差别造成的。净土并不是尘世之外的另一种新的国土,只要人心由秽变净,尘世即是净土佛国。净土佛国的作用也就在于安慰苦难的灵魂,让他们清除内心中的污秽不洁,追求灵魂的高尚清净,获得解脱。

    如何建设唯心净土呢?《佛国品》说:

    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深心则意调伏,随其调伏则如说行,随如说行则能回向,随其回向则有方便,随其方便则成就众生,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随佛土净则说法净,随说法净则智慧净,随智慧净则其心净,随其心净则一切功德净。

    意思是说,首要的是须有直心。所谓“直心”,指的是以诚心信佛法,树立信心。信心既立,便能奉行众善。众善积累起来,其心便能信道益深。心深便能不随众恶,弃恶从善,这叫“调伏”。心既调伏,便能遇善即行,即使难行也能坚持去行,按六度、四无量心、四摄法等佛所说法而行。能如说行则万善兼具,故能回向佛道。回向佛道则能生方便,因方便而成就众生。成就众生则佛土清净。佛土既清净,不说杂教,则说法清净。既有净说,则净智慧生,净智既生则净心转明,心净则与佛同德,所以说“一切功德净”。

    这里所说的建设净土过程,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菩萨行成就众生,建成净土;第二阶段是由净土之清净保证众生思想行为的清净以至成佛。而这两个阶段中贯彻始终的是心的转变,菩萨净心成就众生净心,建成净土,净土保证众生净心而成佛。这一个全过程实际上是“心净土净”观点的展开。

    2.灵山净土

    灵山净土是《法华经》所说的净土,亦属唯心净土。

    《法华经》先后六次汉译,今存其三,即:西晋竺法护译的《正法华经》,姚秦鸠摩罗什译的《妙法莲华经》,隋代阇那崛多译的《添品妙法莲华经》。通行的是鸠摩罗什译本。

    此经《如来寿量品》载释迦佛曰:

    我成佛以来,甚大久远,寿命无量阿僧祇劫,常住不灭。诸善男子,我本行菩萨道所成寿命,令犹未尽,复倍上数。然今非实灭度,而便唱言当取灭度。

    尔来无量劫,为度众生故,方便现涅槃,而实不灭度,常任此说法。我常住于此,以诸神通力,今颠倒众生,虽近而不见。

    意思是说,释迦在无量劫前已成佛,一直在教化众生。现在说灭度,其实非灭度,仍住世说法,不过不让众生见而已。

    为什么未灭度而说灭度呢?这是以方便教化众生。故经云:

    若佛久住于世,薄德之人,不种善根,贫穷下贱,贪著五欲,入于忆想妄见网中。若见如来常在不灭,便起憍恣而怀厌怠,不能生难遭之想恭敬之心。是故如来以方便说:比丘当知,诸佛出世,难可值遇……斯众生等,闻如是语,必当生于难遭之想,心怀恋慕,渴仰于佛,便种善根。是故如来虽不实灭而言灭度。

    按《如来寿量品》,佛“常在灵鹫山,及余诸住处”。《分别功德品》则称:“佛常在耆阇崛山,共大菩萨、诸声闻众,围绕说法。”其实耆阇山就是灵鹫山,也就是灵山净土,亦即实不灭度的佛常住之处。而实不灭度之身,实际上就是法身,只不过有一种以法身为独立实体的倾向。无论如何,这位不灭度的释迦佛终是精神性的,其净土当然也是精神性的。这一点,《法华经》说得很明白。《如来寿量品》说的是“不为现身”,即众生见不到。《分别功德品》说的是“善男子善女人,闻我说寿命长远,深心信解,则为见佛”。所描述的灵山净土情况,是告诉众生“能如是观”。既然见不到,只有“深心信解”者内心观察能见到,岂不明说灵山净土乃唯心净土吗?所以,后来中国以《法华经》为主要经典的天台宗,称灵山净土为“常寂光土”,为心所造。

    3.莲华藏世界

    《华严经》的莲华藏世界与《梵网经》莲华台藏世界也是唯心净土。

    《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汉译本主要有三种,即:东晋佛陀跋陀罗译本六十卷,后世称为《旧译华严》或《六十华严》;唐武周时实叉难陀译本八十卷,称《新译华严》或《八十华严》;唐贞元时般若译本,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四十卷,称《四十华严》或《普贤行愿品》。此外,后汉至唐,此经以单品印行者,有后汉支娄迦谶译《佛说兜沙经》等三十多部。流传最广的为最实叉难陀八十卷本。

    《华严经》所说的莲华藏世界,又称华严庄严世界海、华严庄严严具世界海、妙华布地胎藏庄严世界、莲华藏庄严世界海、华藏世界海、华藏世界、华藏界、十莲华藏庄严世界海、十莲华藏世界、十华藏等。《华严经·华藏世界品》描述:此世界之中心为须弥山,其他的大地、山河、星球等,都围绕它而排列。须弥山由金、银、琉璃等众宝所构成,山高八万四千由旬,周围是七香海和七金山(七轮围山)。七重香水海位于须弥山和七金山之间,总名为内海。第七金山外还有由铁所构成的铁围山所围绕的咸海。咸海中有四大洲、八中洲和无数小洲。四大洲也称四大部洲、四天下,东南西北各一洲,即东胜身洲、南瞻部洲、西牛货洲和北俱卢洲。每一大洲各有两个中洲(海岛),共为八个中洲,此外还有无数小洲。南瞻部洲原指印度和周围国家,后来泛指人类居住的现实世界。

    华藏世界的须弥山,由无数风轮所持,最下的风轮能持其下的一切宝焰,最上的风轮能持香水海。香水海中有大莲花,华藏庄严世界海就在大莲花中,四方有金刚轮山围绕,山围内所有的一切,都为金刚所成,坚固庄严,不可沮坏,清净平坦,无有高下。香水海由宝珠铺其底,香水澄净,具众宝色,其中有种种宝花。岸上由众宝积成,有无数“无边色相宝花楼阁”、“宝莲花城”、“众宝树林”,莲花珠网如云密布,处处光明,花香遍野,乐音悦耳。

    这个华藏世界有无数香水海,每一香水海中各有一大莲花,每一莲花中又都包藏着无数世界,一层一层,无有穷尽。也就是说,华藏世界便是指的无限的宇宙,这个宇宙中包藏着多层次世界,次第布列。人类居住的现实世界,则在各层次中的第十三重。

    整个华藏世界的教主为毗卢遮那佛。毗卢遮那为梵文音译,又译为毗卢舍那,意译“光明普照”,也是“日”(太阳)的别名。所谓“光明普照”,指无处不照、无时不照、无所不透、无所不容。

    毗卢遮那佛之名,早在《阿含经》中便出现了。但是,以毗卢遮那佛为法身佛的,则是《华严经》。法身本来是佛法的象征,一般是不能限定在某位具体的佛身上的,即不能有具体的固定的形相,这就是《超日明三昧经》所说的“法身无形”。《华严经》却创造性地用“毗卢遮那”这样一个具体的佛身为法身,整个华藏世界不过是毗卢遮那佛的显现,日月星辰、山河大地、飞禽走兽、春兰秋菊,一切现象都是佛体,一切声音都是佛的狮子吼,一切诸佛都是毗卢遮那佛的化身。于是,深奥难懂的“法身”被通俗化、形象化,玄妙抽象的佛理变成了人们日常可以顶礼膜拜的实体。释迦佛原本是世间的圣人,在阎浮提这个娑婆世界教化众生,自然也下降为毗卢遮那佛无数化身中的一个化身。

    那末,这位毗卢遮那佛及其华藏世界如何见到呢?《华严经·十地品之三》有一个很著名的命题:

    三界虚妄,但是心作。

    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阴,一切世界中,无法而不造。

    这便叫做“三界唯心”。由此推论,佛及其世界超出三界,也是心之所造:“若人欲求知三世一切佛,应当如是观:心造诸如来。”“诸佛悉了知,一切从心转;若能如是解,彼人真见佛。”“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

    华藏世界既是唯心净土,因此,刘宋昙摩密多译《观普贤菩萨行法经》说:

    释迦牟尼佛名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其佛住处名常寂光:常波罗蜜所摄成处,我波罗蜜所安立处,净波罗蜜灭有相处,乐波罗蜜不住身心相处。

    意思是说,华藏世界即具足圆满“常、乐、我、净”四德之常寂光土。

    《梵网经》也说莲华藏世界,但与《华严经》所说有异。

    《梵网经》全称《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又作《梵网经菩萨心地品》、《梵网戒品》。据僧肇《梵网经序》说,全书凡六十一品百二十卷,此为第十品。二卷。相传为姚秦鸠摩罗什译,或说为刘宋时我国僧人所伪造。

    《梵网经》所说之净土称莲花台藏世界海,又作莲华海藏世界、莲华台藏世界。《梵网经》卷下说:

    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周匝千叶上,复现千释迦,一华百亿国,一国一释迦,各坐菩提树,一时成佛道。

    这个莲华台藏世界与华藏世界都是含藏在莲花中的佛国,都是卢舍那(毗卢遮那之略称)佛的住处,显然说的是一回事。莲华台藏世界基于华藏世界。或以为两者都渊源于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之开天辟地说。《大悲经》卷三、《大智度论》卷八等载,由毗湿奴脐中生出莲华,华中有梵天王,趺坐于千叶金色莲华上,由其心创造天地、人民。华藏世界及莲华台藏世界与毗湿奴之天地开辟说有类似之处,而莲华台藏世界之千叶莲华与梵天王所坐千叶金莲华渊源似更深。

    莲华台藏世界当然也是唯心净土。卢舍那佛说得明白:

    我已百劫修行是心地,号吾为卢舍那。汝诸佛转我所说,与一切众生开心地道。时莲华台藏世界赫赫天光,师子座上卢舍那佛放光,告千叶上佛:持我心地法门品而去,复转为千百亿释迦及一切众生,次第说我上心地法门品。汝等受持读诵,一心而行,(《梵网经》卷下)

    此外,还有《密严经》所说之密严净土,以如来藏无垢净识为体,密教特指为法身大日如来之净土,相通于《华严经》所说之华严世界、净土门所说之极乐世界。本经旨在阐述一切法乃心识所变,说第九识示现密严净土,也是本于“心净土净”之说而立的。

    《华严经》在大乘诸经中占有重要地位。一般认为《华严经》最后编纂于4世纪的于阗,随即流传于中印度一带。5—7世纪来自西域、北印及中印的入华僧人译籍中,普遍反映出毗卢遮那佛的信仰,如东魏时北印乌仗那国人毗目智仙、北周时北印犍陀罗人阇那耶舍师徒、唐时于阗人实叉难陀等人所译经典之首,都有“大智海毗卢遮那”一句。密教《大日经》的形成受了《华严经》的影响,它的大日如来直接承袭了当时流传的毗卢遮那信仰,为了与一般信仰的毗卢遮那相区别,加上“摩诃”(大)一词,便成了密教的大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

    中国知识僧俗对唯心净土情有独钟。宋代以后,知识僧俗往往把西方弥陀净土解释为唯心净土,以至西方弥陀净土与唯心净土的关系问题成为宋代以来争议的焦点,直到清末尚有余波,这是后话了。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